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差异化调频死区的风电基地分层集群协同频率控制策略
1
作者 姜涛 邱宇琛 +1 位作者 李雪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
针对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惯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差异化调频死区的大规模风电基地分层集群协同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机组频率控制策略,利用时域分析法解析调频死区内外的多风电场群频率响应特性,揭示调频死区参数对系统调频效... 针对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惯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差异化调频死区的大规模风电基地分层集群协同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机组频率控制策略,利用时域分析法解析调频死区内外的多风电场群频率响应特性,揭示调频死区参数对系统调频效果的影响机理。然后,综合考虑死区参数设置的影响,以死区宽度为控制主线,设计差异化多重调频死区,按照调频能量需求逆向规划风电基地分层集群任务分工,自适应调整参与调频机群数量,提升系统频率最低点并抑制二次跌落风险,避免机组频繁动作,延长工作使用寿命。最后,通过改进的4机11节点测试系统和某实际电网算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基地 死区 分层集群 一次调频 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递进架构的实用型变压器保护故障定位方法
2
作者 张晓宇 程骁 +2 位作者 顾乔根 莫品豪 郑超 《电气技术》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与母线、线路、断路器等其他一次设备相比,变压器的结构更复杂,而且跨不同电压等级,加之变压器本身星角变换的影响,使其区内外故障特征复杂多变,故障点定位困难,依赖技术人员经验,缺少完整的自动化故障定位分析体系。鉴于此,本文首先对... 与母线、线路、断路器等其他一次设备相比,变压器的结构更复杂,而且跨不同电压等级,加之变压器本身星角变换的影响,使其区内外故障特征复杂多变,故障点定位困难,依赖技术人员经验,缺少完整的自动化故障定位分析体系。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可能引起变压器保护启动或动作的情况进行分层分类,然后逐一设置故障定位判据,从而大大提升了变压器故障定位的自动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实施价值。最后,通过多组仿真波形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保护 故障定位 分层递进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矿区软硬分层煤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瓦斯解吸试验
3
作者 黄良 李希建 +1 位作者 刘钰 陈守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170,共8页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 煤层瓦斯解吸特性对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和煤层气开发有重要影响,煤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有明显控制作用。贵州黔西矿区煤层大多属于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软硬结合较多,且煤层透气性低。为进一步明确该地区煤层瓦斯解吸特性,以贵州黔西典型矿区小屯煤矿和青龙煤矿软硬分层煤为研究对象,利用HCA型高压容量法吸附装置对软硬分层煤进行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瓦斯解吸特征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温度、压力耦合变化对软硬分层煤瓦斯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煤样温度、压力越高,瓦斯解吸初速度越大,对于0~120 s内的初始瓦斯解吸,瓦斯压力不占主导作用;软分层煤初始瓦斯解吸速率大于硬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大于软分层煤,硬分层煤累计瓦斯解吸量最快在540 s内超过软分层煤;煤体暴露后60 s内含煤瓦斯解吸量变化最剧烈,且软分层煤前60 s解吸量所占比例大于硬分层煤,解吸更“活跃”;瓦斯解吸速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解吸速率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0~60 s为“解吸爆炸期”,60~1500 s为“解吸跳跃期”,1500~7200 s为“解吸稳定期”;软分层煤中值解吸时间受温度、压力影响大于硬分层煤,软分层煤瓦斯解吸主要集中在煤炭暴露后1800 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软硬分层 瓦斯解吸速率 瓦斯解吸量 温度-压力耦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浓度与活性分层的汽油小负荷压燃研究
4
作者 张蕾 张珊珊 +1 位作者 邬斌扬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汽油压燃发动机具有高效清洁运行的潜力,基于自行搭建的汽、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平台及缸内燃烧数值模拟方式,研究了汽油双、单歧管喷射策略及柴油单次、两次直喷策略所产生的燃料分层对汽油压燃小负荷燃烧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转速... 汽油压燃发动机具有高效清洁运行的潜力,基于自行搭建的汽、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平台及缸内燃烧数值模拟方式,研究了汽油双、单歧管喷射策略及柴油单次、两次直喷策略所产生的燃料分层对汽油压燃小负荷燃烧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500 r/min、燃料热量为610.4 J/cyc的小负荷工况下,单歧管策略的缸内混合气浓度分层程度显著高于双歧管策略,有利于火核产生,提升着火性能,但燃烧效率低下.因此采用直喷微量柴油的策略使混合气活性大幅提升,活性基团产生与消耗速率加快,不同直喷策略导致混合气燃烧特性产生变化.在汽油预混率为86%的工况下,柴油早喷(-160°CAATDC)时的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热效率(ITE)分别为0.53 MPa和49.41%,NOx、CO和总碳氢化合物(THC)排放水平降低,但压力升高率超限.优化喷射策略,采用多次直喷可灵活调控混合气浓度与活性分布,延缓放热进而降低压力升高率.在一次柴油早喷量为1.9 mg/cyc、二次柴油直喷量为1.0 mg/cyc时,指示热效率进一步提升至4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汽油压燃 双、单歧管喷射策略 活性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亭子口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坝下水温节律研究
5
作者 张旭 脱友才 +3 位作者 王刚 王耀雄 贾云霄 黄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2,94,共11页
