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公共体育分数膨胀现象的生成与消解
1
作者 李忠伟 赵富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4,共7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无法准确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分数膨胀现象,成为损害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认为,分数膨胀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体系形式化、课程学习体验失真化与课程育人能力薄弱化。高校公...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无法准确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分数膨胀现象,成为损害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认为,分数膨胀现象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体系形式化、课程学习体验失真化与课程育人能力薄弱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分数膨胀现象主要由学术环境裹挟、主体认知偏差与策略行为选择三重维度共同作用。应通过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加强学术环境治理,塑造正向体育教与学价值观以引导主体认知归正,完善体育课程双向评价体系以实施评价行为规制,从而消解分数膨胀现象以保障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分数膨胀 公共体育课程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分数膨胀现象述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丽丽 李江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0,共3页
文章介绍了美国高校分数膨胀的现状及由此引发的后果,并分析了引起分数膨胀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旨在为正走向市场化的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前车之鉴。
关键词 美国高校 分数膨胀 现状 后果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评教系统双重失效原因探析——基于某部属重点高校大学生评教的视角 被引量:44
3
作者 黄桂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03,127,共10页
大学生评教的本意是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因其对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的助推作用而饱受质疑与批评。本文认为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评教制度本身,而在于对其的误读与粗放使用:误将评教当作目的;忽视绩效政治及对绩效过程的控制,... 大学生评教的本意是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因其对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的助推作用而饱受质疑与批评。本文认为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评教制度本身,而在于对其的误读与粗放使用:误将评教当作目的;忽视绩效政治及对绩效过程的控制,采取秋后算账的方式,用评教的均值给全体教员排名;错把评教当作孤立的事件,没有意识到评教是组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评教的首要问题是组织系统的原因而非特殊原因。目前这种唯教员是问的模式无异于组织生病,教员吃药。评教真正的作用与意义应是为组织、教员及学生提供不断提升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膨胀 等级膨胀 评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膨胀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鳌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7,共5页
分数膨胀已经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维度。这是大学教师的行为被学校政策扭曲的结果。因为,在教师利益与学生评教分数捆绑的政策下,降低学术标准以最大化学生评教分数的"讨好"策略是每个教师都预期的均衡策略。但是,当大多数教... 分数膨胀已经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维度。这是大学教师的行为被学校政策扭曲的结果。因为,在教师利益与学生评教分数捆绑的政策下,降低学术标准以最大化学生评教分数的"讨好"策略是每个教师都预期的均衡策略。但是,当大多数教师采取这种"讨好"策略时,讨好学生就会成为组织的惯例,大学实际上就处在一种特定的无效率均衡中——校方、教师和学生三方中的每一方都对现状不满,但没有一方愿意单独改变其策略和行动。校方容忍分数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学校处在一种由学校间的博弈所决定的囚徒困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膨胀 博弈 均衡策略 组织的惯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学业考试“分数膨胀”及其应对策略——兼谈高校“等级制”取代“百分制”改革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强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年第2期86-91,共6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业考试"分数膨胀"问题饱受诟病,严重地损害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在现实利益面前,无论是对于学生、管理者还是高校教师来说,给予学生"高分"都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或者说,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业考试"分数膨胀"问题饱受诟病,严重地损害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在现实利益面前,无论是对于学生、管理者还是高校教师来说,给予学生"高分"都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或者说,高校学业考试"分数膨胀"是高校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功利主义心态"膨胀"的结果。而当下,我国高校实施的"等级制"取代"百分制"的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业考试"分数膨胀"问题。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高校教学管理入手,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氛围,从而让教师真正地"挺起腰杆"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业考试 分数膨胀 学业淘汰 教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分数膨胀”现象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志权 罗云云 《化工高等教育》 2015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分数膨胀现象对社会、学校和学生都具有一定危害性。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内外部原因。学校必须加强管理,消除或抑制这一现象。
关键词 分数膨胀 教学评价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评教制度下分数膨胀的内在逻辑:博弈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颖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6,32,共8页
