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疫苗低(无)应答儿童再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付清培 曾义学 +9 位作者 何惠 何吉兰 童文彬 孙莉 刘青恋 方刚 黄顺和 刘文武 邱小兵 赵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低应答/无应答儿童重新接种或加大剂量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筛选出1岁以内已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4-6岁儿童血清HBsAg、抗-HBs、抗-HBc 3项指标全为阴性者,再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复核并对抗-...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低应答/无应答儿童重新接种或加大剂量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筛选出1岁以内已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4-6岁儿童血清HBsAg、抗-HBs、抗-HBc 3项指标全为阴性者,再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复核并对抗-HBs小于10mIU/ml者,使用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按10μg剂量/1针次和20μg剂量/1针次分2组接种,均为0、1、6程序接种3针,完成接种后1-2月时采血,检测抗-HBs水平。结果2019例筛选儿童血清HBsAg、抗-HBs、抗-HBc 3项指标全为阴性者672例,占33.28%。抗-HBs〈2.1mIU/ml的无应答儿童占27.44%,2.1-9.9mIU/ml的低应答儿童占5.05%。10μg剂量接种组采集到158例血清,抗-HBs≥10mIU/ml者155例,占98.10%,GMT为364.36mIU/ml。20μg剂量接种组采集到173例血清,抗-HBs≥10mIU/ml者172例,占99.42%,GMT为392.86mIU/ml。2组疫苗再免疫后抗-HBs的GMT增幅为53.61-721.87倍。结论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儿童重新接种乙肝疫苗3针后免疫效果良好,10μg剂量组与20μg剂量组的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应答儿童再免疫后产生的抗体GMT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应答儿童的抗体GMT水平则表现为20μg剂量组高于10μg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低应答 再免疫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儿童不同疫苗再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钟运香 姚雪榕 +2 位作者 袁娇 王晓炜 关承恩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免疫后无(低)应答儿童接种不同类型乙肝疫苗的再免疫效果。方法:将乙肝疫苗免疫后无(低)应答儿童400例随机分为汉逊组和酵母组各200例,汉逊组接种国产10μg汉逊乙肝疫苗,酵母组接种进口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疫苗接...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免疫后无(低)应答儿童接种不同类型乙肝疫苗的再免疫效果。方法:将乙肝疫苗免疫后无(低)应答儿童400例随机分为汉逊组和酵母组各200例,汉逊组接种国产10μg汉逊乙肝疫苗,酵母组接种进口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疫苗接种前及完成再免疫第3剂疫苗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HBsAb定量检测,对两组接种有效应答率进行比较。结果:酵母组再免疫有效应答率为83.5%,高于汉逊组的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55,P<0.05)。结论:对于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儿童再次免疫接种时,可考虑优先选择进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抗体应答 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疫苗初免失败婴儿再免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其龙 陶志华 +2 位作者 陆飞越 姚凤燕 王建华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10期4-5,共2页
目的 探索乙肝疫苗初次全程免疫失败婴儿的再免疫方法。方法 对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均阴性的 14 4名婴儿 ,随机分成 5组 ,1组为对照组 ,其余 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再免疫方法 ,观察... 目的 探索乙肝疫苗初次全程免疫失败婴儿的再免疫方法。方法 对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均阴性的 14 4名婴儿 ,随机分成 5组 ,1组为对照组 ,其余 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再免疫方法 ,观察再免成功率。结果 抗 -HBs总阳转率为 93 79% ,抗 -HBs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5 46 97mIU/ml,各组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87 88%、 90 91%、 10 0 %、 96 88% ;各组GMT分别为 475 3 4mIU/ml、 65 8 65mIU/ml、 62 5 18mIU/ml、 45 5 90mlU/ml。结论 乙肝疫苗初免失败婴儿 ,再免成功率达 93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初免失败婴儿 再免疫方法 研究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低/无应答婴儿不同剂量和剂次再免疫效果及持久性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中芹 王晓琼 +3 位作者 郭昊 刘召红 崔佳 王颖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剂次乙型肝炎疫苗对低/无应答婴儿的再免疫效果及持久性。方法随机选取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5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后,抗-HBs低/无应答(抗-HBs<100 mIU/mL),且HB-sAg和HBV DNA均为阴性的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剂次乙型肝炎疫苗对低/无应答婴儿的再免疫效果及持久性。方法随机选取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5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后,抗-HBs低/无应答(抗-HBs<100 mIU/mL),且HB-sAg和HBV DNA均为阴性的7~12月龄婴儿163名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用5μg或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进行再免疫,分别于再免疫1剂、3剂后1个月及免疫后4年采集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Bs,比较不同剂量、不同剂次、不同基础免疫状态抗-HBs水平。