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分子诊断技术的优化
1
作者 马亚飞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2期143-146,共4页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杂交、基因芯片等为代表的分子...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杂交、基因芯片等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技术逐渐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本文在介绍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分子诊断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分子诊断技术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测 分子诊断技术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诊断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康正 高文远 +3 位作者 范磊 赵淑平 肖培根 傅荣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07-709,720,共4页
DNA分子诊断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王康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高文远范磊赵淑平肖培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傅荣昭(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 DNA分子诊断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王康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高文远范磊赵淑平肖培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傅荣昭(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外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DNA 分子诊断技术 资源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PCR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吉平 曹阳 +1 位作者 Smith J.E. 徐兴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25-1931,共7页
家蚕微粒子病病原为桑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 Nageli, N.b)。本文根据文献报道,选用了一对根据N.b孢子及其相近种属微孢子虫的SSU-rRNA保守区段设计的有效引物VIF/530R,从模拟感染不同浓度N.b孢子(3×101-7/ml)的蚕蛾、蚕卵的... 家蚕微粒子病病原为桑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 Nageli, N.b)。本文根据文献报道,选用了一对根据N.b孢子及其相近种属微孢子虫的SSU-rRNA保守区段设计的有效引物VIF/530R,从模拟感染不同浓度N.b孢子(3×101-7/ml)的蚕蛾、蚕卵的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PCR诊断技术的可检测灵敏度和对模拟感染家蚕微粒子病的诊断效果,为PCR分子诊断家蚕微粒子病的实用化研究提供参考。在本实验的DNA制备方法和PCR反应条件下,分别对由不同浓度N.b纯孢子抽提的DNA模板和不同浓度N.b纯孢子(3×101~7ml-1)分别与蚕卵、蚕蛾混合抽提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1)对N.b纯孢子DNA模板,PCR可检测灵敏度为3×104N.bml-1(弱检测信号可到3102~3N.bml-1),对模拟染毒N.b孢子的蚕蛾DNA模板,PCR可检测灵敏度为3×105N.bml-1,两者分别已超过或达到目前生产上用显微镜的检毒水平;(2)对模拟染毒N.b孢子的蚕卵DNA模板,VIF/530R引物不能有效地检出蚕卵中染毒的N.b孢子DNA信号,推测在蚕卵DNA抽提物里可能含有抑制PCR扩增的未明因素,而蚕蛾DNA抽提物里则无此抑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蚕蛾 微孢子虫 家蚕微粒子 DNA模板 引物 PCR 感染 染毒 分子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病的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萌 王艳华 +1 位作者 蔡志杰 张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0-1162,共3页
关键词 弓形虫病 分子诊断技术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人类健康 刚地弓形虫 畜牧业发展 世界性分布 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胁迫下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和分子诊断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康信 周启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共16页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由于其特异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在近年来已经被广泛认可。传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由于其特异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在近年来已经被广泛认可。传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等,往往只能表征某类胁迫的程度,但却不能解释损伤和响应发生的分子机理,也不能精确地指示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新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酶联免疫法等)的发展提升了传统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了加深对分子毒理学机理,筛选和确定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一些新技术常着眼于提高筛选通量,提升可操作性和降低成本(如组学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报告生物体)。分子诊断的概念起初来源于临床诊断,转而被引入到环境科学研究中来,因为环境和人体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环境污染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系统的疾病。为了更快更有效地筛选合适的生物标志物,需要广泛开展对模式生物的组学研究和致毒分子机制的研究。同时,也应注意研究过程中的标准化(如谨慎选择暴露浓度和时间,代表物种和其特定的生活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检测 生物技术 环境监测 生态毒理效应 生物标志物 分子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在卵巢癌个体化诊治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韩瑛 李淑敏 《癌症进展》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而完善的分子诊断技术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基础和前提。在恶性肿瘤的风险评估、早期诊断、分子分型、肿瘤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评估、药物筛选、疗效监测等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分子... 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而完善的分子诊断技术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基础和前提。在恶性肿瘤的风险评估、早期诊断、分子分型、肿瘤生物学行为预测、预后评估、药物筛选、疗效监测等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分子诊断技术已体现出巨大的优势。但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在寻找卵巢癌新的治疗靶点、指导卵巢癌的靶向治疗、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及指导复发性卵巢癌的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积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分子诊断技术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继慧 覃运荣 梁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地中海贫血是最常见的血红蛋白病之一,具有遗传性,其主要类型为α-及β-型。目前实验室针对α-、β-型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学诊断方法主要是基于PCR法的多种检测技术,此外还有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各种... 地中海贫血是最常见的血红蛋白病之一,具有遗传性,其主要类型为α-及β-型。目前实验室针对α-、β-型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学诊断方法主要是基于PCR法的多种检测技术,此外还有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各种技术均有其优缺点,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地贫的检出率,还能够引导患者及时进行产前诊断,为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和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本文就目前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的多种实验室分子诊断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分子诊断技术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1-183,共3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多种致病菌感染引起,它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常规的检测方法在乳房炎的检测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作者就PCR、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等分子...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多种致病菌感染引起,它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常规的检测方法在乳房炎的检测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作者就PCR、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上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分子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608-611,共4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目前传染病中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出现,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目前传染病中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出现,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分子诊断技术 TUBERCULOSIS 耐药结核菌株 耐多药结核病 慢性传染病 人类健康 结核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忠浩 王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2,共2页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它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国,每年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费用近亿元…。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传染性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它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国,每年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费用近亿元…。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传染性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另一类是环境性病原菌,如大肠杆菌。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乳汁中微生物学培养和生化试验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此外,还有乳汁细胞学检查、乳汁酸碱度(pH值)检查、溴麝香草酚蓝检验法、试纸法、乳汁导电性检查、乳清电泳诊断法、酶检验法等,但这些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的准确率均不高,而且比较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分子诊断技术 传染性病原菌 病原微生物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溴麝香草酚蓝 无乳链球菌 隐性乳房炎
