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作家蒲松龄
1
作者 李小红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11-15,共5页
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生活于农村,必然熟悉农村,描写农村。特别是晚年的蒲松龄大量运用农民语言进行创作,具有强烈的主动为农民创作的意识,在此意义上,我们称他为农民作家。
关键词 蒲松龄 晚年 农民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还是“知识分子作家”?——试论赵树理的文化身份
2
作者 段文昌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无论把赵树理称作"农民作家"还是"知识分子作家",都含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感情色彩和时代色彩。使用哪一种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对赵树理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 农民作家 知识分子 政治色彩 感情色彩 时代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庆和,农民作家的范本——兼论四大农民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3
作者 饶学刚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7,24,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的年代,这一时势造就了浠水四大农民作家。农民作家群浠水派的崛起,不仅为进一步发展浠水县"业余文学创作之乡"、后农民作家群浠水派的建设,起着现实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对全民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的年代,这一时势造就了浠水四大农民作家。农民作家群浠水派的崛起,不仅为进一步发展浠水县"业余文学创作之乡"、后农民作家群浠水派的建设,起着现实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对全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庆和 范本 农民作家群浠水派 时势造就 意义深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给了她坚守的力量——访平山县农民作家郝崇书
4
作者 杨宏伟 《共产党员(河北)》 2018年第11期63-64,共2页
我认识郝崇书是3年前的金秋,在由她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西柏坡》开机仪式上.2018年春节前,我和同事来到平山县刘家沟村,专门采访了郝崇书.
关键词 平山县 农民作家 力量 信仰 《西柏坡》 电视连续剧 春节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农民作家普飞及其短篇小说 被引量:1
5
作者 毕坚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0-52,57,共4页
1956年,23岁的彝族农民普飞在《边疆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舅母》。从那时起,他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200多篇短篇小说、散文,计120多万字,现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散文集有《妇女队长》、《重赶峨山街》、《对象》。他在创作上取得了... 1956年,23岁的彝族农民普飞在《边疆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舅母》。从那时起,他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200多篇短篇小说、散文,计120多万字,现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散文集有《妇女队长》、《重赶峨山街》、《对象》。他在创作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了彝族农民作家,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注目。他的创作也和他爬乡间的小路一样,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题材 处女作 短篇小说 农民作家 情节曲折 普飞 彝族人民 创作热情 生活中 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支书与农民作家
6
作者 袁昌文 《理论与当代》 2012年第2期50-51,共2页
从古城镇远出发,我们驱车前往江古乡。烈日当空,稻田干裂,包谷枯黄,大旱夺走了公路两旁的丰收。 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江古蚂塘村。沿着村里新建的水泥路,汽车悄无声息地滑进了一个农家小院,从古老的农舍里走出一个六十来岁的汉... 从古城镇远出发,我们驱车前往江古乡。烈日当空,稻田干裂,包谷枯黄,大旱夺走了公路两旁的丰收。 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江古蚂塘村。沿着村里新建的水泥路,汽车悄无声息地滑进了一个农家小院,从古老的农舍里走出一个六十来岁的汉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村支部书记、农民作家肖春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村支书 村支部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争·反思·自审——评农民作家徐朝夫和他的小说创作
7
作者 准淮 晓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9-83,共5页
一倘若我们把五十年代初朝夫在部队期间断断续续地写墙报、写通讯报道、写文艺节目等活动仅仅看作是创作前的准备阶段的话,那么,1958年以向光笔名在1月号《萌芽》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独脚龙》便是他的处女作。尽管这篇获得《萌芽》工业... 一倘若我们把五十年代初朝夫在部队期间断断续续地写墙报、写通讯报道、写文艺节目等活动仅仅看作是创作前的准备阶段的话,那么,1958年以向光笔名在1月号《萌芽》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独脚龙》便是他的处女作。尽管这篇获得《萌芽》工业征文奖的作品并未超越当时文学的一般通病——图解政治演绎概念的弊端,但它的发表对于一个农村半文盲的青年(当时只有22岁)来说,却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开端意义。可惜的是,不知为什么,《独脚龙》之后,徐朝夫竟搁笔长达廿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小说创作 五十年代 自审 短篇小说 初期作品 抗争精神 知青作家 思想内涵 高晓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农民写好的,往往不是农民作家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23,共1页