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再免疫1剂和3剂后,两种疫苗均获得较高的免疫应答,10μ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组抗-HBs GMC高于5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4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低/无应答婴幼儿再免疫效果分层分析发现,再免疫1剂、3剂和再免疫后4年,低应答组抗-HBs阳性率和GMC均高于无应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无应答儿童再免疫效果良好,应答水平10μg/剂次组高于5μg/剂次组,但4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免疫后的持久性免疫应答效果与初次免疫应答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疫苗无(低)应答人群再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石晓柳 李富春 张丽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12期857-858,共2页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儿童加大剂量重新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讨乙肝疫苗免疫无(低)应答者的免疫对策。方法:在射洪县各幼儿园、小学随机抽取1071名5~7岁在1岁内已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以接种证、卡记录为准)的儿童,用酶联免疫法...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儿童加大剂量重新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讨乙肝疫苗免疫无(低)应答者的免疫对策。方法:在射洪县各幼儿园、小学随机抽取1071名5~7岁在1岁内已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以接种证、卡记录为准)的儿童,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筛选出HBsAg、抗-HBs、抗-HBc3项指标全为阴性的无(低)应答者,使用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20μg乙肝疫苗(CHO细胞)疫苗,按0、1、6程序进行再免疫,并于完成全程免疫后1月采静脉血2ml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筛选出的127名无(低)应答者再免后抗体阳转率达93.70%,GMT为312.63mlU/ml,再免疫后仍有6.30%(8人)的人群呈无低应答反应。结论:对乙肝疫苗免疫无(低)应答者,通过增加剂量重新免疫,可取得良好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无应答 再免疫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燕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对完成麻疹疫苗基础免疫的54名4~5a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观察显示:再免后1mon抗体阳性率由免前的77.78%提高到100%,GMT由226.75增加到520.79。4~5a年龄组间再免前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免前和再免后GM... 对完成麻疹疫苗基础免疫的54名4~5a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观察显示:再免后1mon抗体阳性率由免前的77.78%提高到100%,GMT由226.75增加到520.79。4~5a年龄组间再免前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免前和再免后GMT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说明4a儿童麻疹疫苗加强免疫是可取的。同时还发现再免疫成功率随再免前抗体滴度的增加而下降,再免前抗体滴度<1:200者100%获得成功,≥1:400只有5%获得成功,提示我们麻疹疫苗的加强应根据当地人群免疫水平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再免疫 免疫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评价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的预防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淑琪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6期169-169,171,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评价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的预防。方法:选取行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146例,初次接种后对低、无应答者予再次接种(共3剂),对比并分析免疫效果。结果:出生于县级及以上医院、父母HBsAg阴性的免疫应答...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评价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的预防。方法:选取行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146例,初次接种后对低、无应答者予再次接种(共3剂),对比并分析免疫效果。结果:出生于县级及以上医院、父母HBsAg阴性的免疫应答率84.62%、87.85%,较之出生于乡镇医院与父母HBsAg阳性显著更高(P<0.05);再免疫3次GMC含量、应答率83.33%,均显著高于再免疫1次(P<0.05);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再免疫后1、3次GMC含量较之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均更高(P<0.05)。结论:父母HBsAg阴性、于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的乙肝免疫应答率高,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接种乙肝疫苗 低、无应答者 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初免与再免疫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唐莹 李碧华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 初免 再免疫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洪桥街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作琼 《广东卫生防疫》 2000年第3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麻疹 疫苗 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者再免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爱霞 马俊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抗体应答的对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3项指标均为阴性的120例研究对象接种1~3剂乙肝疫苗,... 目的 探讨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抗体应答的对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3项指标均为阴性的120例研究对象接种1~3剂乙肝疫苗,2剂间隔1个月,分别在每剂接种1个月后采血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判断抗体应答情况。结果 再免疫1剂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为75.8%(S/N≥2.1)和56.7%,(S/N≥10.0);对再免疫1剂后仍无抗体应答者(29人)又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1个月后又有19例抗-HBs阳转,占总数的15.8%;对再免疫2剂后仍无抗体应答者(10人)继续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个月后又有8例抗-HBs阳转,占总数的6.7%。再免疫3剂后抗体应答率达到98.3%。结论 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抗体应答者,再免疫可以诱导抗-HBs阳转,且效果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乙型肝炎疫苗 无抗体应答 再免疫 抗-HBS阳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农区小学生麻疹免疫水平及再免疫后效果监测
