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海燕
吴燕丽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4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到我院进行体检人群30例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P-选择素、内皮素-1、D二聚体...
目的探讨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到我院进行体检人群30例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P-选择素、内皮素-1、D二聚体以及血栓调节蛋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P-选择素(33.47±6.89)ng/ml、D-二聚体(4.02±1.02)ng/ml以及血栓调节蛋白(3.78±0.87)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选择素、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可以用于患者评估血凝状态,作为早期诊断DVT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与止血
分子标志物检测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2
作者
万楚成
夏云金
+3 位作者
章正华
刘瑜
张霞
胡明均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blastic Leukemia,APL)患者出血严重,除血小板减少外,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所致的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亦是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和...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blastic Leukemia,APL)患者出血严重,除血小板减少外,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所致的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亦是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报道认为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前DIC(pre-DIC)的诊断。为探讨APL患者止血凝血异常情况,自1998年1月~2004年6月,我们检测了46例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凝血
分子
标志
物
白血病患者
止血凝血
检测
分析
INTRAVASCULAR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志物检测
凝血功能障碍
治疗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用于大肠肿瘤分子检测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丙生
许岸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共2页
基于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证据,目前认为绝大多数大肠癌(CRC)是从腺瘤逐步演变而来,进而形成人们普遍接受的"正常-小腺瘤-大腺瘤-癌"癌变模式,推动这进程是许多特定基因突变和(或)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逐步累积效应这些特异性分子的改变...
基于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证据,目前认为绝大多数大肠癌(CRC)是从腺瘤逐步演变而来,进而形成人们普遍接受的"正常-小腺瘤-大腺瘤-癌"癌变模式,推动这进程是许多特定基因突变和(或)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逐步累积效应这些特异性分子的改变可用作大肠肿瘤标志物。而寻求高效、准确、价廉的检测方法是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检测
大肠肿瘤
熔解曲线分析
高分辨率
分子标志物检测
肿瘤
标志
物
遗传学改变
大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瘤分子标志物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3
4
作者
徐日
徐风亮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1期744-748,共5页
目的 研究肿瘤分子标忐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31-98(Pro-GRP31-98)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诊断、临...
目的 研究肿瘤分子标忐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31-98(Pro-GRP31-98)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治疗监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及5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A 125、CYFRA21-1、Scc-Ag、NSE,酶联免疫法检测Pro-GRP31-98水平,分析肿瘤分子标志物与肺部良恶性疾患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水平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肺癌高分期(Ⅲ、Ⅳ期)组血清肿瘤分子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癌低分期(Ⅰ、Ⅱ期)组,治疗前、淋巴结转移组、复发组与治疗后、无转移组、无复发组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CEA、CA125分别对肺腺癌的阳性榆出率与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YFRA21-1、Scc-Ag分别对肺鳞状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与腺癌、小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NSE、Pro-GRP31-98分别对肺小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与腺癌、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EA联合CA125、CYFRA21-1联合Scc-Ag、NSE联合Pro-GRP31-98检测分别对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阳性检出率较单项检测比较明显提高,均P< 0.01;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2.52%、51.01%、48.99%、53.03%、49.49%、50.50%,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高达96.46%,与各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瘤分子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是诊断肺癌和监控复发转移的较好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明显提高,并对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型及随访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肿瘤
分子
标志
物
联合
检测
诊断
分期
分型
监控治疗
原文传递
lunx mRNA RT-PCR检测肺癌的微转移
被引量:
15
5
作者
朱广迎
刘德林
+3 位作者
王绪
彭猛青
陈杰
贾晓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的表达,研究2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情况;以因肺良性疾病切除的11枚淋巴结为对照,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表达研究肺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44枚微转移情况并与常规病理对比。结果:2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外周血lunxmRNA阳性率为60.0%,6例SCLC中4例(67.0%)外周血lunxmRNA阳性。在44枚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中16枚(36.4%)表达lunxmRNA,高于常规病理的13.6%(P<0.05);而30例肺良性疾病和10例健康者外周血以及11枚正常淋巴结中均不表达lunxmRNA。结论:lunxmRNA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unx基因
