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冷和平” 对国际战争问题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宏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共8页
当今世界依然非常不太平,乌克兰危机、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伊斯兰国"冲突、也门冲突等此起彼伏,国际社会依然面临着国际战争的严峻考验,处于"冷和平"状态。"冷和平"给人以和平的假象,中小国家容易&... 当今世界依然非常不太平,乌克兰危机、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伊斯兰国"冲突、也门冲突等此起彼伏,国际社会依然面临着国际战争的严峻考验,处于"冷和平"状态。"冷和平"给人以和平的假象,中小国家容易"任性",大国容易缺乏包容,低端政治问题容易"越位",容易酿成真正的大危机与大危险。"冷和平"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中国要实现对"冷和平"的超越,就一定要处理好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要尽可能多发掘那些能帮助中美关系走近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同时尽最大努力减少美日关系走近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战争 中美关系 中日关系 冷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俄关系的新态势及其根源——《冷和平:俄罗斯的新帝国主义》介评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祖贵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3,40,共3页
关键词 新帝国主义 俄罗斯 冷和平 美俄关系 根源 态势 协调与合作 2004年 能源安全 相互关系 重新审视 研究项目 研究中心 国际战略 调整方向 对外战略 反扩散 出版社 美国 反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埃以“冷和平”关系的形成及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天社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虽然实现了和平,但两国的关系却形成了“冷和平”状态,表现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谈判无果而终、埃及反以情绪上升,埃以政治交往冷漠、埃以经济交往呈现一方冷一方热的局面等。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延续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虽然实现了和平,但两国的关系却形成了“冷和平”状态,表现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谈判无果而终、埃及反以情绪上升,埃以政治交往冷漠、埃以经济交往呈现一方冷一方热的局面等。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延续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第一,和平并未打破埃及和以色列不信任的“心理之墙”;第二,埃及和以色列对和平与正常化理解有差异;第三,两国在塔巴问题、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上的尖锐矛盾。在两国冷和平关系的背后,反映的是两国对中东地区领导权的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以色列 冷和平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以“冷和平”影响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志馥 于亚娟 《亚非纵横》 2007年第6期32-35,52,共5页
埃及是最早与以色列实现和平的阿拉伯国家,和解后的埃以关系却陷入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状态。事实上,埃以之间形成了一种"冷和平"。本文从"冷和平"角度对埃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等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冷和平 中东和平进程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维营协议”后的埃以“冷和平”
5
作者 侯典芹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2,共6页
"戴维营协议"签订以后,埃及与以色列两国逐步走向关系正常化。然而,在这个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埃以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尤其是埃以之间的塔巴问题和巴勒斯坦自治问题成为障碍。埃以在这些问题上的谈判被拖延下来... "戴维营协议"签订以后,埃及与以色列两国逐步走向关系正常化。然而,在这个协议的执行过程中,埃以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尤其是埃以之间的塔巴问题和巴勒斯坦自治问题成为障碍。埃以在这些问题上的谈判被拖延下来,阻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埃以关系,两国之间并没有出现一个"蜜月期",而是始终保持一种"冷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营协议 埃以关系 冷和平 巴勒斯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以“冷和平”关系的缘由探析
6
作者 田志馥 谭跃龙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回首埃以握手言和以来的双边关系,不难发现两国交往更多体现在政治层面,民间交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此种非常态的双边关系即为"冷和平".运用唯物史观的内外因辩证原理深刻剖析"冷和平"状态形成及持续的背景因素,了... 回首埃以握手言和以来的双边关系,不难发现两国交往更多体现在政治层面,民间交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此种非常态的双边关系即为"冷和平".运用唯物史观的内外因辩证原理深刻剖析"冷和平"状态形成及持续的背景因素,了解其深层次的必然性,对于准确理解埃以双边关系及埃及、以色列各自的外交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毫无疑问,这也有助于对埃以关系的发展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和平 埃及 以色列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冷和平”打破之后
7
作者 张家栋 《人民周刊》 2018年第3期34-35,共2页
