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肠病毒G型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
作者 林艳 夏嘉鑫 +4 位作者 周远成 李敏 郑勤琴 陈莉群 岳丰雄 《中国猪业》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为分析临床腹泻发病猪场疫情发生的原因,在开展初生仔猪腹泻样品病毒分离试验中,获得了能够在Marc145细胞上稳定增殖的病毒,并对该病毒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核酸序列分析、培养特性研究、仔猪回归试验等研究。该病毒的分离株鉴定为猪肠病... 为分析临床腹泻发病猪场疫情发生的原因,在开展初生仔猪腹泻样品病毒分离试验中,获得了能够在Marc145细胞上稳定增殖的病毒,并对该病毒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核酸序列分析、培养特性研究、仔猪回归试验等研究。该病毒的分离株鉴定为猪肠病毒G1型(EV-G1),能在Marc145、 ST、 Vero等多种细胞上生长,无胰酶依赖性,对氯仿不敏感,适应细胞培养滴度均能达到10^(7.0)TCID_(50)/mL以上。人工感染3~5日龄仔猪,可导致一过性腹泻,在感染仔猪的脑、心脏、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中均可检测到该病毒。本研究从与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的组织样品中分离到1株EV-G病毒,该病毒可导致新生仔猪腹泻,且病毒有良好的细胞适应性,旨在充分了解仔猪感染EV-G病毒的致病性,为EV-G免疫原性研究以及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猪肠病毒G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人工感染模型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PBM模型的井下油水旋流分离器结构优选 被引量:8
2
作者 任向海 彭振华 +2 位作者 丁雯 李默 闫月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3,共8页
针对高含水低产量稠油井井下油水分离和同井回注技术,设计了小直径井下油水旋流分离器。基于CFD-PBM耦合模型,对旋流器内液液两相流动规律和油滴破碎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旋流器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优选后的... 针对高含水低产量稠油井井下油水分离和同井回注技术,设计了小直径井下油水旋流分离器。基于CFD-PBM耦合模型,对旋流器内液液两相流动规律和油滴破碎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旋流器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优选后的结构进行了处理量变化和油相黏度变化对旋流器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旋流分离器溢流口质量效率影响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小锥段锥角、溢流管直径、大锥段锥角和尾管长度。处理量变化对旋流器分离性能影响较大,随着处理量增大,油滴破碎概率增加,油水分离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油相黏度在40~160 mPa·s范围内,黏度变化对分离性能影响不大,但黏度超过160 mPa·s后,旋流器分离效率快速下降。研究成果可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展稠油井井下同井注采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缝洞油藏 稠油井 井下油水分离 水力旋流器 低处理量 CFD-P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冷却型分离器内壁面和两相流间的传热理论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苏亚欣 骆仲泱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对方形冷却型分离器内的传热做了实验测试 ,分析了实验结果 ,并进一步对其传热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建立了一个计算分离器内壁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由四部分组成 :气相对流传热 ,颗粒非稳态导热传热 ,颗粒辐射传热和烟气... 对方形冷却型分离器内的传热做了实验测试 ,分析了实验结果 ,并进一步对其传热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建立了一个计算分离器内壁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由四部分组成 :气相对流传热 ,颗粒非稳态导热传热 ,颗粒辐射传热和烟气三原子辐射传热。颗粒和壁面间的导热传热由 2部分组成 :颗粒—壁面的弹性碰撞接触过程的传热和被壁面捕集的颗粒下落过程和壁面的接触导热传热。模型计算的平均传热系数可与实验数据吻合。但模型结果受壁面颗粒浓度和颗粒碰撞壁面的速度的影响较大 ,而目前这两个参数还不能与进口速度和浓度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分离 传热模型 两相流 传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卷积和模型优化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4
作者 刘艳丽 王浩 张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9,共12页
