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刑事诉讼主体的法理分析——以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振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犯罪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是考察刑事诉讼主体问题的真正法理基础。国家与被告人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故不是刑事诉讼当事人 ,只是发动、支持公法性诉讼的公民追诉人...
犯罪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是考察刑事诉讼主体问题的真正法理基础。国家与被告人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故不是刑事诉讼当事人 ,只是发动、支持公法性诉讼的公民追诉人。审判权与公诉权的分立 ,本质上是国家将自身作为自己的对象 ,并在自己(裁判者 )与作为对象的自身 (当事人 )之间建立绝对区分 ,体现了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的自我反思节制。其他刑事诉讼主体均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按照意志关系或者是国家的代表、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代理人或帮助人 ,或者是不从属于任何一方的诉讼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
法律关系
法理含义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刑事诉讼主体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俊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31-33,共3页
刑事诉讼主体的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针对纠问主义的诉讼形式而提出来的.认为刑事诉讼应基于保障个人自由的立场,采用诉讼主义或弹劾主义,使审判职权和追诉职权分立,并分别由不同的机关行使;原告人和被告人处于对等的地位,法院根据...
刑事诉讼主体的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针对纠问主义的诉讼形式而提出来的.认为刑事诉讼应基于保障个人自由的立场,采用诉讼主义或弹劾主义,使审判职权和追诉职权分立,并分别由不同的机关行使;原告人和被告人处于对等的地位,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辩护作出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
被告人
附带民事
诉讼
检察机关
辩护人
诉讼
职能
诉讼
地位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权利
诉讼
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主体新解——以主体间性理论为视角的考察
3
作者
李树民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刑事诉讼主体作为刑事诉讼最为基本的范畴之一,在以往的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给予的重视程度与其应有价值不相匹配,过分关注公安司法机关与诉讼参与人何者是主体的经验性描述,缺乏充分的理论论证。而以尊重主体性为基础和依归的当代主体...
刑事诉讼主体作为刑事诉讼最为基本的范畴之一,在以往的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给予的重视程度与其应有价值不相匹配,过分关注公安司法机关与诉讼参与人何者是主体的经验性描述,缺乏充分的理论论证。而以尊重主体性为基础和依归的当代主体间性理论为构建文明科学的刑事诉讼主体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主体
性
主体
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主体探微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卫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11,共3页
刑事诉讼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司法机关派出司法人员代表国家在诉讼参与人参加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行为。这种活动必然产生诉讼结果。
关键词
诉讼
主体
说
刑事诉讼
法
刑事诉讼主体
司法机关
诉讼
地位
诉讼
职能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当事人
诉讼
理论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刑事诉讼主体角度论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障
被引量:
1
5
作者
郑荣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95-97,共3页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不仅仅是当事人,更应当具有诉讼主体的地位。把被害人界定为诉讼主体不仅是程序参与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而且是实现被害人与被告人诉讼权利平衡的诉求。只有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被...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不仅仅是当事人,更应当具有诉讼主体的地位。把被害人界定为诉讼主体不仅是程序参与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而且是实现被害人与被告人诉讼权利平衡的诉求。只有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被害人权利被忽视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被害人
诉讼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主体理论的扬弃与超越
被引量:
16
6
作者
谢澍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4-284,共21页
刑事诉讼主体面对认知偏差,需要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但这超出了传统诉讼原理和哲学知识的解释范畴,需要认知科学的介入提供智识资源。刑事诉讼认知主体可以区分为“认知决策主体”与影响其认知决策的“认知提示主体”和“...
