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训如 吴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02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苏进根 王建平 +1 位作者 陆奕宁 陆惠清 《腹部外科》 2010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9年5月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102例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取石成功率为98.0%。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1例,其中急性胰腺炎... 目的分析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9年5月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102例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本组取石成功率为98.0%。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1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4.9%),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发生胆道感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扩张治疗 近期并发症 内镜气囊 高淀粉酶血症 并发症发生率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胰疾病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建光 王明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3-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治疗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国产乳头柱状扩张气囊对88例胆胰疾病患者行EPBD治疗,如有胆管结石,行胆管结石取石术或碎石术,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随访观察疗效...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治疗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国产乳头柱状扩张气囊对88例胆胰疾病患者行EPBD治疗,如有胆管结石,行胆管结石取石术或碎石术,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88例患者行乳头气囊扩张均获成功。61例胆管结石患者中55例采用网篮或取石气囊取出结石,4例采用机械碎石篮碎石后取出;1例2次内镜取尽结石;另2例患者改行EST后成功取出结石。胆总管下段良性狭窄扩张后有效率达94.11%(16/17),未发生出血、穿孔等急重并发症。结论EPBD对胆总管结石的取出以及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需要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的年轻患者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禁忌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胰管造影 内镜逆行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EP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沈丽 王书智 叶志霞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9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临床应用 相关并发症 后并发症 胆胰疾病 EP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晓燕 蒋小猛 +3 位作者 何亚龙 徐岷 陈萍 张尤历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4例接受内镜取石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4例接受内镜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2例患者采用EST联合EPBD取石(EST+EPBD组),其余82例患者采用EST取石(EST组),比较2组患者取石时间、碎石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出血、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发生率。结果:EST+EPBD组取石时间为(39.4±11.2)min,低于EST组[(45.2±2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95.1%(78/82),高于EST组[90.2%(7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碎石率为9.8%(8/82),低于EST组[21.9%(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18/82),高于EST组[20.7%(1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联合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安全、有效,可较EST缩短取石时间、降低碎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6
作者 邵明山 李军 李能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直径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总管结石大小分别采用直径8、10、12和1...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直径大小气囊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0月连续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总管结石大小分别采用直径8、10、12和14 mm的气囊扩张,相应将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8 mm组、10 mm组、12 mm组和14 mm组。然后采用取石网篮取石、取石球囊取石,必要时行机械碎石。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肠穿孔的发生情况;术后2周行上腹部CT、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各组患者胆道积气、胆总管返流发生情况,分析比较不同组之间的近期疗效。结果各组患者均在EPBD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100.0%,各组间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周胆道积气和胆总管返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取石方法,随气囊直径增加,对Oddi括约肌功能影响可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胆道积气 胆总管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奇 李治 李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4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乳头...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因有2例患者的结石〉2cm,改用外科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取石的成功率为100%,治疗组为97.8%。但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是一项安全、可靠性较强、禁忌证较少、对胆管括约肌无损伤的治疗胆总管小结石的有效方法.但还需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胆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扩张时间对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小结石(<10mm)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郝建宏 许明辉 +2 位作者 郝素平 张爱飞 姚晶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缩短气囊扩张时间对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小结石(<10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气囊扩张时间为60 s组(45例)与20 s组(45例)。比较两组一次... 目的探讨缩短气囊扩张时间对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小结石(<10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气囊扩张时间为60 s组(45例)与20 s组(45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取尽率、总的结石取尽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一次性结石取尽率、总的结石取尽率、机械碎石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20 s组可减少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结论应用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小结石,气囊扩张时间20和60 s是同样安全有效的,且短的气囊扩张时间减少了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现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智强 李能平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4期4490-4493,共4页
胆总管结石已成为常见病,首选的内镜治疗方法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但其有出血、穿孔、Oddi括约肌功能永久丧失等严重并发症。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唯一可替代的微创方法,避免了这些严重并发症,但在是否导致术后较高... 胆总管结石已成为常见病,首选的内镜治疗方法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但其有出血、穿孔、Oddi括约肌功能永久丧失等严重并发症。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唯一可替代的微创方法,避免了这些严重并发症,但在是否导致术后较高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有学者行小切口EST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认为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术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亚龙 王晓燕 +1 位作者 陈萍 张尤历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663-66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应用EPBD治疗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中73例成功取出...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用于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应用EPBD治疗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中73例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成功率96.1%,平均手术时间(30±12)min;无肠穿孔发生;术中发生活动性渗血5例,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液或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液后成功止血;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高淀粉酶血症8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3±0.5)d。结论:采用EPBD行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具有安全、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柱状气囊扩张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庆华 韩玮 +2 位作者 包洁 王炳芳 陆永高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s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入住该院的200例患者,分为单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和sEST+EPBD组,每...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s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入住该院的200例患者,分为单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和sEST+EPBD组,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费用、并发症以及炎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胰腺炎,所有患者均治愈。