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SIRT6调控NF-κB和CHOP信号通路改善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1
作者 木克达斯·阿布都热合曼 郭振杨 +1 位作者 葛均波 李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46-57,共12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条件下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OGD/R...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条件下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OGD/R诱导的CMECs损伤模型,根据不同处理分为4组:常氧空白对照组(WT组)、WT+GBE组、OGD/R组和OGD/R+GBE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MitoSox染色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PERK/eIF2α/CHOP、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内皮细胞功能相关蛋白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与WT组相比,OGD/R组的内皮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上升,细胞功能损伤明显加重,p-NF-κB、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CHOP信号通路激活明显增强(P<0.05);经GBE干预后,受损内皮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明显下调,p-NF-κB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CHOP信号通路明显抑制(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GBE通过促进SIRT6表达来调控上述分子,进而减轻OGD/R条件下CMECs损伤;敲低SIRT6后,GBE减轻损伤的程度明显下降。结论GBE通过促进SIRT6蛋白表达来调控NF-κB炎症分子及CHOP信号通路,改善OGD/R损伤造成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和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剥夺/ 内质网应激 SIRT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减轻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丁威 陶文辉 +7 位作者 吴雨乐 吴剑霄 郭婧怡 谢丽芳 樊炳乾 谷雪松 李洋 胡宪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0,共7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Dex组(I/R+Dex组)。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GLUT1和糖酵解关键酶HK2、PFKFB3蛋白水平。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n=6),对细胞进行OGD/R,过表达或干扰GLUT1,以及Dex、2-DG等处理,通过CCK-8、LDH反映细胞损伤程度,乳酸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评估糖酵解水平,qRT-PCR检测IL-6和TNF-α反映炎症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UT1、HK2、PFKFB3水平。结果Dex改善了组织和细胞损伤(P<0.05),抑制了OGD/R诱发的乳酸和ECAR上升以及GLUT1、HK2、PFKFB3的高表达(P<0.05)。体外实验表明GLUT1敲低后改善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降低了乳酸和ECAR水平,GLUT1、HK2、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在敲低GLUT1基础上加用Dex处理后对以上指标均无影响。过表达GLUT1能消除Dex的保护作用,逆转Dex对GLUT1、HK2、PFKFB3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Dex通过抑制GLUT1依赖性糖酵解减轻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转运蛋白1 剥夺- 酵解 右美托咪定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欣通方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神经干细胞增殖
3
作者 刘明明 张涵智 +5 位作者 江慧慧 赵雨彤 洪璐 陈卫东 何玲 王妍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方(Naoluo Xintong Decoction,NLXTD)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BMSCs-Exo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条件...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方(Naoluo Xintong Decoction,NLXTD)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BMSCs-Exos)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条件下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全骨髓法提取原代小鼠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对BMSCs的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收集BMSCs细胞上清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Exos,之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法进行鉴定;免疫荧光法鉴定C17.2小鼠NSCs,建立OGD/R损伤的NSCs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状态以及利用EdU法检测NLXTD-Exos对NSCs的促增殖作用。结果提取的Exos呈典型茶托状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SCs脱落较多,EdU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Exos组和NLXTD-Exos组细胞状态改善,漂浮细胞减少,EdU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且NLXTD-Exos组的EdU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Exos组(P<0.05)。结论NLXTD预处理可提高BMSCs-Exos对OGD/R损伤的NSCs增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络欣通方 外泌体 剥夺灌注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柄花素保护BV2小胶质细胞糖氧剥夺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4
