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天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认为匈奴族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按照现在能够检索到的历史文献的记载,全面观察匈奴政权创建时期的历史,将匈奴政权列为北方民族政权建设的滥觞之一是有道理的。之所以视它为“之一”,是考虑到在...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认为匈奴族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按照现在能够检索到的历史文献的记载,全面观察匈奴政权创建时期的历史,将匈奴政权列为北方民族政权建设的滥觞之一是有道理的。之所以视它为“之一”,是考虑到在匈奴族建立政权的那个时代甚至以前,还会不会有其他政权的存在,比如,同时代的月氏、东胡。对于匈奴政权的创立者,以往研究多认为是冒顿单于,事实上应当是头曼单于甚至早于头曼单于,冒顿时期是全面完善的阶段。而匈奴政权的单于庭、龙城、蹛林,也都是具有统治中心、祭祀中心等特点,也应当从其具体作用和相互关系等角度再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地区 游牧民族政权 冒顿单于 匈奴政权 头曼单于 创立 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冒顿单于的战争策略透视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绍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冒顿单于是匈奴民族的杰出领袖,他南征北战,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迫使汉王朝订立和亲之约,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他发动的战争目的明确,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灵活多变,善于以弱示敌,麻痹对手,出其不意,攻... 冒顿单于是匈奴民族的杰出领袖,他南征北战,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迫使汉王朝订立和亲之约,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他发动的战争目的明确,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灵活多变,善于以弱示敌,麻痹对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威慑敌人。对北方草原地区和中原农耕地区,冒顿单于审时度势,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北方对其他游牧民族的战争,以征服、占领为主,意在统一蒙古高原;南方对农耕民族的战争,以胁迫、恐吓为主,意在获取中原地区的物资和财富。冒顿单于的军事策略的成功实施,把匈奴帝国带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也避免了汉匈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客观上为汉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冒顿单于 秦汉 战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匈奴冒顿单于的军事活动及其政治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庆宪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1-63,共3页
冒顿单于曾利用有利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 ,并借助其强大的武力 ,对汉军施加过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不仅在当时的汉军中形成了强烈震撼 ,对后世也造成了深远影响 ,他之所以把四种颜色互不相同的40万匹战马分别列置于四个方面 ,是在对比... 冒顿单于曾利用有利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 ,并借助其强大的武力 ,对汉军施加过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不仅在当时的汉军中形成了强烈震撼 ,对后世也造成了深远影响 ,他之所以把四种颜色互不相同的40万匹战马分别列置于四个方面 ,是在对比“自天子不能具钧驷” ,其间的鲜明反差 ,证明了他政治眼光的高远 ;他于前 177年借其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事件 ,致西汉文帝书信所言 ,也是在隐喻汉廷 :匈奴比以前更强盛 ,表明他已在进行心理战 ,注重“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冒顿单于 军事活动 政治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冒顿单于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喜林 《阴山学刊》 2011年第5期91-95,124,共6页
冒顿单于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具有高超政治谋略的杰出政治家,富有创造性的军事才干。他第一次统一了北方草原游牧各民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统治期间,匈奴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冒顿单于,我们应该给予准确... 冒顿单于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具有高超政治谋略的杰出政治家,富有创造性的军事才干。他第一次统一了北方草原游牧各民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统治期间,匈奴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冒顿单于,我们应该给予准确的定位和高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顿单于 匈奴 草原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冒顿单于鸣镝弑父
5
作者 吴潇洋 《龙门阵》 2009年第10期95-97,共3页
秦朝年间,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冒顿(mòdú)被立为匈奴太子,成了匈奴单于的继承人。谁知头曼单于偏宠后娶的阏氏,爱屋及乌,渐渐就有了废掉冒顿另立阏氏之子的想法。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关键词 冒顿单于 匈奴 骑兵 阏氏 月氏 继承人 父亲 调教 最终目标 秦朝
原文传递
一封被误解两千多年的求婚书——关于匈奴冒顿“使使遗高后”书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阿尔丁夫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8-83,共6页