在电动汽车电路系统中,直流串联电弧故障通常发生在接触点松动或线路连接损坏处,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为进行电动汽车中的串联型电弧故障研究,首先,搭建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干路电流波形变化的原因与... 在电动汽车电路系统中,直流串联电弧故障通常发生在接触点松动或线路连接损坏处,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为进行电动汽车中的串联型电弧故障研究,首先,搭建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干路电流波形变化的原因与规律。由于电弧故障检测的高实时性需求,本研究采用了轻量型的卷积操作,即深度可分离卷积,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搭建了电弧故障检测网络,实现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的检测与故障线路的判别。然后,针对低维度空间中深度可分离卷积特征提取能力受限的问题,本研究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特征表达能力更加优越的卷积操作:分组可分离卷积。最后,采用了递进式的阶梯结构,从网络浅层至深层,分组可分离卷积内每组的卷积核数量逐渐下降,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网络架构的精简与优化。进一步地,对检测模型进行了卷积核尺寸调优,并在结构中添加了轻量化注意力机制。在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应用了动态学习率调整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模型优化措施,系统性地增强了模型的运行效率与检测精度。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6.76%,同时具有较好的泛化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轻量卷积操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分组可分离卷积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态参数分离的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测量构型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万金 李锦辉 +2 位作者 郝钦磊 曹雏清 赵立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14,共16页
针对一种高灵巧性机器人及其连杆参数高敏感性与高定位精度需求,为解决机器人运动学标定随机测量构型存在绝对定位精度低、参数辨识效果及标定结果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病态参数分离与DETMAX-改进差分进化(DETMAX-IDE)算法的机器... 针对一种高灵巧性机器人及其连杆参数高敏感性与高定位精度需求,为解决机器人运动学标定随机测量构型存在绝对定位精度低、参数辨识效果及标定结果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病态参数分离与DETMAX-改进差分进化(DETMAX-IDE)算法的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测量构型分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机器人位置误差模型。其次,建立一种可观性综合指标,评价不同机器人标定测量构型的总体可观测性和灵敏度。最后,分离机器人运动学位置误差模型的病态参数,建立测量构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DETMAX算法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结合的分步迭代优化算法(简称为DETMAX-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简写为DETMAX-IDE算法),开展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测量构型分步迭代优化。通过机器人运动学标定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测量构型相比,所提方法对应的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的平均值和均方差分别降低了62.09%和6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运动学标定 测量构优化 病态参数分离 DETMAX-IDE算法 位置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lic的企业最佳分离模型研究
6
作者 刘冠权 李从东 李广海 《中国农机化》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分析了企业成长机制后,采用Logislic规律增长的假设方法,合理引入生物依存型企业与宿主企业的概念,建立了其与之相应的企业模型,并对生物依存型企业建立了评价模型。在分析不同时期生物依存型企业和宿主企业关系经济性的基础上,得出了... 分析了企业成长机制后,采用Logislic规律增长的假设方法,合理引入生物依存型企业与宿主企业的概念,建立了其与之相应的企业模型,并对生物依存型企业建立了评价模型。在分析不同时期生物依存型企业和宿主企业关系经济性的基础上,得出了最佳分离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依存企业 建模建立 评价模型 最佳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腺病毒血清2型分离鉴定及感染SPF鸡发病模型建立
7
作者 胡鑫宇 孙敏华 +3 位作者 曾庆航 谢梓民 袁朝霞 廖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46-155,F0002,共11页
【目的】建立禽腺病毒血清2型(FAdV-2)的发病模型,为评价FAdV-2的免疫原性和疫苗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疑似禽腺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使用DNAStar和MEGA7.0软件对分离株... 【目的】建立禽腺病毒血清2型(FAdV-2)的发病模型,为评价FAdV-2的免疫原性和疫苗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疑似禽腺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使用DNAStar和MEGA7.0软件对分离株和其他FAdV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在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FAdV-2后,通过动物实验分析分离株在不同感染途径和不同感染剂量下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筛选出建立FAdV-2血清型发病模型的最佳感染方式和最佳感染剂量。【结果】从发病鸡组织样品中成功分离得到1株FAdV-2血清型毒株,命名为KM株。遗传演化分析表明,KM株和GX01株同属于禽腺病毒Ⅰ群D种中的FAdV-2血清型;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KM株和GX01株的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推导出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8.8%。