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资源不对等情境下4-7岁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发展
1
作者 陈衍 高亭亭 +1 位作者 陈春蓉 谭思雨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6-24,共9页
目的:考察在初始资源不对等情境下4-7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差异以及视角水平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完全被试间设计,在第一方任务中向364名4-7岁儿童呈现平均分配、自利分配、公平分配、利他分配4种分配方案。结果:视角水平对儿童的公... 目的:考察在初始资源不对等情境下4-7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差异以及视角水平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完全被试间设计,在第一方任务中向364名4-7岁儿童呈现平均分配、自利分配、公平分配、利他分配4种分配方案。结果:视角水平对儿童的公平行为有显著影响;相较于优势视角,4-7岁儿童在劣势视角下会更加注重公平;性别并不影响儿童的公平行为。结论:儿童公平分配行为因视角情境存在发展差异。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从简单的平分但结果不公平的分配逐渐过渡到通过不平等分配来实现结果公平的分配;儿童自利分配随着年龄呈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分配行为 发展 儿童 初始资源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在迷你独裁者游戏中的分配行为:群体身份的作用
2
作者 陈燕 张晶 +2 位作者 季燕 冷英 刘昌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2,共10页
本文采用迷你独裁者博弈范式,考察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情境下,任务伙伴的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比较在劣势(利他的不平等)博弈和优势(利己的不平等)博弈中,儿童对内群体成员(朋友)和外群体成员(陌生人)的分配行为。结果发... 本文采用迷你独裁者博弈范式,考察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情境下,任务伙伴的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比较在劣势(利他的不平等)博弈和优势(利己的不平等)博弈中,儿童对内群体成员(朋友)和外群体成员(陌生人)的分配行为。结果发现,群体身份影响分配行为,儿童对朋友比对陌生人表现出更多的平等分配行为;而这种内群体偏向作用主要在优势博弈中起作用,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儿童对劣势不平等厌恶的程度高于优势不平等,当面对陌生人时,两种厌恶程度的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尊重不平等厌恶的客观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促进儿童平等分配意识的发展;其次,充分利用同伴资源,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分配行为 迷你独裁者游戏 群体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锍捕金过程中金在熔锍和熔渣之间的分配行为
3
作者 温飞云 杨瑞 +2 位作者 罗援诏 熊辉辉 干磊 《江西冶金》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针对难处理金矿日益增多,造锍捕金法难以实现高效率捕金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高温平衡实验,研究温度、熔渣中m(Fe)/m(SiO_(2))和CaO含量等因素对熔锍捕金率的影响,探究不同反应时间金在熔锍和熔渣之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当熔炼温度由125... 针对难处理金矿日益增多,造锍捕金法难以实现高效率捕金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高温平衡实验,研究温度、熔渣中m(Fe)/m(SiO_(2))和CaO含量等因素对熔锍捕金率的影响,探究不同反应时间金在熔锍和熔渣之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当熔炼温度由1250℃升至1300℃时,熔锍的品位及捕金率均得到明显改善;熔锍品位(以Cu含量表示,下同)及捕金率均随m(Fe)/m(SiO_(2))和Ca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m(Fe)/m(SiO_(2))=0.86、CaO含量为4.00%时,熔锍的捕金率高达96.54%,并且高温熔炼反应0.5 h后,金即向熔锍中迁移,直至达到平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锍捕金 难处理金矿 平衡实验 捕金率 分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竞争对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群体偏见动机的作用
4
作者 肖雪 李燕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2-807,共16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群体竞争情境下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进一步探讨群体偏见动机(包括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厌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采用整群抽样法,以来自山东省某幼儿园和小学的268名3~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竞争-赢、竞争-输以及非... 本研究旨在考察群体竞争情境下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进一步探讨群体偏见动机(包括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厌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采用整群抽样法,以来自山东省某幼儿园和小学的268名3~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竞争-赢、竞争-输以及非竞争情境下的公平分配行为及群体偏见动机,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增加,年龄越大的儿童越能够在竞争-赢时分给自己群体更多的资源、在竞争-输时分给自己群体更少的资源;(2)儿童在群体竞争情境下的群体偏见动机主要表现为内群体偏爱而非外群体厌恶,但年龄越大的儿童表现出越少的内群体偏爱;(3)内群体偏爱对竞争-输情境下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加,年龄越大的儿童越能够基于竞争的输赢结果做出公平的分配,且在竞争-输情境下群体偏见(尤其是内群体偏爱)动机的降低是儿童做出更多公平分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分配行为 群体竞争 群体偏见 儿童
