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4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血清肺汤联合硝黄搽剂湿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肺胃热盛证临床研究
1
作者 熊洁勤 程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究凉血清肺汤联合硝黄搽剂湿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肺胃热盛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肺胃热盛证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常规组(51例)。常规组进行硝黄搽... 目的探究凉血清肺汤联合硝黄搽剂湿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肺胃热盛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肺胃热盛证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常规组(51例)。常规组进行硝黄搽剂湿敷治疗,研究组采用凉血清肺汤联合硝黄搽剂湿敷治疗。比较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severity index,EASI)、整体评分(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IGA)、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并比较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48/51)、72.55%(37/51),研究组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IGA、EASI评分降低,研究组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面部脂溢性皮炎肺胃热盛证患者治疗后MMP-3、IL-1β水平降低,研究组MMP-3、IL-1β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清肺汤联合硝黄搽剂湿敷能够提高面部脂溢性皮炎肺胃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症状,降低IGA、EASI评分,改善血清炎症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清肺汤 硝黄搽剂湿敷 面部脂溢性皮炎 湿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凉血消银饮对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IGF-1水平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吴盘红 刘勇辉 +7 位作者 彭超杰 宰涵雪 吴晓晗 王会娟 王丽 张步鑫 刘爱民 丁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凉血消银饮对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8只,共分为6组,每组8只,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小鼠,再经咪喹莫特(IMQ)乳膏诱导制成肥胖合并银屑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凉... 目的探讨复方凉血消银饮对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8只,共分为6组,每组8只,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小鼠,再经咪喹莫特(IMQ)乳膏诱导制成肥胖合并银屑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凉血消银饮组及复方凉血消银组中药灌胃处理28 d。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皮损情况,免疫组化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析复方凉血消银饮对肥胖合并银屑病模型小鼠代谢指标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角蛋白17(KPT17)的影响。结果复方凉血消银组模型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相当;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凉血消银饮可明显降低银屑病合并肥胖模型小鼠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减轻其鳞屑红斑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凉血消银饮干预后IGF-1、IGF-1R和IGFBP-3表达均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凉血消银饮可通过降低IGF-1、IGF-1R和IGFBP-3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效抑制银屑病鳞屑产生及皮肤红肿、过度增生,同时有效降低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凉血消银饮 银屑病 肥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方治疗五步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杨敏 余涛 +4 位作者 沈煜宸 孟泽彬 曾武城 应航宇 袁丞达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246-248,共3页
五步蛇毒是血循环毒素,含有大量的蛋白水解酶和类凝血酶,咬伤后迅速消耗凝血因子、破坏机体凝血功能,临床表现为咬伤局部出血不止,甚至大面积溃疡、坏死,患肢肿胀、瘀斑,重则脏器出血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治疗五步蛇咬伤常规应用抗... 五步蛇毒是血循环毒素,含有大量的蛋白水解酶和类凝血酶,咬伤后迅速消耗凝血因子、破坏机体凝血功能,临床表现为咬伤局部出血不止,甚至大面积溃疡、坏死,患肢肿胀、瘀斑,重则脏器出血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治疗五步蛇咬伤常规应用抗五步蛇毒血清、糖皮质激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方 五步蛇咬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蛇毒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凉血颗粒5种成分含量测定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4
作者 唐春丽 农必华 +3 位作者 冯茵怡 林忆龙 魏江存 罗远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四妙凉血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大鼠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AGA,采... 目的:建立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四妙凉血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大鼠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AGA,采用容积法检测足踝关节肿胀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符合规定,四妙凉血颗粒样品中落新妇苷、盐酸小檗碱、山柰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14%~102.67%,RSD值均小于3.0%。尿酸钠混悬液注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及TNF-α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软骨细胞可见少量TNF-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秋水仙碱0.65 mg/kg)及四妙凉血颗粒高、中、低剂量(6、3、1.5 g/kg)组大鼠第3~5天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四妙凉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NF-α蛋白积分吸光度降低(P<0.05)。