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及静息全周期比值指导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情况分析
1
作者 吕峰峰 赵磊 +2 位作者 吕元杰 张亚男 滕震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冠脉狭窄程度50%~90%。根据FFR与RFR分为低FFR低RFR组(FFR≤0.80,RFR≤0.89),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低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低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4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与FFR值,分析4组患者不同血管RFR与FFR分布情况,比较4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LAD、LCX、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值均高于FFR值(均P<0.05)。FFR、RFR在总血管的总一致率为81.95%,不一致率为18.05%;在LAD的总一致率为77.24%,不一致率为22.76%;在LCX的总一致率为96.77%,不一致率为3.23%;在RCA的总一致率为84.31%,不一致率为15.69%;在非LAD的总一致率为89.02%,不一致率为10.98%。4组患者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与RFR的一致性较高,采用FFR与RFR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的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静息全周期比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前降支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李凯 辛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488-494,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age with changes in anterior descending CT coronary flow reserve fraction (CT-FFR) before and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age with changes in anterior descending CT coronary flow reserve fraction (CT-FFR) before and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 based on references and data summaries. Methods: Seventy-eight patients with severe aortic stenosi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19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to detect the CT coronary flow reserve fraction of the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e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replace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 and post-surgery CT coronary flow reserve fraction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variable group (Group I), the large group (Group II), and unchanged group (Group III),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age on each group. Results: Compared to Group III, in Group I, LVEF mainly influenced CT-FFR to become smaller after TAVI a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compared to Group III, age mainly influenced CT-FFR to become larger after TAVI and played a negative role. Conclusion: LVEF and age predict changes in anterior descending CT coronary flow reserve fraction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im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前降支 左室射血分数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冠心病患者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分析
3
作者 杨飞 陈蓉 +5 位作者 杨智翔 杨越 庞智英 贾鹏 崔书君 王大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205支冠状动脉,依据冠状动脉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值,将冠状动脉分为FFR_(CT)异常组(FFR_(CT)≤0.80,117支)和FFR_(CT)正常组(FFR_(CT)>0.80,88支)。比较两组高危斑块特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危斑块特征对FFR_(CT)异常的影响。结果FFR_(CT)异常组正性重构(PR)、低密度斑块(LAP)发生率显著高于FFR_(CT)正常组(P<0.05)。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LAP、PR是促进FFR_(C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TA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LAP、PR与FFR_(CT)异常发生密切相关,该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识别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冠心病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血流储备分数 高危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联合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岑锦明 熊卿圆 +1 位作者 杨希立 许兆延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182-1187,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评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外膜及微循环功能,并根据FFR>0.83及IMR≥25界值对患者进行分组随访,以明确不同组别患者的预后。方法纳入FFR>0.75未接受经皮冠状...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评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外膜及微循环功能,并根据FFR>0.83及IMR≥25界值对患者进行分组随访,以明确不同组别患者的预后。方法纳入FFR>0.75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2例,进一步测量IMR值、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值(CFR)。根据是否IMR值≥25 U及FFR值>0.83分成4组,A组(IMR<25 U及FFR>0.83)、B组(IMR≥25 U及0.75<FFR≤0.83)、C组(IMR≥25 U及FFR>0.83)、D组(IMR<25 U及0.75<FFR≤0.83),其中A组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指南正规服用药物治疗。患者出院当天即开始随访,出院后2周以后每月随访1次,如病情变化随时就诊,随访截止日期2020年8月31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年龄、高血压病比例、Gensini积分、HDL-C、LDL-C、CFR值、Hcy 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B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比例、Gensini积分、LDL-C和Hcy较对照组高,HDL-C及CFR值较对照组低(P<0.05)。C组患者年龄及Hcy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D组患者HDL-C水平及Gensini积分较对照组高(P<0.05)。B组患者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MACE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组、D组MACE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与冠心病治疗方案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晓川 饶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387-390,共4页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使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判定心肌缺血相关病灶准确性极佳,通过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确定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并节约资源。如果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就应考虑血运重建治疗;而无显著血流动力...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使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判定心肌缺血相关病灶准确性极佳,通过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确定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并节约资源。如果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就应考虑血运重建治疗;而无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灶则可通过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
