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历史演进及本质 被引量:2
1
作者 丁韶彬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共6页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数额巨大、形式多样、对象广泛、持续时间长,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之一,对美国及受援助国进而对区域和全球的政治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就对受援助对象的影响而言,美国的军事援助往往乏善可陈,而且为了自身...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数额巨大、形式多样、对象广泛、持续时间长,是二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之一,对美国及受援助国进而对区域和全球的政治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就对受援助对象的影响而言,美国的军事援助往往乏善可陈,而且为了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往往在对外军事援助中置受援助国人权和民生改善于不顾。此外,美国对外军事援助往往是联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也难以带来更多的合作和支持。当前的地缘冲突和竞争将对美国对外军事援助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外军事援助 战略工具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权护持: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尼泊尔的军事援助探析
2
作者 刘星君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08-116,146,共10页
军事援助是美国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始终配合着其霸权战略。冷战时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需要”,美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有限军事援助。冷战后美国为了加强尼泊尔的“西方取向”及打赢反恐战争的需要,逐步加强了对尼军事援助投入“。印太... 军事援助是美国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始终配合着其霸权战略。冷战时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需要”,美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有限军事援助。冷战后美国为了加强尼泊尔的“西方取向”及打赢反恐战争的需要,逐步加强了对尼军事援助投入“。印太战略”推出后,美国对尼泊尔的军事援助日趋战略化和复杂化,试图将尼泊尔打造为对华遏制打压的前沿阵地。美国对尼军事援助表现在联合军演和交流、军事医疗合作、军事人员培训以及对尼军售等方面,在客观上推动了尼泊尔国家军事建设和发展。从本质看,美国对尼军事援助的实质是将援助用作地缘政治博弈工具,以军事手段护持其霸权地位,这不符合尼泊尔的根本利益,也将会对南亚地缘格局和中国西南边境安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尼泊尔 军事援助 “印太战略”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4-1965年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及其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兰江 毛德金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195 4- 196 5年 ,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考虑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美国的军事援助深刻地影响了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各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美对巴提供军援的情况、美巴两国各自的战略考虑 ,以及军援对巴基斯坦政... 195 4- 196 5年 ,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考虑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美国的军事援助深刻地影响了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各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美对巴提供军援的情况、美巴两国各自的战略考虑 ,以及军援对巴基斯坦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巴基斯坦 军事援助 战略考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援助 被引量:8
4
作者 杜继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50,共9页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向台湾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这些援助既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援助的延续,又是冷战形势下美国从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出发把台湾当作特殊的反共基地的结果。美国的军援加强了国民党军队的...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向台湾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这些援助既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援助的延续,又是冷战形势下美国从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出发把台湾当作特殊的反共基地的结果。美国的军援加强了国民党军队的实力,稳固了台湾当局的统治地位,因军援和军援停止后的军售而形成的美国与台湾之间的特殊关系,对中关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台湾地区 军事援助 中美关系 美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难的选择——美以军事援助关系及其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储永正 张琦曼 《国际论坛》 CSSCI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与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已经置美以军事援助关系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军事援助关系之下 ,以色列对有明显的将自身安全托付于美国的“不安全感”和制定内外政策时的约束感。而美国则为此难以在阿以间寻求一种均衡 ,对以... 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与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已经置美以军事援助关系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军事援助关系之下 ,以色列对有明显的将自身安全托付于美国的“不安全感”和制定内外政策时的约束感。而美国则为此难以在阿以间寻求一种均衡 ,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既助长了以政府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又更加激发了穆斯林世界的不满 ,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尽管在美国内对这一关系的舆论支持呈下降趋势 ,但由于美国在全球和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没有发生改变 ,以色列企图“安全自助”的致命伤难以消除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以色列 军事援助 两难困境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评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晨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64-86,128,129,共25页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多以来,美国及其部分盟友对乌克兰实施了军事援助。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援助不断升级,从单兵和小分队使用的反坦克导弹等装备,升级到重型火炮、步兵战车、主战坦克等地面主战装备和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在军事援助中发挥...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多以来,美国及其部分盟友对乌克兰实施了军事援助。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援助不断升级,从单兵和小分队使用的反坦克导弹等装备,升级到重型火炮、步兵战车、主战坦克等地面主战装备和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在军事援助中发挥了政治、地理、同盟、技术、后勤保障以及乌克兰战备方面等优势,但也受到战略目标、美军自身战备需求和国防工业产能以及乌克兰消化和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军事援助虽然对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产生了战略影响,也塑造了不同阶段的战场态势,但难以使乌克兰实现“北约化”,也难以使其形成军事优势和掌握战略主动权。美国及其盟友伙伴也从对乌军援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应对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变化,但对乌军援模式难以在亚太地区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军事援助 美国对外战略 地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代苏联对华的军事援助 被引量:4
