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秦儒家的农业发展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吴建新
张文方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3-229,共7页
-
-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儒家
先秦
可持续农业
技术选择
环境政策
经济政策
思想史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试论张謇的农业发展观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蒋国宏
-
机构
南通工学院张謇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5,共7页
-
文摘
本文对张謇的农业发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救国济民是张謇农业发展观的宗 旨,以农为本是张謇农业发展观的基石,科教兴农、实现其近代化是张謇农业发展 观的核心,号召社会各界从多方进行支持是张謇农业发展观的精髓。
-
关键词
近代
中国
农业现代化
张謇
农业发展观
-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F329.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生态经济农业发展观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彦泉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6,共3页
-
文摘
建立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达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和谐统一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模式下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缓解生态危机。 2 1世纪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入生态经济时代 ,这就要求我们把农业经济行为同生态环境看作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 ,用生态经济农业的观念指导现代农业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减少和避免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行为。
-
关键词
生态经济农业
农业发展观
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F3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阿根廷有机农业发展观察及对中国发展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霍美丽
-
机构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7-58,共2页
-
文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安全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这一概念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对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内涵的界定为:有利于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按照特定标准生产食物和纤维的各种生产系统,这些系统把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作为运作的关键,在农业和环境的各个方面,充分考虑农作物、牲畜和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并致力于提高食物质量。阿根廷,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各种有机农作物的生产,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而跃居为世界有机食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得以迅速增长,跃居世界前列,但整体覆盖率小,仍然需要不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中国人
阿根廷
农业生产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
有机农作物
有机农业
路径
-
分类号
F378.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发展观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郑秀峰
-
机构
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
-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
文摘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从农业问题中找到症结,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除了从经济学中的比较利益理论去寻找答案外,应主要从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的确立中去寻求答案。
-
关键词
农业
农业比较利益
农业发展观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运用江泽民农业发展观,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机制
- 6
-
-
作者
郭铁民
王永龙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
-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2年第11期49-53,共5页
-
文摘
江泽民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业制度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科技兴农、引资强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关键词
江泽民
农业发展观
农村经济
发展机制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树立新型农业发展观 推进农业产业化
- 7
-
-
作者
刘彩华
徐益华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沈阳市轻工机械总公司
-
出处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农业产业化
中国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试论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
- 8
-
-
作者
方运战
-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兰州学刊》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
文摘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集中体现在 :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 ;因地制宜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增加农民收入 ,调动农民积极性五个方面。这些理论紧扣中国国情 。
-
关键词
邓小平
农业发展观
基础性地位
现实意义
-
分类号
A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及时代价值
- 9
-
-
作者
石磊
-
机构
中共保山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
文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重温邓小平的农业发展理论非常重要。邓小平关于农村和农业的基础地位、主体作用、发展布局、政策科学、两个飞跃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关理论,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意义,我们要把它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学习好、实践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关键词
邓小平
农业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
-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论江泽民的农业发展观
- 10
-
-
作者
耿庆彪
-
机构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
出处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
文摘
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我国农业发展问题,并对我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有着真知灼见: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 础;粮食问题至关重要,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 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布局,促进农业发展;要大力发展 乡镇企业,努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解决农业富余人口问题。
-
关键词
江泽民
农业发展观
粮食生产
农业经济
农业技术
乡镇企业
农业产业结构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092.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试论张謇的农业发展观
- 11
-
-
作者
蒋国宏
-
机构
南通工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南通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0-56,共7页
-
文摘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他对我国近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对其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主张和做法,试作梳理和品评。
-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科教兴农
近代
中国
张謇
-
分类号
F329.0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
- 12
-
-
作者
耿庆彪
-
机构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
出处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3-5,共3页
-
-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农民
乡镇企业
农村工业化
城镇
劳动者
邓小平同志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及其特征探析
- 13
-
-
作者
郭学旺
闫鹏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0期88-90,93,共4页
-
文摘
邓小平历来非常重视中国的农业问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观,充分认识到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和起到的基本作用,提出了"农业是根本"的思想;他认为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推动力;科技兴农是中国农业发展观的核心。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立足本国实际的中国特性、面向世界的开放性、突出的创造性和务实精神、高度的战略性和全局意义。
-
关键词
邓小平
农业发展观
中国特色
-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 14
-
-
作者
杜青林
-
机构
农业部部长
-
出处
《中国信息界》
2005年第2期i017-i017,共1页
-
文摘
要加快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技术水平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流通
区域布局
产品优势
农业生产
保障能力
增长方式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中的农业发展观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郭剑雄
曹昭义
-
机构
山东工程学院管理系
-
出处
《山东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9-62,67,共5页
-
文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能在国民经济结构转变与升级的框架内完成、没有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就不会有农业的成功发展、结构转变中农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相对份额下降和农业资源现代技术含量及产出效率提高的量质转换,份额下降是质态改善的前提,质态改善是份额下降的要求与必然结果。
-
关键词
钱纳里
农业发展观
经济结构转变
现代农业
-
Keywords
H. Chener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分类号
F3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以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于志明
-
机构
中共上海市南汇区委党校
-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86,共3页
-
文摘
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来认识农业、指导农业,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服务农业、发展农业,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
关键词
农业发展观
增长方式转变
小康社会
-
Keywords
outlook 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hanges in the mode of growth
well - of society
-
分类号
F3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试论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
- 17
-
-
作者
马群鸣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
-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4,共3页
-
-
关键词
邓小平
农业发展观
农业基础地位
两个飞跃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092.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学习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
- 18
-
-
作者
王万军
贾东水
王永军
-
机构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
出处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38-39,42,共3页
-
-
关键词
邓小平
农业发展观
农村经济
-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毛泽东的农业发展观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价值
- 19
-
-
作者
李和颖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
出处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4-87,共4页
-
文摘
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农业不仅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而且还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毛泽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及农业的发展,他提出了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毛泽东也曾偏离过农业发展的正常路径,但是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
-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发展观
农业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
现实价值
-
Keywords
Mao Ze - dong
thought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realistic value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
- 20
-
-
作者
余继坤
-
机构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21-24,共4页
-
文摘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是个大头,它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农业发展的思想,把握好他的农业发展观,从思想理论上确立农业的基础地位,理清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思路,对于“唱好农业这出重头戏”,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关键词
邓小平
农业发展观
农业生产
我国农业
粮食生产
国民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生产体制
发展状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