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冷阴极X射线的某型直升机主桨叶配重条间隙检测
1
作者 何益龙 朱龙翔 吴晓瑜 《工程与试验》 2025年第1期61-63,共3页
针对某型直升机主桨叶配重条的结构特点和检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冷阴极X射线的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冷阴极X射线检测系统对某型直升机主桨叶配重条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配重条间隙的检测。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冷阴极X射线 直升机 主桨叶 配重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真空开关导通特性研究综述
2
作者 张自成 夏际炉 +6 位作者 胡太壮 杨增辉 袁瑜岩 张昊冉 张慧博 杨汉武 张建德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对于空间环境应用的真空开关,可以省去人工环境下的开关密封结构和附属抽真空等设备,有效减轻体积重量,且具有真空环境天成、无需密封、绝缘强度高、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在空间环境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对国内外的真空开关导通特性研... 对于空间环境应用的真空开关,可以省去人工环境下的开关密封结构和附属抽真空等设备,有效减轻体积重量,且具有真空环境天成、无需密封、绝缘强度高、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在空间环境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对国内外的真空开关导通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分析了多种类型真空开关的工作特性,评述其优缺点,并对自击穿型沿面闪络真空开关和触发型真空开关的导通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次分析了关于冷阴极材料的应用研究;然后概括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冷阴极真空开关方面的工作进展;最后探讨了冷阴极真空开关的发展趋势,为脉冲功率驱动源的空间环境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真空开关 冷阴极材料 导通特性 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触发管工作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郑松 邱春富 +1 位作者 赵永昌 展学磊 《真空电子技术》 2024年第4期37-41,46,共6页
随着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技术的发展,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高压开关是该技术中的关键元器件,使用环境也十分苛刻,要求高压开关的电阻和电感小、导通能力高、寿命长、稳定可靠。现普遍使用的一种高压开关—冷阴极触发管自... 随着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技术的发展,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高压开关是该技术中的关键元器件,使用环境也十分苛刻,要求高压开关的电阻和电感小、导通能力高、寿命长、稳定可靠。现普遍使用的一种高压开关—冷阴极触发管自击穿电压和延迟时间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直列式点火技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放电机理、改善电极表面状态、优化老炼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对其工作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采用电化学抛光提高电极表面状态,小电流和大电流老炼方案稳定放电特性的措施提高了冷阴极触发管自击穿电压和延迟时间的稳定性,提高了冷阴极触发管在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技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 冷阴极触发管 电化学抛光 老炼 工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冷阴极触发管的研究
4
作者 田伟静 史中正 +5 位作者 张欣 王霄 姜鹏 吴平 孙承革 张明 《真空电子技术》 2024年第3期85-90,共6页
冷阴极触发管是电子引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具有开关电流大、使用电压范围宽、温度范围宽、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等特点。针对电子引信系统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高可靠发展的需要,本文开展小型化冷阴极触发管的研究,设计并制得样管... 冷阴极触发管是电子引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具有开关电流大、使用电压范围宽、温度范围宽、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等特点。针对电子引信系统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高可靠发展的需要,本文开展小型化冷阴极触发管的研究,设计并制得样管。通过仿真,给出静电场分布情况。对样管进行电参数和可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工作电压范围为1.2~1.8 kV,且可通过对工作寿命、振动、高低温工作和贮存、冲击等可靠性试验考核,主要参数基本满足现代电子引信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冷阴极 触发管 低成本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冷阴极电子枪的模拟研究
5
作者 汪敏霞 魏世宗 徐季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51,共9页
文章通过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粒子工作室软件建立了一种电子通过率极高的微焦点冷阴极电子枪。重点研究了电子枪自身结构对焦点、电子通过率和阴极发射电流的影响。特别是仿照了皮尔斯电子枪的结构,采用了一种弧面阴极,并在... 文章通过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粒子工作室软件建立了一种电子通过率极高的微焦点冷阴极电子枪。重点研究了电子枪自身结构对焦点、电子通过率和阴极发射电流的影响。特别是仿照了皮尔斯电子枪的结构,采用了一种弧面阴极,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阴极凹槽,使电子通过率从75.21%提高到90.26%,同时将近500μm的焦点缩小到50μm以内。最终设计出的冷阴极电子枪在阳极电压为90 kV且栅极电压为1 kV的条件下,电子通过率可达95.41%,在阳极靶面得到的束斑有效焦点尺寸约为4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 凹槽 通过率 焦点 阴极发射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X射线成像技术在高参数火电机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朱开阳 王晓玲 顾先锋 《焊接技术》 2024年第12期51-55,共5页