与阳性组比较,四妙凉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和关节组织TNF-α蛋白积分吸光度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了四妙凉血颗粒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四妙凉血颗粒样品中落新妇苷、盐酸小檗碱、山柰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四妙凉血颗粒治疗AG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关节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凉血颗粒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透邪法调节皮肤常驻记忆性T细胞缓解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文娟 胡冯菊 +4 位作者 黎莉 卢月 吴晶晶 韩凌 危建安 《新中医》 2025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透邪法(银屑灵方)对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症状的影响及其对皮肤常驻记忆性T细胞(TRM)的影响。方法:选择72只SPF级Balb/C小鼠,体质量18~22 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发模型组,复发模型组、阳性药组(甲氨蝶呤,0.3 mg...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透邪法(银屑灵方)对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症状的影响及其对皮肤常驻记忆性T细胞(TRM)的影响。方法:选择72只SPF级Balb/C小鼠,体质量18~22 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发模型组,复发模型组、阳性药组(甲氨蝶呤,0.3 mg·kg-1·d-1)、银屑灵方低、高剂量组(生药23.5 g·kg-1·d-1,47.0 g·kg-1·d-1),共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小鼠裸背处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IMQ)50 mg,每天1次,连续7 d。放置不作处理,为银屑病缓解期模型。4周后进行2次造模(复发造模),除了正常对照组和单发模型组以外,其余小鼠背部涂抹5%IMQ 50 mg,每天1次,连续5 d。给药:给药时间为首次造模期间和造模后2周。在2次造模的第3天,对各组小鼠皮损进行了第1次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在2次造模的第5天,再次对各组小鼠皮损进行了PASI评分;并处死动物,对小鼠体质量丢失量、脾脏指数进行分析。采用HE染色,在显微镜下评价黏膜病理损伤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皮损的PCNA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qPCR检测银屑病相关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皮损区TRM细胞数量的变化,并用荧光定量qPCR检测TRM细胞产生与存活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RM细胞表型和存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复发模型组比较,银屑灵方能够缓解银屑病复发模型小鼠皮损外观症状,抑制体质量丢失和表皮增厚;减低皮损处白细胞介素(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和皮肤PCNA蛋白的表达。银屑灵方能够减少银屑病小鼠缓解期皮损区表型为CD3+TCRγδ+CD8+CD103+的TRM细胞数量;并能抑制皮损区IL7、IL15、BCL6和PRDM1 mRNA的表达水平及STAT5磷酸化水平。结论:银屑灵方有效减缓银屑病复发小鼠的皮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RM形成的转录因子水平、调控TRM存活与增殖的信号STAT5通路及下游信号分子IL7、IL15的表达,减少缓解期原皮损区TRM细胞数量,达到改善银屑病复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复发 凉血、解毒透邪法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 Balb/C小鼠
原文传递
凉血五花汤加减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49例
6
作者 杨超美 王春宇 +1 位作者 杨菊妹 应佳旋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面部中央(特别是鼻头及两侧,两颊、两眉间及颏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红斑的慢性皮肤炎性疾病,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有玫瑰痤疮之名,又被称为酒渣鼻或酒糟鼻,可呈特征性反复缓解与加重(多在春季及情绪紧张... 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面部中央(特别是鼻头及两侧,两颊、两眉间及颏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红斑的慢性皮肤炎性疾病,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有玫瑰痤疮之名,又被称为酒渣鼻或酒糟鼻,可呈特征性反复缓解与加重(多在春季及情绪紧张和疲劳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毛细管扩张 酒渣鼻 颏部 酒糟鼻 玫瑰红色 情绪紧张 凉血五花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高迁移蛋白1的影响
7
作者 廖金明 曾志威 丘文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及高迁移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脓毒...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及高迁移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炎性因子指标和乳酸[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乳酸(Lactate,LAC)]、血清指标(sCD14、HMGB1)、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PCT、IL-6、LA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WBC、CRP、PCT、IL-6、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D14、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sCD14、HMGB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指标均较治疗前缩短,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治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凉血解毒法辅治脓毒症毒热内盛证能减轻病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sCD14和HMGB1表达,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法 毒热内盛证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芩蓟凉血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8
作者 刘京津 郜文卉 +3 位作者 徐晓吟 史黎萍 章晓婷 徐燕丰 《中国药业》 2025年第5期79-83,共5页
