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5例35岁以上妇女妊娠与分娩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玲 刘云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35岁以上单胎孕妇95例,探讨孕妇年龄、产次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龄初产妇及高龄经产妇妊娠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年龄初产妇及经产妇(P<0.01),其妊高...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35岁以上单胎孕妇95例,探讨孕妇年龄、产次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龄初产妇及高龄经产妇妊娠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年龄初产妇及经产妇(P<0.01),其妊高征、前置胎盘、子宫肌瘤、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高龄初产妇与高龄经产妇间无差异(P>0.05),说明高龄产妇妊娠并发症增加,与产次无关。由于并发症多故剖宫产率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亦升高。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占87.50%,明显高于高龄经产妇的39.68%(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在高龄初产妇及高龄经产妇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巨大儿、低体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在高龄初产妇及高龄经产妇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认为尽管高龄产妇妊娠并发症多,难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妊娠 并发症 围产儿 分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双子宫妊娠异期分娩分析
2
作者 牛余霞 刘绪红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5期81-81,共1页
1病例摘要 孕妇赵XX,31岁,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村民。住院号730375。孕3产1,因停经9+月,规律性腹痛1小时伴阴道流水,于2008年7月22日5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7年11月10日,孕期顺利。于7年前左侧子宫妊娠经阴分娩一早产女婴,... 1病例摘要 孕妇赵XX,31岁,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村民。住院号730375。孕3产1,因停经9+月,规律性腹痛1小时伴阴道流水,于2008年7月22日5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7年11月10日,孕期顺利。于7年前左侧子宫妊娠经阴分娩一早产女婴,发现双子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宫妊娠 分娩分析 病例摘要 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经阴分娩 滕州市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7例足月初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汤蓓蕾 王立中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2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足月初产妇 分娩分析 经阴道自然分娩 连续硬膜外阻滞 无痛分娩 医疗模式 医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志茜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3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高龄初产妇 妊娠 分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8例巨大儿分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惠春 洪远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巨大儿 分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妇女妊娠与分娩分析
6
作者 姜澜 周明慧 黄金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0期209-210,共2页
分析2006~2007年在鹤岗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5岁以上单胎孕妇95例,探讨孕妇年龄、产次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龄产妇妊娠并发症多难产率、剖宫产率高,但总的新生儿结局不受母亲的年龄的影响。
关键词 分娩分析 妊娠结局 高龄妇女 孕妇年龄 妇幼保健院 妊娠并发症 新生儿结局 高龄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巨大胎儿的临床分娩分析
7
作者 宋子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075-1076,共2页
关键词 巨大胎儿 分娩分析 临床 高危妊娠 生活水 发生率 巨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46例分析
8
作者 徐凤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24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28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9
作者 黄莉 逯蕾 滑玮 《现代中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本院妇产科12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中53例行阴道试产,3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1.7%;再次剖宫产(RCS)90例,手术产率70.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本院妇产科12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中53例行阴道试产,3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1.7%;再次剖宫产(RCS)90例,手术产率70.3%。阴道分娩(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均较首次剖宫产(PCS)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妊娠 分娩方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减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2期3500-3502,共3页
目的探究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减痛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自然分娩的2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无创分娩镇痛仪进行阵痛,并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对产妇无创阵痛效果评价,VAS评分>4分... 目的探究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减痛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自然分娩的2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无创分娩镇痛仪进行阵痛,并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对产妇无创阵痛效果评价,VAS评分>4分为阵痛效果不佳组87例,VAS评分<4分为阵痛效果良好组193例。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其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产次、妊娠期合并症、产程疲劳是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合并症(OR=11.358,95%CI=2.824-45.677)、产程疲劳(OR=11.245,95%CI=1.007-1.235)与分娩镇痛效果存在正相关,产次(OR=0.089,95%CI=0.028-0.285)与分娩镇痛效果存在负相关。结论产次、妊娠合并症以及产程疲劳是自然分娩产妇减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自然分娩中,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产妇 分娩减痛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妊娠期合并症 产前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导乐陪伴分娩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负性情绪、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11
作者 蔡文平 张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8-30,共3页