刑事诉讼主体面对认知偏差,需要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但这超出了传统诉讼原理和哲学知识的解释范畴,需要认知科学的介入提供智识资源。刑事诉讼认知主体可以区分为“认知决策主体”与影响其认知决策的“认知提示主体”和“认知监控主体”,但各主体可能存在交叉甚至在特定诉讼环节会出现角色互换的情况。为了避免刑事诉讼中的“主体”之权利(力)与义务的界限模糊,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应当给予“自主性”与“可控性”特别关照,使其呈现二阶递进的关系,进而兼顾认知的自由与认知的控制。在“自主性”层面,需要确保刑事诉讼认知主体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通过“主体性”带动“自主性”的兑现,并在程序设计上体现内化的“自主性”;在“可控性”层面,需要确保履行不同职能之刑事诉讼主体的认知决策过程不得简化、合并甚至混同,其认知决策过程中应当得到充分的程序提示和监控,并对直接影响诉讼进程和结果的认知决策进行充分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认知
主体
认知决策
自主性
可控性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刍议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学宽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5-40,共6页
在法学理论上,主体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地运用着;在诉讼理论中,民事诉讼主体概念亦为人们所公认,但在刑事诉讼理论上,诉讼主体说却在法学界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争论。50年代前期,在苏联刑事诉讼理论的影响下,我国诉讼法学家们曾较普遍...
在法学理论上,主体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地运用着;在诉讼理论中,民事诉讼主体概念亦为人们所公认,但在刑事诉讼理论上,诉讼主体说却在法学界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争论。50年代前期,在苏联刑事诉讼理论的影响下,我国诉讼法学家们曾较普遍地采用过刑事诉讼主体说,此后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
主体
说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法
诉讼
参与人
被告人
控诉职能
诉讼
地位
诉讼
职能
检察机关
当事人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主体论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杰
宋英辉
洪道德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1,共4页
1 三大诉讼职能学说认为作为国家活动的刑事诉讼是由控诉、辩护、审判三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组成的,表现为各自诉讼目的、内容上的差异.由于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也就决定了控诉活动、辩护活动、审判活动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追究被告人的刑事...
1 三大诉讼职能学说认为作为国家活动的刑事诉讼是由控诉、辩护、审判三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组成的,表现为各自诉讼目的、内容上的差异.由于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也就决定了控诉活动、辩护活动、审判活动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有着各不相同的功能,这种功能上升为国家活动即诉讼职能.它们三者相互制约又是诉讼公正性的必要保障.在实现控诉职能的过程中,辩护职能作为其对立面相伴而生,思维的相向性,客观上起到了一个相互制衡的作用.实际上它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职能
非
诉讼
主体
被告人
控诉职能
辩护职能
案件事实
刑事
责任
承担者
监督职能
原文传递
论刑事诉讼主体
被引量:
2
9
作者
佟秀芝
冯振堂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1-37,共7页
刑事诉讼主体,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中论及的不多。但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并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有助于在实践中明确公、检、法、司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各...
刑事诉讼主体,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中论及的不多。但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并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有助于在实践中明确公、检、法、司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各自的权力、职责及相互关系,明确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及各自的权利、义务,从而对于完善我国诉讼机制,建立合理的诉讼结构,更好地完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被告人
国家司法机关
辩护人
附带民事
诉讼
当事人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职能
诉讼
权利
检察院
原文传递
略论我国刑事诉讼主体
被引量:
2
10
作者
胡锡庆
《法学研究》
1986年第1期45-50,共6页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案件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其他参与者,都与一定的诉讼职能相联系,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并尽相应的诉讼义务。在诉讼中,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即诉...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案件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其他参与者,都与一定的诉讼职能相联系,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并尽相应的诉讼义务。在诉讼中,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即诉讼法律关系。刑事诉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它们活动的结果。由于它们的诉讼法律关系、诉讼职能的关系不同,因而形成其诉讼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有的对诉讼的进程起主导作用,成为诉讼的主体;而其它的只是辅佐一定的主体执行诉讼职能,居于次要地位。因此正确地认识诉讼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
参与人
人民法院
辩护职能
控诉职能
诉讼
活动
附带民事
诉讼
提起公诉阶段
刑事诉讼
过程
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
被告人
人民检察院
司法机关
诉讼
权利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主体新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登华
刘闻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3-47,共5页
刑事诉讼主体问题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界讨论的热点。深入探讨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其意义有三:一是拓宽研究这一问题的思路,从多方面去认识诉讼主体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推动刑事诉讼目的、结构、职能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三是...
