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对比研究
1
作者 万爱玲 丁爱英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接受冷刀锥切术(CK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锥切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医院(...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接受冷刀锥切术(CK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锥切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CKC组(45例,行CKC治疗)和LEEP组(46例,行LEEP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锥切指标与术后宫颈变化,随访期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LE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CKC组,手术时间、术后宫颈阴道部缩短长度均短于CKC组,术后切缘阳性率高于CKC组,锥切面积、高度均小于CKC组;术后6个月LEEP组患者宫颈完全愈合率高于CKC组,宫颈狭窄程度轻于CKC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建立及社会功能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均升高,且LEEP组均高于CKC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复发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KC和LEEP对CIN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但是和CKC比较,LEEP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宫颈环形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瘤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泓 李咏 张璨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瘤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瘤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锥切组织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锥切组织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分别应用于宫颈鳞状上皮瘤变患者中,前者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中情况与术后情况,创口更小,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鳞状上皮瘤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周秋香 何香兰 张爱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1期1709-1710,171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CIN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27例和改良组33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宫颈电刀锥切术,改良组采用改良宫颈...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CIN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27例和改良组33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宫颈电刀锥切术,改良组采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标本锥切高度、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活组织检查结果[标本切缘阳性率、浸润癌检出率、病理结果升级率],评估两组术后随访期间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率、CIN复发率。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标本锥切高度高于传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切缘阳性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改良组HR-HPV持续感染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浸润癌检出率、病理结果升级率、CIN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CIN更为安全有效,手术疗效较佳,术后并发症风险低,且有利于降低切缘阳性率和远期HR-HPV持续感染风险,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缝合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病变患者中的疗效评估
4
作者 廖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1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免缝合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病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病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缝合法的宫颈... 目的:分析免缝合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病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病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缝合法的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免缝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子宫颈创面完全上皮化、早产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12周,研究组子宫颈创面完全上皮化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缝合宫颈冷刀锥切术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颈病变患者可促进患者恢复,促进术后子宫颈创面完全上皮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免缝合宫颈冷刀锥切术 时间 中出血量 后出血量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S16及HMGB1蛋白表达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复发中预测价值
5
作者 韩莉 张阳 冯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子(RGS)1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冷刀锥切术(CKC)后复发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患者均行CKC后且术后病理切缘...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子(RGS)1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冷刀锥切术(CKC)后复发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患者均行CKC后且术后病理切缘阴性的238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术中采集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RGS16、HMGB1蛋白表达情况。术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术后1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对比2组RGS16、HMGB1蛋白表达情况,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SIL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无失访,HSIL患者术后复发24例,复发率为10.08%,剩余214例均未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产次、有腺体累及、术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术后液基细胞学阳性例数占比、RGS16蛋白阳性表达率、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GS16蛋白阳性表达、HMGB1蛋白阳性表达为HSIL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GS16蛋白、HMGB1蛋白阳性表达及二者联合预测HSIL患者术后复发的AUC值分别为0.740、0.790、0.818(P<0.05),且二者联合的AUC值更高(P<0.05)。结论RGS16蛋白、HMGB1蛋白阳性表达可用于预测HSIL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信号调节子1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冷刀锥切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6
作者 陈燕 毛世琴 朱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79-82,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全子宫切除术(TH)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靖江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别纳入... 目的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全子宫切除术(TH)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靖江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别纳入CKC组(56例)、TH组(68例)。