KM株静脉注射感染途径的致病性高于肌肉注射,试验鸡出现明显的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KM株发病模型的感染途径为静脉注射,感染剂量为108.0 TCID50,感染后鸡群死亡率为50%,剖检病死鸡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鸡群感染后1 d泄殖腔排毒阳性。【结论】首次验证了FAdV-2能引发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建立了FAdV-2感染SPF鸡的发病模型,可为药物研发和疫苗评价提供一定参考,将有效预防和减少FAdV-2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动物模型 分离鉴定 禽腺病毒血清2(FAd V-2) 致病性 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型旋风分离器内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8
作者 吴小林 申屠进华 姬忠礼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79,共6页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简称RSM),在三维贴你坐标系下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控制方程,应用Fluent程序数值模拟PV型旋风分离器内三维流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轴向速率在中心处有滞流、回流,环形空间顶部有二次流,排...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简称RSM),在三维贴你坐标系下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控制方程,应用Fluent程序数值模拟PV型旋风分离器内三维流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轴向速率在中心处有滞流、回流,环形空间顶部有二次流,排气管末端有短路流。随着排气管直径的减小,切向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旋风分离 三维流场 数值模拟 RSM模型 分离效率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认知诊断模型:心理计量特征、比较及其转换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旭亮 涂冬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104,共17页
与项目反应理论(IRT)相比,认知诊断(CD)因能提供更为细致、丰富的诊断信息而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推崇,并成为现代心理测量理论的核心;而认知诊断模型(CDMs)则是实现诊断功能的核心技术环节,认知诊断模型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认知诊断的准确... 与项目反应理论(IRT)相比,认知诊断(CD)因能提供更为细致、丰富的诊断信息而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推崇,并成为现代心理测量理论的核心;而认知诊断模型(CDMs)则是实现诊断功能的核心技术环节,认知诊断模型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认知诊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本文以模型分类、模型计量学特征、模型假设、模型适用范围以及模型间的数学转换关系为视角,对国际上十几种常用参数化认知诊断模型进行归纳、综述及评价,为实际应用者在认知诊断模型比较与选用上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评估 认知诊断模型 链接分离 约束化模型 一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介质部分射开渗流模型研究与试井曲线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方方 贾永禄 +3 位作者 张福祥 雷胜林 杨向同 覃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1-805,共5页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部分射开这一情形,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在封闭顶边界、封闭底边界、定压顶边界和定压底边界的相互组合边界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物理数学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再利用St... 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部分射开这一情形,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在封闭顶边界、封闭底边界、定压顶边界和定压底边界的相互组合边界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物理数学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再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实空间的解,进而绘制了压力和压力导数双对数样版曲线。从物理渗流机理上对曲线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流动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与部分射开相关的参数只影响压力导数曲线的早期形态;若用完全射开模型对部分射开井进行试井解释,将会解释出一个较大的表皮,产生一种井底污染严重的假象而得出不准确的判断;对打开程度较小的部分射开井,若选用完全射开模型进行试井解释,误差较大。所获得的结果可用于研究三重介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部分射开井的渗流规律,进行压力动态和试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LACE变换 分离变量法 数学模型 部分射开 三重介质 缝洞碳酸盐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器机动性优化设计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令狐选霞 徐德民 唐大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225,共4页