6
作者 叶士勇 吕玲春 +3 位作者 胡武明 徐剑 沈珈谊 胡琼尹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725-731,共7页
目的:探讨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计算NLR,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同时行FFR检查。根据FFR结果分为FFR<0.8组(47例)和FFR≥0.8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NLR与FFR的相关性及NLR预测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FFR<0.8组患者糖尿病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hsCRP明显高于FFR≥0.8组,而FFR<0.8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FFR≥0.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FFR值之间存在负相关(r=-0.447,P<0.001)。RCS分析显示NLR与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之间存在总体相关(P=0.001),但不存在非线性相关(P=0.123)。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OR=4.101,95%CI=2.002~8.40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的最佳NLR截点为2.34,灵敏度为80.90%,特异度为79.30%,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95%CI=0.734~0.894)。结论: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NLR与FFR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NLR可以很好地预测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生理性缺血,对此类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病变冠心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流储备分数 炎症反应 稳定性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的护理配合体会
7
作者 徐会明 杜燕 曹娟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对40例患者跟踪做好手术的配合。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测定,有5例患者进行了PCI术,有1例压力导丝引起的夹层。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取得准确数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对40例患者跟踪做好手术的配合。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测定,有5例患者进行了PCI术,有1例压力导丝引起的夹层。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取得准确数据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指导了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护理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的技巧
8
作者 张永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冠状动脉压力测定是辅助心脏介入医师做出正确临床决定最具有前景的方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可在心导管室获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功能学信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FFR项目易于实施,只需在数个病变进行短期的培训。本文主... 冠状动脉压力测定是辅助心脏介入医师做出正确临床决定最具有前景的方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可在心导管室获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功能学信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FFR项目易于实施,只需在数个病变进行短期的培训。本文主要介绍FFR的操作技巧,并对FFR测定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压力测定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操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指导下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黄翔 黄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直径狭窄介于50%~70%)介入治疗疗效。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存在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76例,并行FFR测定,其中48例病变血...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直径狭窄介于50%~70%)介入治疗疗效。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存在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76例,并行FFR测定,其中48例病变血管FFR≥0.75的患者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只给予最佳药物治疗(OMT组),28例病变血管FFR<0.75的患者行PCI并给予最佳药物治疗(PCI+OMT组)。连续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以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得分。结果 OMT组MACE的发生率与PCI+OM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水平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SAQ的5项分数均有提高(P<0.05),两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疾病认识程度方面无明显改善,而治疗满意程度在OMT组优于PCI+OMT组(P<0.05)。结论 FFR能够可靠地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心肌缺血风险并指导治疗决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PCI,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脉介入治疗与术中用药护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红 闫纯英 +1 位作者 陈畅 陈书盈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7期1036-1036,F0003,F0004,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脉介入治疗及术中用药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70%~80%的患者60例,冠脉狭窄病变共79处.其中研究组30例,冠脉狭窄40处实施用药护理后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脉介入治疗及术中用药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70%~80%的患者60例,冠脉狭窄病变共79处.其中研究组30例,冠脉狭窄40处实施用药护理后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测得FFR值≤0.80时予植入药物涂层支架(DES),FFR>0.80时予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冠脉狭窄39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植入DES.