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资源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英 张红旗 李秀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6,F0002,共6页
依据全国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质量评价图,分析1980s末至2005年末中国农业主产区内耕地资源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变化做出宏观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2005年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①为9 321.96万hm2,较1... 依据全国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质量评价图,分析1980s末至2005年末中国农业主产区内耕地资源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变化做出宏观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2005年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①为9 321.96万hm2,较1980s末增加175.53万hm2。2)耕地在空间上呈现"北增南减"的变化格局。北方的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区、松嫩平原区和三江平原区为耕地净增加区,共增加354.41万hm2,各区分别增长10.29%、19.10%、10.91%和14.14%;偏南部的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华南蔗果区和四川盆地区为耕地净减少区,各区分别减少2.17%、2.00%、3.15%和5.61%。3)根据土地资源图对耕地质量的划分结果,20年间农业主产区内耕地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一等耕地减少3.24%,二、三等耕地和宜林宜牧地分别增加2.91%、7.81%和14.10%。4)考虑各区耕地复种指数和耕地质量的影响,结合耕地单产数据进行耕地产能的核算,结果显示,在耕地数量净增1.92%的情况下,耕地的总体产能依然下降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耕地 质量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克东县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慧 邱凯玉 +2 位作者 王宇瑶 林佳 章桂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4-282,共9页
为保障东北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安全,尤其是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以黑龙江省农业主产区克东县为研究区,构建以“源地—安全区—廊道—节点”为基本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以土地利用斑块为基本研究单元,依据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综合识别... 为保障东北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安全,尤其是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以黑龙江省农业主产区克东县为研究区,构建以“源地—安全区—廊道—节点”为基本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以土地利用斑块为基本研究单元,依据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综合识别土地生态源地;通过寻找最小累计阻力值和栅格面积阻力突变点确定生态安全区;借助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GIS空间分析,识别了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最后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了管控措施。结果表明:(1)克东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土地生态敏感性整体偏低,其中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一般值区面积最大,极值区面积最小;生态敏感性评价中轻度敏感区面积最大,极度敏感区面积最小,生态安全评价的高值分布于县域北部和中部附近;(2)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由17块土地生态源地、3种不同水平生态安全区、63条生态廊道和18个生态节点构成。通过克东县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在县域内形成了以土地生态源地—生态安全区—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为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网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县域内生物多样性稳定和生态系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农业主产区农村人均耕地经营规模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霖 彭伟民 +1 位作者 韩晓飞 胡正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894-1896,共3页
分析了2000~2009年长江流域农业主产区农村人均耕地经营规模变化,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农村人均耕地经营规模以2004年为分界点,2004年之前农村人均耕地经营规模变化差异大,且多不稳定;2004年之后其变化趋于一致,且较稳定。空间维度上,... 分析了2000~2009年长江流域农业主产区农村人均耕地经营规模变化,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农村人均耕地经营规模以2004年为分界点,2004年之前农村人均耕地经营规模变化差异大,且多不稳定;2004年之后其变化趋于一致,且较稳定。空间维度上,与2000~2003年相比,2004~2009年人均耕地经营规模增加的省市明显增多,且增加的省市多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下游除安徽省增加外,其他省市继续减少。研究区人均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村人口比重表现为正反2种比例关系,10个省市人均耕地经营规模随农村人口比重的变化呈现3种变化趋势。短期内,人均耕地经营规模将延续现有的发展趋势,但其增加或减少的速率会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耕地经营规模 长江流域农业主产区 GIS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良健 《西北人口》 2001年第4期49-52,共4页
农业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农业主产区尤其突出,探讨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意义重大。本文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数量、转移的地域特征、产业特征及转移的效益特征等方面出发,探讨了现阶... 农业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农业主产区尤其突出,探讨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意义重大。本文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数量、转移的地域特征、产业特征及转移的效益特征等方面出发,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剩余劳动力 转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主产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特点与分析——以江苏省如东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爱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8-9,26,共3页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及农民使用新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是如东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为促进如东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发展,研究了实用技术培训的需求特点,并介绍了提高实用技术培训效果的策略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实用技术培训 需求特点 策略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欠发达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6
作者 曹元坤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5-99,共5页
