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英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水平比较低,阻碍了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理顺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 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水平比较低,阻碍了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理顺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并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的实践为例,试图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市场化 民族经济 农村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
2
作者 陈娟 邓晰隆 叶进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22,共8页
文章综合了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测度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四川省苍溪县农村生产要素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 文章综合了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测度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四川省苍溪县农村生产要素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弱市场经济状态。所以作者认为我国今后的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并基于这一思想,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要素 市场化测度 实证研究 苍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解决农村生产要素流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3
作者 薛维松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近些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欠发地区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也开始流动起来,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但... 近些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欠发地区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也开始流动起来,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在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就我们滨海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批青壮劳力的外流,造成了一些地方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由于在家种田的多是“3860部队”(妇女、老人),每逢农忙季节人手特别紧张,尤其是机械动力矛盾更为突出,使贫困地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逐步丧失,造成了单位农业成本的上升。二是一些地方土地调整不及时,出现了粗放耕作甚至抛荒现象,撼坏了农田的生产能力,使农田基础设施水平逐年下降。三是对“两上交”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农村中“两上交”任务通常是根据承包农田数量和劳动力确定的,有些地方农和劳力流动以后,由于管理工作未跟上,缺乏组织,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不明确,致使这些农户应上交的任务落空。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交任务,只好把它们转嫁到在家种田的农户身上,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在家务农的农民的负担,使干群矛盾和冲突增多。四是影响了农村基层干部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农村生产 劳动力转移 劳务人员 规模经营 中介组织 生产要素的流动 农村生产要素 党政组织 解决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 组织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4
作者 薛维松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7-9,共3页
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开始确立,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逐渐流动起来,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那么,作... 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开始确立,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逐渐流动起来,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那么,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认识和把握农村生产要素流动的状况和特点,以促进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现结合滨海县的实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 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农村生产力也随之出现了两次较大的提高。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中长期积蓄的能量得到了空前释放。一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逐步建立,使广大农民从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上得以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由田头走向市场。比较这两次变化和调整,不难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要素 流动 市场经济 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时雅杰 蒲应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2期72-77,共6页
根据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途径,结合实际案例,将中国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结合模式归纳为直接投资模式、"企企"联结模式、"资本-合作组织"联结模式、"资本-金融机构"模式、"资本-政府&q... 根据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途径,结合实际案例,将中国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结合模式归纳为直接投资模式、"企企"联结模式、"资本-合作组织"联结模式、"资本-金融机构"模式、"资本-政府"合作模式以及综合模式。通过研究不同模式的基本特征、具体条件和优越性,将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归纳为不同的模式,有利于针对不同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性提出改善工商资本和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对策,有利于政府实施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政府对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的管理方式的改变,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村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农村生产要素 结合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侯丰荣 +4 位作者 何永川 刘新荣 文言春 袁雯雯 李娅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70,共8页
近年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加速推进,这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趋势。而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不同融合机制将影响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效率。但目前要素间融... 近年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加速推进,这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趋势。而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不同融合机制将影响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效率。但目前要素间融合程度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生产要素间的配置效率,因此,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增强土地要素配置的主导性、推动要素间充分融合将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工商资本 农村生产要素 金融扶贫 产业扶贫 农业产业化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地流转 农业经营制度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模式的国际借鉴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时雅杰 蒲应䶮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28-132,共5页
从四个典型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以及菲律宾的基本国情出发,比较分析了四个国家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主要模式。研究表明,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在不同的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状况及政策背景下,各国采用的主要模式是不尽相同的,其... 从四个典型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以及菲律宾的基本国情出发,比较分析了四个国家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主要模式。研究表明,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在不同的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状况及政策背景下,各国采用的主要模式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发达国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发展中国家更高,因此"工商资本-合作社/农协"的模式更受发达国家欢迎。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各国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结合的过程中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为中国更好地推动工商资本进入农村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农村生产要素 结合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8
作者 汪虎 《探索》 1988年第4期70-72,共3页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但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生产第一线技术人才匮乏、经济活动的效益太低的矛盾。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土地荒芜、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许多地区和农户的生产要素组合不合理,同时,“...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但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生产第一线技术人才匮乏、经济活动的效益太低的矛盾。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土地荒芜、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许多地区和农户的生产要素组合不合理,同时,“我国农村还处在开发时期,许多资源还没有合理利用”。这些矛盾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组合 合理组合 生产经营环境 生产第一 经济活动 生产 技术人才 土地资源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组合农村生产要素的成功尝试——海门县三星乡试行股份制的调查
9
作者 顾裕岳 施勇石 《企业经济》 1988年第5期43-44,共2页