刑事诉讼主体问题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界讨论的热点。深入探讨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其意义有三:一是拓宽研究这一问题的思路,从多方面去认识诉讼主体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推动刑事诉讼目的、结构、职能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三是奠定新的立法的理论基础,为修改、完善或重新制定刑诉法从理论上寻找依据,从而打好新的立法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法学
刑事诉讼
客体
被告人
附带民事
诉讼
诉讼
权利
司法机关
诉讼
地位
诉讼
职能
案件事实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主体研究
12
作者
肖胜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4-51,共8页
刑事诉讼主体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科学的诉讼主体学说的建立,不仅对于推动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建立合理的诉讼结构,完善诉讼机制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诉讼法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
刑事诉讼主体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科学的诉讼主体学说的建立,不仅对于推动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建立合理的诉讼结构,完善诉讼机制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诉讼法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与争论,但这些探讨和争论还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在研究的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进一步拓宽、深化的必要。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略抒管见,以就教于法学界的同仁,并期望这一问题能引起诉讼法学界的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诉讼
法学界
辩护职能
附带民事
诉讼
诉讼
权利
诉讼
机制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地位
原告人
上诉权
原文传递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纲
被引量:
8
13
作者
卞建林
田心则
《北方法学》
2009年第1期59-67,共9页
因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进程,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审视与系统梳理,探寻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化构建的重要理论。端正刑事诉讼目的,确立人权保障意识;弘扬程序法治理念,健全程序制...
因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进程,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审视与系统梳理,探寻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化构建的重要理论。端正刑事诉讼目的,确立人权保障意识;弘扬程序法治理念,健全程序制裁机制;遵循诉讼运行规律,理顺控诉审判关系;发展诉讼主体理念,完善刑事诉讼构造;引入谦抑比例原则,规制权力行使;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探索新型诉讼程序是实现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构建科学化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制度
刑事诉讼
目的
刑事诉讼主体
诉讼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初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宋振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主体及其功能方向。审判、控诉和辩护是刑事诉讼中的三种基本诉讼功能,其他功能要素经过法理上的整合可以分别纳入其中。作为证据方法的证人和鉴定人以及翻译人员均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功...
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主体及其功能方向。审判、控诉和辩护是刑事诉讼中的三种基本诉讼功能,其他功能要素经过法理上的整合可以分别纳入其中。作为证据方法的证人和鉴定人以及翻译人员均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功能,也不承担任何协助诉讼的功能。所有刑事诉讼主体的功能边界的集合构成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经过法理整合的审判、控诉和辩护三种基本诉讼功能的边界的集合则构成刑事诉讼基本的功能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功能
功能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目的释疑--以概念分析为视觉
15
作者
高勇
《网友世界》
2014年第17期263-263,265,共2页
对刑事诉讼目的的涵义,人们常常在三个层面上使用:一是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二是刑事诉讼创立者的目的;三是刑事诉讼主体目的。这使得人们在讨论刑事诉讼目的的外延即何为刑事诉讼目的时,有了不同的立论基础,由此得出不同结论并引发...
对刑事诉讼目的的涵义,人们常常在三个层面上使用:一是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二是刑事诉讼创立者的目的;三是刑事诉讼主体目的。这使得人们在讨论刑事诉讼目的的外延即何为刑事诉讼目的时,有了不同的立论基础,由此得出不同结论并引发争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争议,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向人们指出,在这三种不同的语境下,刑事诉讼目的各自的外延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目的
刑事诉讼
法目的
立法者目的
刑事诉讼主体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职能论
被引量:
7
16
作者
樊崇义
张建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刑事诉讼中,各诉讼主体承担相应的诉讼职能,他们通过行使这些职能推进诉讼的进程从而达到诉讼的目的。“诉讼职能”一词,近年来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专门探讨刑事诉讼职能的文章尚不多见。由于这项研究对于诉...