作者 韦丁玲 王湄 +2 位作者 王文秀 曹丽平 何前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N)对糖氧剥夺再灌注(glucose and oxygen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聚(ADP-核糖)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 目的:探讨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N)对糖氧剥夺再灌注(glucose and oxygen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聚(ADP-核糖)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信号通路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OGD/R BV2细胞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OGD/R组、10μm FN组、OGD/R+10μm FN处理组、OGD/R+抑制剂PJ34(10μm)处理组、OGD/R+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7.5μm)处理组。采用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IF)检测BV2细胞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蛋白核转移及p53、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 blot,WB)PARP1/PARG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结果: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进行糖氧剥夺6 h后再进行复糖复氧培养1 h,细胞中PARP1、PARG表达明显升高(P=0.000);与OGD/R组相比,在OGD/R后加入FN处理,BV2细胞中PARP1(P=0.000)和PARG(P=0.000)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Iduna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00);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处理后,PARP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0),但PARG和Iduna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61);在OGD/R后加入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处理后,BV2细胞中PARG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0),但PARP1和Iduna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72)。IF结果显示,与OGD/R组相比,OGD/R后加入FN,细胞中p53、AIF、TLR4、NF-κB p65表达均明显下降,且NF-κB p65核转移明显减少;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或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p53、AIF、TLR4表达同样下降,NF-κB p65核转移也明显减少。ELISA结果显示,与OGD/R组BV2细胞相比,在OGD/R后加入FN处理,细胞中IL-1β(P=0.004)和TNF-α(P=0.040)表达明显降低,但INF-γ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6);在OGD/R后加入PARP抑制剂PJ34处理后,BV2细胞中促炎因子INF-γ(P=0.000)、IL-1β(P=0.021)和TNF-α(P=0.00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或PARG抑制剂Ethacridine lactate处理后,BV2细胞中促炎因子INF-γ、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亦明显降低(P=0.000)。结论:FN可抑制糖氧剥夺BV2小胶质细胞中神经炎症,其机制涉及PARP1/PARG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柄花素 BV2小胶质细胞 剥夺灌注 多聚ADP核聚合酶1抑制剂 聚(ADP-核)水解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VEGF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黄建敏 陈海燕 +8 位作者 云艳芳 杨桂新 蒋勇明 李晓岚 韦宝莹 周莹杰 彭立志 莫芬 李雪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12,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小鼠源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细胞损伤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随后OG... 目的探讨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小鼠源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细胞损伤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随后OGD3h/R3h损伤细胞)、BIRC5干预组(细胞预先转染腺病毒-BIRC5质粒并培养24 h,随后OGD3h/R3h处理)和阴性对照组(细胞预先转染腺病毒空质粒并培养24 h,随后OGD3h/R3h处理)。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BIRC5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的细胞骨架微丝彼此连接,分布规则,丝网状有序排列;细胞损伤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微丝断裂,收缩变短或移向周边,微丝网状排列紊乱,可见细胞外形皱缩,间隙加大,少部分微丝缺失出现空隙;BIRC5干预组的细胞微丝连接,形态成长梭形,排列较规则,可见细胞间隙缩小,显示过表达BIRC5基因能够减轻损伤细胞的骨架微丝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损伤组、BIRC5干预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损伤组相比,BIRC5干预组的细胞存活率增高,而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损伤组、BIRC5干预组和阴性对照组的BIRC5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损伤组相比,BIRC5干预组细胞BIRC5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BIRC5基因对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有关,提示BIRC5调控VEGF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可能是脑侧支循环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表达BIRC5基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存活 凋亡 剥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高霄 王正薇 +5 位作者 蔡娜 唐智 吴昌学 齐晓岚 官志忠 肖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7,共11页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 外泌体可以改善由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但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strocyte-derived exosomes,As-exo)与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l associated ER membrane,MAM)的功能及线粒体自噬是否相关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后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MAM以及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中的外泌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利用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到荧光标记后的外泌体在24 h时即在PC12细胞内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同时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泌体与线粒体出现共定位现象;采用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仪检测线粒体压力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的基础呼吸、质子漏、最大呼吸和ATP相关呼吸都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OGD/R+exo组与OGD/R组相比4项指标都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线粒体和内质网共定位结果表明,MAM受到氧糖剥夺再复氧伤害时,结构出现距离减小的聚合现象,而As-exo处理后MAM聚合现象减弱;流式结果表明,As-exo,一定程度恢复由氧糖剥夺损伤带来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ROS升高;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s-exo能显著抑制由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假定激酶1(PTEN induced kinase 1,PINK1)和Parkin蛋白(parkin RBR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Parkin)升高,加入As-exo可降低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升高P6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OGD/R引起的线粒体自噬水平。