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的高危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段国威 李芳 王炜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614-615,共2页
关键词 川崎病 冠脉扩张 高危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脉扩张与血小板参数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琳 夏晓玲 李琳霞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血小板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4例KD急性期患儿的外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冠状动...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血小板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4例KD急性期患儿的外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结果KD患儿急性期PLT升高,PDW下降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冠脉扩张的患儿MPV较无冠脉扩张的患儿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KD急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脉扩张有相关性,检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K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脉扩张 血小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波 张建平 +4 位作者 姚风莉 刘东梅 刘芳 郑琪 杨常栓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2-33,36,共3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扩张(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1年我院86例住院KD患儿临床资料,对CAL组(n=18)和无冠状动脉扩张组(nCAL组,n=66)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类18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及Log...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扩张(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1年我院86例住院KD患儿临床资料,对CAL组(n=18)和无冠状动脉扩张组(nCAL组,n=66)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类18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热程>10天、杨梅舌、血沉>100mm/h、C-反应蛋白(CRP)>100mg/L等4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热程>10天(X1)的OR值为7.500(95%CI=1.023~54.996,P<0.05),KD发生CAL的危险因素主效应模型是logit(P)=β0(-0.693)+2.015X1(χ2=7.500,P<0.05)。结论:杨梅舌、血沉>100mm/h、CRP>100mg/L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热程>10天是KD患儿发生CAL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川崎病 冠脉扩张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扩张 血管炎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 C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扩张与NO、ET1的关系
4
作者 姚义安 陈连凤 +1 位作者 张抒扬 吴炜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1期1-2,4,共3页
目的:研究冠脉扩张患者与NO、ET1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至2007年在协和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入选冠眯扩张患者25例(CAE组)进行研究,并按日期配对入选粥样硬化组39例(CAD组)和冠脉造影正常组31例(NCA组)。应用Griess法检测N... 目的:研究冠脉扩张患者与NO、ET1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至2007年在协和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入选冠眯扩张患者25例(CAE组)进行研究,并按日期配对入选粥样硬化组39例(CAD组)和冠脉造影正常组31例(NCA组)。应用Griess法检测NO,应用EusA法检测ET1。结果: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比。冠脉扩张患者糖尿病发病低;CAE组NO水平较CAD组与NCA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38.8±85.6)umol/ml,(79.5±37.4)umol/ml,(93.0±46.5)umol/ml(P〈0.05),NO在CAE组不同病变类型和不同病变血管数量中没有差异分别为1型,(139.2±85.6)umol/ml;2型,(103.7±48.9)umol/ml;3型,(173.3±118.5)umol/ml;4型,(112.5±28.7)umol/ml和1支,(116.5±43.8)umol/ml;2支,(116.9±31.9)umol/ml;3支,(178.3±127.8)umol/ml;ETI在三组之阎没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06±0.68)fmoL/ml,(1.34±0.72)fmd/ml,(1.09±0.80)fmol/ml。结论:NO可能参与冠脉扩张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扩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在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患儿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陈剑清 《北方药学》 2023年第5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患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6例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阿司匹...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患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6例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患儿,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等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PLT、WBC、ESP、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患儿治疗中,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疾病症状可在短时间消退,能改善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脉扩张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AA与可溶性弹力蛋白联合检测在老年冠脉扩张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王智敏 许苏琴 金月丹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分析尿酸(U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可溶性弹力蛋白检测在老年冠脉扩张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诊断性冠脉造影的110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扩张组(n=35)、冠心病组(n=35)和冠脉正常组(n=40),比较3组血清UA、SAA及... 