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
14
1
作者
樊景凤
李光
+2 位作者
王斌
马成
梁玉波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建立了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副溶血弧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方法。确定免疫血清和荧光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0和1∶200;交叉反应和阻断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用该方法检测了10份人工感染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
建立了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副溶血弧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方法。确定免疫血清和荧光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0和1∶200;交叉反应和阻断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用该方法检测了10份人工感染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和10份感染后外观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和60%,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凡纳滨对虾,而且能够检测带菌的凡纳滨对虾,这对于水产养殖业中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简单的优点,适合于现场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
体
技术
凡纳滨对虾红体病
副溶血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
14
1
作者
樊景凤
李光
王斌
马成
梁玉波
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水产学院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A639470)
大连水产学院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K2006-01)
国家专项(908-01-ZH3)
文摘
建立了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副溶血弧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方法。确定免疫血清和荧光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0和1∶200;交叉反应和阻断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用该方法检测了10份人工感染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和10份感染后外观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和60%,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凡纳滨对虾,而且能够检测带菌的凡纳滨对虾,这对于水产养殖业中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简单的优点,适合于现场应用推广。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
体
技术
凡纳滨对虾红体病
副溶血弧菌
Keyword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
Litopenaeus vannamei red body disease
Fibrio parahaemolyticus
分类号
S945.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副溶血弧菌
樊景凤
李光
王斌
马成
梁玉波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