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三号数据分布式负载均衡并行转换算法
1
作者 邱祥峰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针对PolSARpro软件原有高分三号数据转换模块无法适应分布式环境及数据转换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PI、MapReduce和OpenMP并按照该软件的数据格式要求进行分布式负载均衡的并行转换算法。该算法外层采用MPI按任务分布式计算,... 针对PolSARpro软件原有高分三号数据转换模块无法适应分布式环境及数据转换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PI、MapReduce和OpenMP并按照该软件的数据格式要求进行分布式负载均衡的并行转换算法。该算法外层采用MPI按任务分布式计算,中间层采用MapReduce按景并行处理,内层采用OpenMP按极化方式并行计算,并采用“Z”字形数据负载均衡策略,将高分三号不同成像模式下的多极化数据快速精确定标及格式转换,以抗数据偏斜。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整体性能提升了约50%,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高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三号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 分布式负载均衡 并行转换算法 共享存储并行编程 映射归约编程模型 消息传递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三):案例与分析
2
作者 陶辉 《中国金融电脑》 2024年第10期83-87,共5页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系列的前两篇文章探讨了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以及其背后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本文聚焦金融、教育行业以及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等多个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系列的前两篇文章探讨了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以及其背后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本文聚焦金融、教育行业以及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等多个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示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如何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提升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并量化该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和成本节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网络 分布式负载均衡 成本节约 应用场景 案例分析 可用性 业务场景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一):特点与功能
3
作者 陶辉 《中国金融电脑》 2024年第7期89-92,共4页
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系统复杂度的提升,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已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其卓越的弹性、自助操作和可观测性成为现代数据中心网络设计的核... 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系统复杂度的提升,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已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其卓越的弹性、自助操作和可观测性成为现代数据中心网络设计的核心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系统的特点与核心功能,及其如何为企业网络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网络 分布式负载均衡 数据中心网络 负载均衡技术 可观测性 自助 核心功能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弹性网络之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二):技术与实现
4
作者 陶辉 《中国金融电脑》 2024年第8期81-8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曾经是企业数据中心的“守护神”,如今却在应对现代应用的快速交付、成本效益和自动化运维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可为企业网络带来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曾经是企业数据中心的“守护神”,如今却在应对现代应用的快速交付、成本效益和自动化运维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可为企业网络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本文将深入分析从技术层面实现分布式负载均衡的关键要素,从弹性地址、“N+1”高可用系统到数据面与管理面的通信,介绍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如何克服传统负载均衡技术的局限性,以确保网络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运维 负载均衡技术 弹性网络 信息技术 分布式负载均衡 快速交付 高可用性 企业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P网关集群的分布式负载均衡 被引量:2
5
作者 潘育飞 吴震华 +1 位作者 顾尔丹 陈 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简单介绍了WAP协议以及WAP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WAP网关的负载问题的不同处理。接着提出了一个基于DPR的对WAP网关集群的负载进行有效的分布式均衡的机制,给出了该均衡机制有状态和无状态的两种不同实现策略,通过实验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
关键词 WAP网关 服务器集群 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容性负载的直流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建刚 杨胜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3-1290,共8页
针对一类具有容性负载的直流微电网系统,提出了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具有容性负载的直流微电网是一类耦合动态互联非线性网络化系统,可将DC-DC变换器在信息层视为智能体,在每个子系统模块中,引入容性负载电压观测器,耦合并联非线性系统... 针对一类具有容性负载的直流微电网系统,提出了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具有容性负载的直流微电网是一类耦合动态互联非线性网络化系统,可将DC-DC变换器在信息层视为智能体,在每个子系统模块中,引入容性负载电压观测器,耦合并联非线性系统负载均衡控制设计问题可解耦成一阶积分器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跟踪问题.基于最近邻原则,通过在控制器中引入比例、积分环节,设计了增益可调的分布式协同PI控制律,当有向图满足至少含有一棵生成树的条件下,通过子系统间的局部交互,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的目标.通过分析增广系统矩阵的特征值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说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系统 容性负载 分布式负载均衡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R的耦合动态互联系统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优化控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建刚 郑志强 +2 位作者 谢小良 王仲梅 杨胜杰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7-1491,共5页