目的分析尿酸(U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可溶性弹力蛋白检测在老年冠脉扩张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诊断性冠脉造影的110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扩张组(n=35)、冠心病组(n=35)和冠脉正常组(n=40),比较3组血清UA、SAA及可溶性弹力蛋白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UA、SAA及可溶性弹力蛋白在老年冠脉扩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冠脉扩张组UA、SAA及可溶性弹力蛋白水平均高于冠心病组和冠脉正常组(均P<0.05),冠心病组UA、SAA及可溶性弹力蛋白水平均高冠脉正常组(均P<0.05)。UA、SAA和可溶性弹力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老年冠脉扩张的AUC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UA、SAA及可溶性弹力蛋白联合检测可用于老年冠脉扩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可溶性弹力蛋白 冠脉扩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肝动脉狭窄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强 戴定可 +3 位作者 翟仁友 钱晓军 王剑锋 李建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到2006年9月1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支架治疗资料。结果11例患者共使用13枚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 目的探讨与分析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到2006年9月1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支架治疗资料。结果11例患者共使用13枚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例由于病变长度,需要2枚支架;1例出现再狭窄需要第2次支架植入。所有病例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中未出现与支架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肝移植后肝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有极好的技术成功率和中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肝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冠脉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合并暴发性EB病毒感染并致冠脉扩张、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
8
作者 柳欢 成芳芳 +2 位作者 靳丹丹 孔小行 田健美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患儿,男,1岁5个月,因“发热8d”于2019年7月22日入院,热峰40.2℃,不规则热型,院外口服头孢地尼抗感染效果欠佳。入院查体精神一般,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无殊,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侧巴氏征... 患儿,男,1岁5个月,因“发热8d”于2019年7月22日入院,热峰40.2℃,不规则热型,院外口服头孢地尼抗感染效果欠佳。入院查体精神一般,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无殊,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侧巴氏征弱阳性。入院查血常规:WBC9.95×10^9/L、中性粒细胞44.6%、淋巴细胞47.4%、Plt197×10^9/L、Hb92g/L。尿常规:蛋白300mg/L(+),红细胞49.9/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质性肾炎 不规则热 冠脉扩张 扁桃体Ⅰ度肿大 EB病毒感染 巴氏征 中性粒细胞 头孢地尼
原文传递
冠脉球囊扩张术并冠脉内支架术的观察护理
9
作者 王春华 胡桂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冠脉球囊扩张 冠脉内支架术 冠心病 护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流速描记在冠脉球囊扩张术和其它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舒先红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7-348,共2页
本研究总结高选择性多普勒流速描记钢丝,在介入治疗术后即刻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冠脉流速描记 导向疗法 冠脉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犬心肌内血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建文 李治安 +4 位作者 王新房 谢明星 杨娅 刘俐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CDCFI) 在检测犬心肌内血流方面的价值,观察声学造影剂和冠脉扩张对心肌内血流的多普勒增强效应。方法 应用CDCFI检测5 条开胸杂种犬心脏各节段心肌内血流信号;经主动脉根部注入... 目的 探讨应用冠脉血流多普勒显像技术(CDCFI) 在检测犬心肌内血流方面的价值,观察声学造影剂和冠脉扩张对心肌内血流的多普勒增强效应。方法 应用CDCFI检测5 条开胸杂种犬心脏各节段心肌内血流信号;经主动脉根部注入Albunex 及短暂结扎并放开前降支后观察心肌内血流信号的改变;处死犬后沿超声所见较明显冠脉血流切面解剖以证实超声所见。结果 5 条犬各段心肌内均可显示散在彩色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显示这些血流以舒张期灌注为主,并为前向血流,收缩期可见少量逆流。在这些节段中前壁、前间壁以及前侧壁血流最易显示,这些信号由前降支垂直发出,与前降支血流呈“T”字形分布;另外,4 条犬的前壁内可以显示1 ~2 条长条形而另1 条犬的前壁内可见许多条形血流信号,这些血流信号由心外膜冠脉垂直发出后,经心肌直接进入乳头肌。4 条犬的室间隔动脉血流信号由左冠脉主干发出,而另1 条犬由左前降支起始段发出,然后沿前室间隔和中室间隔朝向右室面行程,并终止于室间隔右室面。这一点超声所见与解剖检查结果一致。进行声学造影后心肌内即刻充满丰富彩色信号,较基础状态时明显增多且较明亮。短暂闭塞前降支冠脉并松开后,心肌内血流信号亦见明显增多。结论 C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造影剂 冠脉扩张 CDCFI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白介素6水平及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汪芸 李尔珍 +4 位作者 伏瑾 王伟 崔小岱 王俐 郭行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4-1015,1024,共3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IL-6变化及与冠脉扩张(CAD)间的关系。