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州词》“催”字解意
1
作者 姚景丹 李汉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8期76-78,共3页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关于其情感是豪情还是悲情的问题自古争议不断,教师在教学时也不免为难。理解本诗情感的关键是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本文将从“催”字入手,探讨“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究...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关于其情感是豪情还是悲情的问题自古争议不断,教师在教学时也不免为难。理解本诗情感的关键是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本文将从“催”字入手,探讨“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究竟该作何解,进而对本诗的情感基调做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 琵琶 豪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词(其一)
2
作者 《学苑教育》 2024年第7期1-1,共1页
这首诗的首句就好似拉开了一场盛宴的序幕,给人一种美食美酒光鲜耀目的感觉,然而,这却是出征前的壮行酒,催征的乐曲已经响起,气氛即刻紧张起来。将士们举杯畅饮,抒发豪情壮志,“醉卧沙场”的笑谈,更显现出他们为国奋战的豪迈与视死如归... 这首诗的首句就好似拉开了一场盛宴的序幕,给人一种美食美酒光鲜耀目的感觉,然而,这却是出征前的壮行酒,催征的乐曲已经响起,气氛即刻紧张起来。将士们举杯畅饮,抒发豪情壮志,“醉卧沙场”的笑谈,更显现出他们为国奋战的豪迈与视死如归的淡定。诗篇的最后虽是问句,却极其铿锵有力,令人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读来无比心酸沉重,也令人为将士们的骁勇心生崇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人 凉州词 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凉州词》创作看声诗的断代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郝润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99-104,共6页
唐代诗人创作的七言绝句《凉州词》,是由融合了西域与中原乐曲的《凉州曲》而来,并成为唐代声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但宋词创作兴盛之后,诗人们却不再创作具有边塞主题的声诗《凉州词》,从《凉州词》的由盛转衰可以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声诗,... 唐代诗人创作的七言绝句《凉州词》,是由融合了西域与中原乐曲的《凉州曲》而来,并成为唐代声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但宋词创作兴盛之后,诗人们却不再创作具有边塞主题的声诗《凉州词》,从《凉州词》的由盛转衰可以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声诗,其断代应该是在唐宋之际,其体裁则多是近体诗。这一早已被任半塘《唐声诗》所提出的观点,在《凉州词》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 声诗 断代 《唐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开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再读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建新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47-52,共6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宏伟壮阔的文学景观莫过于唐人记录的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形成的系列文学景观。"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与文化通道,经历了汉朝的繁盛之后,到了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宏伟壮阔的文学景观莫过于唐人记录的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形成的系列文学景观。"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与文化通道,经历了汉朝的繁盛之后,到了唐朝再次被完全贯通,而且更加宽阔,繁盛也达到了顶峰。事实证明,历经两千余年,"丝绸之路"已不仅是一条融通东西方的商业和贸易之路,也是重要的文学景观。中唐诗人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描绘了当年运输丝绸的动人景象,是文学景观的典型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景观 丝绸之路 张籍 凉州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渊冲版英译唐诗《凉州词》的功能语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其伦 《邯郸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以语篇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分析工具。对单一语篇的分析一直是系统功能语法应用研究的传统。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许渊冲先生版英译唐诗《凉州词》进行详细分析,从篇章结构、及物性结构和语气结构等角度阐...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以语篇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分析工具。对单一语篇的分析一直是系统功能语法应用研究的传统。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许渊冲先生版英译唐诗《凉州词》进行详细分析,从篇章结构、及物性结构和语气结构等角度阐释和评价许渊冲老先生的这篇翻译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英译 功能语法 篇章结构 及物性结构 语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凉州词》及其英译文的功能语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咏梅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68-70,共3页
通过衔接、逻辑—语义关系、主位结构和信息中心几个方面对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及其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研究古诗及英译方面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为古诗及其英译文的赏析和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古诗英译 凉州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词》辨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乔志 《河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9-31,共3页
