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战后期美国对苏联的认知战及其当代启示
1
作者 史澎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65,307,共16页
认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影响目标国民众的认知过程,渗透、削弱、征服或摧毁其认知机制,引发思维扭曲、改变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乃至改变一个国家颜色的行动模式。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认知战逐渐取... 认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影响目标国民众的认知过程,渗透、削弱、征服或摧毁其认知机制,引发思维扭曲、改变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乃至改变一个国家颜色的行动模式。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认知战逐渐取代心理战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进而改变苏联社会制度基础的新型武器。在这一战略引领下,美国借助其强大的软实力向苏联发起了认知战攻势,逐渐改变了苏联民众的传统认知以及苏联领导层的判断和决策,使苏联逐渐丧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最终引发苏联国内动乱和解体。苏联的惨痛教训对当今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对美国认知战的研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筑牢国家文化安全防线,提升外交战略主动性,强化网络空间与技术创新,稳健应对美国认知战,牢牢把握国际涉华舆论主导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美战略博弈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牢牢掌控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和话语权,确保我国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认知战 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安全 国际话语权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北约东扩次序的逻辑
2
作者 周建仁 欧高荣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共37页
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后,北约失去了原先的共同威胁,但北约却继续存在,甚至在冷战结束后还先后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东扩进程。北约东扩进程中,为什么几乎同时提出入盟申请的中东欧国家有些较先加入而有些则较晚加入?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变量... 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后,北约失去了原先的共同威胁,但北约却继续存在,甚至在冷战结束后还先后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东扩进程。北约东扩进程中,为什么几乎同时提出入盟申请的中东欧国家有些较先加入而有些则较晚加入?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变量的理性解释框架,认为中东欧国家的战略重要性将影响北约国家通过纳其入盟来寻求获益的动机,以及阻止其加入敌对一方以规避损失的动机,战略重要性越高,这两种动机越大;这些国家面临威胁的重大性,决定了该国在无外援情况下被迫屈服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北约防止其加入敌对一方以规避损失的动机,威胁重大性越大,规避损失的动机也就越大。而北约寻求获益动机和规避损失动机的大小,决定了其把该国纳入北约的优先次序,进而影响该国入盟先后次序。由以上理论框架推导出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即战略重要性高且面临威胁大的国家首先加入北约,战略重要性高而面临威胁小的国家中间加入北约,战略重要性低而面临威胁大的国家也在中间加入,而战略重要性低且面临威胁小的国家则最后加入。对12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进程进行的案例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同盟扩大次序理论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北约 东扩次序 战略重要性 威胁重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国际政治中的文化冲突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骥 李辉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8,共6页
冷战后 ,国际政治中的文化冲突呈现许多新特点 ,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方式、产生途径、影响与作用还是在解决方式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原因相关 ,而且也受冷战后国际政治新情况的影响 ,而国家利益内涵和结构的变化是其... 冷战后 ,国际政治中的文化冲突呈现许多新特点 ,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方式、产生途径、影响与作用还是在解决方式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原因相关 ,而且也受冷战后国际政治新情况的影响 ,而国家利益内涵和结构的变化是其变动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国际政治 解决方式 国家利益 新特点 文化冲突 新情况 变动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中的单边经济制裁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刚 黄国华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共6页
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对峙终结,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外交成为总体外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开展经济外交。在出现经济摩擦的情况下,中... 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对峙终结,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外交成为总体外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开展经济外交。在出现经济摩擦的情况下,中国从来都避免采取武力或经济制裁等硬性手段,主张在平等协商和谈判的基础上解决分岐。而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受其资本主义经济外交理念的支配,却将经济制裁作为其经济外交政策的核心。经济制裁是把“双刃剑”,有可能在国际政治中得以延续.但是如果不转变传统的制裁思维,经济制裁的最终破产又将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 经济外交 经济制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下的担忧:冷战后东盟国家对中国在地区安全角色的认知 被引量:3
5
作者 唐翀 李志斐 张楠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47-58,66,共13页
冷战结束之后,东南亚地区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对东盟国家来说,这种变化并没有让它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它们一致的看法是,本地区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地区大国崛起所带来的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主要来自中国的稳... 冷战结束之后,东南亚地区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对东盟国家来说,这种变化并没有让它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它们一致的看法是,本地区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地区大国崛起所带来的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主要来自中国的稳定与未来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如何应对不确定所引发的担忧则构成了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东盟国家 中国 地区安全 理解 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泰南穆斯林分离运动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一平 吴向红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39-49,67,共12页