原文传递
从分铜渣湿法提金过程中金、铅的分配行为研究
5
作者 李文凯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针对现有从分铜渣湿法提金工艺中粗金粉含Pb量超标的问题,文章在工艺反应机理和相关除铅方法的基础上,探究了从分铜渣湿法提金过程中Au、Pb的分配行为,探明了工艺的重要参数变化对Au、Pb分配行为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控制粗金粉含Pb量的措... 针对现有从分铜渣湿法提金工艺中粗金粉含Pb量超标的问题,文章在工艺反应机理和相关除铅方法的基础上,探究了从分铜渣湿法提金过程中Au、Pb的分配行为,探明了工艺的重要参数变化对Au、Pb分配行为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控制粗金粉含Pb量的措施,同时为后续湿法提金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提金 分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小麦体内分配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霭堂 周权锁 +5 位作者 郑绍健 翟海 王玉琦 孙景信 章申 王立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39-645,共7页
采用水培、土培试验及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在作物生长效应曲线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稀土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含量、吸收、分布和转移等行为。所获结果表明 ,各稀土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分配行为受生物的内外因素与稀土来源、自身特征和元... 采用水培、土培试验及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在作物生长效应曲线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稀土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含量、吸收、分布和转移等行为。所获结果表明 ,各稀土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分配行为受生物的内外因素与稀土来源、自身特征和元素间关系的影响 ,是作物稀土元素分配行为已有研究成果的重要补充与深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作物 分配行为 生长曲线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在花岗质熔体和流体中的性质及分配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晓燕 毕献武 +2 位作者 胡瑞忠 尚林波 樊文苓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9,共9页
元素在流/熔体间的交换、分配过程是岩浆热液矿床形成的重要环节,作为与岩浆活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典型矿种之一,锡在花岗质熔体和流体中的存在形式、分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认识其成矿机理的关键。锡在花岗质熔体和流体中的分配特征不... 元素在流/熔体间的交换、分配过程是岩浆热液矿床形成的重要环节,作为与岩浆活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典型矿种之一,锡在花岗质熔体和流体中的存在形式、分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认识其成矿机理的关键。锡在花岗质熔体和流体中的分配特征不仅受温度、压力、氧逸度等条件的制约,流体组成和熔体的NBO/T(非桥氧键/桥氧键)、碱含量、A lK/A l(总碱与铝含量比)也是制约锡分配行为的重要因素;挥发分F、C l对锡在流体、熔体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熔体 流体 分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锡的生物富集与分配行为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书霞 孙红文 +1 位作者 王玉秋 戴树桂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6-731,共6页
测定了不同pH和盐度条件下三丁基锡 (TBT)在罗非鱼 (Tilapia)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 (BCF)及其在正辛醇 水体系的分配系数 (Kow)和人工合成生物膜 水体系的分配系数 (Dmw) ,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 .富集实验进行了 16 8h ,TBT在pH =8... 测定了不同pH和盐度条件下三丁基锡 (TBT)在罗非鱼 (Tilapia)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 (BCF)及其在正辛醇 水体系的分配系数 (Kow)和人工合成生物膜 水体系的分配系数 (Dmw) ,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 .富集实验进行了 16 8h ,TBT在pH =8时的富集初始速率和 16 8hBCF明显高于pH =6时 ,pH6和 8时的BCF分别为 75 4 9和 1132 1.盐度对生物富集也存在较大影响 ,盐度为 0‰、15 0‰和 2 5 0‰时的BCF分别为 10 71 8、871 8和 2 76 6 .TBT的Kow和Dmw也表现为随pH升高而升高、随盐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但Dmw能更精确地预测TBT的BCF随环境条件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锡 生物富集 人工合成生物膜 分配行为 水污染 治理 正辛醇-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水相体系的KAu(CN)_2分配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天喜 李文钧 +3 位作者 周维金 高宏成 陈景 吴瑾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7-199,共3页