方法测定72例KD患儿和14例正常对照儿童IL-6水平,并分析两者间的差异;根据病程不同分期、是否出现CAD及治疗前后观察患儿IL-6水平变化。结果①58例急性期患儿IL-6水平明...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IL-6变化及与冠脉扩张(CAD)间的关系。方法测定72例KD患儿和14例正常对照儿童IL-6水平,并分析两者间的差异;根据病程不同分期、是否出现CAD及治疗前后观察患儿IL-6水平变化。结果①58例急性期患儿IL-6水平明显高于11例亚急性期患儿、14例正常对照儿童(P均<0.05);②IVIG治疗后IL-6水平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1例CAD患儿IL-6水平高于46例无CAD患儿(P<0.05);于恢复期入院的3例冠脉瘤样扩张患儿IL-6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KD患儿IL-6水平急性期显著增高,并随病程逐渐下降,对其检测有助于了解川崎病病程的发展;冠脉瘤患儿IL-6水平在恢复期持续增高,可能是免疫性炎症损害持续存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白介素6 冠脉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球囊扩张术后长期(远期)临床结果
13
作者 王兴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1年第12期883-883,共1页
关键词 冠脉球囊扩张 心脏病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冠心病病人的冠脉造影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颖玲 黄文晖 +3 位作者 陈军 罗建方 冯颖青 李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6期402-403,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吸烟冠心病病人的冠脉造影血管形态特点。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3年 7月间我院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病人 2 0 8例 (男 179例 ,女 2 9例 ,年龄 38~ 75岁 ) ,吸烟年限 5~ 4 8年 ,平均 (36 4 5± 7 18)... 目的 初步探讨吸烟冠心病病人的冠脉造影血管形态特点。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3年 7月间我院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病人 2 0 8例 (男 179例 ,女 2 9例 ,年龄 38~ 75岁 ) ,吸烟年限 5~ 4 8年 ,平均 (36 4 5± 7 18)年 ;对照组选取同期病人 2 0 8例从不吸烟的患者 ,按照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严格配对。结果 吸烟组 13 9%有冠脉瘤样扩张 ;而对照组仅有 1 9% (P<0 0 0 1)。另外 ,在行冠脉成形术 (PTCA)的患者中吸烟组有4 0例 (19 2 % )有PTCA相关血管PTCA后的慢血流现象。而对照组仅有 7例 (3 83% ) (P <0 0 0 1)。结论 吸烟患者冠脉病变特点为冠脉瘤样扩张或冠脉扩张症多发。吸烟患者PTCA术中相关血管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冠脉瘤样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冠心病病人的冠脉造影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80-81,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吸烟冠心病病人的冠脉造影血管形态和血流特点.方法:2004年3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524例病人.吸烟组243例(男114例,女29例),年龄39~76岁,平均(53.53±9.35)岁,吸... 目的:初步探讨吸烟冠心病病人的冠脉造影血管形态和血流特点.方法:2004年3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524例病人.吸烟组243例(男114例,女29例),年龄39~76岁,平均(53.53±9.35)岁,吸烟年限5~52年,平均(29.35±8.38)年.同期选取不吸烟的患者281例(男149例,女32例)年龄42~79岁,平均(54.78±8.63)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冠脉造影的冠脉形态和血流特点的差异.结果:吸烟组与对照组在冠脉瘤样扩张和PTCA相关的冠脉慢血流发生率差异显著,吸烟组35例(14.4%)有冠脉瘤样扩张;对照组6例(2.1%)(P〈0.001);吸烟组有53例(21.8%)有PTCA相关冠脉慢血流现象,对照组有7例(2.5%)(P〈0.001).结论:吸烟患者冠脉瘤样扩张较多发,且PTCA相关冠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状动脉疾病 冠脉瘤样扩张 冠脉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硝苯吡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冠脉粥样硬化疗效的定量冠脉造影观察
16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2-592,共1页
该文研究目的在于用定量冠脉造影术比较缓释硝苯吡啶(硝组)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硝苯吡啶可引起微不足道的冠脉扩张[(+0.02±0.27)mm,P=0.543],ACEI反而使冠脉内径减少[(-0.... 该文研究目的在于用定量冠脉造影术比较缓释硝苯吡啶(硝组)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硝苯吡啶可引起微不足道的冠脉扩张[(+0.02±0.27)mm,P=0.543],ACEI反而使冠脉内径减少[(-0.12±0.27)mm,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冠脉造影术 硝苯吡啶 硬化疗效 定量 缓释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目的 冠脉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评价介入治疗效果
17
作者 黄国倩 潘翠珍 +4 位作者 舒先红 沈学东 魏盟 葛均波 邵志丽 《华中医学杂志》 2000年第5期229-230,共2页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技术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对 2 1支 (1 8例 )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 PTCA术 ,其中 1 6支冠脉 PTCA术后植入支架。在PTCA前后和支架...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技术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对 2 1支 (1 8例 )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 PTCA术 ,其中 1 6支冠脉 PTCA术后植入支架。在PTCA前后和支架植入术后 ,采用 Cardiometric Flo Map 血管腔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描记仪和多普勒导丝 ,测量狭窄近端和远端的平均峰值流速 (APV)、舒张期与收缩期流速比 (DSVR)、近远端血流速度之比 (P/ DVR)、冠脉血流储备 (CFR)。其中 1 0例同时有 PTCA前后和支架后的测值。结果  2 1支冠脉的直径狭窄率为 (81 .2± 1 4 .4) %。PTCA前、PTCA后、植入支架后狭窄近端 APV差别无显著意义 (P>0 .0 5 )。 