原文传递
分子诊断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芳 刘小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22-25,共4页
结核病是全球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及早筛查出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和活动性结核病,已成为当前控制结核菌感染的重中之重。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其在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已不简单的局限于实时... 结核病是全球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及早筛查出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和活动性结核病,已成为当前控制结核菌感染的重中之重。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其在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已不简单的局限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出现了更多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样本类型应用广的新型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出率。应用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提高实验室对活动性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及潜伏性结核的诊断能力,帮助临床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情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仍是分子诊断领域未来需全力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分子诊断技术 潜伏性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在传染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升启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5期266-269,共4页
传染病病原体的准确检测是传染病有效防控的前提,也是合理用药的基础。然而,传统的病原体分离、培养等诊断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的需要。新发展的传染病分子诊断技术可有效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就新一代测序、核酸扩... 传染病病原体的准确检测是传染病有效防控的前提,也是合理用药的基础。然而,传统的病原体分离、培养等诊断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的需要。新发展的传染病分子诊断技术可有效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就新一代测序、核酸扩增、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等传染病分子诊断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技术 基因扩增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微点阵分析 生物传感技术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军炜 卜建仁 +1 位作者 洪章 吴淑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3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对60例患者基因变异与分子分型进行检测。结果 58例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发生了基因变异,诊断正确率为96.67%(58/60),与确诊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研究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对60例患者基因变异与分子分型进行检测。结果 58例患者的恶性肿瘤细胞发生了基因变异,诊断正确率为96.67%(58/60),与确诊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的分子分型实验中,有57例患者的分子分型实验成功,成功率为95.00%(57/6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染色体异常、蛋白、端粒酶异常等信息均可以利用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识别,分子诊断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技术 恶性肿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山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4期279-283,共5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分子诊断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的筛查,实现治疗模式向预测、预防及个体化模式的转变。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可针对不同的疾病需求采用不同的分子诊断...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分子诊断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的筛查,实现治疗模式向预测、预防及个体化模式的转变。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可针对不同的疾病需求采用不同的分子诊断策略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主要包括免疫法检测转录因子、染色体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显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基因突变检测、致病基因DNA测序、DNA甲基化检测、miRNA检测等技术。在治疗及疗效监测方面,可应用分子诊断技术进行相关的新药研发、个性化药物治疗、治疗方案选择等。同时,还可以应用于疾病的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技术 心血管疾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带教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战锋 庞志宇 +1 位作者 谢在春 陈久凯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3期90-91,共2页
临床实习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本文总结医学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带教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方法,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 医学分子诊断技术 临床带教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洁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3-5,10,共4页
乳腺癌是一类由不同病理实体构成和具有多样临床行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由于特异性较强、疗效明确、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模式之后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本文阐述分子靶向... 乳腺癌是一类由不同病理实体构成和具有多样临床行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乳腺癌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由于特异性较强、疗效明确、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模式之后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本文阐述分子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现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诊断技术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技术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17
作者 陈新江 夏佳音 +1 位作者 何文迪 毛英俊 《科技视界》 2019年第17期210-212,共3页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生在学习《分子诊断技术》实验原理及相关实验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分子诊断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实验作为实验教...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生在学习《分子诊断技术》实验原理及相关实验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分子诊断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实验作为实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开发探索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的能力等。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安排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技术 探索性实验 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病毒的种型变异之比较及其PCR的分子诊断技术应用
18
作者 杨频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概述了SARS-CoV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比较了它与其它冠状病毒的种型变异,并以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探讨PCR技术在进行SARS病毒早期诊断上的应用。
关键词 冠状病毒 SARS病毒 SAPS 分子诊断技术 PCR技术 早期诊断 方法探讨 变异 基因组结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诊断技术在“道地药材”研究上的应用
19
作者 党琳 李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DAN分子诊断技术 道地药材 资源保护 药材资源 药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和分子诊断技术进展
20
作者 刘洪波 钟创越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129-132,共4页
流行性感冒一直是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早期准确诊断对迅速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减少流感相关的发病率及社区播散尤为重要。流感病毒感染目前可用的诊断技术包括病毒分离培养、免疫学测定和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等。一些正在开发的新的检测方... 流行性感冒一直是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早期准确诊断对迅速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减少流感相关的发病率及社区播散尤为重要。流感病毒感染目前可用的诊断技术包括病毒分离培养、免疫学测定和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等。一些正在开发的新的检测方法显示出相对于既有方法的优势。笔者主要综述人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分子诊断技术 免疫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