为探究大型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出库水温在坝下河道的演化规律,以亭子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2023年对水库坝前水温及下泄水温开展了高频原型观测。结果表明:①亭子口水库为季节分层型水库,夏季分层现象显著,7~9月出现稳定双温跃... 为探究大型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出库水温在坝下河道的演化规律,以亭子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2023年对水库坝前水温及下泄水温开展了高频原型观测。结果表明:①亭子口水库为季节分层型水库,夏季分层现象显著,7~9月出现稳定双温跃层现象,2021年秋季入库流量的剧增加强了水体的垂向混掺,显著破坏水体热分层结构;②表层水温日变幅主要受气温影响,深层水体水温日变幅主要受温跃层内波影响,出流日调节引起的温跃层内波导致最大日变幅位置向深水处移动;③温跃层深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温跃层厚度变化趋势与深度相反,表层水温与分层稳定性指数(SI)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④亭子口水库运行后下泄水温及坝下苍溪水文站水温在4~6月表现出明显“滞温”现象,其余月份表现出“滞冷”现象,苍溪水文站水温较气温变化滞后约44 d,到达特征水温18℃时间较天然过程延迟16 d;⑤苍溪航电枢纽成库后减缓了亭子口水库出库水流的流动,对坝下水温恢复有正效应。研究成果可为优化水库调度和分层取水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分层结构 温跃层 坝下水温 日变化 原型观测 航电枢纽工程 亭子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结构分层表达的线缆布线弯曲半径自动检测
6
作者 王发麟 龚建华 李志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923,共11页
针对线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线缆敷设不合理所产生的线缆弯曲半径过小而导致线缆故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拓扑结构分层表达的线缆布线弯曲半径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有向加权稀疏图对线缆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分层表达,阐述了线缆之... 针对线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线缆敷设不合理所产生的线缆弯曲半径过小而导致线缆故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拓扑结构分层表达的线缆布线弯曲半径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有向加权稀疏图对线缆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分层表达,阐述了线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然后对线缆进行物理特性建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线缆实际敷设时的真实形态,并利用向量函数理论将线缆抽象为空间曲线,对线缆进行几何建模,推导了线缆弯曲半径公式;最后通过改进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完整的遍历线缆有向加权稀疏图的信息,对三维模型内的线缆弯曲度进行自动检测,开发了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在布线设计时快速且高效地对数字化线缆进行弯曲半径自动检测和判断,为线缆布线设计人员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半径 线缆布线 自动检测 拓扑结构 分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软煤层分层切削细化钻屑防堵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永龙 麻登辉 +3 位作者 余在江 王振锋 赵澳琪 张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为探究分层切削钻进钻屑运移防堵功能,采用理论分析、钻进试验、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钻屑运移数学模型,分析钻屑粒径、排渣空间对钻孔排渣影响规律,验证分层切削钻具细化钻屑的功能及其排渣效果,并开展现场钻进对比性工业试验。研究结... 为探究分层切削钻进钻屑运移防堵功能,采用理论分析、钻进试验、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钻屑运移数学模型,分析钻屑粒径、排渣空间对钻孔排渣影响规律,验证分层切削钻具细化钻屑的功能及其排渣效果,并开展现场钻进对比性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钻屑粒径越小、排渣空间越大,钻屑的启动风压越小,钻孔堵塞风险越小,综合考虑钻具尺寸与强度,建议优先选择终孔直径113 mm的钻头和73 mm的钻杆;钻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层切削钻具能够细化钻屑,其排渣效果优于常规钻具;工业性试验表明,分层切削钻具使得钻孔出渣更均匀连续,钻屑基本呈粉末状,钻进深度提升了13.89%,钻进速度提升了16.04%。研究结果可有效促进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并为瓦斯抽采钻孔钻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软煤层 钻孔排渣 分层切削 煤渣细化 助排防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
8
作者 杨清海 廖成龙 +5 位作者 贾德利 祝英俊 于川 孔令维 于洋 杜凯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管柱间电能与信号的近距离无线传输,为井下多个智能配产器供电,并实现双向通讯。研制了适应井下复杂工况的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智能配产器、地面控制器等核心工具,以及大通径丢手锚定器、油井过电缆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实现了技术定型。在大庆油田完成10口井现场试验,两管柱井下对接快捷、可靠,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工作稳定,实现了井下分层流量、压力、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层产液量调控,提高了储层认识程度,取得了增油、降含水的生产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电磁耦合 电能无线传输 信号无线传输 井下实时监测 注采协同调控 降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分层分类建构——基于“分区”与“系统”逻辑的探讨
9
作者 赵民 程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共8页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推进空间规划制度改革是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阐述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历程与趋势,辨析基于“分区”和“系统”的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逻辑。然后阐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相关...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推进空间规划制度改革是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阐述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历程与趋势,辨析基于“分区”和“系统”的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逻辑。然后阐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相关国际经验,提出在建立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制度、明确市县全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规划分区的同时,应针对“分区”与“系统”的发展规律和管控需求,建立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生态区规划、海洋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体系;进而提出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与“分区规划体系”“相关专项规划体系”“实施规划体系”共同建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最后,针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性与基础性作用,阐述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家空间规划 分区与系统 分层分类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10