对于《汉书匈奴传》所载前192年冒顿单于"使使遗高后"的求婚信,主流观点认为是匈奴狂妄无礼,唯独彭年先生认为冒顿向吕后求婚,是习惯使然,并非怀有恶意。在彭年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曾与刘邦"约为昆弟"的关系和"... 对于《汉书匈奴传》所载前192年冒顿单于"使使遗高后"的求婚信,主流观点认为是匈奴狂妄无礼,唯独彭年先生认为冒顿向吕后求婚,是习惯使然,并非怀有恶意。在彭年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曾与刘邦"约为昆弟"的关系和"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的习俗是冒顿向吕雉写信求婚的基础。而叔嫂间容许开玩笑的习俗是冒顿求婚书写得较为轻佻且带有戏谑成分的原因,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布朗关于戏谑关系(joking relationship)的研究对我们理解冒顿单于的行为有所启发。吕后在最初的大怒之后,回复冒顿的"报书"并未断然拒绝和斥责冒顿单于的求婚,而只是以年老为由婉言谢绝,冒顿单于收到复信之后,在得知汉朝人当时确实已无"兄死,弟尽娶其妻妻之"习俗之后,理解了吕后的苦衷。从冒顿复信时的态度可以看出,其求婚恰是完成作为义弟对独居的嫂夫人尽应尽责任的表现。最终"匈奴之结解,中国之忧平",匈汉和好如初。这次事件中,匈奴方之所以提出,汉方之所以误解,是由于双方都不了解甚至无视对方习俗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顿单于 吕后 求婚信 戏谑 汉朝 匈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霍去病在祁连山之战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宗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0-78,共9页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朝政府和匈奴在今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北麓,进行过一次重要战争,这是汉、匈关系史上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战争。战争的结果,汉朝和匈奴的政治、军事势力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加上汉武帝在此基础上把战果的影响继续...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朝政府和匈奴在今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北麓,进行过一次重要战争,这是汉、匈关系史上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战争。战争的结果,汉朝和匈奴的政治、军事势力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加上汉武帝在此基础上把战果的影响继续扩大,这样,汉朝在军事上由原来的劣势逐渐转变为优势,匈奴在军事上的优势开始转向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霍去病 祁连山北麓 汉武帝 汉朝 冒顿单于 战争 河西地区 西域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月氏西迁年代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莫任南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2期57-62,共6页
汉时敦煌、祁连间的游牧民族月氏,遭匈奴击败后西迁,先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再越费尔干纳,入阿姆河流域,后建立一地跨中亚,南亚次大陆的贵霜帝国,在古代世界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月氏西迁过程,史书记载较为明确,至于时间,由于史无明文,... 汉时敦煌、祁连间的游牧民族月氏,遭匈奴击败后西迁,先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再越费尔干纳,入阿姆河流域,后建立一地跨中亚,南亚次大陆的贵霜帝国,在古代世界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月氏西迁过程,史书记载较为明确,至于时间,由于史无明文,长期以来,众说纷纭,197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认为,匈奴冒顿单于在汉文帝初年(公元前176年前后)第二次打败月氏,月氏即西逃至伊犁河上游一带。月氏从伊犁河上游再次西迁阿姆河则是公元前174年至161年之间的事。这是国内多数学者的主张。孙毓棠有不同说法,以为冒顿单于在公元前205—202年间第一次攻败月氏后,月氏即开始逐渐西迁;公元前177或176年月氏遭冒顿第二次攻击,到达准喀尔盆地;到老上单于统治时(前174—161年),月氏又大败,遂迁往伊犁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月氏 匈奴 月氏西迁 伊犁河流域 冒顿单于 游牧民族 公元前 乌孙 汉文帝 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汉与匈奴战争的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关宝顺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6年第1期68-77,共10页
西汉与匈奴战争的性质问题,一直聚讼纷纭。从史学界讨论情况来看,对景帝以前战争性质的认识大体一致,即汉朝进行的是自卫性的正义战争,而匈奴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关于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则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武帝对匈奴的战... 西汉与匈奴战争的性质问题,一直聚讼纷纭。从史学界讨论情况来看,对景帝以前战争性质的认识大体一致,即汉朝进行的是自卫性的正义战争,而匈奴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关于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则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反侵略”性的正义战争。我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列传 战争时期 西汉王朝 非正义战争 战争性质 武帝 汉匈战争 统治阶级 冒顿单于 和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君出塞的史实、背景和历史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茂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62-70,共9页
