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8篇文章
< 1 2 2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刘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宫腔镜TCRP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TCRP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评分,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TCRP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缩小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量,且安全性高,并未引起肝肾及凝血功能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屈螺酮炔雌醇 内膜厚度 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3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徐炜 王湘炼 +2 位作者 陈醒 张林 程文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由EP恶变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绝经状...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由EP恶变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绝经状态及恶变病灶范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①肿瘤病理类型中,EP恶变的子宫内膜样癌33例(86.8%),浆液性癌5例(13.2%),前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后组(53.3±10.0岁vs.63.4±10.3岁,P=0.043)。②绝经状态中,绝经前、后组中由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恶变者分别为10例(55.6%)、1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绝经前患者术后补充治疗率显著低于绝经后患者(16.7%vs.50.0%,P=0.043)。③恶变范围局限于息肉、累及息肉周边内膜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异常子宫出血、息肉最大径、肿瘤分期、分级、治疗方式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源于EP恶变的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分别多见于围绝经期、绝经后患者。EP恶变的绝经前患者中,约半数肿瘤为APA恶变,分化程度较高,术后补充治疗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息肉 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恶变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预防复发措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侯芮 冯彦丽 《医学综述》 2025年第3期324-327,333,共5页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可出现于各年龄段女性中,以育龄期女性最常见。宫腔镜下EPs电切术是目前治疗EPs的主要方法,但若仅行单纯的宫腔镜下EPs电切术,术后不采取预防措施,仍有可能复发。目前临床多采用术...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可出现于各年龄段女性中,以育龄期女性最常见。宫腔镜下EPs电切术是目前治疗EPs的主要方法,但若仅行单纯的宫腔镜下EPs电切术,术后不采取预防措施,仍有可能复发。目前临床多采用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或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方法预防EPs复发。这些方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EPs复发率,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方案。因此,未来寻找更加精准的个体化预防策略、探索新的药物组合及物理治疗手段,可以为EPs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有力保障,降低EPs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治疗方法 预防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刘畅 刘大进 祁昔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162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TCRP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7例)和非复发组(135例),随访患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162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TCRP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7例)和非复发组(135例),随访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CR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既往子宫腔内相关手术史是E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放置曼月乐环为保护因素(P<0.05)。以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复发风险模型构建,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95%CI:0.821~0.930),在最佳截断值0.57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20/24)、94.93%(131/138),阳性预测值74.07%(20/27),阴性预测值97.03%(131/135),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χ^(2)=12.035,P=0.417,该模型内部预测EP患者TCRP术后复发的概率与实际概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35岁、既往子宫腔内相关手术史是E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放置曼月乐环是EP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TCRP术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复发 预后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勤辨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
5
作者 沈丹 章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3-5,28,共4页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血管或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局限性肿物,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有研究报道EP患病率为7.8%~34.9%~([1])。EP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可表现为...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血管或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局限性肿物,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有研究报道EP患病率为7.8%~34.9%~([1])。EP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可表现为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经前淋漓、月经过多等,育龄期女性可同时合并不孕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经间期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 经期延长 月经过多 局部血管 育龄期女性 章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绍斌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验
6
作者 石玲 陈晓燕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总结魏绍斌教授运用四逆散合消瘰丸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证经验。认为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基础为瘀阻胞宫,基本证型有肝郁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湿热瘀结型、脾肾亏虚型等,以肝郁血瘀型多见。提出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癥为总的治疗原则... 总结魏绍斌教授运用四逆散合消瘰丸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证经验。认为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基础为瘀阻胞宫,基本证型有肝郁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湿热瘀结型、脾肾亏虚型等,以肝郁血瘀型多见。提出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癥为总的治疗原则,重视标本兼顾、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女性生理特点及四川湿热气候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并以四逆散合消瘰丸为基础加减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经验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彭波 马梦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9-012,共4页
探讨和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两组,为参考组提供传统刮宫术治疗,为研究组提供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 探讨和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两组,为参考组提供传统刮宫术治疗,为研究组提供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月经时间均显著小于参考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也显著小于参考组,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仅能够以高效、微创的方式完成手术,而且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惠慧 刘娜 苏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TC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维生素D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12个月复发率,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性激素[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免疫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5.75±1.24)、(6.02±1.04)mm,均低于对照组[(8.49±1.21)、(10.53±1.25)mm],观察组12个月复发率为4.00%,低于对照组(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雌二醇、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雌二醇、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IgG、IgA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IgG、IgA含量为(9.56±1.11)、(1.36±0.25)g/L,均高于对照组[(7.57±1.13)、(1.08±0.1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IgM含量比较、两组组间治疗后1个月的IgM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占比、子宫内膜类型A型占比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占比、子宫内膜类型A型占比分别为76.00%、82.00%,均高于对照组(52.00%、5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月经量、月经周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月经周期分别为(65.14±8.21)mL、(3.33±0.66)d,均低于对照组[(74.12±6.18)mL、(5.33±1.3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TCRP基础上增加维生素D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远期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情况,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情况,促进月经周期与月经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容受性 月经周期 月经量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张小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联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TCRP)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炎症反应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子宫... 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联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TCRP)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性激素、炎症反应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TCR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TCRP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4~7天,将LNG-IUS置入,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及性激素、炎症因子水平,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管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LNG-IUS联合TCRP治疗,能够改善其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量与复发情况,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对性激素水平造成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厚度 性激素 炎症反应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王涛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5-038,共4页
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随机抽取80个案例作为分析对象,时间区间选择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宫腔镜子宫... 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随机抽取80个案例作为分析对象,时间区间选择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月经情况与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按照传统的方法选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时,可以同时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这样对月经情况,减轻炎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及宫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观察
11
作者 赵晓婕 梁文君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宫内放置LNG-IUS。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及并发症发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术后3、6、9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E_(2)、FSH水平均降低,H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LNG-IUS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能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性激素和Hb水平,提高疗效,安全性理想,同时能降低术后远期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接受地屈孕酮治疗对其复发情况的影响
