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相龛的图像研究
1
作者
陈思遥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61-70,共10页
在四川省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现存两龛中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相龛,经考察发现,这两龛均与《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有关。这两龛不仅在川北“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图像模式基础上接受了《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着重表现往生的过程与方式...
在四川省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现存两龛中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相龛,经考察发现,这两龛均与《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有关。这两龛不仅在川北“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图像模式基础上接受了《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着重表现往生的过程与方式,还通过多样化的往生方式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往生空间。本文以郑山摩崖造像中这两龛西方净土变相龛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四川地区西方净土变相龛在中唐时期的转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净土变相
龛
四川地区
中唐时期
往生过程
净土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早期净土变相的型制与渊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同标
《武陵学刊》
2011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净土变相,其主要图像特征是阿弥陀佛三尊处于楼阁与莲池之间,周围有菩萨天众与各式化生等,表达了信众往生西方乐土的愿望。最早的净土变相典型像例是南响堂山第1、2两窟的浮雕,表明净土变相正式形成于北齐。净土变相的...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净土变相,其主要图像特征是阿弥陀佛三尊处于楼阁与莲池之间,周围有菩萨天众与各式化生等,表达了信众往生西方乐土的愿望。最早的净土变相典型像例是南响堂山第1、2两窟的浮雕,表明净土变相正式形成于北齐。净土变相的基本图式和构成要素,与犍陀罗地区出土的"穆罕默德那利造像"尤为相近,是借用古印度流行的"舍卫城大神变造像"为图像范本,结合净土佛典而创制的。这一发现,既指明了中国净土变相的源头,也从具体的案例中显示了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变相
南响堂山石窟
舍卫城大神变造像
穆罕默德那利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净土变相图像渊源诸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建宇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32-40,共9页
作为中古佛教绘画的主要题材,净土变相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对于净土变相的图像渊源问题,至今尚未取得共识。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来派"和"本土派"两个基本学术派别。"外来派"可进一步内分为印度说、犍陀...
作为中古佛教绘画的主要题材,净土变相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对于净土变相的图像渊源问题,至今尚未取得共识。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来派"和"本土派"两个基本学术派别。"外来派"可进一步内分为印度说、犍陀罗说和粟特说。在"本土派"的主张中,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为东晋高僧支道林(314~366年)之《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最早的作品实例为麦积山第127窟(6世纪30年代)。针对敦煌的净土变相,则有四川说(南朝说)、北齐说和汉画说三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变相
隋唐艺术
敦煌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像与场域——敦煌西方净土变相图中的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价值研究
4
作者
杨青
王万鹏
《丝绸之路》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受当今新兴概念元宇宙空间兴起所激发的群体性审美的影响,本文结合敦煌净土变相图中虚拟世界的审美空间的感知方式,从元宇宙空间场域、空间图式、空间多元化存在三个角度,详细分析敦煌净土变相图中的虚拟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的价...
受当今新兴概念元宇宙空间兴起所激发的群体性审美的影响,本文结合敦煌净土变相图中虚拟世界的审美空间的感知方式,从元宇宙空间场域、空间图式、空间多元化存在三个角度,详细分析敦煌净土变相图中的虚拟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的价值与意义。最后得出元宇宙的虚拟空间构建中美学观并非来自某一特定形象的支撑或渗透,而是来自整体虚拟意象系统本身,这种整体图像系统具有图像表象演绎的品质,也彰显了多元化文化与图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变相
图
元宇宙
虚拟美学
空间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唐代壁画的美学特征
5
作者
武丽敏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357-358,共2页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唐代壁画描绘的虽然是佛经故事,但处处透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其构图、造型、用线、设色等与敦煌莫高窟同时期的壁画相比,风格无二。
关键词
壁画
净土变相
透视
世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善导大师事迹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向辉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48-54,共7页
唐初的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他继承了慧远—昙鸾—道绰一系的佛学主张,更将净土宗发展成为佛教中信众最多、简单易行的宗教。他的事迹,主要经历玄中寺问道,悟真寺修行,光明寺、实际寺度人,香积寺厝埋几个阶段。大师一生在佛经...
唐初的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他继承了慧远—昙鸾—道绰一系的佛学主张,更将净土宗发展成为佛教中信众最多、简单易行的宗教。他的事迹,主要经历玄中寺问道,悟真寺修行,光明寺、实际寺度人,香积寺厝埋几个阶段。大师一生在佛经翻译、净土变相、雕塑艺术上都有突出成就,其行事学说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有着深远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导大师
玄中寺
佛经翻译
净土变相
雕塑艺术
浮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敦煌绢本绘画看唐代西域的经变画
7
作者
蒙中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12期32-47,2-4+1,共16页
一 经变画是指依照某部佛经来绘制的绘画作品,亦称变或变相。广义上讲,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为"变"。其中包括了情节生动的本生、因缘、戒律等故事画,它们不同于没有情节的说法图和单尊像,但这些故事画多数时候只是选取佛经的...