其中,sEST+EPBD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胆道感染均明显少于EST组(P<0.05)。两组患者总费用和胆道穿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及24 h,sEST+EPBD组白细胞(WBC)、环氧化酶-2(Cox-2)、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EST组(P<0.01),而sEST+EPBD组的血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P<0.01);术后72 h,sEST+EPBD组WBC及Cox-2水平均明显低于EST组(P<0.05),PCT、CRP、淀粉酶以及TNF-α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ST+EPBD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能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效控制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并且能明显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括约肌切开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随机对照试验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单深良 梁华钦 +2 位作者 欧希 熊沛 叶建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7期2863-2866,共4页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仍不能为广大胆管内镜医师所公认。EPBD与EST相比主要的优点在于可以保留十二指肠乳头的功能。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仍不能为广大胆管内镜医师所公认。EPBD与EST相比主要的优点在于可以保留十二指肠乳头的功能。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由于胆管开口相对较小,EPBD常需反复的机械碎石,另外EPBD术后胰腺炎发生率较EST高。现对EPBD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内镜括约肌切开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佩英 王栋琴 +2 位作者 邢卫松 崔志俊 陈峰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531-1532,1553,共3页
目的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ERCP+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60例患者资料和围手术期观察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ERCP+EPBD后治疗肝外... 目的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ERCP+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60例患者资料和围手术期观察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ERCP+EPBD后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0例,ERC成功率达100%,一次治愈52例(87%),行二次取石治愈8例(13%)。60例均行鼻胆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轻症ERCP术后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7例,无出血、穿孔发生。结论 ERCP+EPBD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关系到手术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术在胆管大结石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盟 何家俊 刘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0期129-132,共4页
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于1974年被首次报道[2].报道显示,直径在1.5 cm以下的结石EST取石成功率可达90.0%以上[3],但对于较大胆总管结石成功... 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于1974年被首次报道[2].报道显示,直径在1.5 cm以下的结石EST取石成功率可达90.0%以上[3],但对于较大胆总管结石成功率往往偏低,需要借助机械碎石、激光等手段取石,操作繁琐会增加出血、穿孔、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大结石 内镜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联合大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其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立艳 袁庆丰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85-288,共4页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扩大胆总管开口是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步骤,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最早提出且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扩大胆总管开口是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步骤,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最早提出且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ESBD)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法,学者们对于两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争论。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EST或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选择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张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若燕 李峰 季圣昉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时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实施EPBD68例,应用气囊将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扩张至8-10mm,直接用取石网篮或取石气囊取石。其中63例在EPBD后...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时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实施EPBD68例,应用气囊将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扩张至8-10mm,直接用取石网篮或取石气囊取石。其中63例在EPBD后当即清除结石(9例在EPBD后再行EST取石);3例7-10d后在十二指肠镜下再次行EPBD取尽残余结石;2例改行外科手术取石。(2)实施。KST63例,应用拉式切开刀对乳头作12-15mm切开后取石。其中59例用取石网篮及取石气囊当即清除结石(其中7例附加碎石网篮碎石后取石);2例7-10d后在十二指肠镜下再次取尽残余结石;2例改行外科手术取石。结果:68例完成EPBD的病例中,无出血、穿孔、胆管炎及重症胰腺炎发生。63例完成EST的病例中,无穿孔发生;胆管炎2例,出血2例,重症胰腺炎1例。9例在EPBD后再行EST取石的病例,无出血、穿孔、胆管炎及重症胰腺炎发生。结论:EPBD联合EST取石可提高取石的成功率,且胰腺炎的发生率较单纯EST显著降低,发生出血、穿孔的风险也明显降低;EPBD联合EST取石,出血风险及胰腺炎的发生率与单纯EPBD比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管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5
17
作者 翁坚军 王若燕 李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气囊扩张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TJF230/240十二指肠镜、Cook公司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配合碎石器、取石篮、鼻胆管等对3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目的探讨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气囊扩张术在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TJF230/240十二指肠镜、Cook公司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配合碎石器、取石篮、鼻胆管等对3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1例行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辅以取石、留置鼻胆管治疗,取尽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随访2年28例治愈无复发。结论1.0cm直径乳头气囊扩张管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59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双金权 王建宁 +1 位作者 汪胜林 翟启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进行取石,取石结束后留置鼻胆管,出院前再次鼻胆管造影证实有无结石残留。结果术中气囊扩张直径1.2~2.0 cm,(1.45±0.23)cm。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1.5%(54/59)。术后24 h血淀粉酶24.1~2390 U/L,中位数93.8 U/L。术后出血2例,术后胰腺炎4例,均治愈出院。59例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1例结石残留留置胆管支架出院无明显不适,3个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结石缩小,内镜下取出结石,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术中使用柱状气囊扩张直径在2.0 cm以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有利于较大结石的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雨 田玉梅 李刚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845-1849,共5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把年龄23-82岁的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和EST+EPBD组手术组各96例。术后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并就这两种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把年龄23-82岁的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和EST+EPBD组手术组各96例。术后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并就这两种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EST+EPBD组均明显减少;一次性取石成功数及总成功取石成功数,EST+EPBD组均明显高于EST组。两组出血、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等多项并发症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EST+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提高较大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且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进根 王建平 +2 位作者 陆奕宁 朱堃 陆惠清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目的评估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其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分析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取石成功率97.9%,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0例,其中急性胰腺... 目的评估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其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分析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取石成功率97.9%,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5.3%),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无一例发生胆道感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高、并发症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