基于水下航行器纵向扰动方程和分离式水动力数学模型 ( MMG分离模型 ) ,推导了操纵性与鳍舵升力系数和鳍舵距浮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水下航行器机动性优化的新模型。这种模型和传统的模型相比的优越性在于它最终给... 基于水下航行器纵向扰动方程和分离式水动力数学模型 ( MMG分离模型 ) ,推导了操纵性与鳍舵升力系数和鳍舵距浮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水下航行器机动性优化的新模型。这种模型和传统的模型相比的优越性在于它最终给出的不是确定的鳍舵形状 ,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调的鳍舵形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性 机动性 优化设计 mmg分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转双桨船舶的等效舵效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辉 褚建新 +1 位作者 魏宏磊 高迪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常规船舶通过操舵获得舵效来控制船舶航向,而对于可回转双桨船舶,由于桨-舵合一,船舶的回转运动依靠双桨的回转或双桨的推力差所产生的舵效完成。针对这种取消了常规舵的可回转双桨的船舶运动,根据船舶分离型运动建模方法,建立了可回转... 常规船舶通过操舵获得舵效来控制船舶航向,而对于可回转双桨船舶,由于桨-舵合一,船舶的回转运动依靠双桨的回转或双桨的推力差所产生的舵效完成。针对这种取消了常规舵的可回转双桨的船舶运动,根据船舶分离型运动建模方法,建立了可回转双桨船舶的运动方程及其在船舶纵荡、横荡和艏摇3个自由度上的作用力;通过分析船舶常规舵受力情况,并与可回转双桨船舶回转力进行比较,提出可回转双桨船舶等效舵效的概念,导出了可回转双桨作用下的船舶等效舵效模型。对可回转双桨船舶在此等效舵模型下的运动状态进行了数值仿真,对比了不同舵效下船舶运动的差异,验证了可回转双桨船舶等效舵效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回转双桨 桨-舵合一 分离运动建模 船舶运动模型 等效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肾病早期尿蛋白组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洪侃 郁志明 +3 位作者 刘志华 卞坤娟 黄玉政 徐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8-701,706,共5页
目的:探寻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致2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尿液小分子差异多肽。方法:①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组)30只和对照组(B组)10只,A组应用高... 目的:探寻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致2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尿液小分子差异多肽。方法:①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组)30只和对照组(B组)10只,A组应用高糖高脂饮食6周联合STZ注射(以注射时计为0),诱导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B组普通饮食;②-6、-2、2、12周末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2、2、12周末收集血样本和肾脏标本。尿液测24 h白蛋白排泄率,血样本测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③将大鼠尿液分为4组:A1组(-2周末时A组尿液,10个标本)、A2组(12周末时A组尿液,10个标本)、B1组(-2周末时B组尿液,10个标本)、B2组(12周末时B组尿液,10个标本)。采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对各组尿液样本进行尿液多肽谱的采集,应用ClinProTools软件进行生物学比较分析。结果:①高糖高脂饮食6周联合25 mg/kg 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87%,成模大鼠具有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特点;12周时出现DN相应的形态及功能改变,2型糖尿病大鼠DN成模率67%,死亡率20%;②弱阳离子磁珠联合MALDI-TOF-MS技术检测4组大鼠尿液,ClinProTools软件分析后发现A2组和B2组间多肽谱比较有7个多肽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2组高表达有4个,低表达有3个。结论:①利用高糖高脂饮食6周联合STZ成功诱导DN大鼠模型;②弱阳离子磁珠联合MALDI-TOF-MS技术,能获得2型糖尿病大鼠DN早期和正常对照大鼠尿液多肽谱,并有效地鉴定出差异蛋白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大鼠 肾脏病理 磁珠分离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尿液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在冲击载荷下的过应力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谢理想 赵光明 孟祥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772-2781,共10页