作者 王延钊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5年第1期74-75,共2页
分层教学有益于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益于学生特色化发展。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回归学校教育,实现“双减”背景下学科教学提质增效的目的,笔者所在学校基于本校已有经验,开展初中物理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分层教学有益于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益于学生特色化发展。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回归学校教育,实现“双减”背景下学科教学提质增效的目的,笔者所在学校基于本校已有经验,开展初中物理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涵盖课堂教学的目标分层、知识探究分层、应用训练分层、评价分层、小结分层、作业分层等,在一定范围内对本校师生课堂教与学方式的革新,产生了较为积极与深刻的影响。现将实践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化发展 目标分层 评价分层 已有经验 因材施教 作业分层 知识探究 分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分层开采矸石充填液压支架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刘建功 张定堂 +2 位作者 牛旭军 李帅 赵家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根据山西华晟荣煤矿有限公司3100工作面赋存条件,结合厚煤层分层矸石充填开采工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四柱支撑掩护式矸石充填液压支架。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分别对直接顶载荷、基本顶载荷以及上分层充填体载荷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支架支护强... 根据山西华晟荣煤矿有限公司3100工作面赋存条件,结合厚煤层分层矸石充填开采工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四柱支撑掩护式矸石充填液压支架。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分别对直接顶载荷、基本顶载荷以及上分层充填体载荷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支架支护强度应大于0.424 MPa,最终确定充填液压支架型号为ZC5000/19/34D,支架伸缩比为1.8。介绍了矸石充填液压支架结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并对夯实机构结构和功能以及后部刮板输送机吊挂机构进行了详细阐述,优化设计后的后部刮板输送机吊挂机构能够有效缩短后顶梁设计长度,提高后部支护强度6%以上,有效预防充填前顶板下沉。通过实际应用表明,矸石充填液压支架夯实机构可以覆盖后部采空区,通过推压密实保证充填体的密实度,能够有效支撑上覆岩层,达到控制顶板、减少地表下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分层开采 矸石充填 夯实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出分层斑块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张阿莲 范例 +6 位作者 卓杨 王敏 范虞琪 顾俊 张家毓 王长谦 张俊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55-162,共8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出分层斑块的相关风险因素、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并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出分层斑块的相关风险因素、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并行OCT检查的患者。根据分层斑块检出情况,分为分层斑块组和非分层斑块组。收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造影及OCT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层斑块及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172例患者,分层斑块组76例,非分层斑块组96例。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男性(OR 2.415,95%CI 1.162~5.020,P=0.018)、糖尿病(OR2.505,95%CI1.137~5.525,P=0.023)和高脂血症史(OR3.590,95%CI1.478~6.333,P=0.003)是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且OCT分析示分层斑块组患者薄纤维帽斑块、巨噬细胞浸润、微血管化、血栓、斑块破裂和内膜夹层比例更高,脂质斑块长度更长,脂质斑块弧度、脂质斑块指数更大(均P<0.05)。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巨噬细胞浸润与分层斑块独立相关(OR 2.106,95%CI1.019~4.353,P=0.04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分层斑块组2年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非分层斑块组(Log-rank P=0.030)。Cox回归显示同时具有分层斑块和薄纤维帽斑块特征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 5.165,95%CI 1.696~15.727,P=0.004)。结论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中,OCT检出分层病变多伴随其他不稳定斑块特征,提示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同时具有分层斑块和薄纤维帽斑块特征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分层斑块 不稳定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空间分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系统逻辑——基于浙江“千万工程”实践中的农村综合改革经验
13
