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刚度矩阵法求解复杂弹性地基梁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天愚 张克绪 单兴波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22-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复杂弹性地基梁体系的方法 ,即修正刚度矩阵法 .该法是修正刚度矩阵法解单根地基梁的引伸和发展 .在此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 ,分析了一个具体的算例并与其他方法的结果做了比较。
关键词 复杂弹性地基梁 地基反力 修正刚度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起重机支腿受力分析中的刚度矩阵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春歧 任立义 《建筑机械》 1993年第11期18-20,6,共4页
本文根据汽车起重机作业时力的平衡条件和地面与支腿间的变形协调条件,运用刚度矩阵法,对各支腿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算例进行模拟计算得知:此法能同时给出各支腿在三个方向上的作用力,较全面地反映了汽车起重机作业... 本文根据汽车起重机作业时力的平衡条件和地面与支腿间的变形协调条件,运用刚度矩阵法,对各支腿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算例进行模拟计算得知:此法能同时给出各支腿在三个方向上的作用力,较全面地反映了汽车起重机作业时支腿的真实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起重机 支腿 受力 刚度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钢-混组合梁动力刚度矩阵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孙琪凯 张楠 刘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9-157,共9页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分析钢-混组合梁自振特性的动力刚度矩阵法,该计算模型中考虑了钢-混结合面剪切滑移、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综合影响。动力刚度矩阵推导过程中未引入近似位移场或力场,因此,计算结果是准确的。与其他Ti...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分析钢-混组合梁自振特性的动力刚度矩阵法,该计算模型中考虑了钢-混结合面剪切滑移、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综合影响。动力刚度矩阵推导过程中未引入近似位移场或力场,因此,计算结果是准确的。与其他Timoshenko梁模型最大的不同是假设混凝土子梁和钢梁分别具有独立的剪切角,这个假设更加符合组合梁的实际运动,因此,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与已发表文章中的试验梁频率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并讨论了不同剪力键刚度、跨高比时,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对钢-混组合梁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的Euler-Bernoulli组合梁、子梁转角相同假设的Timoshenko组合梁模型,文中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尤其是对于高阶频率;频率越高、剪力键刚度越大或跨高比越小,Euler-Bernoulli组合梁模型计算结果误差越大;对于1阶、2阶和3阶频率,高跨比分别大于10、18和25后,Euler-Bernoulli组合梁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动力刚度矩阵法 TIMOSHENKO梁理论 子梁独立剪切角 跨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矩阵法的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应力分析
4
作者 张秉灿 马振欣 《科技资讯》 2014年第25期84-84,共1页
目前现行规范对层状体系的铁路路基基床结构的应力计算采用等效厚度法,按Boussinesq公式进行计算,没有很好反映不同土层材料性质之间的差异,缺乏严密的理论依据。针对重载铁路路基四层结构体系,采用基于刚度矩阵的层状理论分析方法针对... 目前现行规范对层状体系的铁路路基基床结构的应力计算采用等效厚度法,按Boussinesq公式进行计算,没有很好反映不同土层材料性质之间的差异,缺乏严密的理论依据。针对重载铁路路基四层结构体系,采用基于刚度矩阵的层状理论分析方法针对其不同深度处的应力求解。通过均质土层的计算结果与Boussinesq公式的理论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刚度矩阵法及其计算程序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路基 刚度矩阵法 层状体系 Boussinesq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刚度矩阵法的弹性层状体系数值解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阳恩慧 艾长发 邱延峻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4,共11页