王之涣《凉州词》第一句历来就有争论,但多是从鉴赏、比较的角度论述,本文试图结合河西边地实际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考索王之涣的行踪,综合把握全诗脉络,论证王之涣的《凉州词》第一句应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关键词 凉州词 王之涣 诗歌创作 文学评论 地理环境 边赛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翰“凉州词”解析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书柏 钟敏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王翰"凉州词"的解析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将解析的立足点设定为一次欢乐的盛宴,按照叙事诗的情节思路来串讲作品,忽视了诗歌表意的跳跃性和整个作品的总括性;二是对诗句"欲饮琵琶马上催"和"醉卧沙场... 对王翰"凉州词"的解析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将解析的立足点设定为一次欢乐的盛宴,按照叙事诗的情节思路来串讲作品,忽视了诗歌表意的跳跃性和整个作品的总括性;二是对诗句"欲饮琵琶马上催"和"醉卧沙场君莫笑"的理解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翰 凉州词 铺陈式解析 欢乐盛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词》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丹 《科技信息》 2007年第31期205-206,共2页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古诗英译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本文试图对被称之为边塞诗绝唱的《凉州词》一诗的五个英译文进行经验功能的分析,以论证其更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 翻译 系统功能语法 经验功能 凉州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10
作者 郝润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38,共9页
王之涣《凉州词》一诗,作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性作品,流传甚广,但其文本却较为复杂。由于明代以前版本的稀少,近代以来的学者从艺术特色、地理空间、时代环境等角度对此诗文本的差异性多有推测性讨论,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无一定论。其实,... 王之涣《凉州词》一诗,作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性作品,流传甚广,但其文本却较为复杂。由于明代以前版本的稀少,近代以来的学者从艺术特色、地理空间、时代环境等角度对此诗文本的差异性多有推测性讨论,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无一定论。其实,从文献学方法的解读视角也可透视出此诗文本的一些信息。“黄河远上”本,从历代注家的诠释角度考察,其所以通行,文本语言具有一定合理性;反观历代诗歌的评点阐释,其艺术特色也远超“黄沙直上”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 文献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因理论下《凉州词》四种译文的对比
11
作者 车志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94-95,共2页
模因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运用模因理论分析比较王翰《凉州词》的四种译文,可以看出,意图模因与文化模因是影响翻译的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模因 意图模因 文化模因 凉州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意境的别样解读: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以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歌意境解析为例
12
作者 张同德 葛璇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74-77,共4页
以唐代王之涣边塞诗《凉州词》的意境分析为例,从功能语篇分析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这首诗的意境,从而一方面论证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广泛适用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可以成为一种解读诗歌意境的科学... 以唐代王之涣边塞诗《凉州词》的意境分析为例,从功能语篇分析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这首诗的意境,从而一方面论证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广泛适用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可以成为一种解读诗歌意境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境 功能语篇分析 凉州词 解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开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再读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13
作者 高建新 《唐代文学研究》 2018年第1期519-522,共4页
文学景观是指那些通过文学形式记录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具有丰厚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经过联想和想象,会产生一系列的画面及审美愉悦,比读那些枯燥的历史著作来得更真实、更丰富、更深刻.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 文学景观是指那些通过文学形式记录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具有丰厚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经过联想和想象,会产生一系列的画面及审美愉悦,比读那些枯燥的历史著作来得更真实、更丰富、更深刻.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宏伟壮阔的文学景观莫过于唐人记录的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形成的系列文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景观 中国古代文学 丝绸之路 凉州词 审美愉悦 张籍 人文景观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词》赏析
14
作者 胡兰江 《小学语文》 2020年第3期71-72,共2页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传诵千年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中的重要门类,主要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战士的生活,风格苍凉、雄健、旷远、忧伤。盛唐诗人王...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传诵千年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中的重要门类,主要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战士的生活,风格苍凉、雄健、旷远、忧伤。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名《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边塞诗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王之涣 凉州词 盛唐诗人 凉州词 边塞风光 旷远 玉门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之涣《凉州词》异文全面考辨 被引量:3
15
作者 盛大林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49-57,共9页