结果 对照组患者植入支架(1.5±0.5)个,实验组患者植入支架(0.7±0.6)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绞痛发生率和手术后三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实施FFR测定术中用药护理,可有效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特别是对PCI在减少使用患者支架数量、在短期内不增加心绞痛发作和MACE发生率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祁小龙 罗文韬 +1 位作者 季文彬 杨长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821,共4页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已被国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为一项良好的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功能性指标,可为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尤其是中度狭窄患者是否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但目前测定FFR仍属有创检查,...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已被国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为一项良好的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功能性指标,可为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尤其是中度狭窄患者是否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但目前测定FFR仍属有创检查,高昂的诊断费用和尚有争议的判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就FFR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全 刘泽森 +3 位作者 杨帮国 玉献鹏 李梦梦 金泽宁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593-600,共8页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诊疗中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纳入389例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FFR检测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和FFR值分为两组:非FFR指导组(FFR≤0.80... 目的:观察在冠心病诊疗中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纳入389例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FFR检测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和FFR值分为两组:非FFR指导组(FFR≤0.80且药物治疗,n=62)和FFR值指导组(根据FFR值选择标准治疗策略,n=327),后者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FFR指导介入亚组(FFR≤0.80且PCI,n=134);FFR指导药物亚组(FFR>0.80且药物治疗,n=193)。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非FFR指导组较FFR值指导组主要临床终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P=0.081)。与FFR指导药物亚组比较,FFR指导介入亚组因再发心绞痛再次住院发生率较高(P=0.035),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P=0.026)。Kaplan-Meier曲线显示类似结果。本项研究对489支血管进行了FFR测定,随访过程中,有25支检测血管发生了血运重建,4支检测血管为梗死相关血管。行FFR检测的血管中,FFR指导组中的FFR指导药物亚组、FFR指导介入亚组的患者的血运重建率分别是7.6%, 10.6%;非FFR指导治疗组中,FFR值介于0.75~0.8之间和<0.75的患者血运重建率分别是11.1%和22.6%;与FFR指导药物亚组相比,非FFR指导组中FFR<0.75的患者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P=0.064)。结论:FFR值检测在冠心病诊疗的现实世界中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流储备分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联合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患者治疗策略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21
13
作者 连亦田 朱晓阳 +2 位作者 张守德 田文建 代菲菲 《医学综述》 2021年第1期175-179,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CMI)患者治疗策略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保定第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经CAG检查达到临界病变的C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CMI)患者治疗策略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保定第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经CAG检查达到临界病变的C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根据CAG结果采用介入治疗,观察组依据CAG联合FFR结果采用选择性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随访13个月观察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支架置入比例、直径狭窄百分比、面积狭窄百分比小于对照组[75.71%(53/70)比100.00%(70/70)、(52.29±10.65)%比(56.13±10.74)%、(70.43±10.93)%比(74.26±9.74)%](P<0.05或P<0.01),最小管腔直径大于对照组[(1.38±0.49)mm比(1.06±0.54)mm](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29±0.65)d比(7.13±0.74)d](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4.86±0.49)万元比(5.06±0.54)万元](P<0.05)。观察组术后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绞痛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8.57%(6/70),0比8.57%(6/70),1.43%(1/70)比11.43%(8/70),7.14%(5/70)比31.43%(22/70)](P<0.05)。结论FFR联合CAG能够减少缺血相关靶病变个数,避免无效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提高C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注射不同剂量三磷酸腺苷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亚圆 刘俊 +2 位作者 周利民 刘玉 程昭栋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三磷酸腺苷(ATP)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50例,52处临界病变(狭窄程度为40%~70%)为研究对象进行FFR测量。将不同剂量的ATP[60μg(IC1)、100μg(IC2)、150μg(IC3)、200μg(...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三磷酸腺苷(ATP)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50例,52处临界病变(狭窄程度为40%~70%)为研究对象进行FFR测量。将不同剂量的ATP[60μg(IC1)、100μg(IC2)、150μg(IC3)、200μg(IC4)、250μg(IC5)]以弹丸注射至靶血管,然后肘静脉以140μg·kg-1·min-1速度泵入ATP(IV组),分别测定并记录FFR值、心率、血压、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随着冠脉内弹丸注射剂量的增加,FFR值逐渐减小,但IC4组与IC5组的F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1组FFR值明显大于IV组的FFR值[差值为(0.021±0.012)分,P<0.05];IC4、IC5组的FFR值明显小于IV组[差值分别为(-0.030±0.015)分,P<0.05及(-0.031±0.017)分,P=0.001]。各组间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患者出现ATP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安全性相同前提下,相比于静脉泵入ATP,冠脉内弹丸注射ATP的剂量为200μg时诱发最大充血状态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冠状动脉疾病 核糖核苷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唐刚 杨毅宁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0-842,共3页