12
作者 庄勰燕 刘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后对其血液生化指标、月经相关指标、异常出血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1例E...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后对其血液生化指标、月经相关指标、异常出血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1例EP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TCRP及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用地屈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年的血液生化与月经相关指标,治疗期间的异常出血情况和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改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均降低,月经天数均缩短,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均更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异常月经出血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P患者在接受TCRP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口服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调节激素与VEGF水平,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减少异常出血情况和复发风险,预防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地屈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李玉会 李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联合宫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EP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与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屈螺酮炔...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联合宫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EP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与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月经情况[经期时间、月经周期及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经期时间、月经周期短于对照组,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期间出现腹部隐痛1例,患者可忍受并自行好转,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EP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可减少月经量,缩短经期时间、月经周期,降低FSH、LH、E_(2)、VEGF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宫腔镜 内膜息肉切除术 月经情况 性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国医大师夏桂成运用“扶阳消阴法”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思路
14
作者 赵玉芹 陆启滨 郭红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198-201,共4页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的复发是妇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基于“阳化气,阴成形”及“六阳理论”,结合经前期“阳长阴消”的特点,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阴盛,瘀阻胞宫”,手术祛除病灶...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的复发是妇科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基于“阳化气,阴成形”及“六阳理论”,结合经前期“阳长阴消”的特点,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阴盛,瘀阻胞宫”,手术祛除病灶,仅解其标,术后复发防治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扶阳消阴”之法,结合月经周期用方,尤重经间期及经前期,并强调调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桂成 扶阳消阴 子宫内膜息肉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man理论压力管理模式在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雪莲 沈薇 +2 位作者 金婷婷 谈雪艳 乐嫱 《循证护理》 2025年第5期977-98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Neuman理论的压力管理模式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妇科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Neuman理论的压力管理模式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妇科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Neuman理论压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知觉心理压力、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5 d后,观察组知觉心理压力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man理论压力管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手术病人中,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知觉心理压力,增强病人的心理弹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手术 Neuman理论 压力管理 心理弹性 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
16
作者 方巧丽 谢佳佳 杨斐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分析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TCRP)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278例进行TCRP治疗的育龄期EP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分为23例复发组与255... 目的分析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TCRP)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278例进行TCRP治疗的育龄期EP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分为23例复发组与255例无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P患者TCRP治疗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复发组BMI≥25 kg/m^(2)、流产次≥2次、息肉数量≥2个、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子宫内膜炎、术后无孕激素治疗率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流产次、息肉数量、PCOS、子宫内膜炎、术后无孕激素治疗是EP患者TCRP治疗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育龄期EP患者TCRP治疗后复发和多种影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对此类高危因素的关注,制定相关预防对策,降低复发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复发 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电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刘维娜 余颖 朱士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于术后首个月经周期第15 d给予炔...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于术后首个月经周期第15 d给予炔诺酮口服,观察组30例则术后给予LNG-IUS内放置;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后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为(3.04±0.65)mm,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前的(4.92±0.81)mm,(8.96±1.08)mm(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有效改善临床痛经及阴道出血症状,促进子宫内膜恢复,降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子宫内膜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研究
18
作者 范利君 田江克 +3 位作者 徐涛 王爽 武晓静 王建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457-464,共8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 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3D-TVS)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um polyps, EP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2例临床可疑EPs患者,分别行经阴道超声(2...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 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3D-TVS)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um polyps, EP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2例临床可疑EPs患者,分别行经阴道超声(2 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2D-TVS)、3D-TVS及CEUS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获得病理检查结果。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交叉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以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3D-TVS) combin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in Endometrial polyps (Ep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EPs were selected and examined by 2-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2D-TVS), 3D-TVS and CEUS,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hysteroscopy to obtai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SPSS 24.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for analysis, and the count data was represented by [n(%)]. Cross-check and ROC curv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and p < 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confirmed a total of 55 patients with EPs, 57 of whom were non-endometrial polyps.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2D-TVS in the diagnosis of EPs were 74.0%, 69.1% and 78.9%.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3D-TVS for EPs diagnosis were 77.6%, 74.5% and 80.7%.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2D-TVS combined with CEUS were 82.1%, sensitivity 90.9%, specificity 84.2%, and those of 3D-TVS combined with CEUS were 91.9%, sensitivity 90.9%, specificity 93.0%,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3D-TVS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CEUS examination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he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poly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经阴道2D超声检查 经阴道3D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汤在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胡津 黄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生化汤加减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EP)术后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手术治疗的EP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 目的研究生化汤加减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EP)术后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周期等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手术治疗的EP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予西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醋酸环丙孕酮片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生化汤加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经漏、经血色暗、小腹疼痛)。结果治疗后,两组月经周期均短于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月经周期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经漏、经血色暗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P患者术后应用生化汤加减,可促进其相关症状的转归、月经周期的复常,并抑制子宫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子宫内膜息肉 生化汤 宫腔镜下电切手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对比
20
作者 武效梅 陈雪萍 宫琳琳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3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诊刮术,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3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诊刮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统计对比两组基础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炎症反应、并发症以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诊刮术相比,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明显改善手术效果、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抑制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宫腔镜下诊刮术 子宫内膜息肉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