如何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搞活乡村企业,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省海门县三星乡政府于1987年初开始从本乡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的股份制,较好地搞活了乡村企业的内部细胞。目前,三星乡的股份制大体有这样四种形式: (1)原有资... 如何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搞活乡村企业,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省海门县三星乡政府于1987年初开始从本乡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的股份制,较好地搞活了乡村企业的内部细胞。目前,三星乡的股份制大体有这样四种形式: (1)原有资产折股归“公”,企业职工现金入股。全胜村不锈钢厂将企业现有有效资产折股分类,将折股总额分成村农业合作社公股、企业公股、职工公股,都作为享受股份。其股票实行“四不”,即不能抵债,不能转让,不能抽走,不得继承。另外,还吸收职工现金股,凡享受公股的本厂职工,投入面额与享受股票相应的现金股份。现金股除享受红利外,还享有保息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行股份制 乡村企业 海门县 农村生产要素 重新组合 不锈钢 集体企业 资产折股 多种形式 乡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股份合作制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0
作者 万忠姣 《湖湘论坛》 1995年第3期45-46,共2页
农村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农村市场体系。那么,如何加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呢?笔者认为股份合作制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股份合作制 市场形成 生产要素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生产要素 农村土地 农村市场体系 发展 劳动力市场 土地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时组织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11
作者 薛维松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3-15,共3页
适时组织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薛维松(一)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农村生产力也随之出现了两次较大的提高: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中长期积蓄的能... 适时组织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薛维松(一)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农村生产力也随之出现了两次较大的提高: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中长期积蓄的能量得到了空前释放;一次是社会主义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要素 农村改革 农村生产关系 规模经营 生产要素流动 农业生产 承包关系 欠发达地区 人平纯收入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村生产要素
12
作者 张松涛 《河南农业》 1993年第4期4-5,共2页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省农业生产的激励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却相对滞后,因而在投资结构、就业结构调整上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突破。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同步。目前...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省农业生产的激励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却相对滞后,因而在投资结构、就业结构调整上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突破。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同步。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基本放开,而劳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还远没有相应到位,流动的障碍太多。其二是因为农民获得信息滞后,市场波动过大,缺乏稳定机制,价格起落不定。常常是今年紧缺的农产品价格猛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市场 投资结构 农产品市场 价格稳定 市场交易 就业结构 农业生产 批发市场 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农村生产要素“农转非”现象蔓延
13
作者 顾正洲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7-17,共1页
警惕农村生产要素“农转非”现象蔓延顾正洲近年来,各地农村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纷纷把发展工业生产摆上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快上各种工业项目,这些作法无疑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但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的地方没有能够从... 警惕农村生产要素“农转非”现象蔓延顾正洲近年来,各地农村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纷纷把发展工业生产摆上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快上各种工业项目,这些作法无疑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但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的地方没有能够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要素 农转非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农业生产 工业项目 工农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经济工作重点
原文传递
以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被引量:5
14
作者 柯珍堂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4-95,共2页
深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面临着乡村生产力滞后、城乡发展不均衡、缺乏外部力量支持等挑战。对此,应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 深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面临着乡村生产力滞后、城乡发展不均衡、缺乏外部力量支持等挑战。对此,应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深化乡村供给侧改革、加大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推动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要素 市场化改革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变迁对乡村振兴衔接脱贫攻坚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
15
作者 郭梦恬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第2期70-72,共3页
一、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南平作为福建省农业大市,有1614个行政村,农村市场相较广阔,但经济常年靠后。因此,为进一步... 一、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南平作为福建省农业大市,有1614个行政村,农村市场相较广阔,但经济常年靠后。因此,为进一步分析农村生产要素变迁对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笔者对福建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南平市展开调研,同时选择了4个县的11个乡村作为典型村庄,着重从农村生产要素为切入口进行研究,以期减少农村返贫人数,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产要素 脱贫攻坚 福建省经济 精准扶贫 福建省南平市 农业大市 农村返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晰土地产权,积极培育农村要素市场——基于广西庆林村的马六坡案例
16
作者 苗延召 张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72-77,109,共7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权、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接着通过对马六坡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成功经验是:以土地为代表的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成功的关键;企业是整合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组织形式。最后,对案...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权、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接着通过对马六坡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成功经验是:以土地为代表的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成功的关键;企业是整合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组织形式。最后,对案例提出了两点问题,并说明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阳市周田乡村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生产发展的调查研究
17
作者 陈泽然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29-233,共5页
2005年12月中央发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 农村经济建设 农业生产水平 农村生产要素 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 问卷调查 社会主义 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农”框架下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被引量:3
18
作者 拜琦瑞 马治鑫 《调研世界》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8-39,共2页
我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使得东西部差距不断加大,从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城市部门的积聚效应,形成了农村生产要素单向流向城市的弊端,使得农村长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无法分享城市文明的成果,发展严... 我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使得东西部差距不断加大,从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城市部门的积聚效应,形成了农村生产要素单向流向城市的弊端,使得农村长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无法分享城市文明的成果,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从东西部的区域差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资金的大规模向东部倾斜,以及西部同有的区位劣势等因素,使得尔西部的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城市部门,而且远远落后于东部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西部地区 “三农”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文明 东西部差距 农村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刍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开明 《发展研究》 2006年第6期8-11,共4页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生产关系 中国 农村生产要素 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制 农村建设 体制创新 制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结构互利效应机制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20
作者 肖万春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12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效应机制 农村生产要素 我国农村 非农产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产业结构优化 供给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行政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