目的建立芩蓟凉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黄芩、大蓟、生地黄、炙甘草、茜草(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槐角(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柳穿鱼叶苷的含量,色谱柱... 目的建立芩蓟凉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黄芩、大蓟、生地黄、炙甘草、茜草(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槐角(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柳穿鱼叶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Plati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溶液(梯度洗脱,黄芩苷、柳穿鱼叶苷)、0.07%磷酸溶液-乙腈-甲醇(68∶20∶12,V/V/V,槐角苷),检测波长为280 nm(黄芩苷)、330 nm(柳穿鱼叶苷)、260 nm(槐角苷),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大蓟、生地黄、甘草、茜草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槐角苷专属性良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柳穿鱼叶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77.68~776.82μg/mL和9.80~98.0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5%(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5%和94.34%,RSD分别为2.08%和3.00%(n=9)。3批样品中黄芩苷、柳穿鱼叶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620,0.947 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良好,可用于芩蓟凉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芩蓟凉血颗粒 黄芩苷 柳穿鱼叶苷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消风汤对HaCaT细胞中组蛋白H4乙酰化及其相关酶的干预机制研究
9
作者 王文欢 王亚翠 +1 位作者 贾瑞璇 王红梅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202-208,共7页
目的:研究凉血消风汤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组蛋白H4乙酰化(Acetyl-Histone H4)及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HAT1)、乙酰化转移酶P300、去乙酰化酶sirtuin(SIRT)3、SIRT5的干预作用,进而探讨乙酰化修饰参与银屑病发病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凉血消风汤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组蛋白H4乙酰化(Acetyl-Histone H4)及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HAT1)、乙酰化转移酶P300、去乙酰化酶sirtuin(SIRT)3、SIRT5的干预作用,进而探讨乙酰化修饰参与银屑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凉血消风汤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设立HaCaT细胞空白对照组,凉血消风汤组(中药高、中、低浓度组)、雷公藤组、姜黄素组。用蛋白质印迹检测HaCaT细胞加药前后Acetyl-Histone H4及其相关酶HAT1、P300、SIRT3、SIRT5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酶HAT1、P300、SIRT3、SIRT5 mRNA的表达。结果:根据MTT检测结果,凉血消风汤分别选2、1、0.25 ng/mL作为中药高、中、低浓度组的给药剂量,雷公藤组为2.5μg/mL,姜黄素组为5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及中药高、中浓度组中Acetyl-Histone H4、HAT1、P300、SIRT3的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SIRT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中药高浓度组中HAT1、P300、SIRT3的mRNA表达增加,SIRT5 mRNA表达降低(P<0.05);中药中浓度组中HAT1、P300 mRNA表达增加(P<0.05),SIRT5 mRNA表达降低(P<0.05);中药低浓度组中SIRT5 mRNA表达降低(P<0.05);姜黄素组HAT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凉血消风汤可以上调HaCaT细胞中Acetyl-Histone H4、乙酰化酶HAT1、P300及去乙酰化酶SIRT3的表达水平,下调SIRT5的表达水平,推测凉血消风汤可能是通过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及相关酶来治疗银屑病,乙酰化内稳态改变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凉血消风汤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 乙酰化酶P300 去乙酰化酶sirtuin 3 去乙酰化酶sirtuin 5
原文传递
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联合普济痔疮栓在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李真真 赵飞飞 《哈尔滨医药》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联合普济痔疮栓在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普济痔疮栓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联合普济痔疮栓在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普济痔疮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肛门功能Kelly氏评分(Kelly)、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直径疼痛评分、便血评分、肛门溃疡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溃疡面出血消失、水肿消失、创面愈合、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Kell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周,观察组Kell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肛管直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疼痛、便血以及肛门溃疡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地黄汤合麻子仁丸加减联合普济痔疮栓在慢性肛裂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加速溃疡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便血等症状,改善肛门功能,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地黄汤 麻子仁丸 普济痔疮栓 慢性肛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逐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秦福妹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凉血逐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苏州市吴中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逐瘀方治... 目的:分析凉血逐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苏州市吴中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逐瘀方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比对照组高(P=0.013)。治疗后,两组下腹部腹痛、腰骶痛、带下异常、痛经评分及炎性反应指标降低,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21)。结论:凉血逐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凉血逐瘀方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养阴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郝锦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 研究凉血解毒养阴汤联合穴位注射对于治疗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确诊玫瑰糠疹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凉血解毒养阴汤治疗,研究组在凉血解毒养... 