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2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肝素辅因子-Ⅱ和二肽基肽酶4水平与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1
作者 茂建梅 杨铠榕 郭娅娅 《中国医药》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辅因子-Ⅱ(HC-Ⅱ)、二肽基肽酶4(DPP4)水平与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CB扩张术的ISR患者158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辅因子-Ⅱ(HC-Ⅱ)、二肽基肽酶4(DPP4)水平与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CB扩张术的ISR患者158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HC-Ⅱ、DPP4水平。以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为因变量,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其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C-Ⅱ、DPP4水平对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158例ISR患者有54例(34.2%)DCB扩张术后发生ISR纳入ISR组,非ISR组104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DCB扩张术前管腔狭窄率增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DPP4升高,独立保护因素为HC-Ⅱ升高(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C-Ⅱ、DPP4水平联合预测ISR患者DCB扩张术后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大于血清HC-Ⅱ、DPP4水平单独预测的0.789、0.788(均P<0.05)。结论血清HC-Ⅱ水平降低和DPP4水平升高与DCB扩张术后ISR密切相关,血清HC-Ⅱ、DPP4水平联合预测ISR患者DCB扩张术后冠状动脉ISR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肝素辅因子-Ⅱ 二肽基肽酶4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组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毛天诗 林谦 +4 位作者 纪翔 高群 潘熠 万洁 贾文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从金属裸支架(BMS)到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手术器械不断发展,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大幅提高,但术后1年支架内再...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从金属裸支架(BMS)到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手术器械不断发展,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大幅提高,但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仍有3%左右[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新发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相比,ISR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更高[2]。因此,对ISR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介入心脏病学 金属裸支架 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手术器械 患者生活质量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2DS2-VASc评分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宋艳梅 车京津 +4 位作者 陈康寅 徐延敏 李广平 刘彤 张晓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CKD患者147例,平均年龄(66.6±10.9)岁,67.3%为男性。CKD的定义为根据MDRD公式得出的...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CKD患者147例,平均年龄(66.6±10.9)岁,67.3%为男性。CKD的定义为根据MDRD公式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ISR将患者分为ISR组(53例)和非ISR组(94例)。冠状动脉ISR定义为支架面积与正常直径相比狭窄>50%。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实验指标,计算术前CHA2DS2-VASc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HA2DS2-VASc评分对CKD患者发生冠状动脉ISR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HA2DS2-VASc评分对CKD患者冠状动脉ISR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ISR组相比,ISR组糖尿病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CHA2DS2-VASc评分更高,eGFR、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更低(χ^(2)=4.714,t=-3.605,Z=-2.997、-4.93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R组单核绝对值(OR=24.106,95%CI:2.500~232.395,P=0.006)、eGFR(OR=0.906,95%CI:0.858~0.956,P<0.001)和CHA2DS2-VASc评分(OR=1.377,95%CI:0.999~1.899,P=0.020)是CKD患者发生冠状动脉ISR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HA2DS2-VASc评分预测CKD患者发生冠状动脉IS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6,95%CI为0.557~0.735,敏感性为83.0%,特异性为55.3%。结论:CHA2DS2-VASc评分对CKD患者发生冠状动脉ISR的预测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CHA2DS2-VASc评分 慢性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次仁罗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实施切割球囊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3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切割球囊成形术两种... 探讨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实施切割球囊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3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切割球囊成形术两种方式开展治疗,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切割球囊成形术的方式对选取的患者干预后,乙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狭窄血管最小直径、病变靶血管狭窄程度、管腔丢失情况均比甲组治疗有优势,在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中观察到,乙组患者术后一年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甲组。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采用切割球囊成形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再狭窄风险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球囊成形术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临床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AX评分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周伯宁 张昕 +8 位作者 宿永康 焦阳 沈建 党子杰 王继航 李影 王建 刘赫男 付振虹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025-1032,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SYNTAX评分可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率。但SYNTAX评分与ISR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讨SYNTAX^(ISR)...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SYNTAX评分可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率。但SYNTAX评分与ISR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讨SYNTAX^(ISR)评分对PCI成功再血管化治疗的ISR人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2月—2020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介入中心PCI再血管化治疗的ISR患者,随访至2023年12月。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SYNTAX^(ISR)评分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关系。对SYNTAXISR评分进行危险分层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评估各风险组之间的差异。通过亚组分析,探究不同亚组中SYNTAX^(ISR)评分与MACEs的相关性。通过时间依赖ROC曲线评估SYNTAX^(ISR)评分对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患者356例,平均年龄(63.61±9.82)岁,女性68例(19.10%),49例失访,随访率为86.3%。依据指南推荐的SYNTAX评分切点值(≤22分、23~32分、≥33分),将受试者分为3组。随着SYNTAX^(ISR)评分的增加,MACEs的发生率增加。高SYNTAX^(ISR)评分组肌钙蛋白T和脑利钠肽水平更高,Mehran分型更易表现为闭塞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SYNTAX^(ISR)评分与MACEs的发生独立关联(HR=1.039,P<0.001)。高危患者组(SYNTAX^(ISR)评分≥33分)MACEs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23分≤SYNTAX^(ISR)评分≤32分,P<0.05)或低危组(SYNTAX^(ISR)评分≤22分,P<0.001)。亚组分析进一步证明SYNTAX^(ISR)评分与MACEs的相关性稳定且显著。时间依赖的ROC曲线显示,在随访的6年中,AUC值分别为0.636、0.620、0.648、0.601、0.635和0.619。