从弹性力学基础理论出发,采用刚度矩阵法,推导了应用于直角坐标系下的三维多层弹性层状体系静力学数值解法。引入二维傅里叶变换及高斯积分求解法,基于MATLAB数学软件平台编制计算程序,实现三维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方法的数值求解... 从弹性力学基础理论出发,采用刚度矩阵法,推导了应用于直角坐标系下的三维多层弹性层状体系静力学数值解法。引入二维傅里叶变换及高斯积分求解法,基于MATLAB数学软件平台编制计算程序,实现三维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方法的数值求解。针对典型有砟轨道轨下基础结构,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和编制的相应计算程序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并将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与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和通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获得有砟轨道轨下基础最大竖向位移分别为1.50、1.95 mm,最大竖向应力分别为0.34、0.21 MPa,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计算反映出来的各状态分量变换规律基本一致,提出的计算方法及其相应计算程序可应用于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的静力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弹性层状体系 刚度矩阵法 数值解法
原文传递
基于刚度矩阵法的V型电热微驱动器模型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段芹 王辉 刘建秀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4,58,共5页
采用单元刚度矩阵法推导并建立V型电热微驱动器的静态力学模型,获得电热微驱动器的输出位移随温度载荷与外力载荷变化的关系表达式。根据此模型,电热微驱动器的输出位移随着温度载荷、梁的长度、宽度的增大均呈现单调上升趋势,而随着负... 采用单元刚度矩阵法推导并建立V型电热微驱动器的静态力学模型,获得电热微驱动器的输出位移随温度载荷与外力载荷变化的关系表达式。根据此模型,电热微驱动器的输出位移随着温度载荷、梁的长度、宽度的增大均呈现单调上升趋势,而随着负载力的增大单调减小;输出位移随着V型梁的倾斜角的增大先是增大随后减小,并且当倾斜角较大时,微驱动器本身的刚度较大,但输出位移较小;最后采用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在一定温度载荷与外力载荷作用下V型电热微驱动器预期输出最大位移的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微驱动器 刚度矩阵法 力学模型 MEMS
原文传递
三维粘弹性层状半空间埋置集中荷载动力格林函数求解-修正刚度矩阵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中宪 梁建文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9-589,共11页
针对三维粘弹性层状半空间埋置集中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计算,在柱面坐标下,结合径向Hankel和周向Fourier变换,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修正刚度矩阵法.方法首先固定荷载所在层的上下界面,在空间波数域内,由波动方程的特解和齐解叠加得到... 针对三维粘弹性层状半空间埋置集中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计算,在柱面坐标下,结合径向Hankel和周向Fourier变换,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修正刚度矩阵法.方法首先固定荷载所在层的上下界面,在空间波数域内,由波动方程的特解和齐解叠加得到"固端"反力.进而放松两"固端约束",利用直接刚度法容易求得各层面位移.荷载作用层内反应另需叠加上该"固定层"内解,其中特解部分积分由全空间解析解代替,由此解决了当接收点和源点作用水平面接近时异常积分收敛问题.算例分析表明,对于低频(可退化为静力状态)和高频问题,论文方法均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 粘弹性层状半空间 动力集中荷载 修正刚度矩阵法
原文传递
直角坐标系黏弹性层状地基荷载作用下的解析刚度矩阵解 被引量:2
8
作者 寇磊 白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46-2352,共7页
基于直角坐标系下黏弹性力学的基本控制方程,通过Fourier-Laplace变换及矩阵理论,推导出三维空间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在积分变换域的解析解,进而得到相应问题的精确单元刚度矩阵;然后根据对号入座原则组装得到总体刚度矩阵;通过求解总体... 基于直角坐标系下黏弹性力学的基本控制方程,通过Fourier-Laplace变换及矩阵理论,推导出三维空间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在积分变换域的解析解,进而得到相应问题的精确单元刚度矩阵;然后根据对号入座原则组装得到总体刚度矩阵;通过求解总体刚度矩阵形成的代数方程,得到层状地基相应问题在积分变换域内的解答;应用Fourier-Laplace逆变换技术,得到其物理域内的解。求解黏弹性问题退化的弹性问题并与已有解答进行比较,验证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黏弹性地基黏滞系数对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黏滞系数越大,土体的蠕变越明显,地基达到最终沉降的时间将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坐标系 黏弹性层状地基 刚度矩阵法 Fourier-Laplace变换 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角坐标系下层状黏弹性地基Biot固结解析刚度矩阵解 被引量:2
9
作者 寇磊 白云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6,共13页
基于直角坐标系下Biot固结的基本控制方程,并考虑软土土骨架的黏弹性特性,通过Fourier-Laplace积分变换、解耦变换、微分方程组理论和矩阵理论,推导了黏弹性地基Biot固结三维空间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在积分变换域的解析解,进而得到对应... 基于直角坐标系下Biot固结的基本控制方程,并考虑软土土骨架的黏弹性特性,通过Fourier-Laplace积分变换、解耦变换、微分方程组理论和矩阵理论,推导了黏弹性地基Biot固结三维空间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在积分变换域的解析解,进而得到对应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然后根据对号入座原则组装得到层状黏弹性地基Biot固结对应问题的总体刚度矩阵.通过求解总体刚度矩阵形成的线性代数方程,得到层状黏弹性地基Biot固结对应问题在积分变换域内的解答.最后应用Fourier-Laplace逆变换得到其物理域内的解.对比求解黏弹性Biot固结问题退化的弹性Biot固结问题与已有解答,验证了刚度矩阵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层状黏弹性地基Biot固结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坐标系 层状黏弹性地基 BIOT固结 解析刚度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系螺旋弹簧动刚度对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文静 宫岛 +1 位作者 周劲松 李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5,共7页
