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模与组织: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的政策逻辑与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司睿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2,共3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经营组织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逻辑是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方向。不断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逻辑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型背景下资本下乡对乡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重构的推动价值研究
2
作者 白逸飞 张羚 +3 位作者 牟卫东 王尉钧 田旭 王志峰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29期85-87,153,共4页
资本下乡对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动因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通过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乡村农业发展新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振... 资本下乡对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动因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通过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乡村农业发展新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振兴乡村的要求更为迫切。文章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阐述我国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并总结分析资本下乡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推动价值,对我国现阶段资本下乡推动乡村生产经营模式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型 资本下乡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推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垦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集中还是分散?
3
作者 廖洪乐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7期1-15,共15页
基于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文章回顾了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演变轨迹,分析了高度集中统一经营、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双层经营体制的利弊和土地承包租赁户对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的意愿。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农业生... 基于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文章回顾了国有农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演变轨迹,分析了高度集中统一经营、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双层经营体制的利弊和土地承包租赁户对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的意愿。农垦国有农场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有其自身特点并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和双层经营会长期共存,并分别适宜于不同国有农场;双层经营体制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并不矛盾,可通过国有农场服务规模化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国有农场农业统一经营服务管理水平既与种植结构有关,也与农场农业经营管理型人才有关;职工家庭农场(经营)会演变为家庭农场(经营),家庭农场和公司农场的农业生产经营都存在规模适度问题;国有农场要回归单一企业属性,建立经营管理型人才选聘、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与双层经营体制有关的承包租赁主体、承包租赁费调整机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双层经营体制转换为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至少需要具备非农就业机会多、农场经济实力强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等三个条件。因此,应全面启动国有农场企业化和公司化改革、规范职工家庭承包租赁制度、加强双层经营体制转换为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农场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家庭农场 公司农场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研究
4
作者 郭祥建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3期160-162,共3页
粮食安全是关于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产品,当前我国粮食产业有着诸多的问题,如供需矛盾不断增加、粮食种植收益不稳定以及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需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粮食安全是关于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产品,当前我国粮食产业有着诸多的问题,如供需矛盾不断增加、粮食种植收益不稳定以及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需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大力培育家族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经营体系,全面带动小农户发展。支持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过程托管等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区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唐丽桂 《西部论坛》 2013年第5期25-30,共6页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发展缓慢,少数成熟的专业种养大户开始向多元化家庭经营方式转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培育应该创新思路,优先培育和重点发展大户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引导其他经生产营模式规范健康发展。为此,应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服务组织,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 合作生产经营模式 大户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专业合作社 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订单农业 西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本质特征、发展动力与培育原则 被引量:16
6
作者 曹国庆 翁贞林 郑瑞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
培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描述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即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技术应用广泛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和资源利用合理... 培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描述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即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技术应用广泛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和资源利用合理化;提出了技术变革、专业分工和农民分化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动力;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基本原则:即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农村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稳定;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与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本质特征 发展动力 培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与城乡收入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76,共17页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农户视角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劳动力输出地区的...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农户视角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劳动力输出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发生了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但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当前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明显大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 城乡收入差距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社梅 冉瑞平 蒋远胜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52,56,共5页
该文着眼于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一问题,在深入剖析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稳步推进土地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培育和壮大以家... 该文着眼于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一问题,在深入剖析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稳步推进土地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培育和壮大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破解农业投资机制与政策初衷错位的局面以及优化经营体系建设的外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葡萄种植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华红娟 常向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6,共7页
本文构建农户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和Tobit模型,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农户具有... 本文构建农户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江苏省葡萄主产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和Tobit模型,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农户具有加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动力来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户生产资料的供应、生产技术的指导、生产过程的监督、品质的认证对农户食品安全生产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约束机制对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性的作用比激励机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农户生产行为 食品安全 激励与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基本经验及思路探索——以四川崇州模式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社梅 冉瑞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1-306,共6页
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动因、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认为其在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抑制传统产业化经营中资本强势和农民弱势的短板,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等四... 通过对四川省崇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动因、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认为其在解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抑制传统产业化经营中资本强势和农民弱势的短板,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等四大问题上做出了有益探索,对于推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土地股份合作 农业职业经理人 崇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组织效率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威毅 李在永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
我国当前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 ,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家庭农场制 组织创新 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经营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良 谢佳慧 徐翔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125,共7页