区域经济能否发展和赶超,主要取决于是否制定和实施了恰到好处的经济发展战略。欠发达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不仅可以通过走工业化之路来推进,还可以通过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市场化、工业化和休闲化等体现方式,已经具... 区域经济能否发展和赶超,主要取决于是否制定和实施了恰到好处的经济发展战略。欠发达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不仅可以通过走工业化之路来推进,还可以通过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市场化、工业化和休闲化等体现方式,已经具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许多成功案例。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农业综合化。我国欠发达农业主产区农业产业化有一定发展但存在较大问题。欠发达农业主产区应该审时度势,将农业产业化作为欠发达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欠发达农业主产区 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复合干旱指数在我国三大农业主产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思琪 张翔 陈能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54,265,共13页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通过与SPI-3的线性相关分析及实际旱情的对比,研究了三种复合干旱指数(PADI、OVDI、TVDI)在我国三类(冬小麦、夏玉米、水稻)农业主产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三种复合干旱指数不适用于水稻区的干旱监测;在三类农业区的...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通过与SPI-3的线性相关分析及实际旱情的对比,研究了三种复合干旱指数(PADI、OVDI、TVDI)在我国三类(冬小麦、夏玉米、水稻)农业主产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三种复合干旱指数不适用于水稻区的干旱监测;在三类农业区的干旱监测中,指数PADI、TVDI对干旱量化结果较为准确(干旱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空间分布等),OVDI对旱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偏重;指数TVDI、OVDI适合大范围的旱情监测,且TVDI监测结果更为准确;PADI指数由于结合了作物信息,对干旱的量化更全面,适宜于小范围的旱情监测,但对输入信息的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复合干旱指数 农业主产区 冬小麦 夏玉米 水稻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主产区金融体系建设的现状思考和完善建议
8
作者 刘健 《吉林金融研究》 2010年第7期14-16,共3页
随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改革逐渐步人快车道,金融主体和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都取得很大突破,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截至2009年12月末,吉林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381.45亿元,同比增... 随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改革逐渐步人快车道,金融主体和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都取得很大突破,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截至2009年12月末,吉林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381.45亿元,同比增长8.18%,比年初增加104.48亿元,新增贷款占全部非贴现类贷款新增额的1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建设 农业主产区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现状 改革创新 贷款余额 2009年 服务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推进农业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9
作者 樊哲银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农业主产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各种专业协会,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应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强农。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完善农业产业化投融资... 在农业主产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各种专业协会,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应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强农。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完善农业产业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管理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对策 农业主产区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主产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选择——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思考
10
作者 彭巨水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294-295,297,共3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农业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对落后,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是...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是农业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对落后,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农业产业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河南农业主产区发展财政政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茜 《北方经济》 2009年第15期56-57,共2页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左右.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1/4左右。正常年景,全省粮食总需求3500万吨左右.每年可向省外提供商品粮750万吨左右。...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左右.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1/4左右。正常年景,全省粮食总需求3500万吨左右.每年可向省外提供商品粮750万吨左右。河南用占全国1.74%的国土面积养活了占全国7.5%的人口.并有余粮外调.为实现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河南 财政政策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总产量 粮食供求平衡 农业大省 小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政府主导水利财政金融多部门联动合力扶持农业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艾忠言 《黑龙江金融》 2011年第7期46-48,共3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内容,强调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为了解农田水利建设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农田抗灾减灾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笔者选择地处粮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内容,强调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为了解农田水利建设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农田抗灾减灾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笔者选择地处粮食主产区的庆安县进行调查,发现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差、金融支持缺失等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农业主产区 财政金融 政府主导 合力 联运 粮食生产能力 防灾减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农业主产区崛起的战略选择——关于构建第五增长极的思考
13
作者 徐勇 邓大才 《财政与发展》 2005年第10期22-26,共5页