作者 王阳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已经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在不同的社会情境和研究视角中具有不同的内涵。既有研究从经济、社会与文化等不同视角来讨论共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已经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在不同的社会情境和研究视角中具有不同的内涵。既有研究从经济、社会与文化等不同视角来讨论共同富裕的理论意义,虽展现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多重性和实践复杂性,但也导致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念的阐释上,而缺乏实践体系的建构。基于空间视角认识共同富裕的差异化内涵,为破解这一理论和实践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因为只有在区域、城乡、社区等不同层次的空间单元内,才能体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关系以及价值引领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也才能够真正建立作为共同体的社会系统、明确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浙江“千万工程”实践中的农村综合改革经验表明,不同空间层次的共富目标和政策实践具有一定的差异,构成了推动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系统逻辑。更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共富”构成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外部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发挥城乡互补优势与联动优势的“城乡共富”,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纽带和机制;更有利于发挥地方社会文化优势和情感价值的“社区共富”,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创造了条件。共同富裕的空间分层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浙江的农村综合改革体现了区域、县域、村域多重空间视角下系统性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与地方发展实际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地方化统筹,从而内生性推动了当地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了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的有效衔接,推动了城乡工农关系的内生性重构,激活和发挥了集体经济优势,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促进了乡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为全国其他地区系统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空间分层 城乡融合 “千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BL的分层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4
作者 伍嫦珠 王恩 +3 位作者 柯绍发 虞丹 王凤 胡晓飞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分层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12月及2022年7月—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119人为研究对象,2021年为...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分层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12月及2022年7月—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119人为研究对象,2021年为观察组,采取分层递进TBL教学法;2022年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在教学满意度及综合能力考核两方面的培训效果。结果在教学满意度评价方面,指导医师、教学秘书对观察组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科室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能力考核方面,观察组的SOAP、理论成绩、体格检查、临床思维和病史采集考核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BL的分层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住培中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住院医师的要求,提高总体满意度及考核成绩,增强住院医师主动学习及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于团队的学习 分层递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层教学法应用研究
15
作者 陆霄虹 柏静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133-135,166,共4页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培养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法,从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层次、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设置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化的教学内容、设置分层次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培养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法,从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层次、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设置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化的教学内容、设置分层次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分层教学法 艺术管理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定标,分层定岗”物联网专业群育人模式探索
16
作者 陆飞 黄昊晶 +3 位作者 史振江 刘映群 秦晓娟 黎斌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5期156-159,共4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当前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为此,提出了“分类定标,分层定岗”的物联网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行业考察、人才培养内容优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当前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为此,提出了“分类定标,分层定岗”的物联网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行业考察、人才培养内容优化、实践教学过程充实和全面跟踪评价机制的建立实现行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精确对接,进而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分析物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制定详细的岗位标准,提炼核心课程标准。通过分层定岗的教学方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岗位群类别和核心课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性,为物联网行业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人才培养 分类定标 分层定岗 供需对接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公立医院后勤人员分层培训实践