RT-PCR
检测
淋巴结微转移
外周血微转移
微转移
检测
分子
标志
物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
6
作者
叶国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研究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6例、良性胃病患者41例、健康者30例。三组均进行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三组间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研究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6例、良性胃病患者41例、健康者30例。三组均进行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三组间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胃癌组患者CEA(37.97±16.72)ng/ml、CA19-9(83.07±20.47)U/ml,分别高于良性胃病组的(2.06±0.77)ng/ml、(21.30±8.46)U/L和对照组的(1.78±0.94)ng/ml、(19.12±7.94)U/L,均有显著差异(P<0.05);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5.77%、准确度为91.59%、阳性预测值为90.91%,分别高于CEA的44.44%、80.28%、68.22%、53.33%和CA19-9的38.89%、84.51%、69.16%、56.00%,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阴性预测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和非胃癌患者在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中,采用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通过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达到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肿瘤
标志
物
检测
胃癌诊断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性宫颈印戒细胞癌一例
7
作者
敖基兴
张建飞
刘国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0期1084-1086,共3页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因“反复阴道排液2个月”于2021年6月13日至长沙珂信肿瘤医院就诊。初诊体格检查发现宫颈上唇一直径约5 cm肿块,宫颈管呈桶状增粗,质地硬,触之出血。血小板319×10^(9)/L。血浆D-二聚体4.52 μg/ml。血清肿...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因“反复阴道排液2个月”于2021年6月13日至长沙珂信肿瘤医院就诊。初诊体格检查发现宫颈上唇一直径约5 cm肿块,宫颈管呈桶状增粗,质地硬,触之出血。血小板319×10^(9)/L。血浆D-二聚体4.52 μg/ml。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示:鳞状细胞癌抗原(SCC)3.32 ng/ml;糖类抗原-199(CA-199)10.48 IU/ml;糖类抗原-125(CA-125)350.20 IU/ml;癌胚抗原(CEA) 10^(9).30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宫颈印戒细胞癌
分子标志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海燕
吴燕丽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4期638-63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到我院进行体检人群30例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P-选择素、内皮素-1、D二聚体以及血栓调节蛋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P-选择素(33.47±6.89)ng/ml、D-二聚体(4.02±1.02)ng/ml以及血栓调节蛋白(3.78±0.87)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选择素、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可以用于患者评估血凝状态,作为早期诊断DVT的参考。
关键词
血栓与止血
分子标志物检测
深静脉血栓形成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2
作者
万楚成
夏云金
章正华
刘瑜
张霞
胡明均
机构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
出处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文摘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blastic Leukemia,APL)患者出血严重,除血小板减少外,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所致的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亦是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报道认为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前DIC(pre-DIC)的诊断。为探讨APL患者止血凝血异常情况,自1998年1月~2004年6月,我们检测了46例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凝血
分子
标志
物
白血病患者
止血凝血
检测
分析
INTRAVASCULAR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志物检测
凝血功能障碍
治疗前后
Keywords
Acute promyeloblastic leukemia
Hemostasis
Coagulation
Molecular markers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R714.24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用于大肠肿瘤分子检测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丙生
许岸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省惠州市医学信息研究所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共2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015160030)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编号:A2010692)
文摘
基于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证据,目前认为绝大多数大肠癌(CRC)是从腺瘤逐步演变而来,进而形成人们普遍接受的"正常-小腺瘤-大腺瘤-癌"癌变模式,推动这进程是许多特定基因突变和(或)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逐步累积效应这些特异性分子的改变可用作大肠肿瘤标志物。而寻求高效、准确、价廉的检测方法是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的热点。
关键词
分子
检测
大肠肿瘤
熔解曲线分析
高分辨率
分子标志物检测
肿瘤
标志
物
遗传学改变
大腺瘤
分类号
R392-33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瘤分子标志物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3
4
作者
徐日
徐风亮
机构
山东大学药学院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1期744-748,共5页
文摘