目的 研究凉血解毒养阴汤联合穴位注射对于治疗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确诊玫瑰糠疹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凉血解毒养阴汤治疗,研究组在凉血解毒养阴汤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持续观察两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止服用其他相关药物。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两周的玫瑰糠疹严重程度评分(PRSS)、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愈显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干预7天、14天后,研究组PR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比对照组13.33%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解毒养阴汤联合穴位注射可改善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养阴汤 穴位注射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严重程度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邹毛慧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接诊的8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接诊的8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性激素水平、第二性征发育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治疗前,两组雌激素(E_(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_(2)、LH、FSH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乳腺体积、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直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乳腺体积、子宫容积、卵巢容积缩小,卵泡直径减小,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降火凉血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效果显著,可降低性激素水平,促进第二性征发育指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滋阴降火凉血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外周血ET-1、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多慧玲 魏华娟 +2 位作者 吴笛 梁燕 朱晓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7例HSPN患... 目的:探讨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7例HS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中脱落3例,剩余45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口服贝那普利、泼尼松以及双嘧达莫。研究组中脱落4例,剩余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填精凉血汤口服。2组均治疗12 w。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外症状(皮肤紫癜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红细胞计数(U-RBC)、免疫T细胞亚群(CD4^(+)、CD8^(+)阳性率及CD4^(+)/CD8^(+)比值)水平、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肾脏微循环指标(ET-1、TXB2、6-Keto-PGF1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2.22%)(P<0.05)。研究组皮肤紫癜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消失时间均缩短;中医证候积分,24 hUpro、Scr、BUN、β2-MG、U-RBC,CD8^(+)水平,IL-1、IL-17、TNF-α,ET-1、TXB2均降低;CD4^(+)、CD4^(+)/CD8^(+)水平,6-Keto-PGF1α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肝、肾功能等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填精凉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HSPN的疗效确切,能缩短肾外症状消失时间,调节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单纯服用西药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益肾填精凉血 肾功能 内皮素-1 栓素-2 6-酮-前列腺素F1Α 肾脏微循环 增效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消瘀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汤丽燕 李俊 孙巧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凉血消瘀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DR患者分为对照组(羟苯磺酸钙治疗)和试验组(羟苯磺酸钙+凉血消瘀方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凉血消瘀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DR患者分为对照组(羟苯磺酸钙治疗)和试验组(羟苯磺酸钙+凉血消瘀方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血糖、血脂水平和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BCVA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瘤、出血斑及黄斑厚度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DR患者给予凉血消瘀方效果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视力,改善血糖、血脂水平,还可改善视网膜病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消瘀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脂代谢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清热凉血方介导CTGF、TGFβ1参与银屑病的治疗
16
作者 马晓惠 王增强 +2 位作者 程晓蕾 毛婷婷 陈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祛风清热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外周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调控。方法40例中医辨证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为治疗组,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祛风清热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外周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调控。方法40例中医辨证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为治疗组,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两组皮肤组织中CTGF、TGFβ1表达;收集两组外周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TGF、TGFβ1表达;治疗组予以祛风清热凉血方内服配合外用卤米松、卡泊三醇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TGF、TGFβ1表达并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结果CTGF、TGFβ1在寻常型银屑病皮肤组织中呈高表达。治疗组外周血CTGF、TGFβ1 mRN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PASI评分及外周血中CTGF、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调(P<0.05);CTGF、TGFβ1表达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祛风清热凉血方对外周血CTGF、TGFβ1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清热凉血 银屑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SOCS1、CKLF1的表达及祛风清热凉血方的疗效