2003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 2003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更是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四大经济增长极都处在中国的最东部,通过四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的态势已初露端倪。但是东部增长轴心对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极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还在大量地向东部地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东北 四极 京津唐 多极 农业地区 非均衡发展战略 农业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精准发力 傲然挺进崛起 解读容县蝉联2016-2017年“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的农业主产区崛起“工业森林”增速攀高的铿锵之路
14
作者 《广西经济》 2019年第4期58-63,共6页
发展的步伐,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为深刻地显现。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容县人表现出惊人的淡定和信心,决不以困难作为停滞发展的理由,决不以挑战作为放慢脚步的借口,而是秉承全方位、全领域、全激活发展理念,自加... 发展的步伐,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为深刻地显现。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容县人表现出惊人的淡定和信心,决不以困难作为停滞发展的理由,决不以挑战作为放慢脚步的借口,而是秉承全方位、全领域、全激活发展理念,自加压力争上游、狠抓落实促跨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持续攀升的强劲态势。2018年全县经济运行质量可圈可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4%,其中一产增长7.1%,二产增长8.4%,三产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0%;财政收入增长7.0%,其中税收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玉林市第一方阵,容县县域经济继续领跑,同时,跻身“2018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科学发展 容县 工业 先进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农业主产区 提高宝鸡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15
作者 张苏林 刘宝铜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农业综合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适应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合理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同时根据财力的可能,确定开发规模和速度。因此,突出农业主产区特别... 农业综合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适应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合理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同时根据财力的可能,确定开发规模和速度。因此,突出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合理解决农业综合开发面铺得过大问题,是农业综合开发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主产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管理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16
作者 张延安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53,共3页
(一)通过财政政策和财政手段,保证农业主产区得到平均水平的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和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这个贡献国家应给予充分估价和重视,并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对农业主产区给予足... (一)通过财政政策和财政手段,保证农业主产区得到平均水平的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和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这个贡献国家应给予充分估价和重视,并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对农业主产区给予足够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经济发展 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财政体制 财政手段 财政政策 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对农业主产区的国家支持
17
《瞭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6期33-33,共1页
国家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主产区的支持,除去优先考虑对粮食与农业生产主产区“普惠”政策之外,还制定了对主产区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 农业主产区 国家支持 农业生产 政策 粮食
原文传递
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在农业主产区——主攻生产生态环境和综合效益
18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 2001年第6期4-8,共5页
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十五”期间国家将把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放在农业主产区,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据介绍,确立农业主产... 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十五”期间国家将把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放在农业主产区,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据介绍,确立农业主产区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不是改变现行政策,而是现行政策的继续。多年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重点就在农业主产区,只不过现在提法更明确。随着农业主产区的确立,国家资金的投向政策将作适当调整,但不会放弃对非重点区域的支持。有关人士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综合发展 重点 农业主产区 生态环境 综合效益
原文传递
高效农业体系中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19
作者 陈天宝 陈宝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Z1期31-35,14,共6页
中国农业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以满足众多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二是如何改变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过低的局面,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使农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自我发展... 中国农业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以满足众多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二是如何改变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过低的局面,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使农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体系 发展问题 农业生产 农业基础设施 加工业产值 农业资源 比较利益 农业主产区 农工商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宁波市培育和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1
20
《宁波经济丛刊》 2012年第4期30-35,共6页
新型业态农业是在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新道路、新技术、新形态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在我市探索发展新型业态农业,为宁波特色农业现... 新型业态农业是在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新道路、新技术、新形态的进一步深入探索。《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在我市探索发展新型业态农业,为宁波特色农业现代化开辟新的方向。为摸清我市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现状、苗头和趋势,去年底以来,我市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市农业主产区特别是对新兴发展区域进行的专题调研,主要目的在于摸索适合宁波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率先发展、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发展 新型业态 专题调研 宁波市 培育 “十二五” 农业现代化 农业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