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背景入手,分析泰南穆斯林分离运动在冷战后时期再度兴起的原因,阐明泰南穆斯林分离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着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冷战后 泰南穆斯林 分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冷战后的恐怖主义泛滥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世雄 胡泳浩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30-33,共4页
冷战后时代国际局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稳定因素在急剧增加。除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内乱之外,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恐怖主义构成了一个突出的方面。恐怖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90年代的恐怖主义显现出动机复杂化、... 冷战后时代国际局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稳定因素在急剧增加。除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内乱之外,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恐怖主义构成了一个突出的方面。恐怖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90年代的恐怖主义显现出动机复杂化、行动跨国化、形式多样化、手段技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恐怖活动 冷战后时代 反恐怖主义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恐怖分子 恐怖主义活动 恐怖组织 意识形态 大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际法视角看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 被引量:12
8
作者 贺鉴 蔡高强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1,25,共7页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介于宪章第六章规定的和平方法和第七章规定的强制方法之间的一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干预手段。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了重大变化,对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介于宪章第六章规定的和平方法和第七章规定的强制方法之间的一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干预手段。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了重大变化,对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摆脱困境,联合国维和行动必须准确定位,坚持维和三原则,尽快制定专门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法典,正确对待人道主义干涉,完善国际干预机制,由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维和行动 冷战后 国际法 国际和平与安全 视角 人道主义干涉 不干涉内政 干预手段 和平方法 重大变化 国家主权 禁止使用 摆脱困境 准确定位 正确对待 干预机制 第七章 第六章 三原则 维护 武力 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何忠义 盛中超 《国际论坛》 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届政府演变过程 ,表现出了由消极到较为积极再到消极的环境外交发展态势。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同其冷战后总体国际战略思想相一致 ,是其总体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冷...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届政府演变过程 ,表现出了由消极到较为积极再到消极的环境外交发展态势。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同其冷战后总体国际战略思想相一致 ,是其总体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受到国内外 ,尤其是国内诸多因素的限制 ,这些限制是美国环境外交跌宕起伏的原因。总体来看 ,冷战后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是完全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 ,并不是出于所谓的“全球环境领导责任” ,我们有必要分析、认识这一演变过程及其政策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 环境外交政策 全球气候谈判 国家利益 克林顿 布什 京都议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欢容 刘欣宜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9年第8期3-7,共5页
冷战结束后,东盟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保证东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地区战略。在东盟各国看来,单纯依靠东盟自身的力量是无法保障本地区安全的,而大国出于利益的驱动和对权力的追求,一定... 冷战结束后,东盟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保证东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地区战略。在东盟各国看来,单纯依靠东盟自身的力量是无法保障本地区安全的,而大国出于利益的驱动和对权力的追求,一定会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扩张和竞争。东盟需要利用这些大国之间的相互竞争以达到某种均衡的态势,从而保证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大国平衡战略是指不排除大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各自对权力的追求,主动与其发展政治、经济、安全等全方位关系,但不与之结盟,同时防止任何大国势力过于强大,以达到大国在地区的势力均衡、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平衡战略 东盟 冷战后 东南亚地区 地区安全 相互竞争 冷战结束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笑 王广金 吴金平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冷战以后,美国-印尼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反反复复。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冷战结束初期,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印尼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相互依存不断加... 冷战以后,美国-印尼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反反复复。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冷战结束初期,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印尼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双边政治关系则相对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东南亚开始践行其“民主扩展”战略,致使美国-印尼双边政治关系“荆棘丛生”,而经济关系则“陷入低迷”;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始积极构建“反恐联盟”,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再度“升温”,双边经贸关系趋于“回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战略 美国 印尼 冷战后 东南亚地区 经贸关系发展 政治关系 亚洲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状况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春艳 周聿峨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9年第12期83-86,共4页