奥氏体不锈钢因其高温力学性能优良,在超(超)临界机组的过热器、再热器上得到广泛应用。因奥氏体受热面氧化皮剥落、堆积、堵塞造成爆管,并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严重影响电站安全运行。同时超临界机组也存在大量由奥氏体钢与铁素体钢组... 奥氏体不锈钢因其高温力学性能优良,在超(超)临界机组的过热器、再热器上得到广泛应用。因奥氏体受热面氧化皮剥落、堆积、堵塞造成爆管,并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严重影响电站安全运行。同时超临界机组也存在大量由奥氏体钢与铁素体钢组成的异种钢接头,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发生早期开裂失效。为实现对管内堆积氧化皮及异种钢接头的无损检测和分析,文中提出一种冷阴极X射线检测方法,融合射线源优化、数字成像、现场射线检测技术于一体,可使射线检测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走向安全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 超临界 射线检测 氧化皮 焊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低压驱动的金刚石薄膜冷阴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元光 宋航 +5 位作者 李树玮 蒋红 缪国庆 金亿鑫 三村秀典 横尾邦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9-312,共4页
通过在金刚石薄膜表面沉积超薄金属薄膜作为栅极的方法,在10V左右的低压下观察到场发射现象,其发射电子的发散角度为10°左右,接近于面发射;而孤立的金刚石颗粒几乎观测不到场发射。金刚石薄膜的场发射可能来自晶间相。
关键词 低压驱动 金刚石薄膜 冷阴极特性 场致发射 面发射 真空微电子器件 冷阴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在大型游乐设施束缚装置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静楷 黄晖 +1 位作者 梁嘉堂 唐柏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24年第6期61-63,共3页
大型游乐设施因其主要的消费群体为青少年,设备的安全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被称为“特种设备中的特种设备”,乘客束缚装置作为保障乘客安全的核心安全部件,在露天环境使用过程中,其结构因不可避免的腐蚀,导致其承载能力降低的安全... 大型游乐设施因其主要的消费群体为青少年,设备的安全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被称为“特种设备中的特种设备”,乘客束缚装置作为保障乘客安全的核心安全部件,在露天环境使用过程中,其结构因不可避免的腐蚀,导致其承载能力降低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比对分析目前常见无损检测技术手段在此检测场景的应用,利用冷阴极X射线检测技术具备的高分辨率、低辐射剂量且能实时成像的优点,解决了在不破坏包覆层情况下的大型游乐设施束缚装置腐蚀检测存在“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的难题,为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游乐设施 客束缚装置 冷阴极 X射线 腐蚀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X射线技术在小径薄壁管领域应用技术研究
9
作者 杨军 张永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小径薄壁管在核电、火电和航空航天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长时间工作在高温、高压和核辐射的环境中。在气-液两相冲蚀等苛刻的工作环境中,对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阴极X射线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X射线光源。冷阴极X射线... 小径薄壁管在核电、火电和航空航天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长时间工作在高温、高压和核辐射的环境中。在气-液两相冲蚀等苛刻的工作环境中,对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阴极X射线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X射线光源。冷阴极X射线管是一种与常规热阴极X射线管相比较的新型X射线管,它具有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焦点小,能量消耗少等特点。文章对该技术在小径薄壁管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X射线技术 小径薄壁管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膜冷阴极场发射平板显示研究
10
作者 张兵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6,共1页
冷阴极场发射显示(FED)是自1991年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平板显示技术。由于FED和CRT一样是阴极电子发射主动型发光,因此具有亮度高、响应快、视角宽、色彩饱和度好等一系列优点,且能量转换效率高,因而倍受人们重视,并以惊人的速... 冷阴极场发射显示(FED)是自1991年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平板显示技术。由于FED和CRT一样是阴极电子发射主动型发光,因此具有亮度高、响应快、视角宽、色彩饱和度好等一系列优点,且能量转换效率高,因而倍受人们重视,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自1996年起,我们研究组在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的资助与支持下,以金刚石等碳基薄膜的冷阴极场发射平板显示为研究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冷阴极场发射显示 平析显示 冷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丝CVD技术制备场发射冷阴极金刚石薄膜(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志勇 王雪文 +2 位作者 赵武 戴琨 陈治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0-453,共4页