一 经变画是指依照某部佛经来绘制的绘画作品,亦称变或变相。广义上讲,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为"变"。其中包括了情节生动的本生、因缘、戒律等故事画,它们不同于没有情节的说法图和单尊像,但这些故事画多数时候只是选取佛经的一部分内容。而狭义上的经变画,则通常特指那些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古人绘制经变画目的是运用艺术的形象,向信徒传播佛教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变画
绘画
药师
净土变相
图
观经变
说法图
尊像
绢本设色
韦提
弥勒下生经
报恩经
原文传递
题名
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相龛的图像研究
1
作者
陈思遥
机构
日本筑波大学
出处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61-70,共10页
基金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石刻艺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CXTD2017-14)”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四川省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现存两龛中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相龛,经考察发现,这两龛均与《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有关。这两龛不仅在川北“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图像模式基础上接受了《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着重表现往生的过程与方式,还通过多样化的往生方式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往生空间。本文以郑山摩崖造像中这两龛西方净土变相龛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四川地区西方净土变相龛在中唐时期的转变和发展。
关键词
西方
净土变相
龛
四川地区
中唐时期
往生过程
净土
空间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J315 [艺术—美术]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早期净土变相的型制与渊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同标
机构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武陵学刊》
2011年第5期98-104,共7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和古印度佛像源流的调查研究"(2010)
文摘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净土变相,其主要图像特征是阿弥陀佛三尊处于楼阁与莲池之间,周围有菩萨天众与各式化生等,表达了信众往生西方乐土的愿望。最早的净土变相典型像例是南响堂山第1、2两窟的浮雕,表明净土变相正式形成于北齐。净土变相的基本图式和构成要素,与犍陀罗地区出土的"穆罕默德那利造像"尤为相近,是借用古印度流行的"舍卫城大神变造像"为图像范本,结合净土佛典而创制的。这一发现,既指明了中国净土变相的源头,也从具体的案例中显示了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净土变相
南响堂山石窟
舍卫城大神变造像
穆罕默德那利造像
Keywords
Sukhavati scriptural picture
South Xiangtangshan grotto
image of the great miracles at Sravasti
the statues of Mohhamed Nari in Gandhara
分类号
J32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净土变相图像渊源诸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建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32-40,共9页
文摘
作为中古佛教绘画的主要题材,净土变相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对于净土变相的图像渊源问题,至今尚未取得共识。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来派"和"本土派"两个基本学术派别。"外来派"可进一步内分为印度说、犍陀罗说和粟特说。在"本土派"的主张中,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为东晋高僧支道林(314~366年)之《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最早的作品实例为麦积山第127窟(6世纪30年代)。针对敦煌的净土变相,则有四川说(南朝说)、北齐说和汉画说三种观点。
关键词
净土变相
隋唐艺术
敦煌壁画
Keywords
The Pure Land Imag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t
Dunhuang Murals
分类号
J18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像与场域——敦煌西方净土变相图中的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价值研究
4
作者
杨青
王万鹏
机构
陇东学院美术学院
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
出处
《丝绸之路》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基金
教育部2022年青年基金项目“英藏敦煌遗画原始注记目录研究”(22YJCZH214)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敦煌画派艺术研究”(YB028)。
文摘
受当今新兴概念元宇宙空间兴起所激发的群体性审美的影响,本文结合敦煌净土变相图中虚拟世界的审美空间的感知方式,从元宇宙空间场域、空间图式、空间多元化存在三个角度,详细分析敦煌净土变相图中的虚拟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的价值与意义。最后得出元宇宙的虚拟空间构建中美学观并非来自某一特定形象的支撑或渗透,而是来自整体虚拟意象系统本身,这种整体图像系统具有图像表象演绎的品质,也彰显了多元化文化与图像的内涵。
关键词
净土变相
图
元宇宙
虚拟美学
空间构建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唐代壁画的美学特征
5
作者
武丽敏
机构
晋中学院
出处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357-358,共2页
文摘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唐代壁画描绘的虽然是佛经故事,但处处透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其构图、造型、用线、设色等与敦煌莫高窟同时期的壁画相比,风格无二。
关键词
壁画
净土变相
透视
世俗化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善导大师事迹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向辉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48-54,共7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安文化史研究(091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唐初的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他继承了慧远—昙鸾—道绰一系的佛学主张,更将净土宗发展成为佛教中信众最多、简单易行的宗教。他的事迹,主要经历玄中寺问道,悟真寺修行,光明寺、实际寺度人,香积寺厝埋几个阶段。大师一生在佛经翻译、净土变相、雕塑艺术上都有突出成就,其行事学说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有着深远地影响。
关键词
善导大师
玄中寺
佛经翻译
净土变相
雕塑艺术
浮厝
分类号
B94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敦煌绢本绘画看唐代西域的经变画
7
作者
蒙中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12期32-47,2-4+1,共16页
文摘
一 经变画是指依照某部佛经来绘制的绘画作品,亦称变或变相。广义上讲,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为"变"。其中包括了情节生动的本生、因缘、戒律等故事画,它们不同于没有情节的说法图和单尊像,但这些故事画多数时候只是选取佛经的一部分内容。而狭义上的经变画,则通常特指那些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古人绘制经变画目的是运用艺术的形象,向信徒传播佛教的理念。
关键词
经变画
绘画
药师
净土变相
图
观经变
说法图
尊像
绢本设色
韦提
弥勒下生经
报恩经
分类号
J21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相龛的图像研究
陈思遥
《美术大观》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早期净土变相的型制与渊源
张同标
《武陵学刊》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净土变相图像渊源诸说
张建宇
《艺术探索》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图像与场域——敦煌西方净土变相图中的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价值研究
杨青
王万鹏
《丝绸之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唐代壁画的美学特征
武丽敏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善导大师事迹考
王向辉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由敦煌绢本绘画看唐代西域的经变画
蒙中
《中华书画家》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