报导了KAu(CN) 2 在聚乙二醇 (PEG) /硫酸钠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实验考察水相金浓度对KAu(CN) 2 分配影响。结果表明 :富硫酸钠相 (下相 )的KAu(CN) 2 几乎全部转移到富PEG相 (上相 )。在上相 ,随KAu(CN) 2 含量增加 ,电导率下降。... 报导了KAu(CN) 2 在聚乙二醇 (PEG) /硫酸钠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实验考察水相金浓度对KAu(CN) 2 分配影响。结果表明 :富硫酸钠相 (下相 )的KAu(CN) 2 几乎全部转移到富PEG相 (上相 )。在上相 ,随KAu(CN) 2 含量增加 ,电导率下降。FT Raman光谱表明 ,KAu(CN) 2与PEG可能没有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KAu(CN)2 FT-RAMAN 硫酸钠 双水相体系 分配行为 黄金分离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锡在水-脂质体间的分配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树桂 王玉秋 +2 位作者 孙红文 李书霞 曹仲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7-101,共5页
测定了不同酸度条件下三丁基锡 (TBT)的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并用卵磷脂自行制备脂质体代替正辛醇研究了TBT在人工合成生物膜 水间的分配行为 .结果表明TBT在正辛醇和脂膜中的分配均随 pH的增大而增大 .但将二者进行比较 ,发现在 pH >... 测定了不同酸度条件下三丁基锡 (TBT)的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并用卵磷脂自行制备脂质体代替正辛醇研究了TBT在人工合成生物膜 水间的分配行为 .结果表明TBT在正辛醇和脂膜中的分配均随 pH的增大而增大 .但将二者进行比较 ,发现在 pH >pKa 时 ,TBT在二者中的分配比很接近 ,此时是疏水性TBTOH占优势 ;但在低pH下 ,TBT+是主要存在形态 ,其在脂膜中的分配量要大于在正辛醇中的分配量 ,说明此时用正辛醇来模拟三丁基锡在生物膜中的分配是不合适的 .对离子型有机金属化合物来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行为 三丁基锡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脂质体 PH值 有机污染物 生物膜 船舶漆 海洋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在流体和花岗质硅酸盐熔体间分配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晓燕 尚林波 +3 位作者 毕献武 胡瑞忠 樊文苓 陈佑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9-365,共7页
锡的成矿与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为深入了解不同的岩浆组成及流体变化对锡分配行为的影响,以不同化学组成的凝胶和不同的流体分别作为初始固液相,进行了锡在流体与花岗质熔体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研究。实验温度为850℃,压力为100 MPa。结... 锡的成矿与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为深入了解不同的岩浆组成及流体变化对锡分配行为的影响,以不同化学组成的凝胶和不同的流体分别作为初始固液相,进行了锡在流体与花岗质熔体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研究。实验温度为850℃,压力为100 MPa。结果显示,当液相为0.1 mol/L的HCl时,熔体组成的变化对锡的分配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锡在流熔体间的分配系数DSn随熔体中碱质(Na2O+K2O)含量、钠钾(Na/K)和碱铝(AlK/Al)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小;在固相(富钾过碱质熔体)不变的前提下,DSn随流体相中H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流体相中HF及K+、Na+浓度的改变对DSn影响不大;流体Cl-浓度和酸度升高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硅酸盐熔体 分配行为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Ⅲ)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及萃取机理 被引量:22
12
作者 高云涛 王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研究了金 ( )卤素离子配合物在聚乙二醇 -硫酸铵双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结果表明 ,影响金 ( )分配比 DAu的因素主要有酸度、盐的用量以及卤素离子类型 ,3种卤素离子配合物的分配比顺序是DAu(Au I- 4) >DAu(Au Br- 4) >DAu(A... 研究了金 ( )卤素离子配合物在聚乙二醇 -硫酸铵双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结果表明 ,影响金 ( )分配比 DAu的因素主要有酸度、盐的用量以及卤素离子类型 ,3种卤素离子配合物的分配比顺序是DAu(Au I- 4) >DAu(Au Br- 4) >DAu(Au Cl- 4)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Ⅲ) 双水相体系 分配行为 萃取机理 聚乙二醇 硫酸铵 卤素离子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在亲和双水相系统中的分配行为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海德 王伟涛 蒋欣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28-332,共5页
