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病毒SA14-14-2株经三带喙库蚊胸腔接种后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志文 俞永新 +5 位作者 张海林 王志伟 贾丽丽 章域震 董关木 张云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经三带喙库蚊胸腔接种繁殖后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一步评价该株病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胸腔接种的三带喙库蚊研磨,离心收集上清液,接种于BHK2... 目的研究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经三带喙库蚊胸腔接种繁殖后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一步评价该株病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胸腔接种的三带喙库蚊研磨,离心收集上清液,接种于BHK21细胞中培养,得到SA14-14-2M1C1病毒液。应用空斑形成单位法测定病毒滴度,再进行小鼠脑内毒力测定和乳鼠脑内回传后毒力返祖试验。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E基因片段,测序后与SA14-14-2原株的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A14-14-2M1C1病毒液滴度达1.4×107PFU/ml,小鼠脑内毒力测定结果无小鼠发病死亡,乳鼠脑内传代对小鼠的脑内致病力很低,毒力为1.9LgLD50/0.03ml,小于《中国药典》规定的3.0LgLD50,且皮下注射未见小鼠发病死亡。扩增出的E基因片段序列与原株相比较,只有E区1340位一个核苷酸的变化A→G,导致E447位1个氨基酸的改变D(Asp)→G(Gly),此差异位点不是SA14-14-2株发生基因变异的8个位点之一。结论SA14-14-2疫苗株病毒经三带喙库蚊胸腔接种繁殖后,其生物学(弱毒)特性和基因特征(E区8个氨基酸突变)未发生改变,进一步证实了该病毒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SA14-14-2株 三带喙库蚊 生物学特性 分子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阳江地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与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欣 王文敬 +3 位作者 单桂秋 张玲 姚锦秀 黎诚耀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广东省阳江地区人群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检出率与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随机收集广东阳江地区非肝脏性疾病住院患者和健康人群HBsAg阴性血清标本138(人)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标本中HBV BCP... 目的调查和分析广东省阳江地区人群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检出率与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随机收集广东阳江地区非肝脏性疾病住院患者和健康人群HBsAg阴性血清标本138(人)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标本中HBV BCP/PC DNA片段(核苷酸序列区间位nt1679—1973)并测定序列;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OBI病毒载量。结果在138人(份)HBsAg阴性血清标本中,29份为HBV DNA阳性,确认为OBI,其病毒载量介于不可定量(<1IU/ml)至1008.9IU/ml之间,中位数(M)为8.8IU/ml;抗-HBc阳性健康人群中OBI的检出率名显高于其他HBV血清学标记阳性的标本(P<0.05)。29份OBI标本中有19份的BCP/PC序列出现变异,3份出现缺失,1份出现G1896A/G1899A双位点变异,1份出现G1764A变异;10份标本在CURS和Enh2调控区发生变异。结论阳江地区健康人群的OBI检出率较高,OBI的产生及其低病毒载量存在可能与病毒核心蛋白(C)调控区序列变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检出率 抗-HBC 分子生物学特性 病毒载量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源于桃和苹果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部分分子生物学特性和cp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郑银英 王国平 +2 位作者 洪霓 宋艳苏 游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6-361,共6页
从桃和苹果上分离得到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HBP和ACLSV-C2个分离物,采用RT-PCR法进行扩增,所获扩增片段经序列测定,其全长分别为1768nt(ACLSV-HBP)和1751nt(ACLSV-C)。这2个分离物扩增片段全长的同源性为83%,mp基因片段核苷酸和推导... 从桃和苹果上分离得到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HBP和ACLSV-C2个分离物,采用RT-PCR法进行扩增,所获扩增片段经序列测定,其全长分别为1768nt(ACLSV-HBP)和1751nt(ACLSV-C)。这2个分离物扩增片段全长的同源性为83%,mp基因片段核苷酸和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2.6%和87.1%;cp基因均由582nt组成,其核苷酸和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8%和95.9%。将2个分离物的cp基因与已报道ACLSV分离物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ACLSV-HBP与SX/2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0%和96.4%。将ACLSV-HBP分离物的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大小约为46kDa。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具有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原核表达载体 CP基因 分子生物学特性 SDS-PAGE分析 序列同源性 核苷酸序列 RT-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全球的流行 被引量:21
4
作者 罗静 何宏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3-550,共8页
小反刍兽疫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严重影响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42年首次发现于西非科特迪瓦,逐渐扩散至非洲及亚洲大部,涉及四十余国家.2007年7月首... 小反刍兽疫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严重影响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42年首次发现于西非科特迪瓦,逐渐扩散至非洲及亚洲大部,涉及四十余国家.2007年7月首次传入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并于2008年6月再度爆发,且呈由边境逐渐向内传播的趋势.该地区有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反刍动物,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潜在宿主,它们随季节迁徙及夏季产仔的习性更增加其受小反刍兽疫感染并传播小反刍兽疫的可能.因此,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必将有利于正确评估小反刍兽疫对野生有蹄类动物的威胁并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与控制小反刍兽疫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分子生物学特性 流行 野生有蹄类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丹 金扩世 +2 位作者 金宁一 鲁会军 刘昊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70-72,共3页
