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对比剂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杨倩倩 贺克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MRCA)在无需电离辐射或对比剂的情况下,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然而,由于空间分辨率低、采集时间长、信噪比低等技术限制,该技术无法在临床常规应用。尽管如此,这些限制都可以通过呼吸导航技... 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MRCA)在无需电离辐射或对比剂的情况下,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然而,由于空间分辨率低、采集时间长、信噪比低等技术限制,该技术无法在临床常规应用。尽管如此,这些限制都可以通过呼吸导航技术和压缩感知技术等新技术的组合来具体解决。本文首先回顾无对比剂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NMRCA)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技术特点,讨论当前可用的MRCA技术并分析当前的技术发展,其在提高MRCA图像质量和缩短采集时间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最后部分讨论NMRCA在冠状动脉疾病和川崎病中的应用进展,比较各种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NMRCA的技术进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呼吸导航技术 压缩感知技术 冠心病 川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2
作者 叶万春 张永婕 阮彩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149-153,共5页
目的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共随机选取352个冠脉节段,均接受能谱CCT... 目的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共随机选取352个冠脉节段,均接受能谱CCT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CTA对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冠脉狭窄程度及冠脉斑块类型的诊断效能。结果88例T2DM患者能谱CCTA诊断有56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52个冠脉节段中,无狭窄134例,轻度狭窄115例,中度狭窄68例,重度狭窄10例,无斑块135例,钙化斑块26例,非钙化斑块103例,混合斑块67例。能谱CCTA诊断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度为88.64%,Kappa值为0.733;诊断冠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准确度分别为95.74%、95.82%、97.73%,Kappa值分为0.900、0.857、0.702;诊断冠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准确度分别为96.01%、97.43%、98.24%,Kappa值分为0.754、0.964、0.969。结论能谱CCTA诊断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冠脉狭窄程度及冠脉斑块类型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能为临床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治疗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糖尿病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白千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00-010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数据研究,通过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传统血管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数据。结果 在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上,双... 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数据研究,通过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传统血管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数据。结果 在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上,双源CT与传统血管造影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两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际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心病 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及评价冠心病的价值
4
作者 方旭有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及评价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98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且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对照。对上述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的...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及评价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98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查,且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对照。对上述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精准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98例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和冠脉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为71.4%,阴性率为28.6%;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3.5%,阴性率为26.5%;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82.1%,准确性为91.8%,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比较,联合检查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不但安全度高、耗时少,而且操作相对简单,无创伤,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运用,可以较为准确地对冠心病做出有效的诊断,收获更佳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动脉超声 联合检查 诊断价值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徐清珍 吉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148-150,153,共4页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实施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实施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结果:64排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2.85%,准确率为95.16%,Kappa值=0.865,诊断一致性良好。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不同程度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5.16%(118/124)。结论:在对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王欣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5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8月于菏泽市曹县中医医院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8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色小球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8月于菏泽市曹县中医医院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8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色小球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方法,研究组采用低剂量CT扫描方法。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冠状动脉图像噪声比、冠状动脉图像增强CT值及冠状动脉异常检出率。结果:研究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图像噪声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图像增强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异常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能够减轻对患者的辐射损伤,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扫描技术 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冠状动脉图像增强CT值指标 冠状动脉图像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计数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地 卢光明 张龙江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31-635,共5页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目前临床指南推荐的稳定性胸痛病人的一线检查方法,而最近投入临床应用的具有超高分辨力的光子计数CT(PCD-CT)相比传统CT有更高的空间分辨力、更低的电离辐射等优势,在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评估中已呈现很好...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目前临床指南推荐的稳定性胸痛病人的一线检查方法,而最近投入临床应用的具有超高分辨力的光子计数CT(PCD-CT)相比传统CT有更高的空间分辨力、更低的电离辐射等优势,在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评估中已呈现很好的应用前景。就PCD-CT的技术特点及在CCTA的临床应用和进展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计数探测器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钙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 kV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章辉庆 刘海燕 +1 位作者 江荣炎 邱晓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6期2653-2655,共3页