17
作者 成娟 陈宏 +1 位作者 刘德华 冯爽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SOCS1、CKLF1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DD)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和病情评分的相关性;探讨祛风清热凉血方在FCDD中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F... 目的:探讨SOCS1、CKLF1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DD)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和病情评分的相关性;探讨祛风清热凉血方在FCDD中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FCDD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PBMC中SOCS1、CKLF1 mRN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FCDD组予祛风清热凉血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OCS1、CKLF1 mRNA水平。结果:PCDD组PBMC中SOCS1、CKLF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SOCS1、CKLF1 mRNA表达量与FCDD病情评分呈正相关(P<0.05);FCDD热毒炽盛证患者外周血中SOCS1、CKLF1 mRNA表达量经祛风凉血方治疗2 w时较治疗前、治疗4 w时较治疗2 w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OCS1,CKLF1可能参与了FCDD的发病过程;祛风清热凉血方对FCDD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激素依赖性皮炎 SOCS1 CKLF1 祛风清热凉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消风汤联合米诺地尔治疗血热风燥型脂溢性脱发患者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月萍 陆晶 +1 位作者 顾银银 张青松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 探究凉血消风汤辅助米诺地尔治疗血热风燥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脂溢性脱发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 目的 探究凉血消风汤辅助米诺地尔治疗血热风燥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脂溢性脱发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米诺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凉血消风汤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one,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8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屑、头发干枯、头皮瘙痒、头发稀疏脱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白屑、头发干枯、头皮瘙痒、头发稀疏脱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GF-β1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VEGF、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4/49)与对照组4.08%(2/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凉血消风汤联合米诺地尔治疗血热风燥型脂溢性脱发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VEGF、IGF-1、TGF-β1水平,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消风汤 米诺地尔 热风燥 脂溢性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方对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分析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周梦云 刘佳 +2 位作者 查伟锋 单筠筠 徐田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1-095,共5页
凉血解毒方对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改善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试验共有80例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个40例,本次研究时间为治疗前、治疗8周,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5组... 凉血解毒方对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改善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试验共有80例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个40例,本次研究时间为治疗前、治疗8周,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5组样本的alpha多样性(图1a)。链球菌在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富集,通过为期8周的干预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即p<0.05可见表2)。结论 通过两组试验对比可知,患有银屑病病患的细菌组成与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在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前后比较,其患者菌群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对于血热型银屑病,采用凉血解毒方案进行干预,在临床运用中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方 热型银屑病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方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
作者 周梦云 刘佳 +2 位作者 查伟锋 单筠筠 徐田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17-021,共5页
研究凉血解毒方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名血热型银屑病人被随机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方法分别选择凉血解毒方和阿维A胶囊。结果 PASI、TNF-α、IL-6、IL-8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 研究凉血解毒方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名血热型银屑病人被随机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方法分别选择凉血解毒方和阿维A胶囊。结果 PASI、TNF-α、IL-6、IL-8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总结 利用凉血解毒方来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方 热型寻常型银屑病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