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日常出行的出发时刻选择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政 冯旭杰 郭彦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A01期109-114,共6页
利用比例风险模型,构建了老年人出行出发时刻选择模型,并利用北京市第三次全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个人和家庭属性、出行属性、采用的交通方式等12个特征变量对老年人出发时刻的选择有不同程度... 利用比例风险模型,构建了老年人出行出发时刻选择模型,并利用北京市第三次全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个人和家庭属性、出行属性、采用的交通方式等12个特征变量对老年人出发时刻的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2.5%和24.1%的老年人选择在7:00以前和10:00以后出行;69.5%的老年人选择8:00之前出行进行休闲锻炼,以休闲健身为出行目的的老年人的出发时刻相对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老年人 出行 出发时刻 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出发时刻的城市轨道列车时刻表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宇婷 毛保华 +2 位作者 史芮嘉 戎亚萍 赵欣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共10页
针对单条城市轨道线路,充分考虑乘客出发时刻选择行为,以列车始发站发车时刻为决策变量,构建城市轨道列车时刻表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运营单位及乘客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首末班车时刻、运输供给水平等为约束,建立列车... 针对单条城市轨道线路,充分考虑乘客出发时刻选择行为,以列车始发站发车时刻为决策变量,构建城市轨道列车时刻表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运营单位及乘客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首末班车时刻、运输供给水平等为约束,建立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下层以列车容量为强约束条件,在充分考虑个体乘客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考虑乘客出发时刻选择的均衡配流模型,从而有效反映列车开行方案对乘客出发时刻选择的影响。根据模型特点,设计遗传算法和MSA算法对上、下层模型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并对乘客期望到达时刻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与既有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乘客出行费用及系统总费用;随乘客期望到达时刻离散化程度的提高,列车超载与低载客现象减少,综合费用、乘客出行总费用及运营费用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时刻 双层优化模型 乘客出发时刻 遗传算法 连续平均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存分析的小汽车通勤者出发时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尚山山 钱大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5期1076-1079,共4页
根据生存分析中的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对通勤者上班出发时刻选择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利用调查数据,建立了小汽车通勤者上班出发时刻选择的Weibull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得到了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单位上班时间和出行距离等是影响通勤者上班... 根据生存分析中的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对通勤者上班出发时刻选择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利用调查数据,建立了小汽车通勤者上班出发时刻选择的Weibull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得到了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单位上班时间和出行距离等是影响通勤者上班出发时刻选择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模型的预测误差主要集中在10min以内,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较好,解决了Cox比例风险模型不能直接预测通勤者出发时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发时刻 威布尔加速时效时间模型 出发时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发时刻调整的日变路网配流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玲娟 王殿海 代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0-196,共7页
为研究交通事件导致的非平衡态下日变交通网络流量的演化规律,考虑每日出行中对出发时刻的调整,以准点到达概率最大为追逐目标,建立每日出发时刻流量转移模型;以前景理论描述出行者有限理性,建立基于出行时间预算的路径到达前景值及追... 为研究交通事件导致的非平衡态下日变交通网络流量的演化规律,考虑每日出行中对出发时刻的调整,以准点到达概率最大为追逐目标,建立每日出发时刻流量转移模型;以前景理论描述出行者有限理性,建立基于出行时间预算的路径到达前景值及追逐前景值最大的路径流量转移模型.并依据先确定出发时刻再调整路径的行为机制建立日变路网配流模型.最后以一个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结果表明,路径流量在每日出行中随时刻的分布均呈现凸函数特性,且随着出行天数的增加,各条路径上流量随时刻分布趋于稳定;与不考虑时刻调整的模型结果相比,考虑出发时刻的情形下,路网稳定所需时间更长,且趋于平衡的过程中,流量振幅更大,且能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日变路网配流 出发时刻调整 准点到达概率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成本分析的出发时刻选择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健 张琳 孙广林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年第6期11-17,共7页
