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付钢旦 桂捷 +1 位作者 赵粉霞 徐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3,共3页
长庆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气层薄而多,单层产能较低,开采难度大,降低成本是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长庆气田气井多层分压合采工艺技术,提出了探井、开发评价井及开发井的分压合采工艺。现场应用表明: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 长庆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气层薄而多,单层产能较低,开采难度大,降低成本是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长庆气田气井多层分压合采工艺技术,提出了探井、开发评价井及开发井的分压合采工艺。现场应用表明: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术对于开发长庆多层系气藏,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分压合采工艺 储层 非均质性 气层 施工工艺 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庄煤层气井分压合采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双斌 郭红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3,56,共4页
为了查明潘庄煤层气分压合采井的主控因素和适用条件,选用了潘庄区块生产达五年以上的分压合采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水力压裂施工参数和排采数据的整理分析,探讨了分压合采井成功实施的地质和工程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煤层... 为了查明潘庄煤层气分压合采井的主控因素和适用条件,选用了潘庄区块生产达五年以上的分压合采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水力压裂施工参数和排采数据的整理分析,探讨了分压合采井成功实施的地质和工程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合采井成功的关键是压裂裂缝在煤层中充分扩展,控制裂缝的缝高,避免煤层与顶底板含水层在近井地带发生水力联系;各煤层的原始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相匹配时或相差不大时,通过坚持"连续、缓慢、稳定"的排采方针,合层排采会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分压合采技术 层排 储层 临界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河区块煤层气分压合采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谢相军 张伟 《中国西部科技》 2014年第3期29-29,99,共2页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在煤层层数多,且具有多套主力煤层地区,采用分层压裂,合层排采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单井产量。白杨河区块具有多套主力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分布稳定,是理想的煤层气开发区块。在分析主力煤层间距、储层...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在煤层层数多,且具有多套主力煤层地区,采用分层压裂,合层排采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单井产量。白杨河区块具有多套主力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分布稳定,是理想的煤层气开发区块。在分析主力煤层间距、储层压力、压力梯度、临界解吸压力、渗透率和煤层顶底板岩石特征等影响合采因素基础上,认为该区三套主要煤层适合分层压裂,合层排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分压合采 准噶尔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41分压合采管柱简化理论研究与实验
4
作者 张丽娟 赵广民 +3 位作者 赵粉霞 任勇 任国富 张华光 《低渗透油气田》 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水力锚砂卡是造成长庆气田采用的Y241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起钻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从简化Y241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下封隔器上的水力锚入手,对管柱受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为优化Y241分压合采管柱结构提供... 水力锚砂卡是造成长庆气田采用的Y241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起钻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从简化Y241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下封隔器上的水力锚入手,对管柱受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为优化Y241分压合采管柱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压合采 管柱 水力锚 封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斜井分压合采工艺管柱
5
作者 李洋 杨守波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52-154,共3页
在油气田的开发,尤其低压、低孔、低渗的"三低"油气田开发中,压裂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大斜度直井由于井斜大,常规电缆射孔不能传输到位,需要用油管传输射孔,既增加了起下管柱的时间,也增加了成本,且不能保证射孔质量,因此... 在油气田的开发,尤其低压、低孔、低渗的"三低"油气田开发中,压裂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大斜度直井由于井斜大,常规电缆射孔不能传输到位,需要用油管传输射孔,既增加了起下管柱的时间,也增加了成本,且不能保证射孔质量,因此,研发了一种新型斜井分压合采工艺管柱及配套工具,该管柱可进行水力喷砂射孔,并且实现了有效封隔,保证了压裂施工对地层的针对性,压后可以进行合采。现场应用证明,该管柱结构合理,工具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喷射 分压合采 大斜度井 K544封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南煤层气井分压合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光波 刘忠 +3 位作者 崔新瑞 李俊 张武昌 刘昌平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39-42,共4页