7
作者 潘正祥 《安徽史学》 1999年第1期88-92,共5页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后的数年内,中苏友好关系全面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整个50年代,苏联对华提供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这种军事援助的内容大概可以分成出售武器装备、提供技术资料和派遣军事人员三大...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后的数年内,中苏友好关系全面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整个50年代,苏联对华提供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这种军事援助的内容大概可以分成出售武器装备、提供技术资料和派遣军事人员三大部分。由于苏联的大规模军事援助,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军事援助 武器装备 技术资料 中苏关系 战术导弹 中苏同盟 国防科技事业 当代中国 5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为抗日寻求外国军事援助与合作的经历 被引量:2
8
作者 章百家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5,共13页
抗日战争时期,德国、苏联和美国先后成为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并进行合作的主要国家。国民政府与此三国的合作,具有不同的双边关系背景,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也在变化之中,加上各方军事、政治、外交考虑不一,所以合作形式不尽相同。三国提... 抗日战争时期,德国、苏联和美国先后成为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并进行合作的主要国家。国民政府与此三国的合作,具有不同的双边关系背景,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也在变化之中,加上各方军事、政治、外交考虑不一,所以合作形式不尽相同。三国提供的对华军事援助,规模、作用大小有别,结果也迥然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抗日 外国军事援助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南斯拉夫军事援助政策的缘起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广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6,共7页
美国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援助政策,始自于杜鲁门政府时期。1948年苏南冲突的发生,为美国冷战开始后确立的分化瓦解苏东集团的政策提供了契机。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体制下,杜鲁门政府制定了对南斯拉夫的NSC18/4和NSC18/6号文件,这两个文件及其... 美国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援助政策,始自于杜鲁门政府时期。1948年苏南冲突的发生,为美国冷战开始后确立的分化瓦解苏东集团的政策提供了契机。在东西方贸易管制体制下,杜鲁门政府制定了对南斯拉夫的NSC18/4和NSC18/6号文件,这两个文件及其进程报告的形成与实施标志着杜鲁门政府对南斯拉夫军事援助政策的形成。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服务于美国的全球冷战战略利益的,其目标是利用南斯拉夫来分化瓦解苏东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军事援助政策NSC18/4 NSC18/6南斯拉夫 杜鲁门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苏联给予中共东北解放战争军事援助情况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文娟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0-82,86,共4页
东北解放战争期间,苏联对中共给予了大量的军事援助,成为中共力量在东北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苏联提供的大量武器装备,帮助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战场上消灭了上百万国民党精锐部队,从而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关键词 苏联 东北解放战争 军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馥明 《焦作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69-71,共3页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苏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坚力量 ,给予中国人民巨大的支持和援助 ,对促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 ,苏联对华的军事援助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除日本在东方对苏联的威胁 ,保全自己 ,...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苏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坚力量 ,给予中国人民巨大的支持和援助 ,对促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 ,苏联对华的军事援助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除日本在东方对苏联的威胁 ,保全自己 ,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苏联 中国 军事援助 抗日战争 武器 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联对埃及的军事援助政策及其影响(1970-1974)
12
作者 刘合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0-108,共9页
1970年代初,苏联对埃及的军事援助问题成为影响苏埃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由于美苏缓和、苏联与萨达特对在处理阿以争端理念上的分歧等方面的原因,苏联对埃及采取了保守的军事援助措施,并将援助承诺一再搁置,这引起了萨达特对苏联的不满... 1970年代初,苏联对埃及的军事援助问题成为影响苏埃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由于美苏缓和、苏联与萨达特对在处理阿以争端理念上的分歧等方面的原因,苏联对埃及采取了保守的军事援助措施,并将援助承诺一再搁置,这引起了萨达特对苏联的不满,进而导致了苏埃关系的恶化。苏联对埃及的军事援助政策,是使苏埃关系走向破裂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苏埃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十月战争后,美国和埃及复交,而苏埃关系逐步走向终结,美国有效地防止了苏联势力在中东的进一步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埃关系 军事援助 十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6—1953年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研究
13
作者 张维缜 简宛君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6期25-39,153,共16页
菲律宾独立前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与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提出建议,美国国会通过了《菲律宾共和国军事援助法案》《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协定》《美菲关于对菲律宾军事援助协定》等法案,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对菲律宾的... 菲律宾独立前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与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提出建议,美国国会通过了《菲律宾共和国军事援助法案》《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协定》《美菲关于对菲律宾军事援助协定》等法案,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此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了若干法案,将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纳入到美国的共同安全计划范围之内。然而,双方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菲律宾极度依赖美国供应武器、美国供应的武器装备过时、先进武器匮乏,菲律宾军队发展受控于美国军事顾问团,缺乏自主性等。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稳定菲律宾的局势,保证对菲律宾的控制,美国通过增加军事武器数量、派遣军事专家提供作战指导等手段,最终协助菲律宾政府于1953年镇压了胡克运动。美国通过军事援助促使菲律宾在美国军事基地问题上做出让步,稳固了美菲军事同盟,也帮助菲律宾完成国防安全建设任务,减轻菲律宾的财政和经济压力,稳定菲律宾的国内局势。同时,军援使得菲律宾在国家安全方面严重依赖美国,并成为战后美国扩张其在东南亚势力的重要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菲律宾 军事援助 胡克运动 遏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日本——以军事援助为面向的考察
