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5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探究
1
作者 蒙冠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3-0086,共4页
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1.10-2023.10期间收治60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基于治疗方案不同分成普通组(n=50)和研... 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1.10-2023.10期间收治60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基于治疗方案不同分成普通组(n=50)和研究组(n=10),分别行常规治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相较于普通组,研究组的腹痛、发热、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也相应减少,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方面效果突出,可以满足临床患者的治疗要求,在临床推广普及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总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1
2
作者 冯秋实 张宝善 魏九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13,1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近 2 0年来该科应用EST治疗总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6 6例EST病例中治疗成功 45 7例 ,成功率 98%。结石未能排出4例 ,乳头切开后因合并症急诊开腹手... 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近 2 0年来该科应用EST治疗总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6 6例EST病例中治疗成功 45 7例 ,成功率 98%。结石未能排出4例 ,乳头切开后因合并症急诊开腹手术 5例。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合并症 14例 ,合并症发生率 3%。结论 :EST治疗总胆管结石 ,不麻醉 ,不开腹 ,安全 ,有效 ,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如有条件 ,当应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总胆管结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春明 刘中宏 +1 位作者 姜国玲 张兆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气囊扩张术(EPBD)联合机械碎石(EML)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成EST组(n=30)和EPBD组(n=30),分别采用EST和EPBD联合机械碎石进行内镜下取石.观察...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气囊扩张术(EPBD)联合机械碎石(EML)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成EST组(n=30)和EPBD组(n=30),分别采用EST和EPBD联合机械碎石进行内镜下取石.观察二组的治愈率,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结果:正结果EST组与EPBD组的取石成功率为93.3%和90%.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胰腺炎、胆道感染、出血)为30%和13.3%,无显著性差异 (P>0.05);而远期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结石复发)26.7%和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T和EPBD的结石清除率及近期并发症相似,但EPBD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 表明EPB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气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桑建忠 宋奇峰 +2 位作者 黄戬 施煜燕 周建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对照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 目的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对照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各32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胆总管切开取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惠锋 彭海峰 +2 位作者 阎玉矿 段君英 陈锦隆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072-1073,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2 1例 ,按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 (2 4±...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2 1例 ,按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 (2 4± 1 0 )d和 (5 2± 1 2 )d ;并发症发生率为 3 8% (8/2 1)和 70 % (3 3 /4 7) ;中转手术率为 2 4% (5 /2 1)和 5 3 %(2 5 /4 7) ;对照组病死率为 2 3 % (11/4 7) ,观察组无一例死亡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EST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急性重症胰腺炎 内镜 方法 淀粉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附30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光全 廖忠 +1 位作者 吴先麟 何芳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技术。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技术治疗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胆管结石患者30例临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EST成功28例(93.3%),2例(6.7%)失败。2例(6.7%)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 目的探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技术。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技术治疗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胆管结石患者30例临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EST成功28例(93.3%),2例(6.7%)失败。2例(6.7%)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血,3例(10%)并发急性胰腺炎,无消化道穿孔并发症。结论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EST技术治疗胆管结石仍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3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柯进晶 徐启顺 阮洪军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59-261,共3页
随着ERCP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已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特点.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行内镜胆总管取石... 随着ERCP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已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特点.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行内镜胆总管取石3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治疗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临床分析 胆总管取石 ERCP 胆胰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昌京 李俊达 +4 位作者 何剑琴 夏韶华 陈小华 黄群 李宝航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3例ABP患者在人院72h内行ERCP和EST治疗(内镜治疗组),64例ABP患者采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3例ABP患者在人院72h内行ERCP和EST治疗(内镜治疗组),64例ABP患者采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同病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和EST能缩短AB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且能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外科处理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斌 方国恩 +2 位作者 吴仁培 孙振兴 李兆申 《胰腺病学》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降部并纵行切开之,显露乳头创面出血点,检查出血原因,细丝线缝扎止血后缝闭十二指肠切口,行减压性...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降部并纵行切开之,显露乳头创面出血点,检查出血原因,细丝线缝扎止血后缝闭十二指肠切口,行减压性胃造瘘。结果 在本组1030例EST患者中,术后出现出血398例,需外科手术处理的2例,均为细小动脉出血,其中1例为切开部位出现变异血管,1例为切开部位有误,均经手术止血后而治愈。结论 EST术后出现持续性出血多为动脉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外科手术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脂胆管取石 出血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近期并发症的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福建 《医学综述》 2006年第5期305-308,共4页
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胆管炎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发生率高和危害性大的近期并发症。近几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这些并发症的与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与技术相关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和各种(技术、机械、药物)预防措施的研究。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并发症 预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探讨(附50例报告)
11
作者 郭宇廷 秦建国 韩民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606-607,共2页