建立准确表征一系悬挂轴箱螺旋弹簧波动特性的力学模型,运用动刚度矩阵法求解,研究其对悬挂系统隔振性能影响。结合基于格林函数法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弹簧刚度频变特性,对比分析考虑一系螺旋弹簧频变刚度前后车辆动力学性... 建立准确表征一系悬挂轴箱螺旋弹簧波动特性的力学模型,运用动刚度矩阵法求解,研究其对悬挂系统隔振性能影响。结合基于格林函数法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弹簧刚度频变特性,对比分析考虑一系螺旋弹簧频变刚度前后车辆动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动刚度矩阵法可以精确求解螺旋弹簧随频率变化的动刚度特性,在一阶模态振动频率后弹簧刚度值呈现103等级的剧烈变化,该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结果一致;一系螺旋弹簧的动态频率特性导致轮轨激励由车轮至构架的振动位移传递率提高到接近于1,而对车体的振动传递率提高到了10-3左右;在整车车辆-轨道动力学计算中,其对轮轨振动影响较小,但车体与构架出现了较高的高频振动能量峰值。包含一系悬挂动刚度的车辆模型更接近实际,为了降低车辆振动,应尽量提高一系螺旋弹簧自振频率并降低动刚度变化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系悬挂 螺旋弹簧 刚度矩阵法 刚度频变特性 车辆-轨道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自由度恰约束支链并联机构的静刚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志江 董阿彬 +2 位作者 邢淑霞 姚猛 孙琦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47,共6页
3自由度恰约束支链并联机构主要由动平台、静平台、3条无约束UPS主动支链和中间恰约束PU支链组成。采用螺旋理论求得驱动子雅克比矩阵和约束子雅克比矩阵,最终得到完整雅克比矩阵。通过虚功原理建立3自由度恰约束支链并联机构静刚度解... 3自由度恰约束支链并联机构主要由动平台、静平台、3条无约束UPS主动支链和中间恰约束PU支链组成。采用螺旋理论求得驱动子雅克比矩阵和约束子雅克比矩阵,最终得到完整雅克比矩阵。通过虚功原理建立3自由度恰约束支链并联机构静刚度解析模型,采用刚度矩阵法通过MATLAB运动算例仿真得到整个工作空间范围内静刚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间恰约束支链PU对全局刚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约束支链 螺旋理论 完整雅克比 刚度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动客车车身正向概念设计的刚度链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佳成 刘子建 +1 位作者 秦欢 钟浩龙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25-332,共8页
考虑了电动客车质量约2 t的电池舱的强度和车身刚度,采用正向设计方法,进行了客车车身概念设计。用简化几何模型,以梁截面宽度、高度和厚度为设计变量,用半刚性梁单元的传递刚度矩阵法,建立了车身刚度链数学模型。以车身轻量化为目标函... 考虑了电动客车质量约2 t的电池舱的强度和车身刚度,采用正向设计方法,进行了客车车身概念设计。用简化几何模型,以梁截面宽度、高度和厚度为设计变量,用半刚性梁单元的传递刚度矩阵法,建立了车身刚度链数学模型。以车身轻量化为目标函数,以车身动静刚度、固有频率和电池舱局部强度为约束条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对于标杆车车身的动静刚度与电池舱局部强度,将本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相应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提高了扭转刚度、一阶固有频率,降低了弯曲刚度、车身质量、弯曲工况下和扭转工况下的电池舱应力。因而,本车身刚度链数学模型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客车 车身正向设计 传递刚度矩阵法 刚度 局部强度 车身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路基工作区深度研究 被引量:47
13
作者 卢正 王长柏 +1 位作者 付建军 詹永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321,352,共7页
根据路面不平整实测资料,获得了汽车动荷载的计算模型和参数,并利用此荷载模式来分析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考虑到公路结构的三维分层性状,利用Fourier变换技术和求解层状结构的精确刚度矩阵法,研究了公路结构在移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 根据路面不平整实测资料,获得了汽车动荷载的计算模型和参数,并利用此荷载模式来分析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考虑到公路结构的三维分层性状,利用Fourier变换技术和求解层状结构的精确刚度矩阵法,研究了公路结构在移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为了方便工程应用,利用Odemark厚度和模量的当量转换公式,将公路结构简化为由路面、路基及地基组成的3层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路基动应力的衰减规律,同时重点研究了汽车轴载大小、当量路面厚度及路基模量对路基工作区深度的影响,最后建议了路基工作区深度的定量表达式,研究结果可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深度 汽车荷载 精确刚度矩阵法 动力响应 路面不平整 公路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波超临界角斜入射时层状地基地震动输入在ABAQUS中的实现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季 谭灿星 +2 位作者 叶国涛 巴振宁 梁建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0-210,共11页