交通问题的解决,应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改善。交通需求管理通过改变出行者的出发时刻、出行路径以及出行方式等措施,将高峰期的交通需求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进行分离,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文中将经济学思想应用于城市道路,... 交通问题的解决,应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改善。交通需求管理通过改变出行者的出发时刻、出行路径以及出行方式等措施,将高峰期的交通需求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进行分离,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文中将经济学思想应用于城市道路,从固定使用成本、出行时间成本以及惩罚费用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私人小汽车出行的多成本性,通过分析居民出发时刻选择的决策过程,应用随机用户均衡分配和Logit基本理论,建立了适用于一般城市网络的出发时刻选择模型。运用模型进行一个算例分析,从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成本 出发时刻选择 随机用户均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停车位不足的出发时刻选择问题
6
作者 关宏志 范会书 +1 位作者 王凯 李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0-1736,共7页
针对目的地停车位不足,出行者如何选择出发时刻的问题,在有限理性视野下综合考虑道路拥堵状况、出行者个人感知差异、目的地车位供给状况以及无法停入合法停车位后将受到惩罚等因素对出行者出发时刻选择的影响.依据前景理论设计实验,通... 针对目的地停车位不足,出行者如何选择出发时刻的问题,在有限理性视野下综合考虑道路拥堵状况、出行者个人感知差异、目的地车位供给状况以及无法停入合法停车位后将受到惩罚等因素对出行者出发时刻选择的影响.依据前景理论设计实验,通过调查获取出行者出发时刻选择意向数据,构建出行者出发时刻选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停车位剩余状况影响出行者对出行结果的满意程度以及下一次出行决策.出行者出行结果满意度随着目的地剩余车位的减少而降低,当出行者的出行结果为满意时,出行者下一次出行由倾向于早到逐渐变为倾向于晚到.在车位不足,不能合法停车的情况下,不同的惩罚措施会影响到出行者下一次出发时刻的决策结果,惩罚越严重,出行者越倾向于早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理性 出发时刻 停车位不足 前景理论 出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列车解编时间随机性与出发时刻柔性约束的相邻技术站间协同配流研究
7
作者 薛锋 李海 +1 位作者 陈崇双 景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33,共14页
为提高技术站货车周转效率,增强车流接续计划的可靠性,研究考虑列车解编时间随机性与出发时刻柔性约束的相邻技术站间协同配流问题,在尽可能减少列车出发时刻调整量条件下,以所有车辆在两个技术站的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相邻技术... 为提高技术站货车周转效率,增强车流接续计划的可靠性,研究考虑列车解编时间随机性与出发时刻柔性约束的相邻技术站间协同配流问题,在尽可能减少列车出发时刻调整量条件下,以所有车辆在两个技术站的总停留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相邻技术站间协同配流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设计基于到发车流接续差的邻域搜索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从列车解编顺序调整的本质出发,计算理想接续车流与实际接续车流之间的车流接续差,据此得到解编调整点,结合列车解编顺序调整所对应的时间变化量构造邻域,优化解编顺序。算例结果表明:考虑列车出发时刻柔性以及站间协同优化,所有车辆在站总停留时间减少了86.96 h,阶段内发出列车数增加2。设计的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收敛至最优解,得到可靠性较高的配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技术站 解编作业时间 列车出发时刻 协同配流 车流接续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焦虑的异质小汽车通勤者早高峰出发时刻选择研究
8
作者 胡郁葱 骆明明 +2 位作者 潘雷 凌美宁 卢晓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4,共11页
将私人小汽车通勤者划分为Ⅰ类堵车焦虑型和Ⅱ类准点焦虑型两种类型,引入出行敏感系数(堵车焦虑系数、准点焦虑系数)和瓶颈忍耐系数来刻画两类通勤者的出行焦虑程度,在标准瓶颈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出行成本函数,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单一... 将私人小汽车通勤者划分为Ⅰ类堵车焦虑型和Ⅱ类准点焦虑型两种类型,引入出行敏感系数(堵车焦虑系数、准点焦虑系数)和瓶颈忍耐系数来刻画两类通勤者的出行焦虑程度,在标准瓶颈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出行成本函数,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单一线路和混行线路下的出发率、高峰期起止时刻和通勤者构成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道路上仅有某一类通勤者存在时,堵车焦虑系数、瓶颈忍耐系数以及准点焦虑系数的增加均会使单一线路通勤者的系统总感知出行成本降低;混行情形1中Ⅱ类通勤者的准点焦虑系数增大时,该类通勤者数量增加,系统总感知出行成本减小,高峰期前移,瓶颈忍耐系数增大时,系统总感知出行成本减少,高峰期后移;混行情形2中Ⅰ类通勤者的堵车焦虑系数与瓶颈忍耐系数对该类群体数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不同瓶颈忍耐系数与堵车焦虑系数的组合下,该类群体的吸引力呈现单调减小、先减后增和单调增加三种不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焦虑 瓶颈模型 异质小汽车通勤者 堵车焦虑系数 瓶颈忍耐系数 准点焦虑系数 早高峰 出发时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出发时刻选择模型研究
