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凉州词》“催”字解意 |
姚景丹
李汉桥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 |
0 |
|
2
|
凉州词(其一) |
|
《学苑教育》
|
2024 |
0 |
|
3
|
从《凉州词》创作看声诗的断代问题 |
郝润华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
4
|
展开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再读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
高建新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6 |
4
|
|
5
|
许渊冲版英译唐诗《凉州词》的功能语法分析 |
蔡其伦
|
《邯郸学院学报》
|
2009 |
2
|
|
6
|
唐诗《凉州词》及其英译文的功能语篇分析 |
何咏梅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9 |
2
|
|
7
|
《凉州词》辨析 |
乔志
|
《河西学院学报》
|
2003 |
1
|
|
8
|
王翰“凉州词”解析中存在的问题 |
张书柏
钟敏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0 |
1
|
|
9
|
《凉州词》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
张丹
|
《科技信息》
|
2007 |
1
|
|
10
|
《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
郝润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模因理论下《凉州词》四种译文的对比 |
车志红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2
|
诗歌意境的别样解读: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以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歌意境解析为例 |
张同德
葛璇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4 |
0 |
|
13
|
展开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再读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
高建新
|
《唐代文学研究》
|
2018 |
0 |
|
14
|
《凉州词》赏析 |
胡兰江
|
《小学语文》
|
2020 |
0 |
|
15
|
王之涣《凉州词》异文全面考辨 |
盛大林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0 |
3
|
|
16
|
侠义精神、民间记忆及地方性知识——作为西部小说的《凉州词》 |
王贵禄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7
|
也谈王之涣的《凉州词》——与史铁良等同志商榷 |
谭优学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2
|
|
18
|
“孤城”、“杨柳”、及“玉门关”——谈谈王之涣《凉州词》的注释问题 |
高晨野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1 |
3
|
|
19
|
从审美角度对《清明》《凉州词》再辨析 |
高连志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20
|
《凉州词》抒情主人公的有限视点与首句异文问题 |
汪靖洋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