针对一类非等同非线性耦合互联系统,提出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优化控制方法。将子系统间的通信联系建模成有向图,借助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技术,将耦合互联系统的分布式负载均衡控制设计问题转化为广义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同步跟踪问题;基于... 针对一类非等同非线性耦合互联系统,提出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优化控制方法。将子系统间的通信联系建模成有向图,借助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技术,将耦合互联系统的分布式负载均衡控制设计问题转化为广义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同步跟踪问题;基于最近邻原则和LQR方法,设计增益可调的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优化控制律,耦合强度依赖于通信拓扑,控制增益依赖于子系统模型;借助矩阵变换方法,整个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可以解耦成每个子系统的稳定性,在假定通信拓扑只含有生成树的条件下,借助李亚谱诺夫函数,可证明整个闭环系统是稳定的,且通过调节控制增益,可以得到期望的响应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动态互联系统 分布式负载均衡 优化控制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LQR 李亚谱诺夫函数
原文传递
非线性耦合动态互联系统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控制
8
作者 刘建刚 郑志强 张健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94-1899,共6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耦合动态互联系统,提出一种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借助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技术,构建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将耦合互联系统的分布式负载均衡控制设计问题转化为一阶多速率积分器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跟踪问题.... 针对一类非线性耦合动态互联系统,提出一种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借助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技术,构建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将耦合互联系统的分布式负载均衡控制设计问题转化为一阶多速率积分器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跟踪问题.基于最近邻原则设计增益可调的分布式协作负载均衡控制律,在通信拓扑满足相应的连通条件下,通过子系统间的局部交互实现负载均衡的目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动态互联系统 分布式负载均衡 协同控制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原文传递
WEB服务器的负载研究与处理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明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85-86,98,共3页
WEB服务器过载是导致“网络拥塞”的根源,严重制约了动态Web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文章通过改变IIS服务器程序处理过程,,利用分布式缓冲池页面处理方式,结合调度池算法和重定向技术,提出了一种ISAPI的自适应负载均衡处理系统集成方案... WEB服务器过载是导致“网络拥塞”的根源,严重制约了动态Web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文章通过改变IIS服务器程序处理过程,,利用分布式缓冲池页面处理方式,结合调度池算法和重定向技术,提出了一种ISAPI的自适应负载均衡处理系统集成方案,减轻Web服务器的负载,加速并均衡了对客户的响应,大大缓解了“网络拥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负载均衡 缓冲池 重定向调度算法 WEB 服务器 WWW 浏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ad-balancing data distribution in publish/subscribe mode
10
作者 李凯 汪芸 +1 位作者 殷奕 袁飞飞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4年第4期428-433,共6页
To improve data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a load-balancing data distribution LBDD method is proposed in publish/subscribe mode.In the LBDD method subscribers are involved in distribution tasks and data transfers while r... To improve data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a load-balancing data distribution LBDD method is proposed in publish/subscribe mode.In the LBDD method subscribers are involved in distribution tasks and data transfers while receiving data themselves.A dissemination tree is constructed among the subscribers based on MD5 where the publisher acts as the roo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bucket construction target selection and path updates furthermore the property of one-way dissemination is proven.That the average out-going degree of a node is 2 is guaranteed with the proposed LBDD.The experiments on data distribution delay data distribution rate and load distribution are conduc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BDD method aids in shaping the task load between the publisher and subscribers and outperforms the point-to-point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distribution publish/subscribe mode load balance dissemination t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为发布T级云综合安全网关
11
《中国信息安全》 2017年第3期101-101,共1页
在RSA 2017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T级云综合安全网关USG9000V,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性能、易管理的全面软件化的虚拟网络安全防护,帮助企业全面提升云化安全能力。作为云化部署的软件产品,USG9000V支持业界主流云平台,可以部署在... 在RSA 2017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T级云综合安全网关USG9000V,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性能、易管理的全面软件化的虚拟网络安全防护,帮助企业全面提升云化安全能力。作为云化部署的软件产品,USG9000V支持业界主流云平台,可以部署在云数据中心边界,为客户虚拟网络提供丰富的安全业务防护。USG9000V采用控制和转发分离的云化架构,基于网元自身的分布式负载均衡能力,最大可集群128个VM,转发性能达2.5T,同时支持业务处理单元间的状态备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网关 华为 网络安全防护 分布式负载均衡 转发性能 安全能力 虚拟网络 软件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哈希与跳跃一致性哈希的设计思路和细节