樊庄区块主力开发层系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开采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本、提高单井产气量.研究分压合采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与之配套的合层开发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多煤层合采的成功率.研究结果表明3^#煤层、15^#煤层的地... 樊庄区块主力开发层系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开采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本、提高单井产气量.研究分压合采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与之配套的合层开发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多煤层合采的成功率.研究结果表明3^#煤层、15^#煤层的地质条件满足分压合采的要求,通过射孔层段优化、压裂工艺优化、精细排采管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气量.现场合采实践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井 分压合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术研究
7
作者 柳向平 张学辉 胡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期61-61,共1页
我国很多的天然气气田非均质性较强,单井的产能降低,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因此降低天然气的开采成本是实现天然气气田经济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天然气气井分压合采工艺,实现天然气气井的开发评价,通过研究表明,天然气气井分压... 我国很多的天然气气田非均质性较强,单井的产能降低,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因此降低天然气的开采成本是实现天然气气田经济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天然气气井分压合采工艺,实现天然气气井的开发评价,通过研究表明,天然气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术对于气层较薄的气田能够有效提高开采效率,从而有效增强天然气气井在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分压合采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油管喷砂射孔环空分层转向压裂合采一体化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立军 王万迅 +3 位作者 阎庆国 胡吉利 李佳峰 郭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共3页
苏里格气田多层开发多采用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存在油管直径较大、对含水气层携液能力差、压裂施工风险大、不适应小井眼分层压裂等缺点。为此,研究配套了小油管喷砂射孔环空分层转向压裂合采一体化工艺,该工艺集小油管喷砂射孔、油套... 苏里格气田多层开发多采用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存在油管直径较大、对含水气层携液能力差、压裂施工风险大、不适应小井眼分层压裂等缺点。为此,研究配套了小油管喷砂射孔环空分层转向压裂合采一体化工艺,该工艺集小油管喷砂射孔、油套环空分层压裂、二次转向压裂、小油管井下节流等一系列技术于一体,用一趟小直径管柱完成了喷砂射孔、分压合采等一整套施工工序,极大地提高了管柱的携液能力,提高了压裂增产效果,降低了压裂施工风险,减少了油管费用,缩短了施工周期,且能满足小井眼分层压裂施工要求。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压合采 小油管携液 喷砂射孔 转向 小井眼 小油管节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泉区块寺家庄井田分压合层排采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田庆玲 《山西焦煤科技》 2016年第1期46-48,53,共4页
阳煤集团寺家庄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层较多,可采煤层煤层气地质储量可观。本文通过分析寺家庄区块煤层间距、围岩力学性质、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压裂前后渗透率对比、水文地质等得出结论:寺家庄区块8、9号煤层满足分压合层排采条... 阳煤集团寺家庄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层较多,可采煤层煤层气地质储量可观。本文通过分析寺家庄区块煤层间距、围岩力学性质、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压裂前后渗透率对比、水文地质等得出结论:寺家庄区块8、9号煤层满足分压合层排采条件,15号煤层部分满足分压合层排采。加强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分压合层排采适应性的研究,可有效提高煤层气抽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家庄井田 煤层气 主控因素 层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41型封隔器分压管柱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丽娟 赵广民 +3 位作者 赵粉霞 任勇 任国富 张华光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7期25-28,共4页
水力锚砂卡是造成长庆气田采用Y241型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起钻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在去掉Y241型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下封隔器水力锚的基础上,对管柱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为优化Y241型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结构提供了理论... 水力锚砂卡是造成长庆气田采用Y241型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起钻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在去掉Y241型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下封隔器水力锚的基础上,对管柱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为优化Y241型封隔器分压合采管柱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压合采 管柱 封隔器 水力锚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区低渗透砂岩气藏压裂工艺技术新进展——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宪文 凌云 +4 位作者 马旭 张燕明 古永红 周长静 王亚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4,121-122,共5页
