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回望八十年代——刘再复教授访谈录 |
刘再复
黄平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21
|
|
2
|
华文文学的启蒙与汉语文化的重建——刘再复、朱寿桐、卢新华澳门三人谈 |
庄园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3
|
刘再复新论五题 |
刘再复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刘再复《红楼梦》研究论略 |
李祝喜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5
|
“红学”别一境界的开拓——论刘再复“第二人生”的《红楼梦》研究 |
古大勇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3
|
|
6
|
横看成岭侧成峰:《红楼梦》悲剧精神阐释的视角与纬度——由舒芜、王蒙、刘再复的说梦悟梦谈起 |
高淮生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7
|
理性反思、生命共鸣和“贯通型”研究传统——刘再复“第二人生”的鲁迅研究 |
古大勇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8
|
刘再复“第二人生”散文中“故乡”的多义内涵 |
古大勇
|
《华文文学》
|
2013 |
2
|
|
9
|
如何“诗意”,怎样“裁判”——刘再复《双典批判》再批判 |
李圣传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4 |
1
|
|
10
|
从启蒙到普世──刘再复文学思想的一条主线 |
张梦阳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1
|
刘再复与姚雪垠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
周志雄
|
《艺术广角》
|
2010 |
2
|
|
12
|
探求真知 守望诗意——《刘再复文学选集》总序 |
林岗
|
《华文文学》
|
2013 |
1
|
|
13
|
“文学主体性”的价值与局限——刘再复文艺理论观点的思考与历史意义 |
张宏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
|
|
14
|
《刘再复文学评论选》序 |
林岗
|
《华文文学》
|
2010 |
1
|
|
15
|
刘再复红学研究述评 |
李秀敏
|
《船山学刊》
|
2012 |
1
|
|
16
|
立足文本,历史、客观、严谨地研究古代小说——对刘再复《双典批判》的几点质疑 |
鲁德才
|
《文学与文化》
|
2015 |
1
|
|
17
|
背负着故乡游牧——刘再复散文中的故乡意象 |
李春红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8
|
论刘再复的鲁迅研究 |
李春红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违反常理的批判——刘再复彻底否定《水浒传》、《三国演义》究竟意欲何为? |
胥惠民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2011 |
1
|
|
20
|
论刘再复对李贽“童心说”的接受 |
古大勇
颜莉莉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