近年来随着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胆总管结石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上的广泛应用,EST术后急性胰腺炎及无临床症状的血清淀粉酶增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文献曾报道西米替丁及生长抑素类似... 近年来随着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胆总管结石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上的广泛应用,EST术后急性胰腺炎及无临床症状的血清淀粉酶增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文献曾报道西米替丁及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探讨糖皮质类药物地塞米松在防治EST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中的预防作用,并与乌司他丁及安慰剂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并发症 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高淀粉酶血症 后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类似物 后胰腺炎 预防作用 胆总管下端 胆总管结石 血清淀粉酶 无临床症状 炎性狭窄 临床治疗 ERCP 奥曲肽对 西米替丁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32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马俊宝 韩文良 吴大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胆总管残余结石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十二指肠镜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胰疾病850例分析
13
作者 王健 郑永强 +3 位作者 张光全 廖忠 吴先麟 何芳 《现代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口括约肌狭窄、重症急性胰腺炎(ANP)、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囊结石行胆囊切...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口括约肌狭窄、重症急性胰腺炎(ANP)、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与胆管镜联合应用、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850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全组病例EST成功812例(95.5%),38例(4.5%)失败。32例(3.8%)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血,19例(2.2%)并发轻度胰腺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或联合胆管镜解决胆胰临床问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胰疾病 胆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胰胆管疾病236例报告
14
作者 顾志汉 徐进康 +4 位作者 徐宏伟 陈守英 张思远 芮文莲 李兆申 《苏州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胰胆管疾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先作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行EST或其它各种治疗。结果236例中,胆总管结石165例经EST取石成功164例(99.4%)。胆...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胰胆管疾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先作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行EST或其它各种治疗。结果236例中,胆总管结石165例经EST取石成功164例(99.4%)。胆总管泥沙样结石16例,均经EST切开作塑料内支撑管引流(ERBD)治疗而愈。胆总管狭窄及扩张30例,经EST切开作网石篮或气囊扩张治疗痊愈。化脓性胆管炎4例,急性梗阻性胰腺炎2例,经EST切开引流治疗成功。胆总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共19例,经EST切开后,作ERBD引流治疗成功18例(94.7%)。结论EST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适应范围广,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石患者。对化脓性胰胆管炎和梗阻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简单可靠,可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外科治疗 胰胆管疾病 并发症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全文增补中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石症研究
15
作者 钟亮玉 吴静 +1 位作者 常青 詹红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应用十二指肠镜微创技术,开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方法采用退刀切开法,切口在乳头11点~1点范围内,切开1~2cm,有胆总管结石者再行取石、碎石术.结果 68例EST全部成功,镜下取净结石66例,2例转外科手术... 目的应用十二指肠镜微创技术,开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方法采用退刀切开法,切口在乳头11点~1点范围内,切开1~2cm,有胆总管结石者再行取石、碎石术.结果 68例EST全部成功,镜下取净结石66例,2例转外科手术.结论 EST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迅速,确切,并发症低,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胆石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治疗 胆石症 疗效观察 EST 退刀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中药治疗胆总管并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加军 高楠 张广业 《中医药通报》 2008年第2期52-53,51,共3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和单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胆总管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EST取石联合...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和单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胆总管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EST取石联合中药和单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观察两组的结石治愈及好转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胆总管取石成功率为92.5%和9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内胆管结石好转率分别为75%和2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相似,但治疗组肝内胆管结石消失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具有排泄肝内胆管结石的作用,EST取石联合中药治疗胆系结石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中药 肝内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47例胆胰疾病疗效的分析
17
作者 张戈 杨成俊 《农垦医学》 2006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胰疾病 治疗史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疗效 外科手 消化内镜 结果报告 疾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36例护理体会
18
作者 陆砚青 顾志汉 《苏州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通过电子十二指肠镜向胆管插入切开刀,利用高频电的烧灼作用,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以扩大胆总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达到取石、排石或引流的目的,用于治疗胆管结石、良性乳头狭窄、壶腹部肿瘤所...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通过电子十二指肠镜向胆管插入切开刀,利用高频电的烧灼作用,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以扩大胆总管在十二指肠的开口,达到取石、排石或引流的目的,用于治疗胆管结石、良性乳头狭窄、壶腹部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取异物等。我院从1998年1月~2000年2月作ERCP检查345例,成功339例,成功率98.2%;242例EST取石及放置引流管中成功236例,成功率97.5%。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后护理 前准备
全文增补中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道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岚 王建祥 彭东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取石手术,观察组采用ERCP联合ES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肠道通气、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心肺复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道系统疾病需手术患者采用ERCP+EST方案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快、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道疾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兆元 孙天燕 +5 位作者 吴作艳 刘杰 高小毛 李迎光 张越溪 张克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6期167-171,共5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小切开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s EST+EPBD)治疗老年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65岁以上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s EST+EPBD组(61例)与EST组(41例),比... 目的评价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小切开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s EST+EPBD)治疗老年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65岁以上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s EST+EPBD组(61例)与EST组(41例),比较两组的结石一次取净率、碎石器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s EST+EPBD组与EST组相比结石一次取净率更高(91.93%vs 78.04%,P=0.044),碎石器使用率更低(8.060%vs 21.95%,P=0.044)。结论对于PDD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治疗合并PDD的胆总管结石,可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内镜乳头球囊扩张(EP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