日本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主要引起人的神经系统疾病,猪的繁殖障碍,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威胁,对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非结构... 日本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主要引起人的神经系统疾病,猪的繁殖障碍,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威胁,对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分子生物学特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欣 叶贤林 +6 位作者 张玲 王文敬 王安琪 曾劲峰 Daniel Candotti Jean-Pierre Allain 黎诚耀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特性 隐匿性 核心蛋白 位点变异 血清病毒载量 调控区 健康献血者 基因片段 免疫清除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质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志刚 朱旭芬 《生命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几丁质酶及其底物几丁质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于几丁质酶及其降解产物在生物学、医学、化学、农业及环境科学等方面潜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逐步深入。作者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几丁质酶在分子结构、同源性... 几丁质酶及其底物几丁质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于几丁质酶及其降解产物在生物学、医学、化学、农业及环境科学等方面潜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逐步深入。作者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几丁质酶在分子结构、同源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抗病害基因工程中的发现与应用,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分子生物学特性 转基因植物 前导肽 抗病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贺番 曹瑞兵 郝永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89-92,共4页
禽流感严重威胁着世界养禽业及人类健康。随着对流感病毒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己经从对流感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转移到对非结构蛋白即NS1蛋白的研究上来。研究发现流感病毒的NS1蛋白与流感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对凋... 禽流感严重威胁着世界养禽业及人类健康。随着对流感病毒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己经从对流感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转移到对非结构蛋白即NS1蛋白的研究上来。研究发现流感病毒的NS1蛋白与流感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对凋亡的调节作用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是否产生干扰素及其所感染的细胞系直接相关。NS1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干扰素的产生,在流感病毒颉颃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无法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的禽群,干扰了禽流感的诊断,掩盖了禽流感的流行,增加了禽流感的预防难度。NS1蛋白作为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临床应用中作为鉴别诊断免疫禽和自然感染禽的检测抗原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非结构蛋白NS1 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抑制机理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春霞 郑世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35-37,共3页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是影响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病毒之一,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文章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免疫抑制的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免疫器官 淋巴器官 分子生物学特性 免疫抑制 REV 混合感染 感染鸡 养禽业 腔上囊 淋巴组织 法氏囊 毒株 雏鸡 火鸡 内皮组织 复制型 脾脏 网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丽娟 陈飞虎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162-164,共3页
核因子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它在炎症与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核因子κB与其蛋白抑制物IκB结合成非活性状态存在于细胞浆中。被刺激物激活后,核因子κB转入核内,诱导基因转录,并且通过反馈环路导致炎症过程的放... 核因子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它在炎症与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核因子κB与其蛋白抑制物IκB结合成非活性状态存在于细胞浆中。被刺激物激活后,核因子κB转入核内,诱导基因转录,并且通过反馈环路导致炎症过程的放大和持续。因此,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在炎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B 炎症反应 分子生物学特性 胞浆 治疗中 致炎 免疫反应 性状 诱导基因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虫线粒体DNA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芬 王国秀 曹文博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线粒体DNA含量丰富、分子量小、分子进化速度快、结构基因保守性强 ,被广泛应用于分子遗传进化、分类鉴定及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线虫线粒体DNA 基因结构 分子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青 张改平 +6 位作者 赵森林 王选年 胡建和 王自良 杨苏珍 鲁晓翠 肖治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分子生物学特性 负链RNA病毒 检测 败血性传染病 RNA聚合酶 副黏病毒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HBV DNA+流行率与Pre-S/S区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红 郑欣 +3 位作者 许晓绚 叶贤林 熊文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4-84,共1页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HBV DNA流行率与Pre-S/S区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TMA核酸扩增技术筛查深圳地区8426份EIA检测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样,检测出5例HBsAg-/HBV DNA样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该5例样品病...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HBV DNA流行率与Pre-S/S区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TMA核酸扩增技术筛查深圳地区8426份EIA检测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样,检测出5例HBsAg-/HBV DNA样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该5例样品病毒载量,并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BV DNA的Pre-S/S区(nt2848-0-833),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通过系统进化树与DNA START软件,把序列与B/C基因型各10例HBsAg(+)野生株DNA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基因型并发现变异特征。结果由于5例HBsAg-/HBV DNA样品缺乏跟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Pre-S/S 流行率 分子生物学特性 病毒载量 核酸扩增技术 野生株 变异特征 克隆测序 窗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二步发酵一株新产酸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耀平 张丹 +2 位作者 徐明凯 周亚凤 张成刚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5-17,共3页