CKC组接受CKC治疗,TH组接受TH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转阴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KC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TH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H组,术后3个月的HPV转阴率低于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C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在术中出血、康复时间方面占优,但术后短期HPV转阴率较TH略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医生需要权衡手术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制订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 人乳头状瘤病毒转阴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戴水燕 孔珏 齐金菊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4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6例行CKC治疗的HSIL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9)和未复发组(n=6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分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6例行CKC治疗的HSIL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9)和未复发组(n=6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SIL患者CK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孕次、术前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感染情况、术后HPV持续性感染情况、切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3次、术前HPV高危感染、术后HPV持续性感染、切缘阳性均是HSIL患者CK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次≥3次、术前HPV高危感染、术后HPV持续性感染、切缘阳性均是HSIL患者CK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密切关注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HSIL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冷刀锥切术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李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明县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宫颈冷... 目的:分析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明县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分泌物pH值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γ干扰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0)。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阴道分泌物pH值,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保妇康栓 乳酸菌阴道胶囊 宫颈癌前病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9
作者 钱蝶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16例)与B组(24例)。A组患者行CKC治疗,B组患者行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16例)与B组(24例)。A组患者行CKC治疗,B组患者行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中出血量。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B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A组的18.75%(P<0.05)。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P<0.05)。结论Leep与CKC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方面均可以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但在并发症及术中出血方面,实施Leep治疗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口感染 宫颈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
10
作者 李冬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9-0032,共4页
分析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冷刀锥切术(CKC)的干预效果差异。方法 限定时间:2020.01-2022.12;限定对象:CIN患者;研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探究B组(CKC治疗,n=53),探究A组(LEEP刀治疗,n=100)。比... 分析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冷刀锥切术(CKC)的干预效果差异。方法 限定时间:2020.01-2022.12;限定对象:CIN患者;研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探究B组(CKC治疗,n=53),探究A组(LEEP刀治疗,n=100)。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探究A组干预效果较探究B组佳(P<0.05)。结论 在CIN治疗中,应用LEEP刀更具有应用优势,符合快速康复理念要求,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LEEP刀) 冷刀锥切术(CKC) 快速康复 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楼翰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1-0054,共4页
研究宫颈癌前病变选取宫颈环形电切术以及宫颈冷刀锥切术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对2022.6-2023.1月阶段内我院受诊的70例患者视作观察对象,均患有宫颈癌前病变,随机划分两组,有环形电切术干预的电切治疗组、冷刀锥切术干预的冷刀治疗组,在... 研究宫颈癌前病变选取宫颈环形电切术以及宫颈冷刀锥切术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对2022.6-2023.1月阶段内我院受诊的70例患者视作观察对象,均患有宫颈癌前病变,随机划分两组,有环形电切术干预的电切治疗组、冷刀锥切术干预的冷刀治疗组,在术后90d时统计治疗效果,记录是否有并发症出现。结果 冷刀治疗组患者总改善率是94.3%,低于电切治疗组85.7%,且电刀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多个指标均优于冷刀治疗组p<0.05;电刀治疗组并发症出现率11.4%,较冷刀治疗组22.8%低,p<0.05。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中,应充分宣传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方法,优化手术治疗指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从而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环形电 冷刀锥切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刘青梅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目的:分析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CIN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永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行宫颈CKC的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基础疾病、CIN分级、手术情况、妊娠或流产情况、不良嗜好、受教育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HR-HPV感染情况等信息,分析患者行宫颈CKC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40例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的有36例,感染发生率为25.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后切缘、CIN分级、术前有无HPV18感染、术前有无HPV16感染、术前有无多重HPV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共线性分析,结果发现,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前HPV18感染、术前HPV16感染4个因素不存在共线性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有不良性行为、术前有HPV18感染、术前有HPV16感染是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P<0.05);列线图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HPV18感染、术前HPV16感染对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为0.764~0.908),表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结论:医院行宫颈CKC的CIN患者术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有无HPV18感染、术前有无HPV16感染密切相关,而其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故临床可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冷刀锥切术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13
作者 宋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0-0073,共4页
分析为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n=50)分为各组内均含有25例宫颈病变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对前组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 分析为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n=50)分为各组内均含有25例宫颈病变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方式:电脑抽号法);对前组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对后组提供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抑制情况、治疗效果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为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提供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病变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日间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吴超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05-008,共4页