11
作者 王红霞 汪洋杰 +5 位作者 樊忠亮 薄福宝 刘梦来 张风贤 徐玉霞 李粉霞 《疾病监测》 CAS 1995年第11期333-334,共2页
呼和浩特市农区小学生麻疹免疫水平及再免疫后效果监测呼和浩特市卫生防疫站(010020)王红霞,汪洋杰,樊忠亮,薄福宝,刘梦来,张风贤,徐玉霞,李粉霞1994年初,我市土默特左旗白庙子乡发生了一起以小学生为主的麻疹暴发... 呼和浩特市农区小学生麻疹免疫水平及再免疫后效果监测呼和浩特市卫生防疫站(010020)王红霞,汪洋杰,樊忠亮,薄福宝,刘梦来,张风贤,徐玉霞,李粉霞1994年初,我市土默特左旗白庙子乡发生了一起以小学生为主的麻疹暴发流行。为了解我市农区小学生麻疹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小学生 免疫 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疹减毒活疫苗再免疫的探讨
12
作者 岳晓宏 胡利亚 +1 位作者 山素君 赵俊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1年第2期48-49,共2页
为探讨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动态,为制定计划免疫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于1995年选 择既往无麻疹患病史,有清楚的免疫史的7—8岁儿童进行再免疫。
关键词 麻疹减毒活疫苗 再免疫 血清抗体 免疫 哈尔滨市 抗体动态 免疫成功率 抗体滴度 阳性率 卫生防疫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再免疫及其时机
13
作者 李祖为 朱孔杰 《山东预防医学》 1997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 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观察
14
作者 陈建安 舒美玉 +1 位作者 唐敬忠 唐宗宇 《疾病监测》 CAS 1994年第2期37-38,共2页
7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观察陈建安,舒美玉,唐敬忠,唐宗宇按规定,麻疹疫苗的再免疫年龄为7岁,但是否合适,结合我区目前麻疹发病年龄普遍高移的特点,1991年5-12月我们对实施过麻疹疫苗初种免疫的155名7岁儿童进... 7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观察陈建安,舒美玉,唐敬忠,唐宗宇按规定,麻疹疫苗的再免疫年龄为7岁,但是否合适,结合我区目前麻疹发病年龄普遍高移的特点,1991年5-12月我们对实施过麻疹疫苗初种免疫的155名7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再免疫效果的观察,现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儿童 麻疹疫苗 计划免疫 再免疫
全文增补中
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生irAE后免疫治疗再挑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东 王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不同类型的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范式。ICIs通过阻断免疫内在下调因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或其配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不同类型的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范式。ICIs通过阻断免疫内在下调因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或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增加抗肿瘤免疫力[1]。然而,由于免疫应答增强和免疫系统失衡,患者可能会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 免疫治疗挑战(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rechalle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严重免疫性肝损伤再挑战1例分析
16
作者 刘敏 杨丽妹 +1 位作者 尹月 赵冰清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2-217,共6页
1例老年女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和阿昔替尼治疗后出现严重肝损伤,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通过用药分析及不良反应量表评估,考虑严重肝损伤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的使用关系更大。综合分析肝损伤与免疫治疗的关系... 1例老年女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和阿昔替尼治疗后出现严重肝损伤,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通过用药分析及不良反应量表评估,考虑严重肝损伤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的使用关系更大。综合分析肝损伤与免疫治疗的关系以及患者免疫治疗获益与风险,在停用帕博利珠单抗40 d后再挑战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肝毒性后重启治疗存在肝毒性复发风险,结合文献发现免疫再挑战致严重肝毒性的发生率不高,安全性整体可控。帕博利珠单抗为患者带来治疗获益,截至5周期用药后未再发生严重肝损伤。本病例可为发生免疫相关肝毒性后再挑战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肝毒性 免疫治疗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再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翌 徐志一 +2 位作者 欧阳佩英 赵守军 吴婉贞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可能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设置再免疫组、初免疫组和自然感染组。用AbbotEIA改良法定性和定量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肝炎抗体。结果再免疫后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在2周内升高,与初... 目的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可能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设置再免疫组、初免疫组和自然感染组。用AbbotEIA改良法定性和定量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肝炎抗体。结果再免疫后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在2周内升高,与初免疫组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缓慢上升至3个月以后达到高峰形成对比。再免疫组和自然感染组对活疫苗免疫反应存在区别,这在研究疫苗免疫持久性时应予考虑。再免疫组初免成功抗体又转阴者,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833%(10/12),显著高于初免疫失败者再免疫后的阳性率50%(17/34),两者又均高于初免疫者(296%)。结论再免疫可引起免疫回忆反应,且初免疫成功率直接影响到再免疫的效果。AbbotEIA改良法检测血清中甲型肝炎抗体仍低估了原发性免疫反应,需用更为灵敏特异的方法检测疫苗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再免疫 疫苗 接种