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木瓜蛋白酶传统提取方法(超滤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法、亲和层析法)及一些新兴的提取方法如双水相萃取法、亲和双水相法作了简要综述。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双水相分配系统,能有效获得高纯度木瓜蛋白酶,但木瓜蛋白酶与... 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木瓜蛋白酶传统提取方法(超滤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法、亲和层析法)及一些新兴的提取方法如双水相萃取法、亲和双水相法作了简要综述。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双水相分配系统,能有效获得高纯度木瓜蛋白酶,但木瓜蛋白酶与亲和成相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分配行为与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木瓜蛋白酶与不同金属离子亲和成相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对酶的亲和结合物进行物理表征和分子模拟。阐明木瓜蛋白酶与不同金属离子亲和成相剂之间的亲和作用原理。将双水相萃取技术和亲和分配技术相融合,提出基于木瓜蛋白酶的金属螯合亲和双水相分配技术,该技术有望大力推动木瓜蛋白酶工业化高效制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亲和双水相分配系统 分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醇/盐二元双水相体系中盐酸土霉素的分配行为 被引量:4
14
作者 关卫省 柴丽 韩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794-797,共4页
在双水相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乙醇与正丙醇和磷酸二氢钠形成的二元双水相体系萃取盐酸土霉素的新方法,考察了小分子醇的用量、盐种类和浓度、pH值、温度以及静置时间对盐酸土霉素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分子醇/盐二元双水相体... 在双水相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乙醇与正丙醇和磷酸二氢钠形成的二元双水相体系萃取盐酸土霉素的新方法,考察了小分子醇的用量、盐种类和浓度、pH值、温度以及静置时间对盐酸土霉素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分子醇/盐二元双水相体系可用于抗生素分配行为的研究,其中体系组成为乙醇和正丙醇,磷酸二氢钠浓度在48%,pH值在4~5,温度25℃,以及静置12 h左右,盐酸土霉素在该二元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达到21.95,萃取率达8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正丙醇 盐酸土霉素 分配行为 双水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SiO_2-MnO(-TiO_2)渣系与铁液间钒的分配行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进明 赵飞 +2 位作者 张延玲 仇圣桃 干勇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6-1083,共8页
实验研究了V在FeO-SiO2-MnO(-TiO2)渣系与铁液间的分配行为,以及温度、渣成分、渣铁比、铁水初始[Si]、[Ti]含量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FeO-SiO2-MnO渣系中,铁水中V的入渣率、V在渣-金两相的分配比以及渣的钒容量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 实验研究了V在FeO-SiO2-MnO(-TiO2)渣系与铁液间的分配行为,以及温度、渣成分、渣铁比、铁水初始[Si]、[Ti]含量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FeO-SiO2-MnO渣系中,铁水中V的入渣率、V在渣-金两相的分配比以及渣的钒容量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铁水中C的氧化损失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渣铁比较低的情况下,V的入渣率明显降低,但两种渣铁比的情况下,V的最大入渣率均落在MnO含量13%~25%,SiO2含量12%~24%的成分范围内.在FeO-SiO2-MnO-TiO2渣系中,随渣中TiO2含量增加,铁水中V的入渣率、V在渣-金两相的分配比以及渣的钒容量随之降低,V2O3在渣中的活度系数随TiO2含量升高而升高.实验条件下,各因素对铁水中V的入渣率的影响程度按以下顺序依次降低:终渣成分>温度>铁水初始[Si]、[Ti]等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SiO2-MnO(-TiO2)渣系 分配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质在磷脂膜色谱与正辛醇/水系统中的热力学分配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进 张天虹 +2 位作者 李洁 毛晶晶 何仲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9-351,共3页
The thermodynamic partitioning behavior of solutes into immobilized artificial membrane(IAM) and n-octanol/water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cidic,basic,and amphoteric substances.In an n-octanol/buffer system... The thermodynamic partitioning behavior of solutes into immobilized artificial membrane(IAM) and n-octanol/water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cidic,basic,and amphoteric substances.In an n-octanol/buffer system,partitioning process was entropy-dominated for the most studied drugs,while partitioning of oxolinic and nalidixic acids into n-octanol phase was enthalpy-driven.In IAM chromatography,partitioning into membrane for the studied solutes was enthalpy-driven and an exothermal process.In conclusion,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olutes′ partitioning mechanism into either IAM or an n-octanol phase,therefore,present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iffering lipophilicity measuring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配行为 磷脂膜色谱 正辛醇/水 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丹 郭炀炀 +3 位作者 陈杰 蔡术 张颖杰 曹诗悦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9-616,共8页