学生评教制度的引入悄然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互相取悦、互相关照",成为分数膨胀的诱因之一。通过建立分数膨胀的数学描述,并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学生评教制度下分数膨胀的内在逻辑,以及教师间行为的相互... 学生评教制度的引入悄然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互相取悦、互相关照",成为分数膨胀的诱因之一。通过建立分数膨胀的数学描述,并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学生评教制度下分数膨胀的内在逻辑,以及教师间行为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在学生评教制度下,学生成绩和学生评教双重膨胀都是最优策略,且教师会互相模仿放松给分的行为直到全部教师都放松给分。遏制分数膨胀之风是"标",树立良好学风,鼓励教师在教学上多投入、学生在学业上多努力才是"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膨胀 学生评教 师生博弈 进化博弈 模仿者动态
原文传递
基于分数膨胀现象的教学评价改进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傲 廖睿智 +1 位作者 陈奕含 李树祯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41,I0003,I0004,共12页
随着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广泛应用,部分教师为了让教学评价结果符合学校考核要求和自身预期,在教学过程中迎合学生对于高分的偏好,导致了分数膨胀现象;部分高校追求更好的升学、就业数据,利用信息时间差从分数膨胀现象中短暂得利。高校... 随着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广泛应用,部分教师为了让教学评价结果符合学校考核要求和自身预期,在教学过程中迎合学生对于高分的偏好,导致了分数膨胀现象;部分高校追求更好的升学、就业数据,利用信息时间差从分数膨胀现象中短暂得利。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为了各自的短期利益,陷入了对各方都有负面影响的恶性博弈,形成代理人问题。对比研究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分析两所高校在分数膨胀趋势下仍保持评价有效性的原因和措施,并基于过去70年间美国200余所公立和私立高校本科学生以及部分国内高校学生的成绩数据,结果发现:相比控制高分率而言,采取控制均分的方法更加有利于控制分数膨胀现象。故而约束教师利用分数膨胀“兑换”更优的教学评价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膨胀 教学评价 课程考核 考试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主义与美国大学“分数膨胀”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69,84,共9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的分数膨胀现象愈演愈烈。60年代和70年代的分数膨胀主要是由越南战争引起的,而80年代之后的分数膨胀则根源于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的侵蚀。消费主义使高校的育人价值日渐式微,经济价值不断强化;师生的传统角色...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的分数膨胀现象愈演愈烈。60年代和70年代的分数膨胀主要是由越南战争引起的,而80年代之后的分数膨胀则根源于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的侵蚀。消费主义使高校的育人价值日渐式微,经济价值不断强化;师生的传统角色被异化,教师由教化者异化为服务者,学术权威急剧衰落;学生由学习者异化为消费者,求学目标扭曲,学习责任淡漠。破解分数膨胀亟需扭转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的主导,引导高校回归育人本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警惕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择之所长,避之所短,避免高等教育沦为商业化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美国大学 分数膨胀 分数紧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生互评“分数膨胀”的博弈分析
10
作者 时广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诊断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刺激教学改进。然而近些年来,教学评价的实际价值在下降,"评教"与"评学"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博弈,"分数膨胀"现象日益严重。基于利益依附角度的博弈论,能够...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诊断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刺激教学改进。然而近些年来,教学评价的实际价值在下降,"评教"与"评学"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博弈,"分数膨胀"现象日益严重。基于利益依附角度的博弈论,能够阐述师生之间评分的心理活动机制,理清博弈产生的本质原因,从而为剖析与解决"分数膨胀"现象提供新的思路,是一种有效的论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膨胀 教学评价 博弈论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主义文化与符号崇拜:“分数膨胀”的内在逻辑
11
作者 王立成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3-58,共6页
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增长,学生的教育竞争逐渐异化为分数的竞争。分数逐渐失去其准确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功能,进而异化为自我效能感满足的信号,即出现了“分数膨胀”现象。本文基于消费主义文化视角,... 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增长,学生的教育竞争逐渐异化为分数的竞争。分数逐渐失去其准确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功能,进而异化为自我效能感满足的信号,即出现了“分数膨胀”现象。本文基于消费主义文化视角,运用成本收益的量化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分数膨胀”现象背后的逻辑进行论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分数膨胀”看似是学生分数与其能力的不匹配问题,实则是教育商品化下的产物;第二,学生分数的“膨胀”是学生与教师基于符号消费与功用心理下追逐“净收益”最大化的结果;第三,学生的“分数膨胀”是高校面对科研压力与就业压力下对学校社会声誉符号的自我维系与自我强化。如何让分数充分发挥其教育评价作用实则是让教育重新回归“育人”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学生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发展观、教师重新拾起“教化棒”和高校重“教”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膨胀 消费主义 符号消费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膨胀的影响因素与学生选课策略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颖 哈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74,共12页
学生获得的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某研究型大学为例,探讨了分数膨胀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原因。研究表明,职称越低的教师越具有放松给分的倾向。这也许可以说明... 学生获得的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某研究型大学为例,探讨了分数膨胀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原因。研究表明,职称越低的教师越具有放松给分的倾向。这也许可以说明,在现有的管理和评价制度下,分数膨胀本身存在制度性的内在动机。具有竞争压力的课程分数增长最为明显,这说明教师为了吸引学生而打高分是分数膨胀不易被察觉的另一动因。此外,学生有向高分课程汇聚的倾向,并可通过改变选课策略来提高分数(组合分数膨胀),其选课策略对分数膨胀的贡献总额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膨胀 选课策略 双重差分 固定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委托代理理论下高校体育类专业术科教学相“涨”——学生成绩和评教分数双重膨胀研究
13
作者 谭亚丁 王国军 《湖北体育科技》 2022年第5期451-457,共7页
