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2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超声新技术评价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1
作者 慕婷婷 邓爱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84-88,共5页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广泛存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中,早期识别、尽早干预非阻塞性CMVD对于减轻其严重并发症、改善长期预后至关重要。超声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准确、定量、全面地评估微血管缺血成为可能,进而提高了非...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广泛存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中,早期识别、尽早干预非阻塞性CMVD对于减轻其严重并发症、改善长期预后至关重要。超声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准确、定量、全面地评估微血管缺血成为可能,进而提高了非阻塞性CMVD的检出率。该文介绍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超声新技术评价非阻塞性CMVD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 超声新技术 冠状动脉 微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谷春景 朱昌国 孟昭昀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71-776,共6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Dryad数据库中提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回顾性研究数据,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发生MACE将接受DES的中青年CAD患者分为MAC...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Dryad数据库中提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回顾性研究数据,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发生MACE将接受DES的中青年CAD患者分为MACE组(n=57)和非MACE组(n=3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的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影响因素对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患者支架直径小于非MACE组(P<0.001),累及左主干数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直径(OR=0.184,95%CI:0.084~0.405,P<0.001)和累及左主干(OR=9.319,95%CI:2.291~37.904,P=0.002)是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当支架直径>3 mm时,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MACE发生的风险显著下降。支架直径和累及左主干联合预测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发生MACE的AUC为0.700(95%CI:0.623~0.776)。[结论]较小的支架直径和病变累及左主干是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发生MACE的不良影响因素,临床工作者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多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帆 贾永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究影响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并出院后行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复查冠状动脉靶血管情况的130... 目的:探究影响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并出院后行血管内超声(IVUS)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复查冠状动脉靶血管情况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靶血管情况,患者被分为正性重构组(57例)和负性重构组(7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DCB治疗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结果:与负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男性(74.0%比89.5%)、使用棘突球囊(31.5%比49.1%)、右冠或后降支左室后支病变(11.0%比28.1%)、年收入>10万元(19.2%比35.1%)、运动频数≥5次/周(6.8%比64.9%)比例、随访期间最小管腔直径[(2.22±0.87)mm比(2.95±0.34)mm]、住院费用[70218.42(51461.18,96114.17)元比91003.74(61930.16,116948.25)元]显著升高,吸烟史(67.1%比38.6%)和睡眠质量差(86.3%比22.8%)比例显著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频次≥3次/周、睡眠质量好和棘突/切割球囊的使用是此类患者DCB治疗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14~0.097,P均<0.01),而吸烟史是其独立危险因素(OR=3.970,P=0.047)。结论:吸烟史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后靶血管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运动频次≥3次/周、睡眠质量好和棘突/切割球囊的使用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靶血管重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运海 周磊 +2 位作者 朱汉东 鄢华 刘成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525例高出血风险(high bleeding risk,HBR)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PCI治疗方式,DCB治疗组为实验组57例,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组为对照组4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完成12个月随访。结果DCB组和DES组患者吸烟、合并内科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肌酐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靶病变血管、靶血管参考直径、靶病变血管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CI治疗成功率为100%。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DCB组与DES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vs.24.0%,P<0.05];其中再发心肌梗死率、心源性病死率、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CB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vs.14.3%,P<0.05]。结论DCB在高出血风险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中应用的疗效并不劣于DES,且降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洗脱支架 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与ATP负荷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慧 李文豪 +5 位作者 程功 陈亮 梁宸源 王依阳 蒋红英 姜瑞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09-2112,共4页
背景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疗一直是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点。腺苷注射液和ATP注射液是目前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评估CMVD的临床常用负荷药物,两者有所关联,但具有显著区别。ATP是腺苷的前体,其价格低廉且血... 背景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疗一直是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点。腺苷注射液和ATP注射液是目前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评估CMVD的临床常用负荷药物,两者有所关联,但具有显著区别。ATP是腺苷的前体,其价格低廉且血管扩张机制与腺苷类似,临床上常代替腺苷,但忽视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目的 比较腺苷负荷与ATP负荷在评估CMVD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因典型心绞痛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明确各支冠状动脉残余狭窄直径<50%的患者1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腺苷组和ATP组,腺苷组88例,ATP组82例。腺苷组给予腺苷注射液负荷测定CFR,ATP组采用ATP负荷测定CFR,检测过程中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扫描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腺苷组相比,ATP组患者胸闷[61.0%(50/82)和20.4%(18/88)]、头晕[72.0%(59/82)和31.8%(28/88)]、头痛[68.3%(56/82)和11.4%(10/88)]、胃肠道不适[13.4%(11/82)和4.5%(4/88)]、心悸[69.5%(57/82)和5.7%(5/88)]、气促[40.2%(33/82)和2.3%(2/88)]、大汗[28.0%(23/82)和3.4%(3/88)]、潮热[19.5%(16/82)和2.3%(2/88)]、颜面潮红[13.4%(11/82)和4.5%(4/88)]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两组患者神经过敏、耳鸣、咽干、颈部不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ATP负荷相比,腺苷负荷测定CFR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腺苷负荷 三磷酸腺苷二钠负荷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的药物疗法