9
作者 杨志勇 颜桂云 《华东公路》 2009年第2期87-89,共3页
介绍了研究出行者出行选择问题的传统理论——"期望效用理论"的不足,分析了"前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框架。基于前景理论,以实时交通信息影响下的日常上班出行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选择到... 介绍了研究出行者出行选择问题的传统理论——"期望效用理论"的不足,分析了"前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框架。基于前景理论,以实时交通信息影响下的日常上班出行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时刻作为参照点,确定了价值函数。通过对可供出行者选择的时间范围进行分段,研究了在不同时段出发,出行者如何预测路径的行程时间。出行者将选择可获得最大价值的时刻作为出发时刻,以此为目标建立了出发时刻的选择模型。通过设定到达目的地时刻的满意区间,研究了出行者下次出行是否改变和将如何改变出发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发时刻 选择模型 实时信息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下基于出发时刻的动态最短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贞旅 周和平 陶亭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5-40,共6页
在大数据背景下,以时间集聚图的形式,将路网上的路段阻抗按时间切片依次表示,这样简化了时空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出发时刻的带有时间窗的动态最短路模型。同时提出了可行路段及可行路径的概念,并设计改进的倒序标号法,改进的算... 在大数据背景下,以时间集聚图的形式,将路网上的路段阻抗按时间切片依次表示,这样简化了时空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出发时刻的带有时间窗的动态最短路模型。同时提出了可行路段及可行路径的概念,并设计改进的倒序标号法,改进的算法能简化搜索过程,快速地找出符合时间窗要求的最佳出发时刻及对应的最短路径。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最佳出发时刻 动态最短路 时间窗 时空网络 时间集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基于出发时刻预测的生态驾驶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煜 上官伟 +1 位作者 柴琳果 陈俊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7-288,共12页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信号交叉口区域内车辆频繁停车启动的现象,加剧了整体交通流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与车辆延误。为了减少信号交叉口启停波现象对整体交通流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面向未来人工驾驶车辆(HDV)/智能网联车辆(CAV)混合构成的新...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信号交叉口区域内车辆频繁停车启动的现象,加剧了整体交通流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与车辆延误。为了减少信号交叉口启停波现象对整体交通流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面向未来人工驾驶车辆(HDV)/智能网联车辆(CAV)混合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环境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出发时刻预测的生态驾驶方法,通过优化CAV的驾驶轨迹,减少交叉口区域的车辆延误和能源消耗。首先,对混合交通流的基本图模型进行了分析,根据启停波影响范围,划分CAV通过交叉口的驾驶场景;然后,建立了子区渗透率对饱和车头时距的影响关系,预测了CAV以当前饱和车头时距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最后,结合车辆与交叉口的距离,利用分段三角函数模型,生成其通过交叉口的速度限制曲线,并将优化速度嵌入到智能车辆的跟驰模型中作为限制速度,从而使CAV在无法通过当前绿灯窗口的条件下,实现提前减速,在通过交叉口区域后解除速度限制,切换回自身的跟驰模型。此外,还提出了平均综合效能这一指标来综合评价驾驶策略在效率和能耗2个方面的性能,并将提出的基于出发时刻预测的生态驾驶方法与传统网联车辆控制方法、经典交叉口节能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出发时刻预测方法可以精确预测CAV在交叉口的出发时刻,有效减少车辆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同时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在渗透率大于60%情况下,该方法对系统效能的提高达到12%左右,在10%渗透率条件下也可以达到6%的效能增益;在交通饱和流率在0.5~0.9的范围内时,系统的效能增益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生态驾驶策略 车辆出发时刻预测 信号交叉口 混合交通流
原文传递
社交网络信息对出行时刻选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兆泽 黄海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8,共7页
