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住院患者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垂继 王安辉 +1 位作者 王海鹏 王育才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911-917,共7页
目的探讨骨折住院患者出院时临床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于唐都医院骨科住院的14954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临床转归分为临床治愈组(n=9811)和非临床治愈组(n=5143)。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骨折住院患者出院时临床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于唐都医院骨科住院的14954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临床转归分为临床治愈组(n=9811)和非临床治愈组(n=5143)。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婚姻状况、骨折季节、骨折地点、骨折类型、入院方式、入院病情、治疗方式、住院天数、骨折合并损伤、基础疾病等因素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骨折住院患者出院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骨折类型和骨折季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骨折地点、骨折原因、入院方式、入院病情、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手术治疗、住院天数、合并损伤和基础疾病与骨折患者出院转归(治愈)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骨折住院患者出院转归(临床治愈)的有利因素有一般病情(OR=1.260,95%CI:1.137~1.396)、骨折部位为手或腕(OR=1.234,95%CI:1.005~1.516)以及髋或大腿(OR=1.212,95%CI:1.056~1.390)、闭合性骨折(OR=1.559,95%CI:1.392~1.746)、手术治疗(OR=24.099,95%CI:21.071~27.561);不利因素有骨折的原因不明确(OR=0.646,95%CI:0.503~0.828)、骨折部位在脊柱(OR=0.708,95%CI:0.545~0.920)及骨盆(OR=0.752,95%CI:0.597~0.947)、住院天数长(OR=0.995,95%CI:0.993~0.998)、合并损伤(OR=0.740,95%CI:0.675~0.812)和基础疾病(OR=0.757,95%CI:0.676~0.848)。结论骨折患者入院时病情为急危重、部位为脊柱和(或)骨盆骨折、合并其他损伤或伴有基础疾病者,应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增加患者出院时达到临床治愈概率。另外,手术治疗者出院时达到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者,但手术容易导致骨不愈合的并发症,所以骨折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出院转归 临床治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医疗保障制度慢性乙肝患者住院床日数及出院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宁宁 于保荣 +2 位作者 周立波 刘甲野 徐爱强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下慢性乙肝患者的住院床日数及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山东省山东大学和潍坊市共选择3所县级医院和3所市级医院,每所医院抽取2009年全部出院诊断为"乙型肝炎"的病历;采取描述性统计及多元线性回... 目的: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下慢性乙肝患者的住院床日数及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山东省山东大学和潍坊市共选择3所县级医院和3所市级医院,每所医院抽取2009年全部出院诊断为"乙型肝炎"的病历;采取描述性统计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据。结果:城镇职工医保的各型慢性乙肝患者的平均住院床日数约为城镇居民医保患者的1.6~2.3倍,为新农合患者的1.5~1.9倍。医疗保障类型、医院级别、出院转归及慢性乙肝的分型对住院床日数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床日数影响出院转归。结论和建议: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的待遇差异,导致了患者住院床日数的差异;住院床日数又影响了患者的病情转归。建议缩小和消除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的不平等,保障国民健康权益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住院床日数 出院转归 医疗保障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出院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宁宁 于保荣 +2 位作者 吕静静 周立波 徐爱强 《卫生经济研究》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肝炎肝硬化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尤其是失代偿期患者伴有持续黄疸、难治性腹水、凝血酶原时间持续或明显延长,以及出现并发症时,预后均较差。近年来,虽然不断有新的检查手段、治疗药物及方法问世,但病死率下降幅度不大,目前... 肝炎肝硬化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尤其是失代偿期患者伴有持续黄疸、难治性腹水、凝血酶原时间持续或明显延长,以及出现并发症时,预后均较差。近年来,虽然不断有新的检查手段、治疗药物及方法问世,但病死率下降幅度不大,目前仍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平均住院日 影响因素 出院转归 乙肝 凝血酶原时间 主要死亡原因 肝炎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入院前时间和危险因素对出院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建利 丁殿勋 +1 位作者 石湘云 王士雯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在溶栓和冠脉介入治疗 (PCI)时 ,入院前时间和其他危险因素的改变对出院转归的影响。方法 :整理近些年来我院收治典型 AMI患者 14 5例。将院前时间、心肌梗死范围等作自变量 ,出院转归作为因变量 ,采...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在溶栓和冠脉介入治疗 (PCI)时 ,入院前时间和其他危险因素的改变对出院转归的影响。方法 :整理近些年来我院收治典型 AMI患者 14 5例。将院前时间、心肌梗死范围等作自变量 ,出院转归作为因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两者关系。结果 :发病到急诊室时间 11.1± 4 .5 h,急诊室抢救时间 4 .7±1.6 h,两者对出院转归有显著影响 (回归系数分别为 0 .0 0 4 X3- 0 .0 10 X4 ,复相关系数 R=0 .4 730 ,剩余标准差 =0 .2 6 0 8,F=5 .2 2 0 ,P<0 .0 1) ,并分别占全部自变量因素第 6和第 9位。发病到急诊室时间越短及急诊室抢救时间越长 ,出院转归越好。从发病到住院时间越长对出院转归也不利。心肌梗死范围 ,对转归影响占第 1位。心律失常与并发症对出院转归作用与文献 [1]排位相同。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也对出院转归有较大影响。结论 :10年来对 AMI溶栓和 PCI等 ,患者从发病到急诊室 ,急诊室抢救时间与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等大多均有不等程度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院前时间 出院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部位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转归的影响
5
作者 娄丹 吴娟 班秀昀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5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出血部位与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近5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305例,了解患儿头颅CT结果和出院转归。结果出血部位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脑室内出血次之,小脑出血最少;12.48%患儿出血部位数≥2个;... 目的探讨出血部位与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近5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305例,了解患儿头颅CT结果和出院转归。结果出血部位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脑室内出血次之,小脑出血最少;12.48%患儿出血部位数≥2个;转归情况:有效率为85.90%。经χ2检验,影响出院转归的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和多部位出血的患儿出院转归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部位 新生儿颅内出血 出院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孕妇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媛媛 冯毅 +2 位作者 王晓格 焦贝蓓 娄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01月到2022年01月与我院就诊的1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时的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时年龄满35周岁为高龄产妇组(98例),分娩时年龄为20~34...