一关于昭君出塞,见于正史记载的有如下几条史料:《汉书·元帝纪》:秋,使护西域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挢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冬,斩其首,传诣京师,悬蛮夷邸门。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 一关于昭君出塞,见于正史记载的有如下几条史料:《汉书·元帝纪》:秋,使护西域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挢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冬,斩其首,传诣京师,悬蛮夷邸门。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颜师古注引服虔谓“讨郅支之图书”)示后宫贵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出塞 呼韩邪 匈奴 冒顿单于 历史作用 昭君故事 王昭君 和亲政策 毛延寿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
11
作者 高景新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1987年第2期72-76,86,共6页
“和亲”,这是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在这一政策之下,先后在西汉、唐朝之时产生了深受古今史家所称颂的,象征着民族友好团结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重大历史事件。以此而论,“和亲”政策理应充分肯定,... “和亲”,这是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在这一政策之下,先后在西汉、唐朝之时产生了深受古今史家所称颂的,象征着民族友好团结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重大历史事件。以此而论,“和亲”政策理应充分肯定,然而史学界至今且众说纷纭,尤其对首创并实施这一政策的汉高祖刘邦及其后继者惠帝、吕后、文帝和景帝之时的“和亲”政策(即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且多持否定态度。有的斥责这是“妥协”的政策,“屈辱性”的政策;更有的斥之为是“投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列传 和亲 西汉前期 冒顿单于 政策 汉高祖 刘邦 西汉王朝 民族关系 军事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阏氏”不是“皇后”
12
作者 王维堤 《辞书研究》 1984年第3期171-172,182,共3页
自司马贞、颜师古以汉之“皇后”比附匈奴之“阏氏”以来,“阏氏”就被这样理解。《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正义: “单于嫡妻号,若皇后。”《汉书·匈奴传上》注:“师古曰:阏氏,匈奴皇后号也。”查《中文大辞典》和《辞海》,看到... 自司马贞、颜师古以汉之“皇后”比附匈奴之“阏氏”以来,“阏氏”就被这样理解。《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正义: “单于嫡妻号,若皇后。”《汉书·匈奴传上》注:“师古曰:阏氏,匈奴皇后号也。”查《中文大辞典》和《辞海》,看到的解释也是这样。但这却不是无可商榷的。最早训释“阏氏”音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族 冒顿单于 颜师古 皇后 阏氏 匈奴列传 史记 汉书 习凿齿 匈奴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武与连奇的选择
13
《写作(中)》 2003年第8期21-21,共1页
汉武帝年间,匈奴寇边,入长城百余里直至河间,关中震动,长安一片哗然。有客商自西域来,自曰大月氏使者,武帝欣然接见。言匈奴欺压西域各国,犹以大月氏为甚,国主被杀,其颅被制成樽,是以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武帝听之甚悦,冀联大月氏以... 汉武帝年间,匈奴寇边,入长城百余里直至河间,关中震动,长安一片哗然。有客商自西域来,自曰大月氏使者,武帝欣然接见。言匈奴欺压西域各国,犹以大月氏为甚,国主被杀,其颅被制成樽,是以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武帝听之甚悦,冀联大月氏以抗匈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月氏 匈奴 汉武帝 苏武 西域 河间 长城 冒顿单于 选择 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瓦当介绍
14
作者 雍容 《砖瓦》 2021年第7期7-7,共1页
西汉单于天降瓦当,泥质灰色,径17.1cm,圆形,边轮宽,筒部残留一部分,1954年内蒙古包头墓葬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 西汉单于天降瓦当,泥质灰色,径17.1cm,圆形,边轮宽,筒部残留一部分,1954年内蒙古包头墓葬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的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西汉前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到汉武帝时,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军事力量的加强,全面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汉武帝起用卫青、霍去病等著名将领,经过十多年、十余次较大的战役,击退了匈奴,保证了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天降单于"瓦当则是对当时汉军击退匈奴贵族侵扰的一种颂扬。“单于和亲”、“单于天降”都是古代民族和解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前期 部落联盟 单于天降 单于 瓦当 乌丸 冒顿单于 单于和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敬的远见卓识
15
作者 马军 《传承》 2009年第7期40-41,共2页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率军亲征入侵晋阳的匈奴。为了摸清虚实,先后派遣十批使者前往打探,冒顿单于故意示之以弱。使者们回来后,皆言匈奴不堪一击,唯独娄敬认为不可贸然出击:"两国交兵之际,正常情况下都会向对方夸示自己的强大和...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率军亲征入侵晋阳的匈奴。为了摸清虚实,先后派遣十批使者前往打探,冒顿单于故意示之以弱。使者们回来后,皆言匈奴不堪一击,唯独娄敬认为不可贸然出击:"两国交兵之际,正常情况下都会向对方夸示自己的强大和军威,可是这次我去匈奴那里,所见到的只是些老弱残兵和病牛瘦马,这表明匈奴在有意诱使我们犯轻敌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冒顿单于 汉高祖 刘邦 西汉王朝 公元前 定都 长治久安 洛阳 和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域诸国今何在——古牧国蒲类
16