在刑事诉讼中,各诉讼主体承担相应的诉讼职能,他们通过行使这些职能推进诉讼的进程从而达到诉讼的目的。“诉讼职能”一词,近年来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专门探讨刑事诉讼职能的文章尚不多见。由于这项研究对于诉讼职能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诉讼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职能
刑事诉讼主体
法律监督职能
控诉职能
基本职能
被告人
法定代理人
辩护职能
检察机关
审判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被引量:
5
17
作者
裴苍龄
易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4-77,共4页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裴苍龄,易萍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刑事诉讼中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受刑事诉讼法调整,反映刑事诉讼的实质。因此,认真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对于正确贯彻执...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裴苍龄,易萍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刑事诉讼中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受刑事诉讼法调整,反映刑事诉讼的实质。因此,认真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对于正确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促进刑事诉讼活动的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主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
被告人
当事人
诉讼
参与人
审判机关
自诉人
控辩关系
刑事
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及主客体
被引量:
2
18
作者
宋世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86-89,共4页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及主客体是诉讼理论中一个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规范性、权力性、强制性、可分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对其特殊性的本源进行了理论探讨。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主客体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及主客体是诉讼理论中一个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规范性、权力性、强制性、可分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对其特殊性的本源进行了理论探讨。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主客体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界定;同时对主体的构成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进一步进行该课题的研究和建立刑事诉讼的理论体系,完善诉讼结构,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
客体
刑事诉讼主体
诉讼
职能
被告人
诉讼
义务
诉讼
权利
主客体
刑事诉讼
活动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看守所
被引量:
2
19
作者
钟明曦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1-65,共5页
2012年3月14日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人们关注的看守所问题予以回应,条文中十次出现"看守所"。从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来看,看守所应当视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其所展示的看守所的诉讼职能可以归...
2012年3月14日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人们关注的看守所问题予以回应,条文中十次出现"看守所"。从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来看,看守所应当视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其所展示的看守所的诉讼职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未决羁押的执行职能,二是部分刑罚的执行职能。现行看守所事实上隶属于同级公安机关,应当重置看守所管理体制,保证看守所中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
看守所
刑事诉讼
法律关系
主体
诉讼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的价值
20
作者
胡顺如
郭冬娥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1-31,34,共2页
刑事诉讼价值是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热点,何为刑事诉讼价值,对刑事诉讼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就目前我国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是众说纷纭。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从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的主体、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价值是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热点,何为刑事诉讼价值,对刑事诉讼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就目前我国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是众说纷纭。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从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的主体、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等基本理论现状加以分析,为进一步正确贯彻和执行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价值
主体
内容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主体的法理分析——以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
被引量:
3
1
作者
宋振武
机构
烟台大学法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文摘
犯罪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是考察刑事诉讼主体问题的真正法理基础。国家与被告人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故不是刑事诉讼当事人 ,只是发动、支持公法性诉讼的公民追诉人。审判权与公诉权的分立 ,本质上是国家将自身作为自己的对象 ,并在自己(裁判者 )与作为对象的自身 (当事人 )之间建立绝对区分 ,体现了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的自我反思节制。其他刑事诉讼主体均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按照意志关系或者是国家的代表、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代理人或帮助人 ,或者是不从属于任何一方的诉讼主体。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
法律关系
法理含义
分类
Keywords
subjec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criminal legal relationship