14
作者 谢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5-71,共7页
辛亥革命极大地震动了近邻日本,因此日本迅速展开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然而,由于国内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种种矛盾以及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日本的军事援助呈现出相当的矛盾性,国内呈现对官革双方态度和立场的分歧,军事援助的重心反... 辛亥革命极大地震动了近邻日本,因此日本迅速展开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然而,由于国内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种种矛盾以及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日本的军事援助呈现出相当的矛盾性,国内呈现对官革双方态度和立场的分歧,军事援助的重心反复在二者之间摇摆,因而导致削弱甚至最终失去对中国革命的发言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日本 军事援助 矛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苏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军事援助及其作用
15
作者 张新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2期29-30,共2页
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出动了空军、高炮兵及其它部队参战,同时帮助志愿军空军发展壮大,并给予志愿军大批现代武器装备以及优惠经济贷款,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关键词 苏联 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 军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谋求苏俄军事援助的尝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道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屡受挫折的孙中山认识到困守广东难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因此开始酝酿、策划在北方、靠近苏俄的地方建立革命基地,组织、训练高素质军队,直接对北洋军阀的心脏地带发起进攻。当然,这个行动必须得到苏俄的大力支持...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屡受挫折的孙中山认识到困守广东难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因此开始酝酿、策划在北方、靠近苏俄的地方建立革命基地,组织、训练高素质军队,直接对北洋军阀的心脏地带发起进攻。当然,这个行动必须得到苏俄的大力支持。他把目光投向了西北的新疆地区,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在西北建立军事基地的计划也在不断完善,并且得到了苏俄和共产国际的积极响应。1923年5月,经过综合考虑,孙中山决定派蒋介石率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俄、共产国际详细商议该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西北军事计划 军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留见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93-95,共3页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苏俄在军事上支持国民党,压制共产党,从而导致大革命失败。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国民党 国民革命军 军事援助 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 共产国际
全文增补中
中印边界冲突与肯尼迪政府对印度的军事援助(1962-1963)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恒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162,共10页
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给美印关系与印度的国防政策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印度而言,中印边界冲突促使其开始将中国视为其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并开始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出以对抗中国为主要特点的国防计划。就美国而言,在冲突期间... 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给美印关系与印度的国防政策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印度而言,中印边界冲突促使其开始将中国视为其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并开始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出以对抗中国为主要特点的国防计划。就美国而言,在冲突期间及其后,肯尼迪政府向印度提供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为印度巩固北部边界的国防提供了大力支持。美国的军事援助政策,既是为了实现遏制中国的冷战战略目标,同时也受到了巴基斯坦和英国的掣肘。在此期间,肯尼迪政府曾试图以军援为筹码,推动印巴解决克什米尔争端,但却以失败告终。这一结果表明,对外援助在美国实现对第三世界的战略目标进程中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边界冲突 美国 印度 军事援助 国防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革命期间苏联的军事援助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有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82-87,112,共7页
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联是“当时唯一援助中国解放战争的国家”,这种援助(尤以军事援助为突出)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大革命的进程。一、苏联对孙中山国民党早期的军事援助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苏维埃政府两次发表... 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联是“当时唯一援助中国解放战争的国家”,这种援助(尤以军事援助为突出)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大革命的进程。一、苏联对孙中山国民党早期的军事援助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苏维埃政府两次发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声明废除帝俄与中国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建议恢复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与此同时,苏联政府与中国南北各大政治力量开始了全面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顾问 中国人民 莫斯科 部队 远东共和国 军队 代表团 孙中山 蒋介石 军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根政府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及其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以民 孙立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8,共9页
里根政府从美苏全球争霸与国家安全的双重视角出发,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诱饵和奖励,诱导巴基斯坦再次与美国合作,并充当了美国在该地区抵御苏联南进的"前线国家"和实施阿富汗战略的"中转站"与"补给站"。... 里根政府从美苏全球争霸与国家安全的双重视角出发,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诱饵和奖励,诱导巴基斯坦再次与美国合作,并充当了美国在该地区抵御苏联南进的"前线国家"和实施阿富汗战略的"中转站"与"补给站"。通过对巴援助,美国不仅在巴基斯坦的辅助下成功实施了阿富汗战略,阻止了苏军经由巴基斯坦向印度洋的推进,保障了该地区战略航道对美国的畅通和战略资源对美国的供给,并加重了苏联的负担、加速了其衰落,为逐步夺回对苏联的优势创造了条件。同时,里根政府对巴援助亦深入影响了巴基斯坦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决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并将促进和平与激化矛盾的双重因素注入南亚,深刻影响了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根政府 巴基斯坦 美巴关系 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