17
作者 杨海苓 陈园园 +2 位作者 曹雁南 荆文华 张笑月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54-57,共4页
根据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当前后勤管理相关政策及医院发展要求、人员现状,通过文献法、专家咨询法、焦点小组讨论法,设定包括人员分层培训目标、课程等在内的培训体系,分别针对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及服务岗位开... 根据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当前后勤管理相关政策及医院发展要求、人员现状,通过文献法、专家咨询法、焦点小组讨论法,设定包括人员分层培训目标、课程等在内的培训体系,分别针对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及服务岗位开展分层培训实践。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和培训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临床人员对后勤工作满意度、后勤人员学术水平及工作质量等均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公立医院 后勤人员 分层培训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横向分层、纵向整合”教学理念
18
作者 李倩玉 姬果 +2 位作者 金娇莺 王艺朵 蔚青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临床病理科住培医师通过三年的培训需掌握多个亚专科常见病种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本专业基地在遵循分层递进的教学总要求下,提出了“横向分层、纵向整合”的教学理念。“横向分层”即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年级进行分层;“纵向整合... 临床病理科住培医师通过三年的培训需掌握多个亚专科常见病种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本专业基地在遵循分层递进的教学总要求下,提出了“横向分层、纵向整合”的教学理念。“横向分层”即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年级进行分层;“纵向整合”即以各亚专科为单元,多种教学活动(技能培训、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英文文献研读)围绕亚专科知识体系集中有序开展,实现从取材技能到临床病理诊断思维建立的整合性培训,从而达到知识技能的贯通和提升。经过三年的探索,该培训模式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住培医师成绩显著优于非该模式培训的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该教学理念同质性好、系统性强,有利于提高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横向分层 纵向整合 临床病理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风险分层评分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孟凡亮 郭向杰 +7 位作者 骆海通 赵健 陈保敏 李会勇 李勇 付凤霞 梁义 肖子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评估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风险分层评分(AAS-RSS)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风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济宁市4家三级医院急诊科就诊怀疑AAS患者,应用AAS-RSS对怀疑AAS患者进行风险分... 目的评估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风险分层评分(AAS-RSS)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风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济宁市4家三级医院急诊科就诊怀疑AAS患者,应用AAS-RSS对怀疑AAS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AAS-RSS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551例,根据AAS诊断标准分为AAS组265例和非AAS组286例。AAS-RSS分值高低与AAS的发生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0.72,P<0.01。AAS-RSS、ADD-RS(主动脉夹层检测风险评分)预测发生AA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94~0.940)、0.754(0.714~0.795)。AASRSS评分9分为区分高危AAS和低危AAS的界值。AAS-RSS识别高危AAS的灵敏度为92.10%,特异度为75.50%;ADD-RS识别高危AAS的灵敏度为50.90%,特异度为87.80%。结论AAS-RSS评分系统对AAS风险分层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 风险分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ni-CEX评估三轮分层递进培养模式下住院医师产科轮转效果
20
作者 朱好 徐嬿 +2 位作者 陆烨敏 宁程程 徐焕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20-23,45,共5页
目的探讨三轮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产科轮转住院医师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纳入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轮转的2020级和2021级66名住院医师,2021级住院医师(n=36)接受三轮分层递进培养,2020级住院医师(n=30)接受两轮阶段性培养,采用迷... 目的探讨三轮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产科轮转住院医师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纳入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轮转的2020级和2021级66名住院医师,2021级住院医师(n=36)接受三轮分层递进培养,2020级住院医师(n=30)接受两轮阶段性培养,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方法在每轮培养结束时评估住院医师的产科临床能力,比较2020级和2021级Mini-CEX测评结果,收集住院医师每次测评后反馈信息、考官和住院医师对考核的满意度。结果2020级住院医师在病史采集、人文关怀、整体表现方面较首次测评有提高(均P<0.05)。2021级住院医师在三轮测评中各方面均有提高(均P<0.05)。其中通过多次阶段性评估和不断反馈,两组住院医师第一轮Mini-CEX测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轮Mini-CEX测评中2021级住院医师在病史采集、诊疗思路和整体表现方面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轮转程度的住院医师测评后反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住院医师和考官对考核的满意度均达到100%。结论三轮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住院医师产科轮转中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形成性评价 分层递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