significance in jurisprudence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刑事诉讼主体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俊华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摘
刑事诉讼主体的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针对纠问主义的诉讼形式而提出来的.认为刑事诉讼应基于保障个人自由的立场,采用诉讼主义或弹劾主义,使审判职权和追诉职权分立,并分别由不同的机关行使;原告人和被告人处于对等的地位,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辩护作出裁判.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
被告人
附带民事
诉讼
检察机关
辩护人
诉讼
职能
诉讼
地位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权利
诉讼
中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主体新解——以主体间性理论为视角的考察
3
作者
李树民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文摘
刑事诉讼主体作为刑事诉讼最为基本的范畴之一,在以往的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给予的重视程度与其应有价值不相匹配,过分关注公安司法机关与诉讼参与人何者是主体的经验性描述,缺乏充分的理论论证。而以尊重主体性为基础和依归的当代主体间性理论为构建文明科学的刑事诉讼主体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主体
性
主体
间性
Keywords
criminal procedure subject
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主体探微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卫东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11,共3页
文摘
刑事诉讼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司法机关派出司法人员代表国家在诉讼参与人参加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行为。这种活动必然产生诉讼结果。
关键词
诉讼
主体
说
刑事诉讼
法
刑事诉讼主体
司法机关
诉讼
地位
诉讼
职能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当事人
诉讼
理论
被告人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刑事诉讼主体角度论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障
被引量:
1
5
作者
郑荣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95-97,共3页
文摘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不仅仅是当事人,更应当具有诉讼主体的地位。把被害人界定为诉讼主体不仅是程序参与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而且是实现被害人与被告人诉讼权利平衡的诉求。只有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被害人权利被忽视的状况。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被害人
诉讼
权利
Keywords
Subject of criminal procedure
Victims
Right of procedure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主体理论的扬弃与超越
被引量:
16
6
作者
谢澍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4-284,共21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实践样态与认知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1CFX07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刑事诉讼主体面对认知偏差,需要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但这超出了传统诉讼原理和哲学知识的解释范畴,需要认知科学的介入提供智识资源。刑事诉讼认知主体可以区分为“认知决策主体”与影响其认知决策的“认知提示主体”和“认知监控主体”,但各主体可能存在交叉甚至在特定诉讼环节会出现角色互换的情况。为了避免刑事诉讼中的“主体”之权利(力)与义务的界限模糊,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应当给予“自主性”与“可控性”特别关照,使其呈现二阶递进的关系,进而兼顾认知的自由与认知的控制。在“自主性”层面,需要确保刑事诉讼认知主体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通过“主体性”带动“自主性”的兑现,并在程序设计上体现内化的“自主性”;在“可控性”层面,需要确保履行不同职能之刑事诉讼主体的认知决策过程不得简化、合并甚至混同,其认知决策过程中应当得到充分的程序提示和监控,并对直接影响诉讼进程和结果的认知决策进行充分说理。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认知
主体
认知决策
自主性
可控性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刍议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学宽
机构
安徽大学法律系诉讼法教研室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摘
在法学理论上,主体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地运用着;在诉讼理论中,民事诉讼主体概念亦为人们所公认,但在刑事诉讼理论上,诉讼主体说却在法学界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争论。50年代前期,在苏联刑事诉讼理论的影响下,我国诉讼法学家们曾较普遍地采用过刑事诉讼主体说,此后二。
关键词
诉讼
主体
说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法
诉讼
参与人
被告人
控诉职能
诉讼
地位
诉讼
职能
检察机关
当事人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刑事诉讼主体论
被引量:
4
8
作者
吴杰
宋英辉
洪道德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1,共4页
文摘
1 三大诉讼职能学说认为作为国家活动的刑事诉讼是由控诉、辩护、审判三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组成的,表现为各自诉讼目的、内容上的差异.由于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也就决定了控诉活动、辩护活动、审判活动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有着各不相同的功能,这种功能上升为国家活动即诉讼职能.它们三者相互制约又是诉讼公正性的必要保障.在实现控诉职能的过程中,辩护职能作为其对立面相伴而生,思维的相向性,客观上起到了一个相互制衡的作用.实际上它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职能
非
诉讼
主体
被告人
控诉职能
辩护职能
案件事实
刑事
责任
承担者
监督职能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刑事诉讼主体
被引量:
2
9
作者
佟秀芝
冯振堂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1-37,共7页
文摘
刑事诉讼主体,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中论及的不多。但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并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有助于在实践中明确公、检、法、司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各自的权力、职责及相互关系,明确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及各自的权利、义务,从而对于完善我国诉讼机制,建立合理的诉讼结构,更好地完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同仁。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被告人