笔者在厘清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经营影响机理的同时,提出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经营存在"剥夺效应",对劳动力供给存在"抑制效应",对生产资料投入存在"扩大效应"的假设。基于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q... 笔者在厘清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经营影响机理的同时,提出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经营存在"剥夺效应",对劳动力供给存在"抑制效应",对生产资料投入存在"扩大效应"的假设。基于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空气污染—农业生产"模型,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1—2014年农业生产经营和二氧化硫(SO_2)排放的数据,实证检验空气污染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空气污染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负效应。其次,空气污染会减少劳动力供给,增加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最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鉴于此,应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工业废气排放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以缓解空气污染给农业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生产资料 农业生产经营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背景、目标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玲 张云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123,127,共5页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随着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发展国内外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家庭承包制度框架的约束、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随着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发展国内外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家庭承包制度框架的约束、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已刻不容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目标是达到农业经营组织的合理化,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为构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框架、实现农业市场化的组织基础、提供农业效率与效益的组织保障、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载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路径需要认清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模式和表现形式等关键问题,其中家庭承包制是组织创新的约束前提,生产经营者的自愿互利是组织创新的动力基础,合作经济是实现组织创新的主要模式,多样化形式与渐进式推进是组织创新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创新 背景 目标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历史逻辑及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发展思想的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朝明 徐成波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46,93,共7页
在新的改革阶段,面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这一新生事物,应从历史演进的视解来把握这一现实中的新问题,厘清其本质特征、作出正确的路径选择。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农业发展的一些论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历史经验也告诉我... 在新的改革阶段,面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这一新生事物,应从历史演进的视解来把握这一现实中的新问题,厘清其本质特征、作出正确的路径选择。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农业发展的一些论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在促成新生事物的改革时,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有效参照物。由于受知识所限,农民更多的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行摸索,难以找寻到成功改革的参照物;而政府则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寻找改革成功的坐标,以保障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各种形式和运行机制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思想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历史逻辑 路径选择 技术支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意愿的影响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伟艳 翟印礼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基于辽宁省525户农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了解程度、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总体满意度、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农业收入、农业技术获取难易程度... 基于辽宁省525户农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了解程度、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总体满意度、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农业收入、农业技术获取难易程度、流转农地难易程度以及农地面积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解决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升农户认知程度,让农业补贴政策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 农业生产经营 意愿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制度突破:日韩镜鉴与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宾 孔祥智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我国农产品需求不能通过贸易解决,且难以在现有世贸规则中复制日韩的农业保护政策,因此"日韩模式"并非我国农业经营的方向。我国与日韩在探索各自农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土地集体所有制、农业合作化... 我国农产品需求不能通过贸易解决,且难以在现有世贸规则中复制日韩的农业保护政策,因此"日韩模式"并非我国农业经营的方向。我国与日韩在探索各自农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土地集体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实践等为我国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制度资本。创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应夯实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放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基于土地的财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 日韩模式 农业现代化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交通设施投资对农业生产经营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双琰 王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92,共5页
文章以公路交通设施为例,按等级选取公路设施指标,对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中的产值集中度、生产要素、主要农产品产值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并选取粮食主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地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等级的公... 文章以公路交通设施为例,按等级选取公路设施指标,对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中的产值集中度、生产要素、主要农产品产值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并选取粮食主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地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等级的公路设施对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中各要素的影响各不相同,低等级公路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品的集中生产,提高了农产品产值集中度,相反地,中、高等级公路则对种植面积、农机具、化肥使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设施 农业生产经营结构 产值集中度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振坡 梅林 王丽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共6页
随着农地流转的推进,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如何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经济效益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实践表明,当前我国注重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达到预期效益,如何提高... 随着农地流转的推进,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如何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经济效益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实践表明,当前我国注重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达到预期效益,如何提高农业规模生产效益,使农民职业化而非身份化,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和难点。没有以分工专业化为前提的规模化生产经营只是放大版的小农生产,农业生产经营分工专业化应是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内生动力,基于专业化分工逐步实现"农民"称谓由身份到职业的转变,最终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古典经济学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规模经济效益 分工与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与思路探析——以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宁波 宋秀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9-25,38,共8页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以哈尔滨市为例,调查研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资...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以哈尔滨市为例,调查研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资金来源、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管理水平、产业化程度及发展预期等方面的情况,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明确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管理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 农民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基于某葡萄合作社和企业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华红娟 刘一展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4-39,共6页
分析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内涵及控制食品安全的动力来源,以葡萄产业为例,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这两种典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分析其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合作社应保证生产的组织化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并... 分析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内涵及控制食品安全的动力来源,以葡萄产业为例,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这两种典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分析其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合作社应保证生产的组织化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并及时将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户,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以保证农户的切身利益。为了提高合作社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发挥的作用,应加强政府对合作社的监督;农业企业基于管理集中的生产组织模式、技术精专的运作方式、同质的种植模式、信息充分沟通的产品市场分布,具备提供优质高端农产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合作社 农业企业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