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01月到2022年01月与我院就诊的1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时的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时年龄满35周岁为高龄产妇组(98例),分娩时年龄为20~34周岁为适龄组(100例)。比较适龄孕妇和高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和新生儿住院时间,对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出院转归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适龄孕妇相比,高龄孕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更高(P<0.05),新生儿住院时间明显更长(P<0.05)。对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产检检查、分娩方式、是否使用催产素、分娩时麻醉方式和脐带情况与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无关(P>0.05),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妊娠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状况、孕次、产次、羊水情况与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相关(P<0.05)。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孕次、产次、羊水情况是影响高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新生儿出院转归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次、开奶时间、喂养方式和有无接受治疗与新生儿出院转归无相关性(P>0.05),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窒息史、有无伴发疾病与新生儿转归相关(P<0.05)。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窒息史、有无伴发病是影响新生儿出院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孕次、产次、羊水情况是影响高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新生儿出院转归受到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窒息史、有无伴发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新生儿 出生体重 出院转归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小儿急性中毒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娄丹 刘艳 吴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急性中毒出院转归的临床因素,为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拟“儿童急性中毒相关因素调查表”回顾性调查小儿急性中毒168例,并根据出院转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68例中,治愈80.95%,好转9.52%,放弃治疗3.5...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急性中毒出院转归的临床因素,为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拟“儿童急性中毒相关因素调查表”回顾性调查小儿急性中毒168例,并根据出院转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68例中,治愈80.95%,好转9.52%,放弃治疗3.57%,未愈1.20%,死亡4.76%。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中患儿年龄、就诊时间、毒物侵入途径、毒物种类、入院体检情况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幼儿的监护、中毒后及早就诊可改善出院转归,而非经胃肠道侵入中毒者、百草枯中毒和入院体检有呼吸、瞳孔、意识等异常者出院转归差,应该严密监护,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出院转归 影响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Ridit法在疾病出院转归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虎兵 夏志伟 《中国病案》 2010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用Ridit法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出院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idit法评价某院2002年-2008年出院第一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转归。结果 2005年平均Ridit值最高,2007年、2008年平均Ridit值最低。结论用Ridit法评价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探讨用Ridit法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出院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idit法评价某院2002年-2008年出院第一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转归。结果 2005年平均Ridit值最高,2007年、2008年平均Ridit值最低。结论用Ridit法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出院转归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转归 RIDIT法
原文传递
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和出院功能转归的影响
9
作者 郭煜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37-37,39,共2页
探究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患者康复中予以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出血和出院转归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本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88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依据不同的康复方案分组,实... 探究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患者康复中予以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出血和出院转归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本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88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依据不同的康复方案分组,实验组为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小组(44例),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小组(44例),对比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性出血量值和隐性出血量值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相应对照组患者,膝关节评分则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干预,不会增加TKA患者术后出血量,可改善患者康复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系统化 康复训练 术后出血 出院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CT检查及其转归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珂 孙聚葆 马英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0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CT检查结果及其与患儿出院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七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610例,了解头颅CT检查结果和出院转归,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出院转归中有效率75....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CT检查结果及其与患儿出院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七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610例,了解头颅CT检查结果和出院转归,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出院转归中有效率75.90%;有89.67%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31.48%的患儿出血部位数≥2个;脑室内、脑实质出血、多部位出血与出院转归的关系经χ2检验P<0.01。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CT检查结果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脑室内出血和脑实质出血次之,大部分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和多部位出血的患儿出院转归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颅内出血 CT检查 出院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娄丹 杨慧敏 +2 位作者 张静 肖文芳 赵元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3670-3672,共3页