随着社交媒体和基于定位的智能手机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获得其他人的出行经验,同时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出行信息.这种媒体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出行参考途径.显然,信息的准确与否,对人们的行为和交通系统性能会造成影响.本文使用贝... 随着社交媒体和基于定位的智能手机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获得其他人的出行经验,同时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出行信息.这种媒体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出行参考途径.显然,信息的准确与否,对人们的行为和交通系统性能会造成影响.本文使用贝叶斯学习更新机制描述人们的动态学习行为,建立出发时刻选择的Agent-based模拟模型,比较准确社交信息、不准确社交信息和没有社交信息对交通系统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刻画出行者的行为特征,并反映信息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贝叶斯学习 出发时刻选择 瓶颈模型 社交网络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 被引量:22
13
作者 夏金娇 隽志才 高晶鑫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1,共6页
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于城市交通工程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期望效用理论,但该理论存在着一些不足。前景理论能够较好地描述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首先在前景理论框架下,研究了路径选... 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于城市交通工程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传统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期望效用理论,但该理论存在着一些不足。前景理论能够较好地描述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首先在前景理论框架下,研究了路径选择模型中参考点的设置,将到达时间作为路径选择的参考点,并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了通勤者对不同参考点的设定。最后在参考点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出发时刻对通勤者路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景理论比期望效用理论更加符合实际的路径选择行为,当收益或损失不大时,通勤者倾向于选择路况比较稳定的路径;而当面临的损失较大时,通勤者会选择路况不确定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路径选择模型 前景理论 参考点 出发时刻
原文传递
出行弹性概念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云美萍 张元 +1 位作者 周源 程馨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59-1365,共7页
基于出行链决策中各选择肢的被选概率及其离散程度,给出了出行弹性度的基本概念及数学定义,并提出了3种出行弹性度,即出行方式选择弹性度、出发时刻选择弹性度和出行链综合弹性度,给出了各选择肢被选概率标准差的相关量来确定以上3种出... 基于出行链决策中各选择肢的被选概率及其离散程度,给出了出行弹性度的基本概念及数学定义,并提出了3种出行弹性度,即出行方式选择弹性度、出发时刻选择弹性度和出行链综合弹性度,给出了各选择肢被选概率标准差的相关量来确定以上3种出行弹性度的方法.利用广东省中山市的居民出行数据,建立了出行方式选择和出发时刻选择的多项Logit模型,标定了上述3种出行弹性度,并进行了弹性度分级.比较了考虑弹性度与不考虑弹性度时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对交通方式转移量的预测,结果显示,不考虑弹性度的转移量预测模型一定程度夸大了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了出行弹性度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弹性 交通方式选择 出发时刻选择 概率离散程度 多项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能的城市物流配送方案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恩建 鲁楠 +1 位作者 郎志峰 钱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1,共7页
针对城市物流配送环节,提出了一种能够节约车辆能耗的物流配送方案优化方法.首先,在考虑载重和车速对车辆能耗因子的影响及时间窗开启前的等待时间约束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能耗最小为目标的物流配送路径选择数学模型,并采用蚁群算... 针对城市物流配送环节,提出了一种能够节约车辆能耗的物流配送方案优化方法.首先,在考虑载重和车速对车辆能耗因子的影响及时间窗开启前的等待时间约束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能耗最小为目标的物流配送路径选择数学模型,并采用蚁群算法求解该问题,实现物流配送方案的一次节能优化;然后,基于一次优化结果,通过调整配送车辆从配送中心及各配送点出发的时刻,实现物流配送方案的二次节能优化;最后,基于北京市道路网的仿真试验显示,相对于以最短时间为目标的优化方法,本文提出的节能优化方法可使城市物流配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平均降低约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物流配送 车辆路径选择 出发时刻调整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依赖理论的瓶颈道路收费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伟 孙会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0-186,208,共8页
通勤者每天早晨驾车行驶于一条有瓶颈的道路上,瓶颈处的通行能力是固定的,当通勤者的出发率超过通行能力时,交通拥挤就会发生.本文研究了瓶颈道路上的收费策略以缓解交通拥挤.以最早可接受的到达时间、最理想的到达时间和工作开始时间... 通勤者每天早晨驾车行驶于一条有瓶颈的道路上,瓶颈处的通行能力是固定的,当通勤者的出发率超过通行能力时,交通拥挤就会发生.本文研究了瓶颈道路上的收费策略以缓解交通拥挤.以最早可接受的到达时间、最理想的到达时间和工作开始时间为参考点,建立了基于参考依赖理论的瓶颈道路模型,分析了用户均衡和系统最优,得到了最优的动态收费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两种单阶段收费策略,得出了它们各自的收费水平、收费时间和收费效果.结果表明,单阶段收费策略的效果不但与收费水平和收费时间有关,还与通勤者的参考依赖偏好和损失规避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单阶段收费 参考依赖 瓶颈模型 出发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狄迪 杨东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3-1529,共7页