有限元数值模拟中,超临界角斜入射SV波作用下层状地基的地震动输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层状地基频域内精确的动力刚度矩阵(即频域刚度矩阵法)推导了SV波任意角度斜入射下的地震动输入等效节点力计算公式,通过ABAQUS有限元软... 有限元数值模拟中,超临界角斜入射SV波作用下层状地基的地震动输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层状地基频域内精确的动力刚度矩阵(即频域刚度矩阵法)推导了SV波任意角度斜入射下的地震动输入等效节点力计算公式,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SV波斜入射下均匀半空间、层状地基的地震波场,探讨了基于频域刚度矩阵法的层状地基任意角度斜入射地震动输入应用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频域刚度矩阵法可以在ABAQUS中实现层状地基任意角度斜入射SV波地震动输入,且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尤其对于SV波超临界角入射情况,有限元数值模拟很好地再现了均匀半空间地表质点的椭圆型运动轨迹和层状地基的行波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频域刚度矩阵法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相结合,解决了考虑土体非线性的层状地基在任意角度平面波入射条件下的地震动输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刚度矩阵法 地震波斜入射 地震动输入 SV波临界角 等效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滑移的超长桩沉降非线性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明辉 张小威 赵明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2,共5页
考虑超长桩桩周土体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性状,采用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其竖向荷载下桩侧传递规律,并以理论τ-z曲线描述桩侧界面桩土接触非线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荷载传递过程中桩土滑移现象,对超长桩及桩周土分别建立单元进行... 考虑超长桩桩周土体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性状,采用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其竖向荷载下桩侧传递规律,并以理论τ-z曲线描述桩侧界面桩土接触非线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荷载传递过程中桩土滑移现象,对超长桩及桩周土分别建立单元进行离散化处理,根据桩土体系平衡条件得出桩土体系刚度矩阵方程及其迭代求解流程,从而提出了可考虑桩土滑移的超长桩沉降计算非线性分析算法.与现场试桩实测数据对比表明,本文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荷载传递模型 相对滑移 刚度矩阵法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分数导数粘弹性场地土地震放大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林超 高洪波 闫启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649,共4页
基于一维波动模型和分数导数粘弹性本构关系,分析了在竖直方向上传播的剪切地震波作用下,基岩上分数导数粘弹性模型描述的场地土的横向振动问题,用直接刚度矩阵法求得了场地土的地震放大效应系数,并用数值算例讨论了相关参量对分数导数... 基于一维波动模型和分数导数粘弹性本构关系,分析了在竖直方向上传播的剪切地震波作用下,基岩上分数导数粘弹性模型描述的场地土的横向振动问题,用直接刚度矩阵法求得了场地土的地震放大效应系数,并用数值算例讨论了相关参量对分数导数粘弹性场地土地震放大效应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简谐剪切地震波作用下,分数导数粘弹性场地土存在共振现象;分数导数的阶数、模型参数和基岩与上覆场地土层底部之间的阻抗比对场地土的地震放大效应系数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导数 直接刚度矩阵法 放大效应系数 粘弹性场地土 阻抗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波斜入射时双线并行地铁隧道横截面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双喜 叶国涛 张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共12页
SV波以大角度斜入射时,场地伴随更大的竖向地震作用,这很可能使得地铁隧道地震响应特点异于小角度斜入射情况。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采用频域刚度矩阵法计算任意角度斜入射SV波的地震动输入等效节点力,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自由... SV波以大角度斜入射时,场地伴随更大的竖向地震作用,这很可能使得地铁隧道地震响应特点异于小角度斜入射情况。