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二十年代废名(冯文炳)乡土小说的民俗倾向 |
张永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6 |
1
|
|
2
|
关于鲁迅从“五四”到一九二七年的思想——致《鲁迅研究》作者冯文炳同志的信 |
邵荃麟
|
《图书馆杂志》
|
1982 |
1
|
|
3
|
还原人生诸世相的努力——从叙事学角度重读冯文炳小说《竹林的故事》 |
张燕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4
|
不断进取,有所作为——怀念冯文炳先生 |
金训敏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82 |
0 |
|
5
|
冯文炳诗歌创作散论 |
周爱霞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6
|
冯文炳的诗论 |
潘颂德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1989 |
0 |
|
7
|
冯文炳的三个笔名 |
陈建军
|
《黄冈师专学报》
|
1996 |
0 |
|
8
|
《冯文炳著作年表》补遗 |
陈建军
|
《黄冈师专学报》
|
1998 |
0 |
|
9
|
纪念冯文炳先生(外一篇)——西仓清谈小记 |
朱英诞
|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废名致周作人信二十四封 |
陈建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1
|
作为艺术的新诗的欣赏——苗得雨诗论《赏诗谈艺》片论 |
赵心宪
|
《天府新论》
|
1993 |
0 |
|
12
|
故乡记忆与儒禅文化精神——废名创作文化精神论 |
王金胜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3
|
“白话文百人百论”十六 白话文百人百论之废名、卞之琳、林庚 |
李春阳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3 |
0 |
|
14
|
废名乡土小说晦涩之风及其成因 |
顾金春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15
|
废名诗歌解读 |
蒋成瑀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8
|
|
16
|
谈废名的小说创作 |
冯健男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5 |
5
|
|
17
|
侨寓者的怀恋——略论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 |
戴光中
|
《天津师大学报》
|
1986 |
4
|
|
18
|
自己走出来的路子——试谈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 |
董易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3 |
1
|
|
19
|
鲁迅与废名 |
吴作桥
|
《江汉论坛》
|
1986 |
1
|
|
20
|
沈从文的作家论 |
杨健民
|
《莆田学院学报》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