分析导乐陪伴分娩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负性情绪、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00名准妈妈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 分析导乐陪伴分娩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负性情绪、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00名准妈妈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名产妇。为分析导乐陪伴分娩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产妇生产过程中的效果,对观察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由专业的导乐师进行陪护,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按照遵照普通生产流程进行生产,不提供导乐师。对两组产妇生产后情绪情况、产后并发症、自然分娩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分娩9例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产28例,占比28.0%,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通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心理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产妇情绪更稳定,恢复期间精神状态更积极。且观察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疼痛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这也是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pagar评分,根据评分情况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分娩镇痛对产妇自然分娩率有正向影响,能够更好的维持产妇积极乐观心态,且能有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导乐陪伴分娩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足月初产妇 负性情绪 镇痛效果 母婴结局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时的脐动脉血气特征和其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翠 付志情 +4 位作者 郑胜利 刘颖群 俞茜 杨光英 郑丽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4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时的脐动脉血气特征和其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7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胎足月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将60例正常单胎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6...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时的脐动脉血气特征和其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7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胎足月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将60例正常单胎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脐带酸碱值(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剖宫产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脐动脉学气分析,方法便捷、简易,可更好地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分娩时脐动脉血气分析 新生儿状况 APGAR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vention and not merely prediction of preterm labor and delivery 被引量:1
13
作者 Yves Jacquemyn 《World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2年第3期17-19,共3页
Different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to screen for preterm labor and delivery; most of these aim to pre-dict the risk that preterm delivery is going to take place. However, interesting though this knowledge might be, ... Different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to screen for preterm labor and delivery; most of these aim to pre-dict the risk that preterm delivery is going to take place. However, interesting though this knowledge might be, knowing the future is of no use when no changes can be made. Recent publications have suggested new and exciting modalities to actually diminish the frequency of preterm birth in patients selected by transvaginal cervical length measurement; these modalities include vaginal progesterone and vaginal pessaries. Although promising, many questions remain to be answered; not least about the long term outcome for both neonates and mothers, but also on the eventual introduction of such strategies to the general obstetric population.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that urgently needs clarifcation is how we are going to offer this best of medicine to those needing it most: deprived and socially isolated women who have the highest risk for preterm laborand delivery, probably not due to any congenital cervi-cal problems, but to a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including transgen-erational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term labor Cervical length PREVENTION PREMATURITY PROGESTER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th experience of fathers in the setting of teenage pregnancy:Are they prepared?
14
作者 Simeon Ngweso Rodney W Petersen Julie A Quinlivan 《World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AIM To explore the birth experiences of teenage fathers and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are prepared for childbirth.METHODS A mixed methods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undertaken comparing the birth experience of 5... AIM To explore the birth experiences of teenage fathers and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are prepared for childbirth.METHODS A mixed methods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undertaken comparing the birth experience of 50 fathers in the setting of teenage pregnancy(teenage) compared to a group of 50 older fathers. Fathers were recruited in the antenatal period and completed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following the birth of their chil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undertaken.RESULTS Teenage fathers were younger, less educated and less likely to attend prenatal childbirth education classes(P < 0.0001). During birth, they were less prepared and consulted by attending staff(both P < 0.05). They reported limited roles in intrapartum decision-making(< 20%).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being a father in the setting of teenage pregnancy remaine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feeling unprepared for birth. The major themes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were feeling unprepared,shock, fear, a sense of detachment, happiness, pride, love of the baby and satisfaction with fertility.CONCLUSION Teenage fathers are less prepared for the birth of their child and this results in shock, fear and detachment that may impact on the early 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hers Preparation for childbirth Teenage fathers Teenage pregnancy Childbirth education BI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