作者 胡笳纳兰 《初中生辅导》 2013年第34期38-40,共3页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久远的历史中,自秦朝以来,在这片古称"西域"的土地上曾出现过面积大小不等的一系列国家。秦末汉初,冒顿单于率人击败并赶走月氏人(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在蒲类海边建立起一个以游牧为主的草原国家,就是西...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久远的历史中,自秦朝以来,在这片古称"西域"的土地上曾出现过面积大小不等的一系列国家。秦末汉初,冒顿单于率人击败并赶走月氏人(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在蒲类海边建立起一个以游牧为主的草原国家,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蒲类国。随着历史迁移,几番沉浮,蒲类成为丝绸之路北道进入新疆的第一重地,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时的蒲类国人,主要以农牧业生产为主,他们能制弓训马,善于骑射,勇猛善战。匈奴人统治时期,由于蒲类国人不愿忍受匈奴的残酷压迫,奋起反抗却最终几至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县 西域 新疆 丝绸之路 冒顿单于 巴里坤湖 马铃薯 农牧业生产 哈密地区 十六国
原文传递
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邱树森 《社会科学战线》 198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匈奴虽是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但自匈奴第一个单于——头曼单于起,就有了自己的政治中心。其后冒顿单于建立匈奴奴隶制国家,便有南北单于庭和龙城之设。确定单于庭和龙城的地理位置对于研究匈奴社会政治及汉匈战争至... 匈奴虽是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但自匈奴第一个单于——头曼单于起,就有了自己的政治中心。其后冒顿单于建立匈奴奴隶制国家,便有南北单于庭和龙城之设。确定单于庭和龙城的地理位置对于研究匈奴社会政治及汉匈战争至为重要,故中外学者曾作过许多研究。本文试就单于庭、龙城之今地提出一些新见,未知是否言之成理,望得到诸治匈奴史学者及历史地理专家的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冒顿单于 龙城 内蒙古 两汉 伊克昭盟 后汉书 人民共和国 地理位置 汉武帝
原文传递
唐傀儡戏起源说“木女解围”故事的形成
18
作者 李贝贝 《戏曲研究》 2024年第1期72-90,共19页
关于傀儡戏的诞生,唐代形成了“木女解围”起源说的观点。“木女解围”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汉高祖七年(前200)的白登之围,刘邦因决策失误而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之外的白登山达七日之久。为了突围,刘邦听从陈平的建议贿赂匈奴阏氏。... 关于傀儡戏的诞生,唐代形成了“木女解围”起源说的观点。“木女解围”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汉高祖七年(前200)的白登之围,刘邦因决策失误而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之外的白登山达七日之久。为了突围,刘邦听从陈平的建议贿赂匈奴阏氏。最终在阏氏的游说下,冒顿解开包围,刘邦成功逃脱。司马迁称陈平的建议是“奇计”,其中细节“世莫得闻”(1)。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将陈平的计策称为“陈平奇计”。在《史记》的叙事体系中,“陈平奇计”是白登之围得以解开的关键因素。由于此事影响甚大,文献记载又含混不清,于是后人纷纷猜测“奇计”的细节,“木女解围”故事的形成即发轫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登之围 汉高祖 刘邦 匈奴 冒顿单于 解围 陈平 司马迁
原文传递
最美和平之花
19
作者 郭海燕 林汎沸(翻译) 《孔子学院(中阿文对照版)》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自古以来,内蒙古地区就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秦汉相交时,匈奴冒顿单于(即匈奴最高首领)以内蒙古阴山地区为根据地,击败周围的对手,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帝国。此时,中原的汉武帝雄才大略,魔下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辈出,威震匈奴,... 自古以来,内蒙古地区就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秦汉相交时,匈奴冒顿单于(即匈奴最高首领)以内蒙古阴山地区为根据地,击败周围的对手,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帝国。此时,中原的汉武帝雄才大略,魔下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辈出,威震匈奴,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后来,匈奴内乱丛生,最终分裂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和北匈奴支单于虽为同系兄弟,却生死相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韩邪单于 阴山地区 冒顿单于 雄才大略 匈奴 汉武帝 卫青 霍去病
原文传递
最美和平之花
20
作者 郭海燕 李利群(翻译) 《孔子学院(中俄文对照版)》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自古以来,内蒙古地区就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秦汉相交时,匈奴冒顿单于(即匈奴最高首领)以内蒙古阴山地区为根据地,击败周围对手,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帝国。此时,中原的汉武帝雄才大略,麾下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辈出,威震匈奴,西... 自古以来,内蒙古地区就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秦汉相交时,匈奴冒顿单于(即匈奴最高首领)以内蒙古阴山地区为根据地,击败周围对手,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帝国。此时,中原的汉武帝雄才大略,麾下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辈出,威震匈奴,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后来,匈奴内乱丛生,最终分裂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和北匈奴支单于虽为同系兄弟,却生死相争。公元前54年,呼韩邪被支打败,他绝地求生,向汉朝称臣,以求庇护。在西汉的支持下,呼韩邪势力渐渐稳固。公元前33年,呼韩邪第三次抵长安朝见天子,表明自己愿做汉朝女婿,攀亲以求太平。真正持久的胜利就是和平啊!汉元帝龙颜大悦,将宫女王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为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韩邪单于 阴山地区 王昭君 冒顿单于 南匈奴 雄才大略 汉元帝 汉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