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回顾性观察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8月行乳磨牙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且随访24~47个月的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病例102例,根据术前有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目的 回顾性观察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8月行乳磨牙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且随访24~47个月的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病例102例,根据术前有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状将纳入病例分为无症状组(n=53)和有症状组(n=49),观察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成功率。结果 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7.9%,影像学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3.9%。结论 在高抗菌等级前提下,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可以尝试用于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冠髓炎。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应用于成熟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冠髓切断术(FP)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一门诊就诊,被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且在局部麻醉下使用iRoot BP P...目的评价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应用于成熟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冠髓切断术(FP)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一门诊就诊,被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且在局部麻醉下使用iRoot BP Plus为盖髓剂进行F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资料收集至术后2年,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术前病因、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术中治疗细节和术后临床体征,以及术后6、12、24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各变量的例数及占比,评价其临床和影像学疗效。结果共收集25例患者(28颗患牙),其中男8例(32%)、女17例(68%),平均年龄(35.5±15.5)岁。术后3~24个月临床检查显示,患者原有症状消失且均无新发临床症状;术前7例根尖周阴影患者及2例牙周膜异常增宽患者在术后随访至12个月时均实现根尖阴影消失和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其余16例术前根尖周影像正常患者均无新发根尖周异常。末次随访时,26颗患牙牙髓断面处见钙化桥形成,2颗患牙牙髓断面处未见明显钙化组织。结论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应用于成熟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FP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回顾性观察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8月行乳磨牙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且随访24~47个月的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病例102例,根据术前有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状将纳入病例分为无症状组(n=53)和有症状组(n=49),观察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成功率。结果 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7.9%,影像学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3.9%。结论 在高抗菌等级前提下,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可以尝试用于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冠髓炎。
文摘目的评价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应用于成熟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冠髓切断术(FP)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一门诊就诊,被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且在局部麻醉下使用iRoot BP Plus为盖髓剂进行F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资料收集至术后2年,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术前病因、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术中治疗细节和术后临床体征,以及术后6、12、24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各变量的例数及占比,评价其临床和影像学疗效。结果共收集25例患者(28颗患牙),其中男8例(32%)、女17例(68%),平均年龄(35.5±15.5)岁。术后3~24个月临床检查显示,患者原有症状消失且均无新发临床症状;术前7例根尖周阴影患者及2例牙周膜异常增宽患者在术后随访至12个月时均实现根尖阴影消失和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其余16例术前根尖周影像正常患者均无新发根尖周异常。末次随访时,26颗患牙牙髓断面处见钙化桥形成,2颗患牙牙髓断面处未见明显钙化组织。结论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应用于成熟恒牙不可复性牙髓炎FP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