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颅内出血出院转归的有关因素,为其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拟"新生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调查表",对610例确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根据出院转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出院... 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颅内出血出院转归的有关因素,为其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拟"新生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调查表",对610例确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根据出院转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出院转归的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①家庭居住地,②母亲文化程度,③母亲子宫异常,④孕产期患病数目,⑤胎数。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的有:①胎龄,②出生体重,③Apgar评分,④妊高征,⑤胎盘早剥。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近期预后与家庭居住地、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孕产期及新生儿期的有关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颅内出血 出院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家区县医院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勇坚 简伟研 +1 位作者 胡牧 张修梅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估北京市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方法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市出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库"收集11家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2008年的"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中风伴严... 目的评估北京市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方法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市出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库"收集11家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2008年的"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中风伴严重并发症"和"多发性创伤"4类出院病例。以"回原住地率"为正向指标,同时利用死亡和转院信息构建"未能救治率"作为负向指标,对医院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正向和负向指标,在11家区域中心医院中,医院C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最强,而A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最弱。结论利用客观的出院转归指标,便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助于得到较为可靠的医疗服务能力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转归 救治能力 危重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常见伴发疾病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军华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常见伴发疾病与其出院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徐州市儿童医院近5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147例,了解患儿常见伴发疾病和出院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χ2检验的分析方法探讨常见伴发疾病与新生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常见伴发疾病与其出院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徐州市儿童医院近5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147例,了解患儿常见伴发疾病和出院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χ2检验的分析方法探讨常见伴发疾病与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转归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90.48%并发其他疾病;常见伴发疾病以肺部疾病、寒冷损伤综合征、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出血症为主;转归情况:有效率为76.87%。经χ2检验,伴发其他疾病数目对出院转归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绝大多数伴发其他疾病,伴发其他疾病的数目对出院转归有影响,并且随着其伴发疾病数目的增加,患儿治疗的无效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伴发疾病 出院转归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评价的基本条件 被引量:29
14
作者 郭默宁 李宪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0-873,共4页
诊断相关组(DRGs)是一种病例组合方式,以出院诊断为基础,综合考虑手术、操作、并发症(合并症)、年龄、性别以及出院转归等诸多因素,对病例进行分类和组合。DRGs研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主要用于医疗成本控制方面,后来被... 诊断相关组(DRGs)是一种病例组合方式,以出院诊断为基础,综合考虑手术、操作、并发症(合并症)、年龄、性别以及出院转归等诸多因素,对病例进行分类和组合。DRGs研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主要用于医疗成本控制方面,后来被引用到欧洲,由于其良好的同质性,在当地将之应用到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方面,作为针对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标准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S 医院绩效评价 应用 医疗成本 出院诊断 服务绩效 组合方式 出院转归
原文传递
结构化电子病历胸痛模板中设立时间节点对胸痛的急诊诊疗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剑 杨敏 李朋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胸痛模板中设立时间节点后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诊疗是否产生影响。方法比较结构化电子病历胸痛模板中设立时间节点前、后6个月(设为时间节点设立前组和时间节点设立后组)的急诊就诊胸痛患者的各个时间节点... 目的探讨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胸痛模板中设立时间节点后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诊疗是否产生影响。方法比较结构化电子病历胸痛模板中设立时间节点前、后6个月(设为时间节点设立前组和时间节点设立后组)的急诊就诊胸痛患者的各个时间节点时间段的变化,设立的时间节点主要包括胸痛患者入急诊到急诊护士分诊时间、入急诊到获取首份心电图时间、入急诊到肌钙蛋白检查的抽血时间、肌钙蛋白检查抽血后到获取报告时间、入急诊到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入急诊到需急诊介入患者出急诊室时间,同时比较急诊胸痛住院患者的初步诊断与最终诊断符合率及住院转归。结果胸痛模板中设立时间节点后胸痛患者入急诊到急诊护士分诊时间、入急诊到获取首份心电图时间、入急诊到肌钙蛋白检查的抽血时间、肌钙蛋白检查抽血后到获取报告时间、入急诊到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入急诊到需急诊介入患者出急诊室时间均较之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节点设立前组和时间节点设立后组急诊胸痛住院患者的初步诊断与最终诊断符合率及出院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结构化电子病历胸痛模板中设立可信息化提取的时间节点后在保证急性胸痛患者诊疗质量的同时明显改善了其急诊诊疗效率,也保障了危险胸痛患者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电子病历 胸痛模板 时间节点 诊断符合率 出院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