“十五”期间,长庆低渗透砂岩气田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分层压裂、低伤害压裂液、适度规模压裂、CO2压裂等压裂工艺及配套技术。为进一步提高气田开发效益,近3年来重点开展了水平井多段压裂攻关和直井分层压裂新技术试验,取得了重要进展... “十五”期间,长庆低渗透砂岩气田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分层压裂、低伤害压裂液、适度规模压裂、CO2压裂等压裂工艺及配套技术。为进一步提高气田开发效益,近3年来重点开展了水平井多段压裂攻关和直井分层压裂新技术试验,取得了重要进展。水平井分段压裂取得突破,增产效果显著,以水力喷射压裂为方向实现了不动管柱分段压裂一次压裂1段到10段的跨越;水力桥塞分段压裂创造了国内气田水平井一次分压15段的最高记录,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裸眼封隔器首次试验实现了一次压裂4段。2008-2010年在苏里格气田共开展29口水平井试验,试气产量为邻近直井平均产量的3~5倍。直井分层压裂技术以不动管柱机械封隔分层压裂为主,开展了其他探索性分层压裂试验并取得突破,其中气井分压分试工艺实现了2层快速试气快速评价,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实现了8层连续分压的突破,套管滑套分层压裂创造了目前国内直井9层连续分压的纪录。所开发的低伤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区 晚古生代 砂岩 分压合采 水平井 产量增加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60型无阻压裂喷砂滑套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志斌 程智远 +4 位作者 李梅 张荣文 骆劲羽 刘河 田文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89,共2页
针对常规分压合采工艺管柱不能实现油管畅通,对单井测试以及生产有影响的问题,研发了BZ-60型无阻压裂喷砂滑套和相应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该滑套主要由上接头、定位环、锁紧机构、上密封滑动机构、下密封滑动机构、中心管、壳体等组成,... 针对常规分压合采工艺管柱不能实现油管畅通,对单井测试以及生产有影响的问题,研发了BZ-60型无阻压裂喷砂滑套和相应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该滑套主要由上接头、定位环、锁紧机构、上密封滑动机构、下密封滑动机构、中心管、壳体等组成,一般配合封隔器使用,主要适用于2层分压合采工艺管柱,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实现压裂后油管无阻,不影响后期测试作业。苏里格地区20余口井的使用表明,该管柱满足施工要求,很好地解决了2层分压、压后管内有阻碍、影响测试的问题,成功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阻裂喷砂滑套 分压合采 工艺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都格井田煤系气探采工艺研究
13
作者 王福国 熊涛 +4 位作者 刘亚然 毕彩芹 单衍胜 王行军 马国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3期45-49,70,共6页
根据黔西都格井田以往煤层气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该地区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分压合采开发工艺。结果表明,黔西都格井田具有盖层厚度大,煤系地层稳定,薄—中厚煤层发育,变质程度适中,原生裂隙发育,渗透性好,含气量与含气饱和度高,地层... 根据黔西都格井田以往煤层气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该地区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分压合采开发工艺。结果表明,黔西都格井田具有盖层厚度大,煤系地层稳定,薄—中厚煤层发育,变质程度适中,原生裂隙发育,渗透性好,含气量与含气饱和度高,地层压力系数大的有利地质条件;按照煤层气探采结合一体化思路,对杨煤参1井进行压裂排采试验,采用“可钻式桥塞分层、光套管大排量注入分压合采”工艺,压裂3段(以煤层为主,顶板括射0.5m左右),建立以控制井底流压日降幅为核心的精细压差排采制度,最高产气量5011m^(3)/d,长期稳产量在4300m^(3)/d左右,产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气 分压合采 含气量 日产气量 都格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测井的多层试井解释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梁倚维 王东 +2 位作者 田发国 邱永利 贾永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4-58,共5页
致密砂岩气井为了获得工业产气量,常常采取多层分压合采措施,常规试井解释由于采用平均化的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容易造成解释结果无法反映各个产层的真实信息。为此,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田某井4个产层分层压裂后开展的268 h的压降... 致密砂岩气井为了获得工业产气量,常常采取多层分压合采措施,常规试井解释由于采用平均化的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容易造成解释结果无法反映各个产层的真实信息。为此,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田某井4个产层分层压裂后开展的268 h的压降测试、468 h的压力恢复测试和生产测井数据,采用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和多层试井解释模型分别对其进行解释,其中多层试井解释模型结合生产测井解释成果引入分层产量数据作为新增约束条件,对多层合采气井进行精细试井解释。结果表明:(1)3种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均等同于将该井4个层位的参数平均化,各项指标均拟合较好,反映了单层试井解释模型具有多解性;(2)多层试井解释录入各层储层物性参数,并引入分层产量作为拟合约束条件,其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拟合、单对数曲线拟合、压力史拟合和分层产量拟合均较好,能够获得各层的表皮系数、裂缝半长、渗透率及边界等数据。结论认为,采用多层试井解释模型降低了合采气井试井解释结果的多解性,定量评价了各储层的参数,为类似储层的针对性措施和动态描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井 分压合采 生产测井 层产量 精细解释 试井 储层信息 动态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工程技术的不适应性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庆忠 刘立军 +4 位作者 陈必武 李佳峰 刘斌 李宗源 葛腾泽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了解决煤层气开发普遍存在的区域储层变化复杂、不同地区工程技术的适应性差异大等问题,基于沁水盆地高煤阶储层的横向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了以往煤层气开发中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大量室内实验及现场实践,提出了一整套以疏导式开发... 为了解决煤层气开发普遍存在的区域储层变化复杂、不同地区工程技术的适应性差异大等问题,基于沁水盆地高煤阶储层的横向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了以往煤层气开发中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大量室内实验及现场实践,提出了一整套以疏导式开发理念为核心的煤层气开发工程技术思路,形成了以可控水平井和疏通式煤层改造工艺为主体的技术系列。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可控水平井钻井周期缩短20%~30%,钻井成本降低30%~50%,直井疏通式改造平均单井日产气增加大于500 m^3/d,有效提高了煤层气开采效益,为今后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直斜井 段改造 分压合采 不适应性 疏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