PTCA后狭窄远端 APV显著增加 (P<0 .0 5 ) ,植入支架后 APV进一步增加 (P=0 .0 1 )。PTCA前后 P/ DVR差别无显著意义 ,但植入支架后则明显下降 (P<0 .0 5 )。高峰 APV在 PTCA后非常显著增加 (P<0 .0 1 )。植入支架后增加极显著 (P<0 .0 1 ) ,狭窄远端的 CFR术前较术后明显增高 (P<0 .0 5 ) ,与支架后比较 P<0 .0 1。与PTCA后比较 ,放置支架后狭窄远端 APV、P/ DVR、CFR的差别均无显著意义 ,但高峰 APV有明显提高 (P<0 .0 1 )。结论 冠脉内血流速度描记技术可用于 PTCA及支架植入术中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流储备 冠脉球囊扩张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儿童川崎病并冠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张春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49-51,共3页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儿童川崎病并冠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儿童川崎病患儿(2021年2月~2022年12月),患儿均在本院就诊,患儿先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图检查,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后3天内,患儿...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儿童川崎病并冠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儿童川崎病患儿(2021年2月~2022年12月),患儿均在本院就诊,患儿先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图检查,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后3天内,患儿行超声心动图探查冠状动,统计不同诊断方式对患儿冠脉损伤诊断结果。同时,追踪患儿临床确诊结果,根据临床诊断结果,评估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动态心电图共检查异常者28例(70.00%,28/40),其中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8例(20.00%,8/40),房室传导阻滞6例(15.00%,6/40),ST—T改变8例(20.00%,8/40),Q-T间期延长6例(15.00%,6/40)。40例患儿均存在平均心率增高表现。40例川崎病患儿经后续检查和随访确诊存在冠脉损伤者34例,阳性率为85.00%(34/40)。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低于超声心动图(94.12%,32/34;100.00%,6/6;95.0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诊断灵敏度(29.41%,10/34)、准确率(35.00%,14/40)显著低于动态心电图(76.47%,26/34;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诊断特异度(66.67%,4/6)与动态心电图(66.67%,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对患儿冠脉损伤检出率较高,诊断效能较高,可为儿童川崎病冠脉并发症早期诊疗及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是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儿童川崎病 冠脉损伤 诊断价值 冠脉扩张 常规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内科治疗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雪峰 杨丽珺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3期18-20,共3页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发作时的内科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急救措施、2期药物抗缺血治疗和非介入期的抗血小板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用药方案,近、远期治疗效果为主要。
关键词 钝化:扩张冠脉 抗凝剂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20
作者 邱小龙 李小莉 +7 位作者 王兆灵 吴菱 樊慧苏 姜丽娇 方玉红 邹丽霞 黄先枚 卢美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背景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既往文献研究多为病例报告或综述,难治性MIS-C仅为个案报告。目的探讨难治性MIS-C与非难治性MIS-C的区别,提高对MIS-C的疾病认识。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 背景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既往文献研究多为病例报告或综述,难治性MIS-C仅为个案报告。目的探讨难治性MIS-C与非难治性MIS-C的区别,提高对MIS-C的疾病认识。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地区6家医院的MIS-C连续病例,将一线治疗后持续发热和/或终末器官受累定义为难治性MIS-C(病例组),余为非难治性MIS-C(对照组),总结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药物及疗效等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主要结局指标MIS-C临床特征。结果23例MIS-C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发病年龄(4.8±3.4)岁,SARS-CoV-2感染或接触史与诊断MIS-C间隔时间(30±9)d。病例组4例,男女各2例;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两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和严重并发症[颅内出血、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冠脉扩张、脑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表现中,病例组≥2个浆膜腔受累(75%vs 16%)比例和心包积液(75%vs 1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中,病例组PLT计数低于对照,PCT、D-二聚体、IL-6、IL-10和INF-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单用IVIG治疗8例(42%),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21%),IVIG+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32%),病例组4例在糖皮质激素+IVIG二联用药加用托珠单抗治疗。23例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例并发严重颅内出血患儿,出院时、6月随访时遗留偏瘫,6月后失访;1例并发冠脉扩张患儿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恢复正常。结论MIS-C可导致颅内出血、MAS、冠脉扩张等严重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好,难治性MIS-C患儿炎症反应更重,多系统受累更明显,托珠单抗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冠脉扩张 颅内出血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托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