学生评教制度衍化已然取悦了纯粹的教与学关系。以委托代理理论中“委托—代理—客户”模型对体育类专业教育场域三方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剖析,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类专业术科评教分数与学生期末成绩之... 学生评教制度衍化已然取悦了纯粹的教与学关系。以委托代理理论中“委托—代理—客户”模型对体育类专业教育场域三方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剖析,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类专业术科评教分数与学生期末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考察具体原因。差异格局特性引发体育类术科教学相“涨”,并且在多级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道德风险”,造成学生评教利益主体目标偏移。基于此,以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合作共赢模型为依据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学生评教 分数膨胀 体育类专业术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相“涨”:高校学生成绩和评教分数双重膨胀研究 被引量:65
14
作者 哈巍 赵颖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105,243,244,共24页
在经历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发展阶段后,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开始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回归大学"立德树人"之根本的同时,也要警惕简单机械地使用学生评教这一工具的弊端。本文使用国内某大学2010-2016学年度... 在经历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发展阶段后,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开始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回归大学"立德树人"之根本的同时,也要警惕简单机械地使用学生评教这一工具的弊端。本文使用国内某大学2010-2016学年度的课程成绩和评教分数数据,利用该大学在2015年春季学期对课程成绩优秀率放松控制这一自然实验,探究学生成绩与评教分数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优秀率的放松带来了课程成绩和评教分数的双重膨胀,而且对于实验组中那些确实发生了分数膨胀的课程,学生在评教分数上给予了更加慷慨的回馈,课程分数每提高1分,学生评教分数显著提高2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和老师之间围绕学生评教分数和课程分数产生了合作或者说"共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分数膨胀 场域理论 委托代理模型 工具变量法
原文传递
学生评教中的博弈与变革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鳌 孙由之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6,I0004,共11页
在教师的利益与学生评教分数捆绑的政策下,师生间博弈将导致学生评教分数与课程分数同时膨胀。高校间博弈将导致各校容忍自己的教师讨好学生。高校与监管者的博弈将会鼓励高校坚持学生评教政策。克服学生评教失灵的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 在教师的利益与学生评教分数捆绑的政策下,师生间博弈将导致学生评教分数与课程分数同时膨胀。高校间博弈将导致各校容忍自己的教师讨好学生。高校与监管者的博弈将会鼓励高校坚持学生评教政策。克服学生评教失灵的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高校中实现从评教到教的咨询的变革。教的咨询是企业管理咨询在高校中的对应物,其本质是咨询专家向教师提供的旨在改进教师绩效的咨询服务,也是诊断、考核和发展教师绩效的持续过程,其三个基本阶段是诊断教师的绩效问题、制定和执行教师绩效改进策略,其核心是咨询专家向教师提供的咨询性反馈。建立和有效实施教的咨询制度的前提是,放弃把教师的利益与学生评教分数捆绑的政策,对咨询专家实行效率工资,为教的咨询重新设计学生评教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分数膨胀 教师绩效 教的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评教方法的固有限制、不当运用及其改进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学生评教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研究认为,当前学生评教方法存在异质性与内生性偏误问题,指标体系涵盖范围问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问题,评教过程的不可控制性问题,认知黑箱、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问题;评价方法存在固有限制... 学生评教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研究认为,当前学生评教方法存在异质性与内生性偏误问题,指标体系涵盖范围问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问题,评教过程的不可控制性问题,认知黑箱、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问题;评价方法存在固有限制,但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对评测结果的不适当运用和解读,包括教学质量排名、教学排名与奖惩简单挂钩、漠视教师在学生评教问题上的话语权等,带来了分数膨胀与评教结果双重膨胀、人才培养标准下降和师生关系异化、教师队伍的劣币驱逐良币等诸多负面后果。可以从改进评测指标体系、优化评测过程、调整评测结果运用和解读的导向等角度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内生性问题 认知限制 信息不对称 分数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荣誉教育“等级通胀”现象探析及启示
17
作者 张智聪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
英国的荣誉教育制度享誉世界。近年来,随着英国在授予学士学位中荣誉学位比例的不断攀升,社会各界开始关注本国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制度出现的“等级通胀”问题。通过英国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的数据分析,确认当前英国的学士学位确实存在“... 英国的荣誉教育制度享誉世界。近年来,随着英国在授予学士学位中荣誉学位比例的不断攀升,社会各界开始关注本国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制度出现的“等级通胀”问题。通过英国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中的数据分析,确认当前英国的学士学位确实存在“等级通胀”问题。我国的荣誉学位制度尚处在探索时期,对英国大学荣誉学士学位等级通胀问题成因探析和对分数膨胀问题带来的潜在的危险研究,得出我国在进行荣誉学位制度探索时,要注意改善教师评价和学位算法、对教师开展评分专项培训以及完善学位授予制度,建立统一的学位标准三方面的启示,对我国荣誉学位制度探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誉教育 英国 分数膨胀 学位等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East-Africa black cotton soil based on computer molecular simulation 被引量:2
18
作者 ZHU Jun-qing ZHANG Wei-guang +1 位作者 ZHANG Yu-qing TANG 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054-2067,共14页