6
作者 石川钦司 张来虎 李娜 《日本医学介绍》 2001年第12期557-55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疗法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
7
作者 史文册 张洪亮 吴永健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594-597,共4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CMVD患者往往并未发生严重的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有限,因此,危险因素控制和药物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CMVD...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CMVD患者往往并未发生严重的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有限,因此,危险因素控制和药物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CMVD愈发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现结合既往循证医学证据,对CMVD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MVD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与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危险因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治疗双心疾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钰潇 梁健芬 +2 位作者 李甜甜 胡嘉洺 谢舒慧 《中医学》 2024年第11期2926-2930,共5页
非药物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疾病的关注。笔者认为目前中西医非药物疗法在双心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开始逐渐展露,但目前非药物疗法作用于双心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方面,确实存在科学性的差异性,疾病性质有时难以界定,... 非药物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疾病的关注。笔者认为目前中西医非药物疗法在双心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已开始逐渐展露,但目前非药物疗法作用于双心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方面,确实存在科学性的差异性,疾病性质有时难以界定,如何使两者达到统一,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工作者进行更好的临床实践与推广及经验总结。Non-drug treatmen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non-drug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ouble heart disease has begun to gradually reveal. However, there are indeed scientific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research and basic research of non-drug therapy on double heart disease. The nature of the disease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define. How to achieve unity between the two still requires more clinical wor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omotion and experience summ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药物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Sildenafil药物运动试验在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男性患者中的心血管效应
9
作者 李小清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Sidenafil 药物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疾病 男性 心血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药物治疗合用或不合用PCI治疗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
10
作者 杨进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治疗 稳定性 PCI治疗 美国心脏病学会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主要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凯丽 徐一凯 陈梅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151-155,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穴位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元补肺方穴位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次症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GRQ中各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保元补肺方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有助于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保元补肺方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中医证候评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学勋 李健 安毅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690-693,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ACS的发病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强化调脂治疗在ACS患者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临床试验证实,在AC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ACS的发病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强化调脂治疗在ACS患者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临床试验证实,在ACS时进行早期强化调脂治疗能获得良好益处。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是ACS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序贯疗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强化调脂 早期调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椎间盘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13
作者 刘春凤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953-956,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椎间盘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椎间盘疾病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骨盆牵引治疗,分析2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 目的 探讨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椎间盘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椎间盘疾病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骨盆牵引治疗,分析2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腰椎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PPI评分、VAS评分、PRI评分、客观体征、主观体征、膀胱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受限评分及OD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MBI评分、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非药物疗法更能对椎间盘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椎间盘疾病 骨盆牵引治疗 中医非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可降解与不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时乐 徐延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比较涂层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Excel)与涂层不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 315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此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Excel组498例,Partner组817例.观察... 目的:比较涂层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Excel)与涂层不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 315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此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Excel组498例,Partner组817例.