《远村》《老井》的作者郑义,在《太行山的牧歌》(《上海文学》89年4期)一文中指出:我们是首批下乡的,是真正决心要在农村干一辈子,改造中国贫穷的,与后来一些被迫下乡的知青尚有一些区别。从心理上、生活安排上,我们不是做客,不是作家... 《远村》《老井》的作者郑义,在《太行山的牧歌》(《上海文学》89年4期)一文中指出:我们是首批下乡的,是真正决心要在农村干一辈子,改造中国贫穷的,与后来一些被迫下乡的知青尚有一些区别。从心理上、生活安排上,我们不是做客,不是作家式的“体验生活”。除了爱读书,想问题,我们与农民的生活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生活安排 体验生活 农民作家 上海文学 改造中国 下乡 农村 知青 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千古颂,诗书传家宝——写在农民作家王凤茗先生忌日里
9
作者 韦安礼 《当代教育》 2012年第1期190-191,共2页
王凤茗先生走了,从此我省文坛队伍又少了一位文友,尤其是少了一位难得的农民作家。据我所知,全省4000万人民,农民兄弟约3000多万。3000多万农民到目前为止仅有3位作家,凤茗先生是三位中的拔尖者,他走了,就更加令人惋惜。
关键词 农民作家 文章 忌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浩然
10
作者 孟兰英 《兰台内外》 2008年第4期46-47,共2页
立下誓言:“写农民,为农民写” “我的根在农村,我要为农民而写作。”这是浩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写农民,为农民写。”浩然将此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坚持了一生。这位农民出身、长年生活在农民中间的作家,对于中国农民和广大农... 立下誓言:“写农民,为农民写” “我的根在农村,我要为农民而写作。”这是浩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写农民,为农民写。”浩然将此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坚持了一生。这位农民出身、长年生活在农民中间的作家,对于中国农民和广大农村有着质朴而又深沉的感情。谈及文学和生活的关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浩然 创作宗旨 中国农民 大农村 生活 出身 质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段培东
11
作者 李辉 《西部大开发》 2006年第9期33-34,共2页
时年73岁的滇西老汉段培东创造了多个奇迹。他的名字不仅在国人中妇孺皆知,就连日本、缅甸、印度等国家对他也不陌生,因为他和60多年前发生在滇西大地上的抗日战争,紧紧关联在了一起。
关键词 段培东 农民作家 抗日战争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段培东的人生况味
12
作者 李辉 《华人时刊》 2008年第7期64-67,共4页
一位只有初小文化的边地农民,却在国际社会中拥有较高知名度。时年73岁的滇西老汉段培东创造了多个奇迹——近年来,他不仅在中国名声大震,就连日本、缅甸、印度等国家的相关机构对他也不陌生,因为他已经和60多年前发生在滇西大地上... 一位只有初小文化的边地农民,却在国际社会中拥有较高知名度。时年73岁的滇西老汉段培东创造了多个奇迹——近年来,他不仅在中国名声大震,就连日本、缅甸、印度等国家的相关机构对他也不陌生,因为他已经和60多年前发生在滇西大地上的抗日战争,紧紧关联在了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段培东 人生 国际社会 抗日战争 小文化 知名度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金吉泰的田园童话
13
作者 飘雪 《丝绸之路》 2012年第19期73-77,共5页
在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有一处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门前垂柳依依,小溪清流。门口右侧,有一株年轻的桃树,透过树隙,隐约看见一净面白瓷砖屏,闪嫩的桃叶在白瓷砖画屏内随风而动,相映成趣,活生生一幅动感十足的水墨画——这就是农民作家金吉泰... 在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有一处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门前垂柳依依,小溪清流。门口右侧,有一株年轻的桃树,透过树隙,隐约看见一净面白瓷砖屏,闪嫩的桃叶在白瓷砖画屏内随风而动,相映成趣,活生生一幅动感十足的水墨画——这就是农民作家金吉泰纯粹的田园风格之家。 进入大门,两株高大的枣树挂满了红丢丢的果实,妖娆在碧绿的叶片间,层次分明,气息馨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田园风格 童话 榆中县 兰州市 水墨画 桃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段培东
14
作者 沙平 《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 2004年第4期40-41,共2页
1942年,由于英国盟军背信弃义,中国10万远征军兵败缅甸,被迫撤往印度。日军精锐56师团乘胜从缅甸向我大举进攻,直逼滇西怒江边,幸亏宪兵队长张祖武怒江桥上一声吼,抢前一分钟炸毁怒江天堑之上的惠通桥,宋希濂将军亦率援兵及时赶... 1942年,由于英国盟军背信弃义,中国10万远征军兵败缅甸,被迫撤往印度。日军精锐56师团乘胜从缅甸向我大举进攻,直逼滇西怒江边,幸亏宪兵队长张祖武怒江桥上一声吼,抢前一分钟炸毁怒江天堑之上的惠通桥,宋希濂将军亦率援兵及时赶到,才彻底粉碎了日寇企图从背面给我大后方致命一击以达亡我中华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段培东 生活经历 文学创作 艰苦奋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和他的糟糠之妻
15
作者 刘守芬 刘华 《世纪行》 2002年第3期15-17,共3页
2000年8月,中国作协名刊《中国作家》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赛"在北京颁奖,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农民王世春的中篇小说《白玛》喜获三等奖。此前,他的中篇小说《春忙·春茫》曾与当代著名文学大师王蒙一起,同获... 2000年8月,中国作协名刊《中国作家》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赛"在北京颁奖,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农民王世春的中篇小说《白玛》喜获三等奖。此前,他的中篇小说《春忙·春茫》曾与当代著名文学大师王蒙一起,同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奖"。是什么支撑王世春走过了20多年漫长的文学之路呢?且听这位农民作家糟糠之妻的深情述说吧!经受西藏高原的生死考验我丈夫王世春出生在汉江平原一个偏僻的农民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中篇小说 丈夫 文学奖 湖北省 当代文学 兄弟姐妹 西藏高原 文学作品 中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中有泪 泪中有情——香港农民作家吴应厦访谈录
