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民工汇款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区间回归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枫 王其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为劳动力输出地带来了大量汇款,这些汇款甚至超过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最近所做的农民工汇款问卷调查数据来分析影响农民工汇款的因素。因为关于汇款量的调查数据处于不同的区间而不是具体...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为劳动力输出地带来了大量汇款,这些汇款甚至超过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最近所做的农民工汇款问卷调查数据来分析影响农民工汇款的因素。因为关于汇款量的调查数据处于不同的区间而不是具体的数值,所以我们利用区间回归模型来对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打工收入、农村老家的非汇款收入、农村老家的耕地数量以及农民工的年龄对汇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民工的转移成本、是否全家一起外出打工、是否有失业经历以及是否接受过大学教育对汇款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汇款 区间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稳定性对农民工汇款行为的影响——对共同保险理论的检验 被引量:5
2
作者 许琪 邹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8,37,共12页
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结合多种理论模型对农民工的汇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农民工向老家汇款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及其家人的经济福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在城市工作环境的影响。与西方学者提出... 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结合多种理论模型对农民工的汇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农民工向老家汇款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及其家人的经济福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在城市工作环境的影响。与西方学者提出的共同保险理论不同,在中国,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会显著降低农民工汇款的可能性和数额。中国特殊的家庭传统是导致农民工大规模汇款的主要原因。为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有助于增加他们的汇款数额,从而提高农村家庭的经济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汇款 利己主义理论 利他主义理论 共同保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意愿、迁移成本与农民工汇款——一个区间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明娟 张建武 《南方人口》 CSSCI 2011年第1期48-56,共9页
利用《广东省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数据和区间回归模型,文章考察了中国农民工汇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汇款动机。结果表明:迁移目标是农民工汇款量的核心决定因素,有回流意愿农民工的汇款要明显高于没有回流意愿的农民工;工资、当地工作时间... 利用《广东省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数据和区间回归模型,文章考察了中国农民工汇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汇款动机。结果表明:迁移目标是农民工汇款量的核心决定因素,有回流意愿农民工的汇款要明显高于没有回流意愿的农民工;工资、当地工作时间和当地生活成本是影响农民工汇款的关键因素,工资越高,当地工作时间越久,农民工汇款量越高,但随着当地生活成本的上升,农民工汇款量受到较大的削弱;社会保险尚未成为农民工汇款决策的考虑因素,外出务工距离对有回流意愿农民工的汇款行为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回归 农民工汇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汇款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春 杨彩姣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8,共11页
农民工汇款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但现有文献很少关注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农民工汇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用宏观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校准和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结论是:在短期,提升汇款率... 农民工汇款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但现有文献很少关注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农民工汇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用宏观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校准和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结论是:在短期,提升汇款率能缩小城市正式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工资差距,但增大农业部门与城市非正式部门的工资差距;在长期,提升汇款率使得正式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工资差距增大,但非正式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工资差距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汇款 城乡收入差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汇款对就业和福利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晓春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47,共8页
2019年,我国已经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促进、稳定就业的工作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农民工汇款与城市就业和福利水平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却很少被关注。本文从农民工汇款视角,以我国经济特色为基础,建立了两物品两... 2019年,我国已经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促进、稳定就业的工作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农民工汇款与城市就业和福利水平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却很少被关注。本文从农民工汇款视角,以我国经济特色为基础,建立了两物品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用静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工汇款的变动对就业、工资和经济福利水平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农民工提高汇款率使得城市技术密集部门减少就业,而城市劳动密集部门则增加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汇款 城市就业 福利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农民工汇款是利他的吗?--基于区间回归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枫 史宇鹏 王其文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5-190,共16页
对于移民汇款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类观点: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利用2005年农民工汇款问卷调查数据和区间回归模型,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汇款的影响因素及汇款动机。结果表明,男性已婚者的汇款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 对于移民汇款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类观点: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利用2005年农民工汇款问卷调查数据和区间回归模型,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汇款的影响因素及汇款动机。结果表明,男性已婚者的汇款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工、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具有失业经历的农民工汇款较少,而农民工老家的家庭非汇款纯收入对汇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利他主义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农民工的汇款行为,中国农民工汇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出农民工的利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转移 农民工汇款 利他性
原文传递
农民工汇款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小辉 傅宇辰 史清华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184,共17页
本文构建汇款影响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汇款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汇款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 本文构建汇款影响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汇款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汇款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都存在显著影响,汇款不仅有助于增加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还能够显著提升其学习成绩;汇款金额主要通过教育投入、营养摄入和母亲参与3个渠道影响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异质性分析发现:汇款对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成绩提升作用更明显;对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以及欠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更为显著;相比于母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所受的影响,增加汇款金额对母亲在家的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的正向影响更明显;相比于留守男童所受的影响,增加汇款对留守女童受教育机会和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论对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促进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提高农村家庭内生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汇款 留守儿童 受教育机会 学习成绩 教育投入
原文传递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5
8
作者 胡枫 李善同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4,共8页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7年5城市农民工调研数据来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远距离外出务工,会导致...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7年5城市农民工调研数据来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远距离外出务工,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下降。而当留守家庭的子女数量较多时,留守女童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不过,与其他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父母外出打工所寄回的汇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正面作用对于初中及以上学习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较为显著。另外,留守儿童监护人是否为其父亲或母亲对留守儿童教育并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民工汇款 留守儿童教育
原文传递
农村劳动力外出与家乡住房投资行为——基于广东省的调查 被引量:27
9
作者 明娟 曾湘泉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20,128,共11页
文章利用广东省迁移劳动力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成员权利、身份认同与留守家庭福利提升等是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的主要原因,而农民工住房投资与务工地就业状况、务工地生活成本显著相关。住房投资、回... 文章利用广东省迁移劳动力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成员权利、身份认同与留守家庭福利提升等是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的主要原因,而农民工住房投资与务工地就业状况、务工地生活成本显著相关。住房投资、回流动机等是农民工向家乡汇款的主要原因,但农民工汇款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有限。文章认为,就地城镇化、土地流转与住房置换、提升就业质量、建设保障住房等政策联动是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家乡住房投资 农民工汇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