观察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冠脉病变特征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置入支架直径[(2.97±0.39)mm vs(3.03±0.46)mm]及置入支架长度[(25.37±7.39)mm vs(24.57±7.11)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Excel组患者平均置入支架直径较小且支架长度偏长,但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1%vs 2.69%,P>0.05;0.60%vs 0.86%,P>0.05)。结论:涂层可降解与不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洗脱支架 涂层可降解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坤鹏 陈建英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3369-337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胸痛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却未发现明显的血管狭窄,现有的研究认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目前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上也尚无规范化的方法,本文现将CMVD及其药...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胸痛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却未发现明显的血管狭窄,现有的研究认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目前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上也尚无规范化的方法,本文现将CMVD及其药物治疗做一综述,希望为临床诊治CMVD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微血管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对比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在细小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代鑫 胡晓军 +1 位作者 谭巨浪 裴畅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比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细小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CNKI、CBM、PubMed和Embase。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5月1日,搜集DCB与DES治疗细小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3名研...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比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细小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CNKI、CBM、PubMed和Embase。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5月1日,搜集DCB与DES治疗细小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3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和提取数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以RevMan 5.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直接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研究,涉及15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终结果和同期随访第2年:DCB与DES能降低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心肌梗死(MI)、靶病变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风险,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随访第1年:DCB较DES能显著降低MI(RR=0.43,95%CI 0.22~0.83,P=0.01)和TVR(RR=0.60,95%CI 0.39~0.92,P=0.02)的发生风险。术后第6个月的血管造影结果:DCB较DES能显著增大最小管腔直径(MD=-0.30,95%CI-0.48~-0.11,P=0.001),减少晚期管腔丢失(MD=-0.21,95%CI-0.26~-0.16,P<0.001)和降低血管狭窄程度(MD=4.09,95%CI 0.68~7.50,P=0.02)。结论DCB较DES可显著减少细小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晚期管腔丢失,增大最小管腔直径和降低血管狭窄程度。心脏不良事件与DES相似,但同期随访第1年,DCB在MI和TVR低于DES。因此笔者认为,DCB在治疗细小冠状动脉疾病方面优于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细小冠状动脉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试验项目实施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燕 王学军 +2 位作者 边立军 朱丹丹 李岳飞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5期74-78,共5页
梳理了某院开展的7项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试验项目的354份原始资料,分析了知情同意不规范、方案依从性欠佳、试验用DCB管理不规范及原始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4类常见问题,提出了强化申办... 梳理了某院开展的7项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试验项目的354份原始资料,分析了知情同意不规范、方案依从性欠佳、试验用DCB管理不规范及原始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4类常见问题,提出了强化申办方职责、加强研究团队建设、规范监查行为、提升临床研究协调员素养及细化机构质控标准等建议,为更多心血管手术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质量保证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冠状动脉疾病 临床试验 质量保证 心血管手术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动脉注射疗法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秀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动脉注射疗法 周围血管疾病 治疗 应用 前列腺素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维莫司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与药物洗脱金属支架在冠状动脉疾病应用中临床结局比较的meta分析(英文)
19
作者 吴献鹏 陆艺 +1 位作者 傅婷婷 胡新央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everolimus-eluting 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VS)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金属支架(everolimus-eluting metallic stents,EES)在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结局的m... 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everolimus-eluting 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VS)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金属支架(everolimus-eluting metallic stents,EES)在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结局的meta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地检阅了电子数据库以及最新国际心血管会议记录,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1月8日,收集已公布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随访数据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1项临床研究,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7 321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BVS组较EES组有更高的明确/极可能支架内血栓(stent/scaffold thrombosis,ST)发生率[比值比(OR)=3.08,95%CI:2.04-4.66,P<0.01],其中早期(OR=2.26,95%CI:1.26-4.03,P=0.006)及极晚期ST(OR=4.46,95%CI:2.01-9.89,P<0.01)发生率均显著高于EES组。BVS植入患者在靶病变失败(OR=1.34,95%CI:1.11 to 1.60,P<0.01)、靶血管心肌梗死(OR=1.71,95%CI:1.31-2.23,P<0.01)、有临床指征的靶病变血运重建(OR=1.51,95%CI:1.15-2.00,P<0.01)以及总心肌梗死(OR=1.52,95%CI:1.22-1.90,P<0.01)的发生率上均较EES组增多。然而,两组在面向患者的复合终点、心因死亡、全因死亡以及全血运重建等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VS在冠状动脉疾病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结局劣于EES,但仍需更多大型长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莫司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 依维莫司药物洗脱金属支架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内血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试验的临床结果显示Endeavor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显著效果——ENDEAVOR2研究资料显示重复手术和管腔缩小显著减少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珂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重复手术 研究资料 支架治疗 药物洗脱 临床结果 显示 美国心脏病学会 管腔 试验 研究终点 研究者 统计学 失败率 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