2017年,在外交方面,印度与美国、日本的外交关系继续推进,对华政策也一反常规,通过一次洞朗对峙事件展示了印度的强势外交政策。印度外交正在快速转型印度外交正快速远离不结盟外交传统。在双边层面,印度促进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之间... 2017年,在外交方面,印度与美国、日本的外交关系继续推进,对华政策也一反常规,通过一次洞朗对峙事件展示了印度的强势外交政策。印度外交正在快速转型印度外交正快速远离不结盟外交传统。在双边层面,印度促进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关系。印度对外政策与美国对外政策的相似性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外政策 冷和平 外交关系 中印 对华政策 外交政策 外交传统 军事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和平:解读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理查德.萨克瓦 张红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36,共18页
冷战虽然结束,但大国竞争(或冲突)的现实却依旧。在1994年12月于布达佩斯举行的欧安组织首脑会议上,鲍里斯·叶利钦总统曾发出警告:如果西方企图通过不断地威胁重新发动冷战的方式来打压俄罗斯,不让其追求自身"正常"的大... 冷战虽然结束,但大国竞争(或冲突)的现实却依旧。在1994年12月于布达佩斯举行的欧安组织首脑会议上,鲍里斯·叶利钦总统曾发出警告:如果西方企图通过不断地威胁重新发动冷战的方式来打压俄罗斯,不让其追求自身"正常"的大国利益,那么这将有直接导致"冷和平"出现的危险。他的警告表现出惊人的先见之明。冷战不对称地结束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赢家和输家必然的逻辑,而非共同的努力),但冷战冲突的模式却以新的形式继续着。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叶利钦总统统治时期还是21世纪普京总统治下,均未出现一个稳定、包容的冷战后国际体系。叶利钦和普京都试图将俄罗斯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以及扩大的安全体系中,但冷战被超越的方式却为未来的冲突种下了祸根。时至今日,这种冲突仍在挑战着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和平 俄罗斯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和平”——叶利钦的忧虑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良福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共2页
“欧洲还没有来得及摆脱‘冷战’的积垢,就面临着陷入‘冷和平’的危险”。这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4年12月5日在布达佩斯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发出的警告。 叶利钦为何发出“冷和平”的警告?原因在于自去年7月布鲁塞尔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以来... “欧洲还没有来得及摆脱‘冷战’的积垢,就面临着陷入‘冷和平’的危险”。这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4年12月5日在布达佩斯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发出的警告。 叶利钦为何发出“冷和平”的警告?原因在于自去年7月布鲁塞尔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以来,特别是在12月布达佩斯欧安会首脑会议上俄罗斯关于欧洲安全的主张遭到了美欧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冷和平 欧安会 叶利钦 美欧 欧洲安全 首脑会议 布达佩斯 东欧国家 西方七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和平”概念不适用于两岸关系
10
作者 陈鸿惠 《统一论坛》 2016年第3期8-9,共2页
在当前对于两岸关系走向的研究、宣传中",冷和平"概念正在日益被提及和渲染。"冷和平"概念原为描述国际关系的专门用语,体现国与国关系的内涵,既不符合"一国两制"政策要旨,也不适用于两岸关系。"冷和平"概念的"张冠李戴",将... 在当前对于两岸关系走向的研究、宣传中",冷和平"概念正在日益被提及和渲染。"冷和平"概念原为描述国际关系的专门用语,体现国与国关系的内涵,既不符合"一国两制"政策要旨,也不适用于两岸关系。"冷和平"概念的"张冠李戴",将导致以下4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冷和平 概念 国际关系 一国两制 不利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世界形势的新特征--"冷和平"
11
《云南国防》 1998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世界 国际形势 冷和平 军事斗争
全文增补中
显性的双框架与隐性的双中心--冷和平时期的亚太区域合作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玉主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39,155,共18页
区域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关系,因此合作的性质和形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或区域国际秩序性质的影响。反过来,在特定国际或地区秩序下形成的区域合作格局本身又是其赖以存在的国际秩序的一部分。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经济的成功到目... 区域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关系,因此合作的性质和形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或区域国际秩序性质的影响。反过来,在特定国际或地区秩序下形成的区域合作格局本身又是其赖以存在的国际秩序的一部分。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经济的成功到目前为止已经带动中国走向崛起,并使大国之间已经建立了紧密相互依赖关系的亚太地区进入一种冷和平秩序状态。与此前人们使用的冷和平概念不同,作者把冷和平定义为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一种正常状态。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和平,但又以大国的相互竞争为特点。在冷和平秩序下,大国之间的合作会十分关注相对收益,而这种脱离国际合作共赢理念的行为会异化亚太区域合作的动力基础,并使区域合作安排被工具化。作为这种变化的结果,亚太地区目前出现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将并行存在而发展成一种双框架格局,中美在这个双框架背后的隐性竞争则使该框架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区域合作 冷和平 双框架 权力结构
原文传递
“冷和平”治下的中日海权博弈分析:结构、脉络、前景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兰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71,126,共11页
近年来,中日出现了"冷和平"治下的复合型海上竞争与合作态势,即中日海上合作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的趋势,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冲突与分歧,中日海权博弈的结构、脉络、前景日益清晰。2018年初以来,中日在继续进行海权博弈的同时,... 近年来,中日出现了"冷和平"治下的复合型海上竞争与合作态势,即中日海上合作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的趋势,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冲突与分歧,中日海权博弈的结构、脉络、前景日益清晰。2018年初以来,中日在继续进行海权博弈的同时,积极推进海空联络机制等海上危机管理机制,谋求实现从"冷和平"—冲突化解—"积极和平"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和平 海权结构 中日海权博弈 冲突化解 积极和平