探讨在静脉麻醉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的日间手术效果。方法 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选择189名HSIL伴CKC的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90名和99名,分别给予静脉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开放... 探讨在静脉麻醉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的日间手术效果。方法 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选择189名HSIL伴CKC的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90名和99名,分别给予静脉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开放子宫颈切口;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麻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标本锥切高度;术后疼痛评定及麻醉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别,但住院日缩短(P=0.000)。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对子宫颈切口进行开放性治疗,未增加术后感染及出血的发生。结论 术中宫颈创伤大、创伤小、并发症少、并发症少、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静脉麻醉 日间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评价 被引量:63
15
作者 张洵 李凌 +1 位作者 章文华 李淑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94-996,共3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 背景与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是一种经典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取62例宫颈锥切标本,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组织学特点,探讨CKC在CIN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62例行CKC的CIN患者病理标本与术前多点活检的病理所见。结果:CKC与术前多点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44例(71%);有差异者18例(29%),其中4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2和CIN3,而锥切为CIN3和微小早期浸润癌。62例均为鳞状上皮病变,其中34例为CIN3或以上,病变主要位于移行区,常累及宫颈管,30例(88.2%)同时累及≥2个象限,37例(59.7%)有HPV感染,31例(50%)鳞状上皮化生,8例伴不同程度的非典型增生。切缘病变残留率分别是3.2%(≥CIN2)和8.1%(CIN1),低于文献报道的宫颈环形电切(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的残留率。56例患者随访4个月~14年,均无复发,3例术后妊娠分娩。结论:宫颈锥切在宫颈CIN的诊治中仍有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评价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在冷刀锥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屠铮 王世军 +2 位作者 刘燕 郭金利 魏丽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改良Sturmdorf缝合术)在冷刀锥切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1999年至200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88例,其中采用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止血38例(缝合组),采用电凝止血和碘仿纱布压迫法止血50例(非缝...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改良Sturmdorf缝合术)在冷刀锥切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1999年至200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88例,其中采用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止血38例(缝合组),采用电凝止血和碘仿纱布压迫法止血50例(非缝合组)。术前诊断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病理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35分钟,明显短于非缝合组42分钟(P=0.033);平均术中出血量73 ml,明显少于非缝合组113 ml(P=0.017);平均术后出血量19 ml,少于非缝合组66 ml(P=0.0003);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4天,少于非缝合组8.4天(P=0.019)。两组术后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宫颈缝合成形术不影响冷刀锥切治疗效果,能有效进行创面止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缝合成形 冷刀锥切术 出血量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7
17
作者 王雁 孔为民 +1 位作者 吴玉梅 张为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并伴有HR-HPV感染患者,其中有生育要求因而...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并伴有HR-HPV感染患者,其中有生育要求因而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患者370例(锥切组),无生育要求及宫颈萎缩锥切困难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32例(全切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锥切组CINⅢ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6个月治愈223例,治愈率为93.7%;全切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治愈125例,治愈率为94.7%。锥切组和全切组治疗后6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锥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68.1%(162/238);全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71.2%(94/132),两组术后对HR-HPV的病毒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锥切组和全切组术前及术后的病理检查符合率(锥切组67.2%,全切组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CINⅢ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对高危型HPV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 HPV阴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8
18
作者 向安玲 董晓静 龚元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BSCO和Cochrane图书馆从1990年1月至2010年7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LEEP与CKC治疗CIN疗效比较的...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BSCO和Cochrane图书馆从1990年1月至2010年7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LEEP与CKC治疗CIN疗效比较的有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22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EEP与CKC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和病灶切除的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愈率、复发率、持续存在率、残留率、术后出血、术后宫颈狭窄、手术切除的宽度及体积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治疗CIN的疗效与CKC相似,但LEE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快、住院天数少和治疗费用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电 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328例CINⅢ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燕 吴令英 +3 位作者 李斌 黄婴 马绍康 袁光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Ⅲ的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冷刀锥切术治疗的328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锥切术后病理检查发现263例(80·2%)有CI... 目的: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Ⅲ的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冷刀锥切术治疗的328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锥切术后病理检查发现263例(80·2%)有CINⅢ病灶存在;12例(3·7%)有癌灶浸润。切缘阳性22例(7·0%),其中2例切缘CINⅢ患者行再次手术;1例切缘CINⅢ患者随访30个月发生浸润癌;另4例切缘CINⅢ、3例切缘CINⅡ和12例切缘CINⅠ要求观察,随访CIN病灶自然消退。切缘阴性患者294例(93·0%),6例(1·9%)复发,其中2例复发CINⅢ的患者接受再次手术;另1例复发CINⅡ和3例复发CINⅠ未处理,随访CIN病灶消退。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能提高宫颈病变诊断准确性,避免漏诊宫颈浸润癌;也是治疗CINⅢ的有效方法,但对切缘阳性的处理仍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和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秦艳 田杰 +3 位作者 刘小燕 陈莹 范菊花 邓凯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ervical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HG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74例CHGIL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切缘阳性,并同时行全切子宫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ervical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HG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74例CHGIL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切缘阳性,并同时行全切子宫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颈锥切切缘阳性与子宫病变残留有相关性(P<0.01);患者年龄、是否绝经及腺体是否受累与子宫病变的残留无明显相关性(p>0.05)。子宫颈管是否受累、病变累及象限与子宫病变残留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CHGI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子宫颈冷刀锥切阳性患者,全子宫切除的选择必须慎重,部分可选择保守治疗或者再次锥切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