结论SYNTAX评分是影响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AC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YNTAX^(ISR)评分在预测MACEs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狭窄 SYNTAX评分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叶紫恒 屠俊杰 王审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99-603,610,共6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ALB)比值(hs-CRP/ALB)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成功置入支架并自愿接受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87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ALB)比值(hs-CRP/ALB)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成功置入支架并自愿接受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87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是否发生ISR,将患者分为ISR组30例及无ISR组15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ISR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s-CRP/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支架长度对PCI术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术前hs-CRP/ALB、NLR及支架长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为IS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hs-CRP/ALB、NLR、支架长度预测ISR风险的AUC分别为0.755、0.605、0.626,截断值分别为0.249、2.069、24.000,灵敏度分别为0.633、0.800、0.633,特异度分别为0.885、0.452、0.573。结论hs-CRP/ALB、NLR、支架长度与冠心病患者发生ISR有关,有望成为潜在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腔内密度校正差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依再提古丽·艾孜孜 刘成 赵翔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血管成像(CTA)腔内密度校正差(DCCO)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血管成像(CTA)腔内密度校正差(DCCO)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术后出现疑似复发的冠状动脉疾病或支架内再狭窄症状,并在1个月内接受CTA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测。比较ISR与血管开放的DCCO值以及不同方法诊断ISR的结果。结果ICA检查结果显示,152支血管中通畅89支,ISR 63支;CTA检测为通畅82支,ISR 70支。CTA与ICA对ISR诊断的Kappa值为0.613,一致性一般。ISR组血管的DCCO值相比通畅组血管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O结合CTA检测为通畅87支,ISR 75支。DCCO结合CTA与ICA对ISR诊断的Kappa值为0.838,一致性较高。DCCO结合CTA诊断IS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6%、92.13%、89.39%、95.35%、92.76%,均明显高于单纯CTA(82.54%、79.78%、74.29%、86.59%、80.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腔内密度校正差,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提升对ISR的检测精确度,可作为评价动脉狭窄程度的定量指标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内狭窄 CT血管成像 腔内密度校正差 侵入式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罗一派 朱登 陈晓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6期834-837,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1]),然而无论是单纯球囊扩张(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upport,BMS)还是药物洗脱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1]),然而无论是单纯球囊扩张(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upport,BMS)还是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均可导致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和再狭窄^([2-4])。虽然DES的使用和技术迭代已逐渐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但近年来关于DES及二代DES置入后发生ISR的报道仍屡见不鲜^([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闭塞 药物洗脱支架 裸金属支架 狭窄 紫杉醇 治疗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欢欢 袁晓航 +3 位作者 韩燕 张茜 蒋梦婷 高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发表的ISR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940篇中文...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对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20年发表的ISR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940篇中文文献及9611篇英文文献。中文文献发文机构以医院心内科为主,合作关系疏散。美国发文量最多,与其他国家合作意愿最强,与德国合作最紧密。中文文献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再狭窄率、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涂层支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英文文献显示,热点主题包括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平滑肌细胞、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支架内血栓、血管内超声、裸金属支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结论国内外研究者对ISR的关注点不完全相同,国内的相关研究以临床实际应用及探索危险因素为主,国外则在关注ISR的临床诊治的同时也关注了腔内影像学对ISR的指导策略,并进行基础研究来探索ISR背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内狭窄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软件 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静 刘寅 +1 位作者 李玉茜 郑君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预测因素 临床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 肝肾功能不全 凝血机制障碍 流行病学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一平 谭华炳 贺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9期1078-1079,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防治 弹性成分 冠心病患者 血管壁 PTCA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液中GDF15、PDGF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刚 胡永寸 +4 位作者 刘慧 陈鹤 郭山岭 王垒 李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液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120例,将未发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70例病人纳入对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液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120例,将未发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7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发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50例病人纳入观察组。检测两组血液中GDF15及PDGF的mRNA与蛋白水平,并分析再狭窄病人GDF15和PDG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液中单个核细胞GDF15 mRNA和PDGF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GDF15与PDG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病人血液单个核细胞内GDF15 mRNA与PDGF mRNA呈正相关(r=0.646,P<0.05);血清中GDF15蛋白与PDGF蛋白也呈正相关(r=0.421,P<0.05)。结论血液中GDF15与PDGF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两者可以作为临床随访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生长分化因子15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弥漫性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切割球囊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冰 葛均波 +3 位作者 钱菊英 王齐兵 葛雷 陈灏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 研究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高龄患者弥漫性冠状动脉 (冠脉 )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脉造影示ISR >70 %的高龄弥漫性ISR患者117例 ,分为CBA组 (n =74 )和普通球囊成形术 (BA)组 (n... 目的 研究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治疗高龄患者弥漫性冠状动脉 (冠脉 )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脉造影示ISR >70 %的高龄弥漫性ISR患者117例 ,分为CBA组 (n =74 )和普通球囊成形术 (BA)组 (n =4 3)。于术后 6个月随访冠脉造影 (QCA)和血管腔内超声 (IVUS)。