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采用频域刚度矩阵法计算任意角度斜入射SV波的地震动输入等效节点力,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自由场模型,验证了0°、30°、40°和50°斜入射SV波地震动输入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任意角度斜入射SV波作用下的地下双线并行圆形地铁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数值模型,从场地类别、隧道埋深和双隧道间距等方面分析SV波入射角度对隧道结构横断面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入射角度0°及略大于SV波临界角的入射角度是浅埋圆形地铁隧道结构抗震的最不利角度,尤其对于II类场地,若仅在临界角以内研究衬砌结构的地震响应,将显著低估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此外,隧道埋深对衬砌动弯矩、动轴力峰值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与场地类别密切相关;II类和III类场地中小隧道间距条件下隧道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对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具有一定的增大效应,而IV类场地中可忽略隧道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对衬砌结构动力响应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波斜入射 频域刚度矩阵法 SV波临界角 隧道埋深 隧道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requency-Bessel变换法的主动源Love波频散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凯 王小江 +2 位作者 刘建勋 王凯 姜春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7-367,共11页
近年来,Love波多道分析技术在浅地表结构探测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Rayleigh波相比,Love波相速度不受纵波速度影响,其反演参数较少,可使反演过程更加稳定、求解的横波速度模型更加可靠.高分辨率和多模式面波频散分析是面波多道分析... 近年来,Love波多道分析技术在浅地表结构探测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Rayleigh波相比,Love波相速度不受纵波速度影响,其反演参数较少,可使反演过程更加稳定、求解的横波速度模型更加可靠.高分辨率和多模式面波频散分析是面波多道分析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利用改进Frequency-Bessel变换法对主动源Love波进行频散分析.通过改进的0阶Frequency-Bessel变换,将时间-空间域多道Love波记录变换到频率-波数域,获得其频散能量谱.通过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例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多模式分辨能力,为多分量面波勘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频散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E波 Frequency-Bessel变换 频散曲线 刚度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nO/金刚石/Si结构的瑞利波频散特性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加和 杨成韬 +2 位作者 郑泽渔 李健雄 张树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2-954,968,共4页
结合声表面波的基本理论和递归刚度矩阵法,通过将瑞利波从声表面波中分离,推导出基于ZNO/金刚石/Si结构的有效介电常数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编制出相应程序,计算得到瑞利波的相速度和机电耦合系数频散曲线。该频... 结合声表面波的基本理论和递归刚度矩阵法,通过将瑞利波从声表面波中分离,推导出基于ZNO/金刚石/Si结构的有效介电常数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编制出相应程序,计算得到瑞利波的相速度和机电耦合系数频散曲线。该频散曲线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很好地反映出瑞利波的频散特性。本文从解基本的波动方程理论出发,得到了三层结构的有效介电常数数学模型,并且将其程序化,最终得到了声表面波器件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参数,为多层薄膜器件的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散特性 有效介电常数 瑞利波 递归刚度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简谐荷载下层状多孔饱和固体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远国 金波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9,共8页
本文研究了匀速移动的振动荷载作用下层状多孔饱和固体的动力响应。应用Fourier变换求解该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首先考虑了荷载的移动速度及振动频率对单层多孔饱和固体中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弹性介质的解答和半平面解... 本文研究了匀速移动的振动荷载作用下层状多孔饱和固体的动力响应。应用Fourier变换求解该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首先考虑了荷载的移动速度及振动频率对单层多孔饱和固体中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弹性介质的解答和半平面解答进行了比较;然后运用精确刚度矩阵法求解了层状多孔饱和固体的应力响应,并与单层问题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层状多孔饱和固体中应力和孔隙水压力随荷载的移动速度的增加而明显变化,层状多孔饱和固体在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与相应的单相弹性固体和半平面固体的动力响应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多孔饱和固体 Biot动力方程 FOURIER变换 高速移动简谐荷载 精确刚度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