12
作者 金启亮 尹莉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0年第5期00373-00376,共4页
一致性哈希算法是由麻省理工学院David Karger等人在1997年提出,其设计的初衷是应对互联网中的热点问题,解决了简单哈希算法在分布式哈希表中存在的动态伸缩等问题,对简单的哈希算法进行了修正。使其在分布式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满足平衡性... 一致性哈希算法是由麻省理工学院David Karger等人在1997年提出,其设计的初衷是应对互联网中的热点问题,解决了简单哈希算法在分布式哈希表中存在的动态伸缩等问题,对简单的哈希算法进行了修正。使其在分布式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满足平衡性:每个节点都等量分配了hash结果;单调性:无论是增加还是删除节点,系统依旧可以继续运作;分散性:分布式集群里每个节点都存储了数据的一部分(节点自身可备份),而不需要冗余存储。而John Lamping和Eric Veach提出的跳跃一致性哈希,是一种快速、最小内存、一致散列算法,可以仅用大约5行代码表示。与Karger等人的算法相比,跳转一致散列算法不需要存储,速度更快,在桶数变化时,能更好地平均划分桶间的密钥空间和平均划分工作负载。它的主要限制是存储桶必须按顺序编号,这使得它更适合于数据存储应用程序,而不是分布式web缓存。本文主要介绍一致性哈希算法对比传统进制哈希的优势,再详细介绍跳跃一致性哈希的设计思路和算法过程,再对两者进行比对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负载均衡 云计算 一致性哈希算法 跳跃一致性哈希算法 散列分布 哈希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STABLE PARALLEL PACKET SWITCH
13
作者 DongYuguo LiZupeng +1 位作者 GuoYunfei WuJiangxin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5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rallel Packet Switch(PPS) architecture and studies how to guarantee its performance. Firstly a model of Stable PPS (SPPS) is proposed. The constraints of traffic scheduling algorithms, the n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rallel Packet Switch(PPS) architecture and studies how to guarantee its performance. Firstly a model of Stable PPS (SPPS) is proposed. The constraints of traffic scheduling algorithms, the number of switching layers and internal speedup, for both bufferless and buffered SPPS architecture,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n example of designing a scalable SPPS with 1.28T capacity is presented,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n implementing the scheduling algorithm are discussed.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validity and delay performance of the SPPS archite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Packet Switch(PPS) LOAD-BALANCING SCHEDULING Distributed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asus:a distributed and load-balanc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被引量:2
14
作者 Yun-xiang ZHAO Wan-xin ZHANG +3 位作者 Dong-sheng LI Zhen HUANG Min-ne LI Xi-cheng LU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6年第8期766-780,共15页
Fingerpri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 variety of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due to its uniqueness and immutabili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 Fingerpri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 variety of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due to its uniqueness and immutabili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many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s are in urgent need to deal with large-scale fingerprint storage and high concurrent recognition queries, which bring huge challenges to the system. In this circumstance, we design and implement a distributed and load-balanc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named Pegasus, which includes a distributed feature extraction subsystem and a distributed feature storage subsystem. The feature extraction procedure combines the Hadoop Image Processing Interface(HIPI) library to enhance its overall processing speed; the feature storage subsystem optimizes MongoD B's default load balanc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obustness of Pegasus.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and results show that Pegasus can reduce the time cost by 70% during the feature extraction procedure. Pegasus also balances the difference of access load among front-end mongos nodes to less than 5%. Additionally, Pegasus reduces over 40% of data migration among back-end data shards to obtain a more reasonable data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operation load(insertion, deletion, update, and query) of each sh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istributed MongoD B Load balanc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