结果 手术成功率CBA组为 99% ,BA组为 10 0 % ;CBA组冠脉管腔的即刻获得大于BA组 ;两组术后即刻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 (DS)在CBA组小于BA组 (11.81± 9.17对 2 6 .33±10 .0 4 ,P <0 .0 5 ) ;平均随访时间 (5 .8± 1.6 )个月时CBA组的DS小于BA组 (2 9.4 3%± 12 .16 %对4 6 .12 %± 13.0 1% ,P <0 .0 5 ) ;CBA组复发的ISR病变长度由术前的 (2 3.17± 12 .4 6 )mm缩短至 (11.2 3±5 .6 8)mm ,而BA组手术前后无改变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IVUS显示 ,两组术前及术后即刻的MLA、RVA及SA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BA治疗高龄患者弥漫性ISR安全、有效 ,其即刻及随访期疗效令人满意 ,复发的ISR病变长度较BA组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弥漫性 高龄患者 术后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IVUS 冠脉造影 切割球囊 复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七一 石磊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但高达10%~50%的支架内再狭窄率严重影响了该项技术的远期疗效。综合近年来中医药对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的探索,发现通过实验研究,已证实了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复方均具有切实防治支架...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但高达10%~50%的支架内再狭窄率严重影响了该项技术的远期疗效。综合近年来中医药对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的探索,发现通过实验研究,已证实了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复方均具有切实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药理药效学基础,其突出的特点是异于西药的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性调节作用,同时临床研究亦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锌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鲲 王慧峰 +1 位作者 王凤群 张永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920-921,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它的优点是微创和安全.然而,PCI术后仍易发生再狭窄,并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但目前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再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它的优点是微创和安全.然而,PCI术后仍易发生再狭窄,并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但目前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再狭窄的发生一直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已经影响了PCI的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锌的营养地位能显著调节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过程[1,2].人群研究还发现,补锌能降低老年受试者C反应蛋白、脂质过氧化和炎症细胞因子,认为锌是一种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3].低锌利用率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4].这暗示锌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含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动脉内膜的重塑密切相关.因此,体内锌和MMP的水平在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的地位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锌和MMP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血锌 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辉 许官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66-68,共3页
自经皮冠状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PTCA)首次在临床中成功应用以来,心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相关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对患者预后有较大影响,成为心血管介入治疗最大难题之一。为指导ISR的... 自经皮冠状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PTCA)首次在临床中成功应用以来,心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相关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对患者预后有较大影响,成为心血管介入治疗最大难题之一。为指导ISR的临床防治,现对近年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机制 相关危险因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炬 翟东东 曲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46-48,共3页
冠状动脉植入支架是目前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支架的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的发生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阻碍心血管介入治... 冠状动脉植入支架是目前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支架的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的发生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阻碍心血管介入治疗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难题[1,2]。目前用于治疗ISR的方法主要包括普通球囊扩张、再次植入支架和切割球囊等[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治疗 心血管领域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切割球囊 球囊扩张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雪琴 李润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6期2816-2818,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较之前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随着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应用,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然而,既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较之前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随着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应用,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然而,既往的报道显示,DES植入术后仍有5%~10%左右的支架内再狭窄率(instent restenosis,ISR),有相当部分患者仍需接受血运重建治疗,ISR是目前临床研究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可溶性 稳定型 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方勇 芦伟 闫宇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二甲双胍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模型低于治疗前(P<0.05),网膜素-1水平均模型高于治疗前(P<0.05)。二甲双胍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网膜素-1水平模型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二甲双胍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0%(2/25)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2.00%(8/25)(χ^(2)=4.500,P<0.05)。二甲双胍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2.00%(3/25)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6.00%(9/25)(χ^(2)=3.94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术 二甲双胍 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和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峻兰 王丽姿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71-72,76,共3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者按医嘱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4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治疗后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者按医嘱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4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治疗后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健康行为、定期复查等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各项采用3级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表示遵医程度越差。结果 42例患者中有39例出现不遵医项、占92.85%,其中定期复查得分最高(390分),其余依次为健康行为(349分)、药物治疗(273分)、饮食治疗(250分)及运动治疗(243分)。性别、缴费类别、家庭配合情况、患者对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干预机制,改善患者的遵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遵医行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