国家司法机关
辩护人
附带民事
诉讼
当事人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职能
诉讼
权利
检察院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略论我国刑事诉讼主体
被引量:
2
10
作者
胡锡庆
出处
《法学研究》
1986年第1期45-50,共6页
文摘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案件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其他参与者,都与一定的诉讼职能相联系,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并尽相应的诉讼义务。在诉讼中,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即诉讼法律关系。刑事诉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它们活动的结果。由于它们的诉讼法律关系、诉讼职能的关系不同,因而形成其诉讼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有的对诉讼的进程起主导作用,成为诉讼的主体;而其它的只是辅佐一定的主体执行诉讼职能,居于次要地位。因此正确地认识诉讼主体。
关键词
诉讼
参与人
人民法院
辩护职能
控诉职能
诉讼
活动
附带民事
诉讼
提起公诉阶段
刑事诉讼
过程
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
被告人
人民检察院
司法机关
诉讼
权利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刑事诉讼主体新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登华
刘闻生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3-47,共5页
文摘
刑事诉讼主体问题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界讨论的热点。深入探讨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其意义有三:一是拓宽研究这一问题的思路,从多方面去认识诉讼主体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推动刑事诉讼目的、结构、职能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三是奠定新的立法的理论基础,为修改、完善或重新制定刑诉法从理论上寻找依据,从而打好新的立法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法学
刑事诉讼
客体
被告人
附带民事
诉讼
诉讼
权利
司法机关
诉讼
地位
诉讼
职能
案件事实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刑事诉讼主体研究
12
作者
肖胜喜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教研室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4-51,共8页
文摘
刑事诉讼主体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科学的诉讼主体学说的建立,不仅对于推动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建立合理的诉讼结构,完善诉讼机制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诉讼法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与争论,但这些探讨和争论还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在研究的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进一步拓宽、深化的必要。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略抒管见,以就教于法学界的同仁,并期望这一问题能引起诉讼法学界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
刑事诉讼主体
诉讼
法学界
辩护职能
附带民事
诉讼
诉讼
权利
诉讼
机制
诉讼
参与人
诉讼
地位
原告人
上诉权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纲
被引量:
8
13
作者
卞建林
田心则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出处
《北方法学》
2009年第1期59-6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公正
高效
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项目编号:07&0037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因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进程,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审视与系统梳理,探寻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化构建的重要理论。端正刑事诉讼目的,确立人权保障意识;弘扬程序法治理念,健全程序制裁机制;遵循诉讼运行规律,理顺控诉审判关系;发展诉讼主体理念,完善刑事诉讼构造;引入谦抑比例原则,规制权力行使;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探索新型诉讼程序是实现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构建科学化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制度
刑事诉讼
目的
刑事诉讼主体
诉讼
制度构建
Keywords
criminal procedural system
purpose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subject of criminal proceedings
construction of procedural system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G45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初论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宋振武
机构
烟台大学法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文摘
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主体及其功能方向。审判、控诉和辩护是刑事诉讼中的三种基本诉讼功能,其他功能要素经过法理上的整合可以分别纳入其中。作为证据方法的证人和鉴定人以及翻译人员均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功能,也不承担任何协助诉讼的功能。所有刑事诉讼主体的功能边界的集合构成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经过法理整合的审判、控诉和辩护三种基本诉讼功能的边界的集合则构成刑事诉讼基本的功能性结构。
关键词
刑事
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主体
刑事诉讼
功能
功能性结构
Keywords
criminal legal relationship
subjects of criminal litigation
criminal litigating function
functional structure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目的释疑--以概念分析为视觉
15
作者
高勇
机构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网友世界》
2014年第17期263-263,265,共2页
文摘
对刑事诉讼目的的涵义,人们常常在三个层面上使用:一是刑事诉讼法的目的;二是刑事诉讼创立者的目的;三是刑事诉讼主体目的。这使得人们在讨论刑事诉讼目的的外延即何为刑事诉讼目的时,有了不同的立论基础,由此得出不同结论并引发争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争议,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向人们指出,在这三种不同的语境下,刑事诉讼目的各自的外延是什么。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目的
刑事诉讼
法目的
立法者目的
刑事诉讼主体
目的
分类号
Q436 [生物学—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职能论
被引量:
7
16
作者
樊崇义
张建伟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5,共6页
