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离子络合萃取法及其在分离鱼油活性成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钧 邱榕 +4 位作者 陈庶来 赵亚平 吴守一 新井邦夫 猪股宏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8-22,共5页
进行了银离子络合萃取典型不饱和有机物一般规律研究 得出 ,当有机物的碳原子数与所含双键数 (或大π键数 )之比小于等于 6且没有空间位阻时 ,络合萃取可能进行 ;采用该络合法进行了高纯度浓缩鱼油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络合反应条件为 :... 进行了银离子络合萃取典型不饱和有机物一般规律研究 得出 ,当有机物的碳原子数与所含双键数 (或大π键数 )之比小于等于 6且没有空间位阻时 ,络合萃取可能进行 ;采用该络合法进行了高纯度浓缩鱼油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络合反应条件为 :硝酸银水溶液浓度4mol/L ,原料鱼油脂肪酸乙酯中活性成分含量 2 8% ,反应温度室温 ,反应 4h 络合后用升温及加水稀释法从水相中分离出被络合物 浓缩后活性成分含量达 90 %以上 ,回收率约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法 银离子 络合物 不饱和脂肪酸 鱼油 分离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导向分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瑕 陈东辉 邓文龙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寻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方法:应用鸡红细胞免疫所致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进行活性导向成分分离研究。结果: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活性主要集中于THT-1部位,该部位占昆明山海棠总活性部位的5.22%。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具有... 目的:探寻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方法:应用鸡红细胞免疫所致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进行活性导向成分分离研究。结果: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活性主要集中于THT-1部位,该部位占昆明山海棠总活性部位的5.22%。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具有一定免疫抑制活性。结论: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为THT-1,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也具有一定免疫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免疫抑制 总生物碱 活性导向成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及其活性成分初步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覃伟权 彭正强 张茂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87-1394,共8页
测定菠萝蜜乙醇提取物不同施用浓度(A)和不同施用次数(B)处理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Y),并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0.4628-10.6164A-0.0212B+117.1290A2-0.7762AB(F=4999.8125)。运用方程Y拟合得出菠萝蜜... 测定菠萝蜜乙醇提取物不同施用浓度(A)和不同施用次数(B)处理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Y),并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0.4628-10.6164A-0.0212B+117.1290A2-0.7762AB(F=4999.8125)。运用方程Y拟合得出菠萝蜜乙醇提取物6种施用浓度和3种施用次数处理组合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其中0.05g.mL-1×3次组合干扰控制作用效果最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448;其次是0.04g.mL-1×3次组合,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688。用5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洗提分离菠萝蜜乙醇提取物,获得5种洗提分离物。生物活性测定表明,乙酸乙酯洗提分离物对小菜蛾的产卵驱避率和拒食率最高,产卵驱避率为59.16%,拒食率为57.34%。对乙酸乙酯洗提分离物进一步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20种柱层析分离物,经过对其进行生物测定,分离物L1、L13、L18和L19对小菜蛾幼虫拒食作用最明显,拒食率分别为85.71%、73.33%、78.57%和8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乙醇提取物 菜薹 小菜蛾 种群控制 生命表 活性成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黄草抗乙肝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体外筛选(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何颖 李辉莹 +4 位作者 康丽群 张秀珍 胥洪鹃 刘欢 陈玉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9-1456,1475,共9页
目的对溪黄草抗乙肝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上对三种不同方法萃取所得的溪黄草提取物进行抗乙肝活性筛选,以用于进一步分析提纯。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毒性,ELISA和实时定... 目的对溪黄草抗乙肝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上对三种不同方法萃取所得的溪黄草提取物进行抗乙肝活性筛选,以用于进一步分析提纯。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毒性,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及乙肝病毒DNA含量。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法进一步提取分离活性最大的提取物,用MTT和ELISA检测所分离各组分的抗乙肝活性。最后,在MCF-7,BGC-823和HepG2细胞中检测细胞毒性最大的三个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所得的提取物抗乙肝活性最大,可显著降低HepG2.2.15细胞的HBsAg、HBeAg抗原的分泌,并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复制,被用来进一步分离提纯。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4个组分,其中A3和A5组分对HBsAg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9组分对HBeAg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且治疗指数均比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要高。A6,A7和A11组分细胞毒性大,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抑制活性。结论溪黄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具有很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从而具有很好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进一步提取分离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纯化而具更强的活性。此外,一些分离成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还有很高的细胞毒性,具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实验为溪黄草在临床的使用及其作为潜在的高效抗乙肝和肿瘤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活性分离成分 抗乙肝作用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殷铭俊 陈执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5年第2期65-69,共5页
从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分离提取技术的发展、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抗衰老作用研究、天然药物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其他药理作用,综述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关键词 活性成分研究 抗氧化活性成分 抗肝纤维化作用 活性成分分离 天然药物成分 提取技术 作用研究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朔荛花农药生物活性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华 田锐 陈宏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0-221,223,共3页