目的 研究肿瘤分子标忐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31-98(Pro-GRP31-98)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治疗监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及5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A 125、CYFRA21-1、Scc-Ag、NSE,酶联免疫法检测Pro-GRP31-98水平,分析肿瘤分子标志物与肺部良恶性疾患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水平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肺癌高分期(Ⅲ、Ⅳ期)组血清肿瘤分子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癌低分期(Ⅰ、Ⅱ期)组,治疗前、淋巴结转移组、复发组与治疗后、无转移组、无复发组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CEA、CA125分别对肺腺癌的阳性榆出率与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YFRA21-1、Scc-Ag分别对肺鳞状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与腺癌、小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NSE、Pro-GRP31-98分别对肺小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与腺癌、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EA联合CA125、CYFRA21-1联合Scc-Ag、NSE联合Pro-GRP31-98检测分别对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阳性检出率较单项检测比较明显提高,均P< 0.01;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2.52%、51.01%、48.99%、53.03%、49.49%、50.50%,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高达96.46%,与各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瘤分子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Scc-Ag、NSE、Pro-GRP31-98是诊断肺癌和监控复发转移的较好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明显提高,并对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型及随访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肺癌
血清肿瘤
分子
标志
物
联合
检测
诊断
分期
分型
监控治疗
Keywords
Lung cancer
Serum tumor molecular markers,Combinative detect
Diagnosis,Clinical stage,Type
Monitor treatment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lunx mRNA RT-PCR检测肺癌的微转移
被引量:
15
5
作者
朱广迎
刘德林
王绪
彭猛青
陈杰
贾晓民
机构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放疗科
徐州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编号:Z9709)
文摘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的表达,研究2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情况;以因肺良性疾病切除的11枚淋巴结为对照,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表达研究肺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44枚微转移情况并与常规病理对比。结果:2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外周血lunxmRNA阳性率为60.0%,6例SCLC中4例(67.0%)外周血lunxmRNA阳性。在44枚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中16枚(36.4%)表达lunxmRNA,高于常规病理的13.6%(P<0.05);而30例肺良性疾病和10例健康者外周血以及11枚正常淋巴结中均不表达lunxmRNA。结论:lunxmRNA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肺癌
lunx基因
RT-PCR
检测
淋巴结微转移
外周血微转移
微转移
检测
分子
标志
物
可行性
Keywords
RT-PCR lung cancer micrometastasis lunx mRNA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
6
作者
叶国平
机构
枣庄市中医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文摘
研究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6例、良性胃病患者41例、健康者30例。三组均进行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三组间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胃癌组患者CEA(37.97±16.72)ng/ml、CA19-9(83.07±20.47)U/ml,分别高于良性胃病组的(2.06±0.77)ng/ml、(21.30±8.46)U/L和对照组的(1.78±0.94)ng/ml、(19.12±7.94)U/L,均有显著差异(P<0.05);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5.77%、准确度为91.59%、阳性预测值为90.91%,分别高于CEA的44.44%、80.28%、68.22%、53.33%和CA19-9的38.89%、84.51%、69.16%、56.00%,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阴性预测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和非胃癌患者在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中,采用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通过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达到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分子
肿瘤
标志
物
检测
胃癌诊断
病理检查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宫颈印戒细胞癌一例
7
作者
敖基兴
张建飞
刘国华
机构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妇瘤科
出处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0期1084-1086,共3页
文摘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因“反复阴道排液2个月”于2021年6月13日至长沙珂信肿瘤医院就诊。初诊体格检查发现宫颈上唇一直径约5 cm肿块,宫颈管呈桶状增粗,质地硬,触之出血。血小板319×10^(9)/L。血浆D-二聚体4.52 μg/ml。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示:鳞状细胞癌抗原(SCC)3.32 ng/ml;糖类抗原-199(CA-199)10.48 IU/ml;糖类抗原-125(CA-125)350.20 IU/ml;癌胚抗原(CEA) 10^(9).30 ng/ml。
关键词
原发性
宫颈印戒细胞癌
分子标志物检测
分类号
R7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张海燕
吴燕丽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万楚成
夏云金
章正华
刘瑜
张霞
胡明均
《微循环学杂志》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用于大肠肿瘤分子检测
李丙生
许岸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肿瘤分子标志物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徐日
徐风亮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
13
原文传递
5
lunx mRNA RT-PCR检测肺癌的微转移
朱广迎
刘德林
王绪
彭猛青
陈杰
贾晓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
叶国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原发性宫颈印戒细胞癌一例
敖基兴
张建飞
刘国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