文摘
在刑事诉讼中,各诉讼主体承担相应的诉讼职能,他们通过行使这些职能推进诉讼的进程从而达到诉讼的目的。“诉讼职能”一词,近年来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专门探讨刑事诉讼职能的文章尚不多见。由于这项研究对于诉讼职能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诉讼主体。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职能
刑事诉讼主体
法律监督职能
控诉职能
基本职能
被告人
法定代理人
辩护职能
检察机关
审判阶段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被引量:
5
17
作者
裴苍龄
易萍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4-77,共4页
文摘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裴苍龄,易萍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刑事诉讼中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受刑事诉讼法调整,反映刑事诉讼的实质。因此,认真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对于正确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促进刑事诉讼活动的正...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主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
被告人
当事人
诉讼
参与人
审判机关
自诉人
控辩关系
刑事
案件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及主客体
被引量:
2
18
作者
宋世杰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86-89,共4页
文摘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及主客体是诉讼理论中一个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规范性、权力性、强制性、可分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对其特殊性的本源进行了理论探讨。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主客体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界定;同时对主体的构成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进一步进行该课题的研究和建立刑事诉讼的理论体系,完善诉讼结构,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
客体
刑事诉讼主体
诉讼
职能
被告人
诉讼
义务
诉讼
权利
主客体
刑事诉讼
活动
特殊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看守所
被引量:
2
19
作者
钟明曦
机构
福建警察学院法律系
出处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摘
2012年3月14日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人们关注的看守所问题予以回应,条文中十次出现"看守所"。从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来看,看守所应当视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其所展示的看守所的诉讼职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未决羁押的执行职能,二是部分刑罚的执行职能。现行看守所事实上隶属于同级公安机关,应当重置看守所管理体制,保证看守所中立。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
看守所
刑事诉讼
法律关系
主体
诉讼
职能
Keyword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detention house
the subject of legal relationship in the criminal litigation
litigation function
分类号
DF7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的价值
20
作者
胡顺如
郭冬娥
机构
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出处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1-31,34,共2页
文摘
刑事诉讼价值是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热点,何为刑事诉讼价值,对刑事诉讼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就目前我国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是众说纷纭。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从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的主体、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等基本理论现状加以分析,为进一步正确贯彻和执行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价值
主体
内容
目标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刑事诉讼主体的法理分析——以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
宋振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刑事诉讼主体问题
白俊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刑事诉讼主体新解——以主体间性理论为视角的考察
李树民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刑事诉讼主体探微
陈卫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刑事诉讼主体角度论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障
郑荣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刑事诉讼主体理论的扬弃与超越
谢澍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6
原文传递
7
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刍议
李学宽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3
原文传递
8
刑事诉讼主体论
吴杰
宋英辉
洪道德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4
原文传递
9
论刑事诉讼主体
佟秀芝
冯振堂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原文传递
10
略论我国刑事诉讼主体
胡锡庆
《法学研究》
1986
2
原文传递
11
刑事诉讼主体新论
李登华
刘闻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
原文传递
12
刑事诉讼主体研究
肖胜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原文传递
13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纲
卞建林
田心则
《北方法学》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初论
宋振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刑事诉讼目的释疑--以概念分析为视觉
高勇
《网友世界》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刑事诉讼职能论
樊崇义
张建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裴苍龄
易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及主客体
宋世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看守所
钟明曦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的价值
胡顺如
郭冬娥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