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城市公共交通走廊的客流流动规律,研究了走廊内乘客对于出发时刻及交通方式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模型主要由乘客出发时刻和交通方式选择组合动态均衡分配模型,以及乘客出行负效用模型... 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城市公共交通走廊的客流流动规律,研究了走廊内乘客对于出发时刻及交通方式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模型主要由乘客出发时刻和交通方式选择组合动态均衡分配模型,以及乘客出行负效用模型两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并以上海市的跨江公共交通走廊为案例,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内客流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行程时间、拥挤度及出行费用等因素对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所提出的模型可为城市公交走廊内各公共交通方式的合理搭配、运输组织模式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交走廊 动态客流分布 出发时刻选择 交通方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交通事故影响下的换道行为研究
18
作者 陈玲娟 王殿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研究交通事故影响下非平衡态的出行行为,建立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出行者在面临延误时的换道出行模型.无信息出行者到达事故路段,计算实际走行时间与出发前预算时间的延误超过容忍值时,部分出发者中途换道;有信息出行者在出发前通过... 为研究交通事故影响下非平衡态的出行行为,建立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出行者在面临延误时的换道出行模型.无信息出行者到达事故路段,计算实际走行时间与出发前预算时间的延误超过容忍值时,部分出发者中途换道;有信息出行者在出发前通过实时信息调整出发时刻和出行路径,且在途中任一存在有效转移路径的节点处选择中途换道,两类出行者均依据转移系数确定流量换道概率.利用路段传输模型加载流量,计算走行时间及车流密度,并作为实时信息发布给出行者.算例比较了3种选择机制下的路网性能,结果表明:信息度越高,事故期间路网拥挤程度越低,但换道概率增大,稳定性较差;反之信息度越低,路网拥挤程度越高,但路网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中途换道 出发时刻转移 短时交通事故 有限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慧出行用户画像的出行期望预留时长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鹏飞 陈国俊 +1 位作者 张抒扬 刘好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2286-12293,共8页
可靠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是优质出行体验的基本保障,为了探究不同属性出行者、不同出行活动需求条件下的合理预留时长,通过意向(stated preference,SP)调查实验获取出行者在各类典型出行活动场景下的期望预留时长,采用卡方检验与非参数... 可靠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是优质出行体验的基本保障,为了探究不同属性出行者、不同出行活动需求条件下的合理预留时长,通过意向(stated preference,SP)调查实验获取出行者在各类典型出行活动场景下的期望预留时长,采用卡方检验与非参数秩和检验验证出行者的个人属性与出行活动类型对期望预留时长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受出行活动的价值或惩罚影响,不同类型出行活动的提前到达需求程度以及与之对应的期望预留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出行活动价值或惩罚越高,出行者期望预留时长越长;相同类型出行活动需求下,出行者的个人属性亦会显著影响期望预留时长,不同类型出行活动需求下,影响出行者期望预留时长需求的属性类别存在差异,同一类型出行活动需求下,出行者属性的不同分类水平影响出行者期望预留时长需求,其差异程度可高达32 min(103%)。研究结论对于开展精准出行用户的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即服务(MAAS) 出行信息服务 出发时刻 预留时长 出行活动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活动差异的出行时间信息发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国俊 管鑫 +1 位作者 江毅 李漠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年第3期420-425,共6页
当前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缺乏对出行者类型及出行活动类型差异的考虑,发布的出行时间信息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出行活动需求的出行者对出行时间信息的差异化需求.文中通过SP调查方式,获取不同职业类型出行者在不同类型出行活动情景下的期望到... 当前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缺乏对出行者类型及出行活动类型差异的考虑,发布的出行时间信息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出行活动需求的出行者对出行时间信息的差异化需求.文中通过SP调查方式,获取不同职业类型出行者在不同类型出行活动情景下的期望到达时间要求,研究出行者职业类型与出行活动类型差异对出行时间信息服务需求的差异特性,并根据出行者对于提前到达与滞后到达时间价值感知的差异,探讨符合出行者出行活动需求的出行时间信息发布策略.结果表明,出行活动类型差异会带来出行者对出行时间信息服务需求的显著差异,建议当前出行时间信息服务系统增加出行活动类型选项并提供差异化的出行时间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先进的出行信息系统 出行时间 出发时刻 出行活动 时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