越是流传广泛的诗文,越是容易变形走样。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王之涣七绝《凉州词》的异文很多,"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之争备受关注,而"春风不度"与"春光不度"以及诗题和... 越是流传广泛的诗文,越是容易变形走样。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王之涣七绝《凉州词》的异文很多,"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之争备受关注,而"春风不度"与"春光不度"以及诗题和作者之异等却鲜有论及。通过对多达37种文献、50个版本的查证,尤其是对同一文献的多版本比较,不仅对《凉州词》进行了全面的考辨,而且校雠了前人论文论著中的一些讹误。综合考虑意境、版本等各种因素,《凉州词》的几处异文应该取"黄沙""直上"和"春光""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 黄沙 远上 直上 春风 春光 不度 不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侠义精神、民间记忆及地方性知识——作为西部小说的《凉州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贵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4,共9页
雪漠无疑是21世纪以来西部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以及长篇小说《野狐岭》和长篇散文《一个人的西部》等,都显... 雪漠无疑是21世纪以来西部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以及长篇小说《野狐岭》和长篇散文《一个人的西部》等,都显示了其西部文学创作的实绩。雪漠的作品以有"河西都会"之称的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为创作轴心,多维度地再现了"这一个"西部的文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文学 西部小说 侠义精神 《大漠祭》 凉州词 雪漠 地方性知识 甘肃省武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王之涣的《凉州词》——与史铁良等同志商榷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优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95-98,共4页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作“黄沙直上白云间”的.这“远”、“直”二字之差,不仅在音韵方面有低昂之别,似乎“远”比“直”要辽阔悠远些,更重要的是“黄河”“黄沙”的景象之不同.一个是辽阔雄伟,一个是...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作“黄沙直上白云间”的.这“远”、“直”二字之差,不仅在音韵方面有低昂之别,似乎“远”比“直”要辽阔悠远些,更重要的是“黄河”“黄沙”的景象之不同.一个是辽阔雄伟,一个是突兀耸立,给人的观感是两样.所以:更大的差异还在于究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呢,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个是“黄河”,一个是“黄沙”,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两种景象,因而这诗的景象,由景象产生的美感,便大不相同.刘逸生同志说:“如果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从意境上比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七个字,差得实在太远”“索然寡味”.我看这说法还是正确的.刘逸生同志的感觉,其实也是大多数读者的感觉(《唐诗小札》).但据史铁良同志在玉门关的亲身目验,认为作者身在玉门关,远距黄河千里,哪来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之涣 黄河 玉门关 凉州词 刘逸生 云间 边塞诗人 良同志 景象 王昌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城”、“杨柳”、及“玉门关”——谈谈王之涣《凉州词》的注释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晨野 《社会科学(甘肃)》 198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在游历甘肃时写下了一首名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篇。但是,多年来对这首名作在理解和注释上有分歧。这些分歧... 盛唐边塞诗人王之涣,在游历甘肃时写下了一首名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篇。但是,多年来对这首名作在理解和注释上有分歧。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对诗中的“孤城”、“杨柳”及“玉门关”这三个词的理解和注释上。而这三个词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有些唐诗选本避而不注,有些则注得较笼统,当然也有注错的。最近翻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完所古代组和北京维尼纶厂选注小组编的《唐诗选注》。其中对这首诗的注释又是一种见解。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谈点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 “杨柳” 玉门关 王之涣 注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 边塞诗人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审美角度对《清明》《凉州词》再辨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连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在对杜牧的绝句《清明》和王之涣的绝句《凉州词》的理解上,向有歧议。这里试从审美角度对二绝句作美学辨析。先析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对此绝句理解有三种:一是以为诗... 在对杜牧的绝句《清明》和王之涣的绝句《凉州词》的理解上,向有歧议。这里试从审美角度对二绝句作美学辨析。先析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对此绝句理解有三种:一是以为诗格调(主题)主悲苦,二是以为主欢悦,三是以为二者共见。主悲苦者,抓住“清明”、“断魂”二关节,以为清明节上坟祭扫,“行人”又遇雨淋,悲中加苦,苦不堪言,令人失魂断魄,只好去酒家饮酒浇愁避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审美角度 凉州词 王之涣 杏花村 绝句 清明节 辨析 玉门关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词》抒情主人公的有限视点与首句异文问题
20
作者 汪靖洋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4,共5页
唐诗《凉州词》首句异文久辩难决,是由于诗篇抒情人及其视点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黄河远上"句,清人吴乔按作品中人物(抒情人)的有限视点质疑"何得为景",而不少评论者则按诗篇作者的全知视点为之辩护。其实,... 唐诗《凉州词》首句异文久辩难决,是由于诗篇抒情人及其视点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黄河远上"句,清人吴乔按作品中人物(抒情人)的有限视点质疑"何得为景",而不少评论者则按诗篇作者的全知视点为之辩护。其实,《凉州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作品中前来边塞访问的旅客(作者化身),作者是以旅客的有限视点写景抒情的。因此,首句所描写的应是"黄沙远上",而非争辩中的"黄河远上"或"黄沙直上"。而"黄河远上"论者影响较大的"征人"说和"倒望"说,以及在美感、意境和环境等问题上的一些辩词,皆有值得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 异文 抒情人 有限视点 “黄沙远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