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原料 ,用热丝化学汽相淀积法 ,在 ( 1 0 0 )硅衬底上 80 0℃温度时异质生长出适合场发射的金刚石薄膜 .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喇曼光谱仪等对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 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原料 ,用热丝化学汽相淀积法 ,在 ( 1 0 0 )硅衬底上 80 0℃温度时异质生长出适合场发射的金刚石薄膜 .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喇曼光谱仪等对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薄膜是多晶金刚石 ,而且在 ( 1 1 1 )晶相择优生长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 1 1 1 )晶粒的外形几乎都是四面体结构 ,具有很多尖端 ,可以加强一定电压下的电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场发射冷阴极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 特性分析 热丝CVD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图形定向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冷阴极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长青 丁明清 +4 位作者 李兴辉 白国栋 张甫权 冯进军 邵文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366,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微图形化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冷阴极,每个图形的直径仅为1μm,构成一个发射单元。制作工艺如下:首先在硅(100)基片上沉积氮化钛缓冲层,然后采用曝光工艺获得直径为1μm的胶孔阵列,沉积催化剂铁,最后采用直流等离子体增强... 本文介绍了一种微图形化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冷阴极,每个图形的直径仅为1μm,构成一个发射单元。制作工艺如下:首先在硅(100)基片上沉积氮化钛缓冲层,然后采用曝光工艺获得直径为1μm的胶孔阵列,沉积催化剂铁,最后采用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DC-PECVD)生长直立的碳纳米管。并对17500个发射单元的阵列阴极进行了表面形貌表征及场发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阵列阴极的一致性较好;最低开启电场为1 V/μm;电场为17 V/μm时,测得的电流密度已达到90 mA/cm2;发射电流为550μA时,在2.5 h内的波动小于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图形 定向碳纳米管 场发射阵列冷阴极 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冷阴极荧光灯光照处理对红掌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纪思羽 王政 +3 位作者 聂世焕 陈颖 何松林 杨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2,268,共5页
以红掌‘骄阳’为材料,研究不同比例光质冷阴极荧光灯(CCFL)光照处理对其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比例的光质处理可有效促进红掌试管苗生长与其品质提高。在100%R(红光)处理下,红掌试管苗的株高、根长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 以红掌‘骄阳’为材料,研究不同比例光质冷阴极荧光灯(CCFL)光照处理对其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比例的光质处理可有效促进红掌试管苗生长与其品质提高。在100%R(红光)处理下,红掌试管苗的株高、根长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在70%R+30%B(蓝光)处理下,叶数、根数及叶长、试管苗各部分鲜干质量、干物率以及根系活力达到最大值。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在60%R+4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叶绿素a/b比值与红光/蓝光比值呈负相关,在10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70%R+30%B处理较佳,有利于红掌试管苗的形态生长、根部生长以及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荧光灯 红掌 组织培养 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管电子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江 谌静 王德波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1-687,728,共8页
简要介绍了场致发射的原理及其相比于热电子发射的优势,阐述了碳纳米管场发射的性能和基于碳纳米管(CNT)场发射X射线管电子源的典型结构,重点讨论了三极式与二极式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管电子源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碳纳米管X射线源的成像技... 简要介绍了场致发射的原理及其相比于热电子发射的优势,阐述了碳纳米管场发射的性能和基于碳纳米管(CNT)场发射X射线管电子源的典型结构,重点讨论了三极式与二极式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管电子源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碳纳米管X射线源的成像技术应用。今后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取代传统的热阴极应用于X射线管电子源,可制成高时间分辨率、体积小、脉冲响应、能耗低和寿命长的微型X射线管,基于这些优势衍生出的新型X射线成像技术将推动临床医疗、安检和工业检测等领域的技术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场发射 X射线管 冷阴极 阳极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碳纳米管电接触及粘贴性能的一体式冷阴极制作(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玉魁 王凤歌 +2 位作者 刘兴辉 卢文科 曾凡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7-644,共8页