原文传递
我看“冷和平”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逸舟 《国际经济评论》 1996年第3期34-34,共1页
我看“冷和平”王逸舟近一段时期,国内外关于"冷和平"的议论不绝于耳。论者列举国际关系中这样那样的新的冲突、特别是大国关系间这样那样的新的磨擦,证明形势的严峻或始料未及,表达了各式各样的担忧与警惕。一些议论听起来给人的... 我看“冷和平”王逸舟近一段时期,国内外关于"冷和平"的议论不绝于耳。论者列举国际关系中这样那样的新的冲突、特别是大国关系间这样那样的新的磨擦,证明形势的严峻或始料未及,表达了各式各样的担忧与警惕。一些议论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冷和平"似乎意味看某种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和平 国际关系 大国关系 国内外 议论 冷战
原文传递
试论“冷和平时代”及其基本特征——关于时代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玉 《当代亚太》 1997年第2期3-7,共5页
试论“冷和平时代”及其基本特征——关于时代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张晓玉时代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是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项工作的战略依据。冷战结束后,世界究竟进入了一个什么性质的时代?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 试论“冷和平时代”及其基本特征——关于时代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张晓玉时代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是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项工作的战略依据。冷战结束后,世界究竟进入了一个什么性质的时代?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无一个公认统一的提法。有曰“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和平 利益磨合 基本特征 时代问题 国际恐怖主义 意识形态外交 国际关系 政治中心 亚三足鼎立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原文传递
超越冷和平:新世纪中美关系的现状与超越
16
作者 范明英 李广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7,共6页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人类最为关注的现象之一。战争与和平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部分,也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常态。目前还存在着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冷和平。当今世界正处于非常不稳定的"冷和平"状态。当今世界...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人类最为关注的现象之一。战争与和平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部分,也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常态。目前还存在着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冷和平。当今世界正处于非常不稳定的"冷和平"状态。当今世界貌似有序,实则无序,和平日益趋冷。中美无论合作还是斗争,都将成为世界的主角,中美相处之道,应超越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维,着力构建"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和平 中美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
原文传递
美俄“冷和平”下的对抗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征东 《瞭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6-57,共2页
俄美展开地缘政治角逐,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发生冲突,关系恶化势在必然,但还不至于发展到“冷战”
关键词 冷和平 对抗 导弹防御系统 导弹防御技术 国防部长 反导系统 俄罗斯 美国
原文传递
“冷和平”治下的中日海权博弈分析:结构、脉络、前景
18
作者 高兰 《日本学刊》 CSSCI 2019年第B06期157-159,共3页
近年来,中日出现了冷和平治下的复合型海上竞争与合作态势。即,在围绕东海钓鱼岛、南海等海上争端持续进行的同时,海上安全合作也在切实加强,出现了冷和平治下的复合型竞争与合作态势。中日积极推进海空联络机制等海上危机管理机制,谋... 近年来,中日出现了冷和平治下的复合型海上竞争与合作态势。即,在围绕东海钓鱼岛、南海等海上争端持续进行的同时,海上安全合作也在切实加强,出现了冷和平治下的复合型竞争与合作态势。中日积极推进海空联络机制等海上危机管理机制,谋求实现冷和平-冲突化解-积极和平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中日海权博弈的结构、脉络、前景日渐清晰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分析 冷和平 结构 海权 脉络 竞争与合作 危机管理机制 安全合作
原文传递
何谓“冷和平”
19
作者 易硕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9,共1页
“冷和平”一词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提出的。1994年12月5日。
关键词 冷和平 俄罗斯 叶利钦 欧安会 欧洲安全 北约 布达佩斯 首脑会议 美欧 美国总统
原文传递
“冷和平”恐成中东局势新常态
20
作者 刘畅 《党员文摘》 2021年第3期47-48,共2页
2020年11月30日,伊拉克军方消息人士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指挥官在伊拉克与叙利亚交界处遭无人驾驶飞机袭击身亡。前不久,伊朗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尽管尚无组织或个人宣布制造此次袭击,但伊朗方面认为... 2020年11月30日,伊拉克军方消息人士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指挥官在伊拉克与叙利亚交界处遭无人驾驶飞机袭击身亡。前不久,伊朗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遇刺身亡。尽管尚无组织或个人宣布制造此次袭击,但伊朗方面认为,此次袭击由以色列策划实施,并指控幕后有美国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局势 冷和平 新常态 无人驾驶飞机 伊斯兰革命卫队 策划实施 伊朗 以色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