Black cotton soil in East Africa is not a stable engineering material for highway and railroad projects. Its strong swelling potential when it absorbs water causes distresses in subgrade of highway and railroad, and t... Black cotton soil in East Africa is not a stable engineering material for highway and railroad projects. Its strong swelling potential when it absorbs water causes distresses in subgrade of highway and railroad, and thus leads to failures of the projects. This paper presents study on the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cotton soil in East Africa. Lab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its basic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lack cotton soil contains high amount of montmorillonite and exchangeable cations and is strong expansive soil. Molecular modelling was exploit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water absorption ability of montmorillonite. Three different molecular models of montmorillonite were constructed and used for simulations, among which Types I and II montmorillonite represent the expansive soil montmorillonite in China, and Types II and III montmorillonite represent black cotton soil montmorillonite in East Afric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layer cations of Type III montmorillonite possessed the strongest water absorption ability based on analysis of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 of cations. Interlayer compensatory cations of Na+ enhance the hydration ability of the other major cations, thus resulting in the strong swelling potential of East-Africa black cotton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Africa black cotton soil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montmorillonite molecular simulation free swell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the features of outburst caused by rock cross-cut coal uncovering and the law of gas dilatation energy release 被引量:6
19
作者 Yu Baohai Su Chengxiang Wang Dem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53-458,共6页
To study the law of gas dilatation energy release of rock cross-cut coal uncovering fac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coal and rock mass in front of crosscut face,the ... To study the law of gas dilatation energy release of rock cross-cut coal uncovering fac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coal and rock mass in front of crosscut face,the equations of elastic potential of coal and gas dilatation energy theory were set up to process a contrast calculation of the sizes of two kinds of ener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s dilatation energy is the uppermost energy source causing outburst occurrence. Furthermor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pherical flow field gas dilatation energy release was established and MATLAB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make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alysis on the law of gas dilatation energy releas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as dilatation ener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gas parameters and its energy index does reflect the possibility of coal seam outbur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cross-cut coal uncovering Gas dilatation energy Numerical calculation Coal and gas outbur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君臣 王松 +3 位作者 喻文 徐琴琴 王伟彬 银建中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with an all-atom force field has been carded out on the two binary sys- tems of [bmim][PF6]-CO2 and [bmim][NO3]-CO2 to study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volume expansion and micro- structu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with an all-atom force field has been carded out on the two binary sys- tems of [bmim][PF6]-CO2 and [bmim][NO3]-CO2 to study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volume expansion and micro- structures. It was found that addition of CO2 in the liquid phase can greatly decrease the viscosity of ionic liquids (ILs) and increase their diffusion coefficient obviously. Furthermore, the volume expansion of ionic liquids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ole fraction of CO2 in the liquid phase but less than 35% for the two simulated systems,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2 expanded organic solvents. The main reason was that there were some void spaces inter and intra the molecules of ionic liquids. Finally, site to sit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number integra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microstructures of ILs bv addition CO2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orooerties of 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 dynamics simulation carbon dioxide ionic liquids DIFFUSION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