采用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深井软岩材料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测试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显著的塑性变形特性。基于修正的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根据01 E(t)/E的变化量与应变率和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量纲一化分析法对... 采用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深井软岩材料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测试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显著的塑性变形特性。基于修正的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根据01 E(t)/E的变化量与应变率和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量纲一化分析法对修正的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进行简化,得到简化的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考虑动载作用下损伤对岩石动载强度的影响,将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引入到简化的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建立简化的损伤型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使得本构模型方程适用于动态全程应力–应变曲线。采用简化的损伤型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对实测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实测曲线和拟合曲线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 连续损伤理论 统计强度理论 损伤过应力模型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流分离补偿的级联型DSTATCOM及其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胜 杨振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33,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分离补偿的级联型DSTATCOM,装置各级联功率单元直流侧通过四象限整流器连接到电网,一方面实现各单元直流电压的均衡控制,另一方面采用电流分离补偿的控制方法,将部分或全部基波正序无功电流由四象限整流器提供,而H桥...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分离补偿的级联型DSTATCOM,装置各级联功率单元直流侧通过四象限整流器连接到电网,一方面实现各单元直流电压的均衡控制,另一方面采用电流分离补偿的控制方法,将部分或全部基波正序无功电流由四象限整流器提供,而H桥逆变器只承担基波负序、谐波或部分基波正序无功补偿任务,以实现对装置补偿容量的优化配置,提高装置的性价比。文章首先阐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其次详细分析了装置补偿无功、负序以及谐波电流时功率单元交直流能量的流动情况,并建立了直流侧电流数学模型,以便指导控制算法和电路参数的研究设计;然后,简要介绍了该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各单元整流器无功补偿同步控制等几个关键性控制技术;最后通过实验对各种理论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配电静止同步补偿器 电流分离补偿 直流侧数学模型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估值Black-Scholes模型的一般化(英文)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顺明 邓敏 《经济数学》 1999年第2期13-20,共8页
本文研究证券估值Black-Scholes 模型的一般化.一般化模型推导偏微分方程,然后用分离变量法考虑抛物型方程的Cauchy
关键词 BLACK-SCHOLES模型 期权定价公式 抛物方程的Cauchy问题 分离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洪斌 杨辰垣 刘成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在非体外循环下建立猪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为临床探讨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提供实验手段。方法将10头小猪分为两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组(n=4)通过主动脉侧壁钳钳夹部分降主动脉,切开主动脉侧壁,分离主动脉中、内1/3管... 目的在非体外循环下建立猪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为临床探讨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法提供实验手段。方法将10头小猪分为两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组(n=4)通过主动脉侧壁钳钳夹部分降主动脉,切开主动脉侧壁,分离主动脉中、内1/3管壁,通过升高血压冲击主动脉壁,建立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组(n=6)先建立猪左颈动脉-左股动脉转流,完全阻断降主动脉,其余步骤同组。结果组未形成夹层及假腔,组除1头猪因术中气管插管脱出而窒息死亡,其余5头主动脉夹层均形成,剪开主动脉壁,见夹层及假腔向远端扩展达膈肌水平,长度约14~18cm,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见夹层在主动脉中层产生。结论通过预置左颈动脉-左股动脉转流,完全阻断降主动脉,机械分离主动脉壁,利用升高血压冲击主动脉壁,造成夹层分离,可以成功建立猪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非体外循环下 主动脉壁 降主动脉 气管插管脱出 显微镜下观察 升高血压 动脉转流 左颈动脉 实验手段 治疗方法 临床探讨 窒息死亡 动脉中层 机械分离 夹层分离 急性 阻断 假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虚型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病证结合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炳江 沈兴潮 +2 位作者 胡松峰 韦金忠 许杨 《中医正骨》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结合阻断软骨终板营养供应法构建大鼠肾虚型椎间盘软骨终板(cartilage endplate,CEP)退变病证结合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108只12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EP退变模型组、病证结合模型组,每组36只... 