目的探讨100 kV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93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与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冠心病病人影像学资料,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共分析评价1400节段冠状动脉。结果CCT... 目的探讨100 kV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93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与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冠心病病人影像学资料,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共分析评价1400节段冠状动脉。结果C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0~Ⅳ级分别为945节段、155节段、104节段、183节段和13节段;DS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0~Ⅳ级分别为988节段、112节段、125节段、153节段、22节段。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为94.67%(284/300),特异性为97.45%(1072/1100),阳性预测值为91.03%(284/312),阴性预测值为98.53%(1072/1088),准确率为96.86%(1356/1400)。CCTA与DS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2。结论100 kV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显示狭窄病因,可作为疑似冠心病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鹏 刘禄明 +4 位作者 田英军 都基权 傅振强 杜海峰 刘东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6年8月-2008年7月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432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6年8月-2008年7月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432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43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2例,检出率为16.7%(72/432)。其中,63例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10例发生在第一对角支,2例发生于第二对角支,8例发生在钝缘支,1例发生于回旋支,2例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另外,7例为多支病变。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检出率高,是确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并与冠心病相鉴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彤梅 王政 +1 位作者 车琳 朱贵家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比剂肾病(CIN)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人选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24h和48h均给予静脉采血,比较CIN组和非对比剂肾病(NCIN)组患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比剂肾病(CIN)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人选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24h和48h均给予静脉采血,比较CIN组和非对比剂肾病(NCIN)组患者NLR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人选研究对象为382例,CIN为24例,NCIN为358例,CIN组NL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NCIN组明显增高(P〈0.001);慢性肾病患者CIN发生率较非慢性肾病患者高(r=0.281,P=0.012);糖尿病患者CIN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r=0.359,P〈0.001)。年龄、基础肾小球滤过率、NL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CIN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CTA检查患者NLR可能是并发CIN实用有效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CIN)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春艳 张若成 于开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1个月内接受D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DSCT-CA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结...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1个月内接受D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DSCT-CA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共2 260段冠状动脉节段,其中CAG检查正常1 586段,狭窄血管674段;而DSCT-CA检查正常1 628,狭窄血管632段。DSCT-CA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77%、97.94%和96.62%,与CAG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CA在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筛查和评价的辅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640层宽体探测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荣梅 李彩辉 +2 位作者 闫建华 赵启利 李兆祥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672-367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进行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接受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由2名从事CT诊断10年以上的诊断医生双盲法观察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进行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接受640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由2名从事CT诊断10年以上的诊断医生双盲法观察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查成功4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2例)(P <0. 05),观察组患者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的积极配合,从而大大提高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640层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联合血清Lp(a)、Vaspin、Copetin水平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磊 司晔巍 曹秋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0期2446-2451,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检查联合血清脂蛋白a[Lp(a)]、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肽素(Copetin)水平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2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 目的探讨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检查联合血清脂蛋白a[Lp(a)]、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肽素(Copetin)水平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2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3例]和8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及Lp(a)、Vaspin和Copetin水平检测;以临床最终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CAG和CCTA检查对罪犯血管的诊断结果,比较不同组间CCTA检查参数,以及Lp(a)、Vaspin和Copetin水平;建立Lp(a)、Vaspin及Copetin水平的二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p(a)、Vaspin及Copetin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效能。