16
作者 李伟 《华人时刊》 1996年第9期34-35,共2页
香港唯一写农村题材的作家 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时,他出现在我面前,中等偏高的个子,闽粤人的脸型,黑黝黝的皮肤,说着港腔普通话。他握着我的手,感觉告诉我都是老茧。寒喧后,他走开了。 “这位先生是香港作家吗?”我... 香港唯一写农村题材的作家 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时,他出现在我面前,中等偏高的个子,闽粤人的脸型,黑黝黝的皮肤,说着港腔普通话。他握着我的手,感觉告诉我都是老茧。寒喧后,他走开了。 “这位先生是香港作家吗?”我问香港作家李远荣。 “是的。他是一位出色的香港作家,而且他是香港唯一写农村题材的作家。” “香港有农村?” “大屿山是距离香港本岛不远的海岛。它就是香港‘万国都会’的郊区。岛上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居民大都是从广东东莞、潮州等地来的移民,生活习惯、道德观念都与大陆相同。吴应厦就以大屿山为背景,写了一本18万字的小说。” 说着,李远荣递给我一本印刷、装帧都非常精美的书,“这就是吴应厦的小说《女人啊,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香港回归 香港作家 农村题材 世界华文文学 小说 道德观念 文艺创作 普通话 国际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从山林走出——记青年农民作家张荣恒
17
作者 高宏峰 继闻 《山西林业》 1998年第1期29-29,共1页
他从山林走出——记青年农民作家张荣恒高宏峰继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一个小山村遇到了正在采访的张荣恒。黝黑的皮肤、憨厚的脸庞遮盖不住四溢的文人气质。也许是相通的缘故,一夜不眠的长谈,令我们激动不已,决意要写写他。张荣... 他从山林走出——记青年农民作家张荣恒高宏峰继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一个小山村遇到了正在采访的张荣恒。黝黑的皮肤、憨厚的脸庞遮盖不住四溢的文人气质。也许是相通的缘故,一夜不眠的长谈,令我们激动不已,决意要写写他。张荣恒,祖籍保德,出生于岢岚县山林环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作家 山林 文学作品 农民文化 保德县 退稿信 职业道德教育 武汉长江大桥 桥头镇 艰苦奋斗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平凹:笔耕不辍的“农民作家”
18
作者 赵婷婷 《七彩语文》 2025年第11期38-43,共6页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他是一位以多产著称的作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他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在散文和诗歌领域也硕果累累。在多产的同时,他在创作上还富于变化,充斥着创造精神,曾有评论家以“多转移、多成效”来形容他的艺术创作。...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他是一位以多产著称的作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他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在散文和诗歌领域也硕果累累。在多产的同时,他在创作上还富于变化,充斥着创造精神,曾有评论家以“多转移、多成效”来形容他的艺术创作。他就是被誉为文坛“鬼才”的作家——贾平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领域 贾平凹 农民作家 艺术创作 创造精神 笔耕不辍 鬼才 评论家
原文传递
农民作家王安友
19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王安友是一位农民出身的作家,他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因此,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反映解放后农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这些作品紧密地結合着現实的斗爭,歌頌了农民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革命精神。反映了新事物与旧事物,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 王安友是一位农民出身的作家,他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因此,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反映解放后农村的社会生活变化的。这些作品紧密地結合着現实的斗爭,歌頌了农民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革命精神。反映了新事物与旧事物,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間的斗爭。作家的深入生活和对新农村真摯的热爱,使着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气息、无論在语言的通俗暢达上还是描写手法上,都表現出朴实的大众化的风格。他的作品主要的有短篇“李二嫂改嫁”“协作”,短篇小說集“十棵苹果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山区 深入生活 农民作家 农民社会主义 农村生活 苹果树 早期作品 武工队 描写手法 革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作家”、“农民代言人”或“写农民的作家”——作家身份、群体分化与新时期前期乡土小说的反封建叙事
20
作者 钟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85,共18页
新时期前期(1976-1984)的乡土写作热潮与“反封建主题”有着很深的关联。这种关联随着社会形势及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呈现出丰富且复杂的变化。在三类作家群体的合作、角力与博弈中,可以展开对新时期乡土小说写作与“反封建”问题的探索,... 新时期前期(1976-1984)的乡土写作热潮与“反封建主题”有着很深的关联。这种关联随着社会形势及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呈现出丰富且复杂的变化。在三类作家群体的合作、角力与博弈中,可以展开对新时期乡土小说写作与“反封建”问题的探索,从而指出“农民作家”“农民代言人”“写农民的作家”这三种不同的写作身份以及写作立场,它们形成了新时期乡土小说“反封建叙事”中的不同景观与叙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农民作家 农民代言人” “写农民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