原文传递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低/无应答者的再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振华 崔富强 +6 位作者 龚晓红 陈园生 王富珍 郑徽 董红军 邵晓萍 梁晓峰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后低/无应答者的再免疫效果。方法对北京市、浙江省、广东省2004~2005年出生的新生儿,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完成3剂重组HepB(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后低/无应答者的再免疫效果。方法对北京市、浙江省、广东省2004~2005年出生的新生儿,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完成3剂重组HepB(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Techniques in Yeast,HepB-Y]免疫后,出现的低/无应答者,随机分为4组,按0、1、6个月程序再次免疫不同种类和剂量的HepB。结果低/无应答儿童再免疫前、再免疫1剂和再免疫3剂后,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in(HBsAg),Anti-HBs]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18.7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88.8mIU/ml、178.2mIU/ml,无应答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4%、9.1%、1.9%。103名低/无应答儿童再免疫1剂和3剂后,>100mIU/ml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2%和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P<0.01);5μg重组HepB-Y、10μgHepB-Y、10μg重组HepB(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in Chinese Hamster Ovary(CHO)Cell,HepB-CHO]、10μg重组HepB(汉逊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Hansenula Polymorpha Yeast,HepB-HPY)四种HepB再免疫3剂后,GMC分别为168.8mIU/ml、174.7mIU/ml、184.9mIU/ml、182.9mIU/ml,四种HepB再免疫3剂后,>100mIU/ml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9.0%、85.7%、88.2%、8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结论 HepB全程免疫三剂后,低/无应答儿童按照0、1、6个月程序再次免疫3剂HepB后,抗体阳转率和GMC均有较大的提高,再免疫3剂HepB免疫效果优于再免疫1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乙型肝炎疫苗 低/无应答 再免疫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两种大剂量乙肝疫苗对低/无应答成人再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宋红潮 熊传庆 +3 位作者 梁绍莲 郭艳秋 黄泽强 朱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低/无应答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情况,评价两种大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阴性,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100 m IU/m L的低应... 目的观察低/无应答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情况,评价两种大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阴性,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100 m IU/m L的低应答成人49人、无应答成人274人为调查对象,根据知情同意、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20μg组,即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一组为60μg组,即接种一针60μg乙肝疫苗。免疫后3个月内复查乙肝五项指标。结果再免疫后,两组人群抗-HBs GM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应答成人χ~2=5.946,P=0.051;低应答成人χ~2=0.437,P=0.509);抗-HBs阳转成人中,GMT在10~100 m IU/m L范围的无应答成人,20μg组低于60μ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5,P=0.000);女性抗-HBs应答水平高于男性(χ~2=8.380,P=0.015);各年龄段应答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59,P=0.200)。结论低/无应答成人接种一针60μg乙肝疫苗与全程接种三针20μg乙肝疫苗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低/无应答 再免疫 效果
原文传递
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再免疫抗体应答 被引量:20
20
作者 朱建琼 黄振宇 +1 位作者 毛东波 李粤荣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剂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再免疫抗体应答。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地域分布选取东莞市5个镇2~4、6~8、13~15、16~40岁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剂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再免疫抗体应答。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地域分布选取东莞市5个镇2~4、6~8、13~15、16~40岁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均为阴性,且有3剂HepB免疫史的人作为再免疫研究对象。采用5μg重组HepB(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Yeast,HepB-Y)、10μg HepB-Y、10μg重组HepB(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CHO Cell,HepB-CHO)、10μg重组HepB(汉逊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Hansenula Yeast,HepB-HY)、20μg HepB-CHO和20μg HepB-Y,均按0、1、6个月程序再免疫3剂。结果不同类型不同剂量HepB在人群中的再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分别为:5μg HepB-Y94.34%和226.53,10μg HepB-Y86.46%和175.36,10μg HepB-CHO97.39%和331.44,10μg HepB-HY91.30%和439.01,20μg HepB-CHO99.20%和386.66,20μg HepB-Y89.04%和372.97。各年龄组的再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mIU/ml)分别是:2~4岁98.25%和353.42,6~8岁96.80%和320.31,13~15岁94.67%和282.12,16~40岁87.76%和305.24。结论年龄、疫苗种类和剂量是影响再免疫抗体应答的主要因素,随年龄的增长再免疫抗体应答下降,更换疫苗种类可提高再免疫抗体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再免疫 抗体应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