目的:探讨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结合阻断软骨终板营养供应法构建大鼠肾虚型椎间盘软骨终板(cartilage endplate,CEP)退变病证结合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108只12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EP退变模型组、病证结合模型组,每组36只。CEP退变模型组大鼠于椎间盘CEP下方骨质处注射无水酒精,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并于椎间盘CEP下方骨质处注射无水酒精,空白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观察并记录大鼠表观特征,测定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分别于造模后4周、8周,从各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先摄尾椎X线片,测算尾椎骨密度;再处死大鼠,取出尾椎,行Micro-CT扫描测算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N)、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S)、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T);再从各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切取造模椎间盘,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椎间盘CEP组织退变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椎间盘CEP组织聚集蛋白聚糖和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s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Ⅰmotifs,ADAMTS)-5基因表达量。结果:①一般情况。在造模过程中,所有大鼠均无意外死亡发生。CEP退变模型组1只大鼠术后3 d出现尾部切口愈合不良、坏死现象,换药后1周左右切口愈合;其余大鼠尾部切口均愈合良好。②大鼠表观特征。造模后,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毛发枯槁易脱落、饮食增多、精神倦怠、两眼无神、大便干结变硬、活动减少、反应迟钝等肾虚表现,空白组与CEP退变模型组大鼠无上述表现。③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4.326,P=0.000)。3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22.317,P=0.000)。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50.279,P=0.000)。造模后,3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随时间变化趋势不一致,空白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随时间未见明显变化[(1.00±0.71)分,(1.40±0.55)分,(1.80±0.84)分,(2.00±1.00)分,F=1.573,P=0.235],CEP退变模型组和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随时间均呈升高趋势[(0.80±0.45)分,(1.20±0.45)分,(1.60±0.55)分,(2.20±0.84)分,F=5.095,P=0.012;(1.40±0.55)分,(3.40±1.14)分,(4.60±0.55)分,(6.80±0.84)分,F=39.256,P=0.000]。造模后2周,3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00,P=0.284)。造模后4周、6周、8周,3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4周:F=12.333,P=0.001;造模后6周:F=32.462,P=0.000;造模后8周:F=46.083,P=0.000);空白组和CEP退变模型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低于病证结合模型组(造模后4周:LSD-t=4.082,P=0.002;LSD-t=4.491,P=0.001。造模后6周:LSD-t=6.725,P=0.000;LSD-t=7.206,P=0.000。造模后8周:LSD-t=8.485,P=0.000;LSD-t=8.132,P=0.000);空白组与CEP退变模型组大鼠肾虚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4周:LSD-t=0.408,P=0.690;造模后6周:LSD-t=0.480,P=0.640;造模后8周:LSD-t=0.354,P=0.730)。④尾椎骨密度。造模后4周,3组大鼠尾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5±0.44)g·cm^(-3),(4.04±0.38)g·cm^(-3),(3.30±0.33)g·cm^(-3),F=7.719,P=0.007];空白组和CEP退变模型组大鼠尾椎骨密度均高于病证结合模型组(LSD-t=3.682,P=0.003;LSD-t=3.028,P=0.011);空白组大鼠尾椎骨密度与CEP退变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655,P=0.525)。造模后8周,3组大鼠尾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2±0.42)g·cm^(-3),(3.88±0.53)g·cm^(-3),(2.86±0.63)g·cm^(-3),F=7.927,P=0.006];空白组和CEP退变模型组大鼠尾椎骨密度均高于病证结合模型组(LSD-t=3.749,P=0.003;LSD-t=3.035,P=0.010);空白组大鼠尾椎骨密度与CEP退变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0.714,P=0.489)。⑤骨微结构指标。造模后4周,3组大鼠TN、TS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N:(5.01±0.12)个·mm^(-1),(4.81±0.12)个·mm^(-1),(3.86±0.17)个·mm^(-1),F=95.936,P=0.000;TS:(0.20±0.03)μm,(0.24±0.02)μm,(0.30±0.04)μm,F=10.807,P=0.002];空白组和CEP退变模型组大鼠TN高于病证结合模型组(LSD-t=12.991,P=0.000;LSD-t=10.657,P=0.000),TS低于病证结合模型组(LSD-t=4.623,P=0.001;LSD-t=2.736,P=0.018);空白组大鼠TN和TS与CEP退变模型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N:LSD-t=0.432,P=0.924;TS:LSD-t=1.887,P=0.084)。