为了考察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向儿童呈现合作和竞争两种分配情境,对150名4~6岁儿童在合作和竞争情境中面向不同分配对象的分配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5~6岁儿童比4~5岁儿童能够主动分配给他人更多... 为了考察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向儿童呈现合作和竞争两种分配情境,对150名4~6岁儿童在合作和竞争情境中面向不同分配对象的分配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5~6岁儿童比4~5岁儿童能够主动分配给他人更多的资源;(2)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儿童分配行为具有显著影响;(3)分配情境和分配对象具有交互效应,即相比竞争情境,儿童在合作情境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朋友偏向效应;(4)在不同的分配情境中,儿童的分配行为理由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行为 合作 竞争 分配对象
原文传递
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中磺胺嘧啶的分配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卫省 柴丽 韩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44-1348,共5页
在双水相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乙醇与正丙醇和硫酸铵形成的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萃取磺胺嘧啶的新方法,考察了盐种类和浓度、pH值以及静置时间对磺胺嘧啶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可用于磺胺类抗生... 在双水相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乙醇与正丙醇和硫酸铵形成的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萃取磺胺嘧啶的新方法,考察了盐种类和浓度、pH值以及静置时间对磺胺嘧啶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可用于磺胺类抗生素分配行为的研究,体系组成为乙醇与正丙醇体积比例为1∶1,硫酸铵浓度为40%,pH值在4.0~5.0,温度25℃,静置10 h,磺胺嘧啶在该二元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达33.49,萃取率达9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正丙醇 磺胺嘧啶 分配行为 双水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熔炼中熔炼温度对伴生元素分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谭鹏夫 张传福 《有色金属》 CSCD 1998年第2期58-62,共5页
利用已开发的伴生元素在铜冶炼过程中分配行为的计算机模型,对铜熔炼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模拟研究了熔炼温度对伴生元素镍、钴、锡、铅、锌、砷、锑和铋在造硅酸铁炉渣和铁酸钙炉渣的铜冶炼体系中的分配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无... 利用已开发的伴生元素在铜冶炼过程中分配行为的计算机模型,对铜熔炼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模拟研究了熔炼温度对伴生元素镍、钴、锡、铅、锌、砷、锑和铋在造硅酸铁炉渣和铁酸钙炉渣的铜冶炼体系中的分配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硅酸铁炉渣体系,还是铁酸钙炉渣体系,挥发性的伴生元素锡、铅、锌、钾、锑和铋等在气相中的分配率均随熔炼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元素 炼铜 分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内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研究——政府间财政分配行为的视角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美多 颜学勇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6期134-152,202,共20页
政府间财政分配行为的差异是影响省内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论文通过"中央对省的支持力度"、"省内的收入集权程度"、"省市对县的转移支付倾斜幅度"以及"省内县际间转移支付横向分配的... 政府间财政分配行为的差异是影响省内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论文通过"中央对省的支持力度"、"省内的收入集权程度"、"省市对县的转移支付倾斜幅度"以及"省内县际间转移支付横向分配的均等化取向"4个变量维度对政府间财政分配行为进行组合,得到中间层级政府财政分配行为的8种模式。同时,对各种行为模式下的省内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进行预测,且通过了2004年以2000多个县的数据为基础的实证检验,从而解释了不同政府间财政分配行为模式下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结论部分探讨了中间层级政府应当如何在"增长"和"均等"之间进行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分配行为 转移支付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