随着冷战的终结,国际局势不断趋向缓和,许多国家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管制。在这种大背景下,冷战后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通过对冷战后华文小学及华文独立中学发展状况的分析,揭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 随着冷战的终结,国际局势不断趋向缓和,许多国家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管制。在这种大背景下,冷战后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通过对冷战后华文小学及华文独立中学发展状况的分析,揭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华文小学 华文独立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日对华外交政策变化的比较研究——从地缘政治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兰 周建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50,共8页
冷战后 ,美日对华政策存在着共同点 ,即防范中国的崛起。但是 ,美日对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分歧 :在地缘政治上 ,美国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视点出发 ,日本更多地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从发展轨迹来看 ,中美关系有张有弛 ,但战略上的紧张关系... 冷战后 ,美日对华政策存在着共同点 ,即防范中国的崛起。但是 ,美日对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分歧 :在地缘政治上 ,美国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视点出发 ,日本更多地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从发展轨迹来看 ,中美关系有张有弛 ,但战略上的紧张关系始终存在。从整体上看 ,日本对华政策趋于强硬。中日关系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尤其是在政治安全合作层面 ,中日之间的竞争在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日对华外交政策 地缘政治与地区主义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影响中日关系的结构性因素检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晓光 岳鹏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影响中日关系的众多因素中,结构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在梳理了之前学者对中日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几项论及比较集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并对其进行了概念操作化,将其定量为可以分析的具体指标。在数据的选用上,文章... 在影响中日关系的众多因素中,结构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在梳理了之前学者对中日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几项论及比较集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并对其进行了概念操作化,将其定量为可以分析的具体指标。在数据的选用上,文章选择了1991年—2011年中日关系及各项影响指标的相关数据,并分别对每项指标进行二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是现实存在的,东亚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都会使中日关系下降,而中美关系的改善不仅不能使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反而会加剧中日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这一点与许多学者提出的"日本在对华战略上跟随美国脚步"的观点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中日关系 结构性影响因素 二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凸显及其缘由 被引量:3
15
作者 阎静 王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5,共4页
台湾问题是当今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冷战结束后台湾问题在两国关系中凸显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剖析了其凸显的缘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冷战后 中日关系 台湾问题 中国 日本 台湾省 政治格局 经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核危机频发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长敏 马方方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冷战的终结带来了国际核裁军的良好势头,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印巴核竞赛、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频频出现,一些大国的核政策也出现了逆转,国际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导致这一时期核问题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核危机应对过... 冷战的终结带来了国际核裁军的良好势头,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印巴核竞赛、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频频出现,一些大国的核政策也出现了逆转,国际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导致这一时期核问题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核危机应对过程中,和平解决成为相关国家的首要选择;核大国积极介入共同干预;相关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空前活跃;地区安全机制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核不扩散机制 核竞赛 核危机 区域安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建飞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17,28,共6页
冷战后 ,中美关系跌宕起伏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受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无论对美国对华政策遏制派还是接触派都起作用。遏制派试图像对付苏联那样来对付中国 ;而接触派则想促使中国向美国所希望的方... 冷战后 ,中美关系跌宕起伏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受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无论对美国对华政策遏制派还是接触派都起作用。遏制派试图像对付苏联那样来对付中国 ;而接触派则想促使中国向美国所希望的方向演变。但双方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即彻底清除共产主义。无论是克林顿民主党政府还是布什共和党政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对华政策 遏制 意识形态 中美关系 共和党 民主党 希望 因素 克林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中国多边首脑外交的特点与动因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华锋 姜爱凤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冷战后,中国以亚太地区和联合国为中心,开展了积极的多边首脑外交。其具有力度不断加大、内容逐渐多元、外在制度完备、内在缺乏约束等特点。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则是中国开展多边首脑外交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 冷战后 中国 多边首脑外交 特点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合流及反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咏红 王俏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但集中于二战前的传统右翼与战后新右翼的联系和区别,还有右翼团体的暴力行为,以及美化侵略战争和为战犯翻案等问题。笔者以为,对二战后的60多年,可以进一步作...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但集中于二战前的传统右翼与战后新右翼的联系和区别,还有右翼团体的暴力行为,以及美化侵略战争和为战犯翻案等问题。笔者以为,对二战后的60多年,可以进一步作时期划分,即以上世纪80年代末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冷战后 合流 90年代以来 中国学术界 研究成果 暴力行为 右翼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制裁 被引量:9
20
作者 邱芝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经济制裁政策 国际关系 冷战后 国际政治 国际经济制裁 发达国 国家利益 联合国 经济利益 经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