血流储备分数(FFR)定义为冠状动脉达到最大充血状态时狭窄远端心肌血流量和该冠状动脉无狭窄病变时理论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自1986年,Puel和Sigwart完成了第1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此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PCI)突飞猛进,... 血流储备分数(FFR)定义为冠状动脉达到最大充血状态时狭窄远端心肌血流量和该冠状动脉无狭窄病变时理论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自1986年,Puel和Sigwart完成了第1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此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PCI)突飞猛进,之后大量临床实践和大型临床试验证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无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对经皮冠脉介入策略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健球 许顶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27-4329,共3页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冠状动脉造影(CAG)越来越多地用于诊断冠脉病变和指导治疗,造影所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的主要标准。然而,CAG通常只能用来评价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冠状动脉造影(CAG)越来越多地用于诊断冠脉病变和指导治疗,造影所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的主要标准。然而,CAG通常只能用来评价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及狭窄程度,对于该狭窄是否影响到或者影响到多少血管储备功能,却没有具体数据指导,这使得CAG不能很好地解决血管中等程度狭窄是否需要植入支架,以及对于一条有多处轻中度狭窄的血管是否需要每处都植入支架等问题。因此,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性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经皮冠脉介入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功能性评价 指导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秀华 贠凤英 +1 位作者 苏绮雯 陈贤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术中护理措施,以提高护士专业护理水平以及患者的舒适感。方法通过建立术中护理配合流程,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用于配合冠脉FFR测量术的护理技能及护理措施。结果...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术中护理措施,以提高护士专业护理水平以及患者的舒适感。方法通过建立术中护理配合流程,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用于配合冠脉FFR测量术的护理技能及护理措施。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增加,所有患者术中手术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送返病房,均好转出院。结论冠脉FFR测量术是在患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后继续对患者施行的介入操作,建议护士术中加强与患者沟通,满足患者对冠脉FFR测量术相关信息的需求,配合科学的护理流程能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及提高护士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压力导丝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90例(共170处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根据冠状造影结果、遵循权威治疗指南,给予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根据FFR测定结果给予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治疗半年内出现的心血管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心绞痛的再发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其他病史及血脂指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变数目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及置入支架数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或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血运重建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及复发心绞痛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FR测定指导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心绞痛的再发率,减少使用支架的数量,避免了支架内再血栓的发生,安全性高,还降低了住院花费,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的术中护理配合
19
作者 钟雯 李颐 +4 位作者 祝玲娟 吕世琴 王任红 章倩 许美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4期81-82,共2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PCI)诊疗中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手术的护理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方法通过使用压力导丝和三磷酸腺苷等微循环扩张药物对61例冠状动脉狭窄40%~70%的患者实施FFR检测,对其术中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PCI)诊疗中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手术的护理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方法通过使用压力导丝和三磷酸腺苷等微循环扩张药物对61例冠状动脉狭窄40%~70%的患者实施FFR检测,对其术中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患者有11例给药前FFR测量比值为0.76~0.85,给药后测量比值为0.60~0.73,符合FFR测量后〈0.75的标准,给予实施PCI术;植入支架后复测FFR,测量比值均〉0.90。有50例给药前FFR测量比值为0.83~1.0,给药后为0.80~0.92,符合FFR测量后〉0.80的标准,未实施PCI术。61例患者行FFR检测时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良好的配合及密切观察是FFR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血流储备分数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不同剂量腺苷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李绍生 邓捷 +2 位作者 赵昕 史雅娜 王效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8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对中国冠心病人群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 ow reserve,FFR)中冠状动脉内弹丸式注射腺苷(adenosine,AD)的合适剂量。方法以32例冠心病患者的40支中度狭窄病变冠状动脉血管为研究对象,将60μg(A1)、80μg(A2)、10... 目的探讨对中国冠心病人群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 ow reserve,FFR)中冠状动脉内弹丸式注射腺苷(adenosine,AD)的合适剂量。方法以32例冠心病患者的40支中度狭窄病变冠状动脉血管为研究对象,将60μg(A1)、80μg(A2)、100μg(A3)和120μg(A4)的AD随机以弹丸式注入靶血管进行FFR测定。记录FFR值、注射后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是否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结果注射后FFR值由基础的0.891±0.044明显下降了8.99%(A1)、11.24%(A2)、13.48%(A3)和13.48%(A4)(均P<0.001)。A3和A4则比A1(t=6.331、6.343,均P<0.001)、A2(t=2.974、3.058,P=0.005、0.004)更低。各剂量组分别有12支(30.0%)、13支(32.5%)、14支(35.0%)和14支(35.0%)靶病变的FFR<0.75。13例(40.6%)患者出现了AD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我国冠心病人群冠状动脉内弹丸式注射AD与FFR测定值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合适的剂量是100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