[目的]对河朔荛花进行杀虫、抑菌生物活性筛选,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纯。[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对河朔荛花进行超声波提取,进行粘虫、蚜虫的杀虫生物活性测定,以及对苹果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小麦赤... [目的]对河朔荛花进行杀虫、抑菌生物活性筛选,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纯。[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对河朔荛花进行超声波提取,进行粘虫、蚜虫的杀虫生物活性测定,以及对苹果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及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并采用活性追踪法,应用常压柱层析法结合重结晶T、LC等技术,对河朔荛花石油醚浸膏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结果]在浓度为500 mg/L时,河朔荛花3种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种均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在浓度为5%时石油醚提取物对蚜虫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龄粘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对石油醚提取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馏分F4对蚜虫的触杀活性最高,其致死率达60.00%。[结论]河朔荛花所含的杀虫活性成分较多,其活性部分及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朔荛花 杀虫活性 活性成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学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对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分离及标准品制备、中药指纹图谱分析、天然新药的研发和活性部位筛选等方面中的应用及其在生物药物以及药物工业化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药物研究开发 活性成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 and Pathogenicity to Bombyx mori L.
8
作者 骆海玉 邓业成 +1 位作者 廖永梅 李瑞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9期1919-1923,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 and pathogenicity to Bombyx rnori L,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 and pathogenicity to Bombyx rnori L,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white muscardine in Bombyx mori L. [Method] The strain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the 6 Beauveria bassiana biocontrol agent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3 white muscardine silkworms collected from Guangxi provincial silkworm rearing area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The pathogenicity of B. bassaina to silkworms was determined,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rowth diameter, sporulation and the extracellular protease activity of the different B. bassiana strain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isolated 9 strains were all B. bassaina (Bals.) Vuillemin, and all strains had high pathogenicity to silkworm, but with different pathogenicities. The growth diameter, sporulation and extracellular protease activity of different B. bassiana strains were also different, and showed correlation with the patheogenicity to silkworms. [Conclusion] B. bassiana spores production amount and exocellular protease activity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pathogenicity to silkw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ATHOGENICITY Bombyx mori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质谱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喻钢 田万红 +2 位作者 董思国 王军志 曾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02-1906,共5页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拮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及分离纯化其抑菌活性物质。方法:以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株NCTC11637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检测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能力;挑选拮抗能力最强菌株,对其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质谱检测活...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拮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及分离纯化其抑菌活性物质。方法:以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株NCTC11637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检测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能力;挑选拮抗能力最强菌株,对其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质谱检测活性物质分子量。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上清液具有显著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能力,其中枯草芽孢杆菌KM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能力最强;活性物质经分离纯化后,质谱检测分子量为3402.524D,推测为Subtilosin A结构类似物;10株枯草芽孢杆菌Subtilosin A的前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能力呈正相关。结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体外拮抗幽门螺旋杆菌能力,其抑菌机制与分泌抗菌肽Subtilosin A结构类似物相关,该类物质可作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幽门螺杆菌 抗菌肽 质谱检测 Subtilosin A 活性成分分离纯化
原文传递
从日本桤木提取物分离的抗氧化物质及其构效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怡悦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2年第4期249-249,共1页
由于日本桤木(Alnus japonica)叶的提取物有强的抗氧化活性,本次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并与已知的抗氧化物质进行比较,探讨了其衍生物的活性。 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以亚硝酸法与细胞色素C法测定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及DPPH、A... 由于日本桤木(Alnus japonica)叶的提取物有强的抗氧化活性,本次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并与已知的抗氧化物质进行比较,探讨了其衍生物的活性。 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以亚硝酸法与细胞色素C法测定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及DPPH、AAPH自由基清除活性。活性成分的分离: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进行柱层析和HPLC。 结果:对40余种木本类植物的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发现日本桤木叶提取物的活性最强。通过溶剂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提取物 日本桤木 抗氧化物质 结构鉴定 活性成分分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