在阴极玻璃面板上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式冷阴极.印刷的银浆被烧结后用于形成银底电极.制备了薄层底电极浆料,其中含有大量碳纳米管.将薄层底电极浆料印刷在银底电极表面,然后再将普通碳纳米管浆料制作在烘烤的薄层底电极浆料上.利用高... 在阴极玻璃面板上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式冷阴极.印刷的银浆被烧结后用于形成银底电极.制备了薄层底电极浆料,其中含有大量碳纳米管.将薄层底电极浆料印刷在银底电极表面,然后再将普通碳纳米管浆料制作在烘烤的薄层底电极浆料上.利用高纯度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在烧结炉中对这两种浆料同时进行烧结.烧结后的薄层底电极将和银底电极相互融合在一起,碳纳米管层则覆盖于薄层底电极的表面.同一阴极像素中制作了两个碳纳米管发射极.备用碳纳米管发射极的存在,有利于延长整体显示器的使用寿命.利用薄层底电极作为碳纳米管层和银底电极之间的中间层,能够有效改善碳纳米管的粘贴性能,同时增强二者之间的可靠欧姆接触.利用碳纳米管作为阴极制作了一体式冷阴极场发射显示器.该显示器具有良好的发光图像质量以及更好的场发射特性.与普通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显示器相比,一体式冷阴极场发射显示器能够将开启场强从2.11V/μm减小到1.68V/μm;将最大场发射电流从905μA提高到1 866.2μA;数值为367μA场发射电流的电流波动不超过4.5%.该一体式冷阴极场发射显示器已经以稳定的发光亮度而连续运行10余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 银底电极 烧结 丝网印刷 场致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电子源在微波器件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少芝 陈军 许宁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6-29,共4页
介绍了冷阴极电子源的研究进展和它们在现代微波器件和系统上的应用,并预测它们在这一方面应用的可能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子发射 冷阴极电子源 微波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阴极闸流管的同步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远灿 刘庆想 +3 位作者 王庆峰 张政权 高国强 胡克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720,共4页
对TPI1-10k/50型冷阴极闸流管应用的同步特性开展了研究,通过对闸流管触发参数包括储氢加热电压、直流预电离电流、辅助触发脉冲电流、以及主触发脉冲电流的实验研究,实现了该闸流管在工作电压40 kV、工作电流16 kA、脉冲宽度200 ns、... 对TPI1-10k/50型冷阴极闸流管应用的同步特性开展了研究,通过对闸流管触发参数包括储氢加热电压、直流预电离电流、辅助触发脉冲电流、以及主触发脉冲电流的实验研究,实现了该闸流管在工作电压40 kV、工作电流16 kA、脉冲宽度200 ns、重复频率20 Hz条件下,延时抖动约2 ns。另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通过调节触发参数,可以实现开关延时的调节,达到40 ns范围内精确到±1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阴极闸流管 抖动 延时 同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显示用场发射冷阴极材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段新超 王小平 +2 位作者 王丽军 王隆洋 张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2,共5页
简要介绍了场致发射显示器件的结构和原理,全面总结了人们正在研究的各种场发射冷阴极材料,其中主要包括金属场致发射阵列、硅场致发射阵列、金刚石及其相关薄膜、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一维纳米材料、碳化物、氮化物薄膜等。并展望了场... 简要介绍了场致发射显示器件的结构和原理,全面总结了人们正在研究的各种场发射冷阴极材料,其中主要包括金属场致发射阵列、硅场致发射阵列、金刚石及其相关薄膜、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一维纳米材料、碳化物、氮化物薄膜等。并展望了场致发射显示器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致发射 冷阴极 场致发射阵列 金刚石薄膜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UV曝光技术研制单根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冷阴极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长青 丁明清 +3 位作者 李兴辉 白国栋 张甫权 冯进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普通的紫外(UV)光刻工艺,结合“变倾角缩口”新技术,研制了不同发射单元尺寸的碳纳米管(CNTs)阵列阴极。扫瞄电镜分析表明,随着缩口尺寸的依次减小(从0.6μm到0.4μm,最后到0.2μm),发射单元内CNTs的根数也不断减少... 通过普通的紫外(UV)光刻工艺,结合“变倾角缩口”新技术,研制了不同发射单元尺寸的碳纳米管(CNTs)阵列阴极。扫瞄电镜分析表明,随着缩口尺寸的依次减小(从0.6μm到0.4μm,最后到0.2μm),发射单元内CNTs的根数也不断减少。当孔径缩至0.2μm时,发射单元仅由1根~3根CNTs组成,并且大部分单元顶端均有单根CNT伸出,使得整个发射体近似于单根CNT。场发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0.2μm发射单元尺寸的阵列阴极,开启电场约2V·μm-1;当场强为20V·μm-1时,该阵列的电流密度达到0.35A·cm-2,比1μm尺寸的阵列阴极提高了近4倍,比连续生长的薄膜CNTs阴极则高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光刻技术 变倾角缩口 定向碳纳米管的生长 场发射阵列冷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变压器在冷阴极管驱动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以华 杨智 +1 位作者 陈挚睿 宋军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0-803,共4页
电磁式变压器用于冷阴极管驱动器时易被击穿,电磁干扰严重,功率损耗较大,难以使驱动器实现平面化和轻量化.利用压电变压器替代电磁式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及设计半桥型逆变器作为压电变压器的输入级、LC电路作为输出级电路,并采用频率跟踪... 电磁式变压器用于冷阴极管驱动器时易被击穿,电磁干扰严重,功率损耗较大,难以使驱动器实现平面化和轻量化.利用压电变压器替代电磁式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及设计半桥型逆变器作为压电变压器的输入级、LC电路作为输出级电路,并采用频率跟踪技术控制压电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则可以使冷阴极管驱动器的整体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变压器 冷阴极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