结果CAG和CCTA检查对罪犯血管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CTA检查对罪犯血管的诊断中,SAP组血管狭窄程度多<50%,以单支病变为主,而ACS组血管狭窄多>75%~99%,以多支病变为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S组内,AMI组血管狭窄程度>75%~99%明显大于UAP组,UAP组罪犯相关血管多位于回旋支,而AMI组多位于前降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脂质斑块少见,ACS组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等非钙化斑块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中的AMI组与SAP组间Lp(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中的UAP组和AMI组Vaspin水平均明显低于SAP组,Copetin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S组内,AMI组Vaspin、Copetin水平均明显低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Vaspin及Copetin联合检测诊断患者是否发生ACS的曲线下面积为0.973(95%CI:0.953~0.993,P<0.01),其灵敏度为93.2%,特异度为97.7%,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90.2%,约登指数为0.91,正确指数为94.9%。结论CCTA检查联合血清Lp(a)、Vaspin、Copetin水平检测可有效提高ACS的确诊率,对早期预测诊断ACS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脂蛋白a 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和肽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在老年患者特殊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晓玲 谢娟 付华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6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对于老年患者特殊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来本院做体检的1282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对于老年患者特殊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来本院做体检的1282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观察两组老年患者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前后老年患者心率变化显著率、屏气情况不佳率、图像质量情况较差率分别为10.1%、6.7%和8.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31.7%和3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特殊护理后,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检查前后心率变化显著、屏气不佳以及图像质量较差现象,确保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临床诊断效果的发挥,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 老年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在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明 邢伟 +3 位作者 邱建国 丁玖乐 吴晓凤 邢士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容积扫描在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及图像质量。方法实验组心律失常29例及对照组心律正常40例行320排CT容积扫描,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心律失常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69例患者共评价冠状... 目的探讨320排CT容积扫描在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及图像质量。方法实验组心律失常29例及对照组心律正常40例行320排CT容积扫描,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心律失常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69例患者共评价冠状动脉血管754段,心率<65次/min及心率≥65次/min时,心律整齐和心律失常图像质量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具有可行性,心律失常患者可以不作为检查的禁忌征,扩大了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AG为金标准探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江新华 贺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7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对... 目的:探讨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CCTA与CAG检测。以CAG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CTA检测冠脉狭窄程度、狭窄部位以及分析CCTA效能。结果:CAG共检测出885个节段,其中阳性296个,阴性589个;CCTA检测出真阳性271个,真阴性568个,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AG相比,CCTA出现25个节段漏诊,21个节段误诊。CCTA的敏感度为91.55%,特异度为96.43%,准确度为94.80%。狭窄程度诊断符合率为91.98%(814/885),狭窄部位诊断符合率为83.11%(246/296)。结论:以CAG的检测结果为金标准,CCTA可以有效检测到冠脉狭窄程度以及部位,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均较高,安全无创,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润梅 张才慧 +3 位作者 张珊 华莉 张记清 张月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2092-2094,共3页
风险管理是指各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1]。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是筛查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重要手段,在此检查过程中任何风险的发生都会给患者造成一定... 风险管理是指各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1]。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是筛查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重要手段,在此检查过程中任何风险的发生都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认识和防范风险事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影像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科室自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运用于影像检查中,并制定了一系列风险管理干预措施,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风险管理 检查过程 冠心病高危人群 CT血管成像 影像检查 科学管理 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易甫 吕安林 +1 位作者 贾国良 郑敏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诊断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术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造影剂使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朝霞 张月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442-1444,共3页
随着CT技术的进展,CT机扫描速度的加快,使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MSCTCA)诊断冠心病成为可能,且其准确性越来越高.MSCTCA是利用CT机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在受检者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行心脏C... 随着CT技术的进展,CT机扫描速度的加快,使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MSCTCA)诊断冠心病成为可能,且其准确性越来越高.MSCTCA是利用CT机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在受检者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行心脏CT扫描,进行原始数据采集,然后经计算机后处理软件处理,重组成冠状动脉血管影像.然而,要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MSCTCA影像,除了取决于扫描参数、图像后处理技术,还与造影剂剂量及注射速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静脉注射造影剂 心脏 图像后处理技术 多层螺旋CT 计算机后处理 血管影像 血管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在老年患者特殊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秀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252-3252,共1页
目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心率及呼吸的平稳是该项技术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我院体检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护理在多排螺... 目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心率及呼吸的平稳是该项技术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我院体检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护理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