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内镜手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党校 张玉茹 +2 位作者 王永光 马晓鹏 钟朝辉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41,共7页
机器人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通过医生和机器人系统的合理分工和有机配合 ,可以提高手术质量、改善医生工作条件、实现远程手术等 .本文以纤维内镜手术为研究对象 ,针对术中 X射线对医护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现状 ,设计了机器人辅助内镜... 机器人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通过医生和机器人系统的合理分工和有机配合 ,可以提高手术质量、改善医生工作条件、实现远程手术等 .本文以纤维内镜手术为研究对象 ,针对术中 X射线对医护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现状 ,设计了机器人辅助内镜手术系统 ,使医生可以远程控制手术室的操作器完成内镜和手术器械的操作 ,实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研制背景、总体设计、内镜操作器子系统原型样机设计及实验 ,并结合系统开发对医疗外科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接口、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内镜手术系统 设计 开发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邱平松 陈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67-70,74,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治疗中应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福建省宁化县总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9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治疗中应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福建省宁化县总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9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鼻窦结果、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手术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鼻腔通气时间、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得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 Scale,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治疗采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康复快,有助于鼻窦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殷亚虎 夏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8-102,共5页
研究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8月~202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8月~202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鼻窦结局及疼痛程度。结果 两个实验组中,研究组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鼻塞、流鼻涕、嗅觉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鼻通气时间和粘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内窥镜耳鼻喉能量系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恢复快,有利于鼻窦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江安 林良明 王国民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4-58,共5页
介绍了辅助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讨论了其进一步发展趋势———遥操作手术机器人系统和远程手术系统 ,并分析了发展上述系统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辅助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 远程手术 操作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镜和等离子手术系统辅助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梁小明 陈小曲 +2 位作者 周振劲 傅国武 吴新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52-55,共4页
探究内镜和等离子手术系统辅助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接受口外... 探究内镜和等离子手术系统辅助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接受口外入路良性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口内镜等离子径路良性肿瘤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期指标(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无差异,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组间对比有差异;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两组复发率无差异。结论:经口内镜等离子径路良性肿瘤切除术切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治疗后VAS评分较低,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良性肿瘤 内镜和等离子手术系统辅助 手术期指标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液体承接分流和标本收集装置在泌尿系统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罗晓红 方菁 冯梅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5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液体承接分流、标本收集装置在泌尿系统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兴国县人民医院实施泌尿系统内镜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试验组术中使用自制液体承接分流、标本收集装置... 目的探讨自制液体承接分流、标本收集装置在泌尿系统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兴国县人民医院实施泌尿系统内镜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试验组术中使用自制液体承接分流、标本收集装置,对照组选择传统术中废水承接、标本收集方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标本收集率、冲洗液收集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无菌巾污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液体承接分流、标本收集装置用于泌尿系统内镜手术,不仅便于术后清洁整理,还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内镜手术 自制液体承接分流 标本收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常见故障应对及日常维护管理 被引量:4
7
作者 龚琬玲 凌文嘉 +1 位作者 赵永勇 翟玉婧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3期138-139,共2页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主要由医师控制台车、患者床旁台车(床旁机械臂系统)、视频主控台车(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内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作为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主要由医师控制台车、患者床旁台车(床旁机械臂系统)、视频主控台车(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内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作为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具有精准性高、术中出血少、手术风险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内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 常见故障 日常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经肛腔镜下内括约肌切除术(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慧洪 肖毅华 +7 位作者 张勇 刘海龙 彭健 潘志辉 唐文贤 李阿建 尹路 林谋斌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6期525-527,共3页
完全经肛腔镜下手术(pure transanal endoscopic surgery, PTAES)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经肛门微创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 完全经肛腔镜下手术(pure transanal endoscopic surgery, PTAES)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经肛门微创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等技术的融合, 是在保证直肠癌根治的基础上达到尽可能微创的无瘢痕手术,代表目前直肠癌手术的最新进展. 但其与传统手术方向相反,是“由下向上”的操作方向,其操作时的“筷子效应”增加了手术难度. 目前仅中国、法国等少数国家行该手术. 根据文献检索,国内、外尚未利用PTAES完成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ineter resection, ISR),对超低位直肠癌病人行保肛手术的报道. 近期笔者通过经肛门内镜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operation, TEO) 完成1例完全经肛腔镜下ISR手术,手术全程经肛门自然腔道完成,未建立任何经皮腹壁辅助工作通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肛门内镜手术系统 完全经肛腔镜下手术 内括约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成形与经椎间孔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振宙 侯树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21-625,共5页
一、背景 1992年,报道经侧后路内窥镜下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术以来,许多学者报告了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技术及疗效。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指使用带工作通道的硬杆状内镜在持续生理盐水灌洗下进行的微创腰椎间盘摘除... 一、背景 1992年,报道经侧后路内窥镜下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术以来,许多学者报告了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技术及疗效。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指使用带工作通道的硬杆状内镜在持续生理盐水灌洗下进行的微创腰椎间盘摘除手术,分为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两类技术。Yeung等发明的YESS(yeungendoscopicspinesystem)系统是最早的完全内镜手术系统,最早的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使用YESS系统经后外侧椎间孔入路进行的由盘内至盘外的操作技术,适用于椎间孔型及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对椎管内包含型突出及韧带下型椎间盘脱出也可以有效处理,但对椎管内脱出及游离髓核无法有效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内镜手术系统 腰椎间孔 后路 经椎间孔入路 腰椎间盘摘除手术 椎管内脱出 成形
原文传递
1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丽霞 张永红 +2 位作者 王萍 殷积美 刘冰熔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0-811,共2页
总结了1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术前积极预防并发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本组发生出血7例,穿孔5例,均及时发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内镜 消化系统 手术中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