造模后8周,3组大鼠TN、TS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N:(4.91±0.26)个·mm^(-1),(4.61±0.55)个·mm^(-1),(3.05±0.44)个·mm^(-1),F=27.088,P=0.000;TS:(0.22±0.04)μm,(0.23±0.02)μm,(0.29±0.03)μm,F=7.679,P=0.002];空白组和CEP退变模型组大鼠TN高于病证结合模型组(LSD-t=6.854,P=0.000;LSD-t=5.750,P=0.000),TS低于病证结合模型组(LSD-t=3.623,P=0.003;LSD-t=3.106,P=0.009);空白组大鼠TN和TS与CEP退变模型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N:LSD-t=1.104,P=0.291;TS:LSD-t=0.518,P=0.614)。造模后4周、8周,3组大鼠TT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4周:(0.08±0.02)μm,(0.09±0.01)μm,(0.10±0.01)μm,F=1.462,P=0.304;造模后8周:(0.09±0.01)μm,(0.09±0.02)μm,(0.08±0.01)μm,F=2.400,P=0.171]。⑥椎间盘CEP组织形态。造模后,CEP退变模型组和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尾椎CEP均出现退变,表现为软骨细胞排列不规则,软骨细胞簇聚,潮线模糊,染色不均,软骨钙化层增厚等,而病证结合模型组退变更明显。⑦椎间盘CEP组织聚集蛋白聚糖和ADAMTS-5基因的表达。造模后4周、8周,3组大鼠椎间盘CEP组织聚集蛋白聚糖基因表达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4周:1.07±0.19,0.74±0.09,0.51±0.07,F=23.498,P=0.000;造模后8周:1.03±0.22,0.65±0.08,0.43±0.07,F=23.538,P=0.000);空白组大鼠聚集蛋白聚糖基因表达量高于CEP退变模型组和病证结合模型组(造模后4周:LSD-t=4.045,P=0.002;LSD-t=6.815,P=0.000。造模后8周:LSD-t=4.329,P=0.001;LSD-t=6.774,P=0.000),CEP退变模型组大鼠聚集蛋白聚糖基因表达量高于病证结合模型组(造模后4周:LSD-t=2.770,P=0.017。造模后8周:LSD-t=2.445,P=0.031)。造模后4周、8周,3组大鼠椎间盘CEP组织ADAMTS-5基因表达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4周:1.06±0.07,1.30±0.08,1.81±0.15,F=64.344,P=0.000;造模后8周:1.13±0.09,1.59±0.13,2.14±0.10,F=110.156,P=0.000);空白组大鼠ADAMTS-5基因表达量低于CEP退变模型组与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造模后4周:LSD-t=3.543,P=0.004;LSD-t=11.104,P=0.000。造模后8周:LSD-t=6.702,P=0.000;LSD-t=14.821,P=0.000),CEP退变模型组大鼠ADAMTS-5基因表达量低于病证结合模型组(造模后4周:LSD-t=7.562,P=0.000;造模后8周:LSD-t=8.119,P=0.000)。结论:切除双侧卵巢结合阻断CEP营养供应法是构建大鼠肾虚型椎间盘CEP退变病证结合模型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软骨终板退变 肾虚 聚集蛋白聚糖 含Ⅰ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 骨小梁数目 骨小梁分离 骨小梁厚度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 动物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沙混合泥沙模型加沙系统的改造方法
19
作者 许明 王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93,98,共4页
泥沙模型试验需要控制模型进口流量及其含沙量,根据泥沙模型的供沙方式,将其分为水沙分离型和水沙混合型加沙系统。在水沙混合型模型试验中,模型的含沙量不能随模型流量快速变化,存在较大的控制滞后。在分别详细介绍水沙分离型和水沙混... 泥沙模型试验需要控制模型进口流量及其含沙量,根据泥沙模型的供沙方式,将其分为水沙分离型和水沙混合型加沙系统。在水沙混合型模型试验中,模型的含沙量不能随模型流量快速变化,存在较大的控制滞后。在分别详细介绍水沙分离型和水沙混合型加沙系统的控制过程和工艺特点后,提出按照新型水沙分离型加沙工艺的加沙方法,在模型进口补充加沙,使水沙混合型加沙系统具有水沙分离型加沙系统的特点。这样可以解决水沙混合型模型的控制滞后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模型含沙量的控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模型 水沙混合 水沙分离 含沙量控制 螺杆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多入口型旋风分离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葛坡 袁惠新 付双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6-299,共4页
利用Fluent软件提供的RSM模型,使用Simplec算法,对对称多入口型旋风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分析旋风分离器内的切向速度场、轴向速度场及压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对称性的结构有助于对称流场的形成,从而保持流场的稳定;切向速度... 利用Fluent软件提供的RSM模型,使用Simplec算法,对对称多入口型旋风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分析旋风分离器内的切向速度场、轴向速度场及压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对称性的结构有助于对称流场的形成,从而保持流场的稳定;切向速度分布有着明显的驼峰特征,轴向速度分布分为上行流、下行流区域,压力为顺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 渐开线 RSM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