对最近分离到的一株能合成维生素C前体 - 2 -酮基 -L -古龙酸 (2 -KGA)的新产酸菌V6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为短杆状 ,菌体大小为 0 .8- 1.0× 0 .4 - 0 .6 μm ,菌落为淡黄色 ,好氧 ,... 对最近分离到的一株能合成维生素C前体 - 2 -酮基 -L -古龙酸 (2 -KGA)的新产酸菌V6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为短杆状 ,菌体大小为 0 .8- 1.0× 0 .4 - 0 .6 μm ,菌落为淡黄色 ,好氧 ,最适生长温度为 2 8~ 30℃ ,最适pH为 7.0~ 7.8,GCmol%含量为 5 3.1% ,不含质粒 ,能氧化葡萄糖、山梨醇和山梨糖合成 2 -KGA。 16SrDNA同源性分析发现 ,该产酸菌与以前报道的能合成 2 -KGA的三个属Ketogulonigenium属、Gluconobacter属和Acetobacter属的同源性分别是 98.9~ 99.3%、82~ 83%和 81~ 82 %。基于以上特性分析 ,该产酸菌在分类发育学上宜归为Ketogulonigenium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二步发酵 产酸菌 分子生物学特性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转录因子Opaque-2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予琦 田曾元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7,共3页
Opaque-2是在玉米胚乳中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可转录激活22 kDa Ze in基因家族、b-32基因家族、14 kDaβ-Ze in基因家族和cyPPDK 1基因的表达并涉及多种代谢途径。对转录因子Opaque-2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特点等分子生物学特性的... Opaque-2是在玉米胚乳中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可转录激活22 kDa Ze in基因家族、b-32基因家族、14 kDaβ-Ze in基因家族和cyPPDK 1基因的表达并涉及多种代谢途径。对转录因子Opaque-2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特点等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从新的角度探索种子和胚乳基因表达调控及发育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AQUE-2 分子生物学特性 结构 功能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盈莹 江家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S1期167-170,共4页
乙肝病毒(HBV)基因型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点突变累积形成的,反映了HBV自然感染史发生变异的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如果HBV基因序列的某些核酸的改变导致其编码产物抗原位点的改变,就逐渐构成了不同的血清型。目前已根据HBsAg的抗原... 乙肝病毒(HBV)基因型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点突变累积形成的,反映了HBV自然感染史发生变异的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如果HBV基因序列的某些核酸的改变导致其编码产物抗原位点的改变,就逐渐构成了不同的血清型。目前已根据HBsAg的抗原决定簇的差异将HBV分为4种亚型(adr,adw,ayr,ay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 类型 分子生物学特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学恩 杨彩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笔者对1959—2005年46年内全世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情况,以及病毒的基因和编码蛋白、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病毒致病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防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毒 分子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开读框架3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启明 沈心亮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年第4期78-83,共6页
结合近年来在HEV病毒ORF3基因片断方面的研究成果 ,详细论述了ORF3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它在戊型肝炎的诊断与预防中发挥的作用。对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科研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及科学推论 。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开读框架3 分子生物学特性 研究进展 戊肝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K7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耀 秦映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4-797,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介导细胞对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因子及环境压力等细胞外信号所引起的细胞生物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mitogen -activated prote...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在介导细胞对生长因子、激素、细胞因子及环境压力等细胞外信号所引起的细胞生物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7, MKK7,又称 JNKK2、 MEK7或SAPKK4),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MKK)家族成员,参与促炎细胞因子和环境压力应激下信号转导介导的细胞应答,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肿瘤发生等生物学效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MKK7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极其复杂,因此本文对 MKK7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生发展 分子生物学特性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protein 促炎细胞因子 MAPKK 介导细胞 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奚永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7-323,共7页
造血干/祖细胞(HSC/HPC)以有序的不同年龄等级结构状态存在于体内,它们的增殖、分化、成熟及程序死亡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CD34抗原是目前所能认识表达在HSC/HPC表面上的最早抗原分子,对其分子结构的研究使人... 造血干/祖细胞(HSC/HPC)以有序的不同年龄等级结构状态存在于体内,它们的增殖、分化、成熟及程序死亡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CD34抗原是目前所能认识表达在HSC/HPC表面上的最早抗原分子,对其分子结构的研究使人们更加认识到CD34+HSC/HPC的不同功能亚群、表达范围及其它生物学特征,诸如细胞周期状态、光散射性、造血生长因子受体(HGFsR)P糖蛋白(Pgn)或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以及对活性染料的摄取等,从而完善并更新了现代HSC的概念及正常造血调控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抗原 造血干 祖细胞 分子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