由此可见,OGD/R处理能引起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紊乱、MAM结构改变及线粒体自噬增加,As-exo处理后能改善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减弱MAM的形成和降低线粒体自噬,从而具有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星形胶质细胞 剥夺灌注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糖氧剥夺/复糖复氧处理后神经元焦亡的作用
7
作者 王泽乾 段彦哲 +4 位作者 吴艺舸 马东 黄建军 闫玉清 宋丽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044-4051,共8页
背景: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抗缺血、抗氧化、抗血栓及抗炎等作用,其是否影响糖氧剥夺/复糖复氧处理后神经元焦亡,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神经元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 背景: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抗缺血、抗氧化、抗血栓及抗炎等作用,其是否影响糖氧剥夺/复糖复氧处理后神经元焦亡,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神经元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Colivelin组、Colivelin+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利用糖氧剥夺/复糖复氧处理HT22细胞建立神经元焦亡模型,然后给予STAT3激动剂Colivelin、羟基红花黄色素A干预。干预后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活性氧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GSDMD/TUNEL染色观察细胞焦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STAT3、GSDMD蛋白表达,RT-PCR检测STAT3、NLRP3、Caspase-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TAT3、NLRP3、GSDMD、Cleaved-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焦亡细胞数量增多,p-STAT3、NLRP3、Cleaved-caspase-1、GSDMD、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焦亡细胞数量减少,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②与模型组相比,Colivelin组细胞焦亡加剧,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氧含量增加,STAT3、NLRP3、Caspase-1 mRNA表达升高,p-STAT3、NLRP3、GSDMD、Cleaved-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升高;与Colivelin组相比,Colivelin+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上述指标均有好转。结果表明: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糖氧剥夺/复糖复氧后HT22细胞焦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22细胞 细胞焦亡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神经元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通过铁死亡减轻氧糖剥夺复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胡玉娇 丛珊 +4 位作者 赵磊 董春雪 王冬梅 王楠楠 毛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通过调节铁死亡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选取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3),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OGD/R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200、400μg/ml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s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以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9±0.07 vs 1.00±0.12,P<0.01),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10 vs 0.49±0.07,P<0.05;0.87±0.10 vs 0.49±0.07,P<0.01;0.93±0.07 vs 0.49±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IL-6、活性氧、乳酸脱氢酶Fe^(2+)、丙二醛、ACSL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节铁死亡,减轻OGD/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铁死亡 海马 神经元 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F-VEGF-Notch通路探讨丁苯酞对氧糖剥夺/复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李娟 刘鑫 +4 位作者 张宁 康永敬 宋娟 刘文红 陈永新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基于HIF-VEGF-Notch通路探讨丁苯酞对氧糖剥夺/复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氧糖剥夺/复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氧糖剥夺/复氧组、丁苯酞组和丁苯酞+sh-HIF-1α组。CCK-8及EdU染色检测H9c2细... 目的基于HIF-VEGF-Notch通路探讨丁苯酞对氧糖剥夺/复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氧糖剥夺/复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氧糖剥夺/复氧组、丁苯酞组和丁苯酞+sh-HIF-1α组。CCK-8及EdU染色检测H9c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和AO/EB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atrigel体外成管试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ELISA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HIF-1α、VEGF、Notch1蛋白表达。结果和空白组相比,氧糖剥夺/复氧组细胞存活率(51.32±4.68)%、EdU阳性细胞率(12.08±0.75)%、小管形成数目(121.08±10.59)个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14.92±1.06)%、细胞中IL-1β(30.46±2.51)pg/mL、IL-6(35.96±2.74)pg/mL、TNF-α(24.08±1.95)pg/mL水平、HIF-1α(0.61±0.08)、VEGF(0.72±0.08)、Notch1(0.43±0.0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氧糖剥夺/复氧组相比,丁苯酞组细胞存活率(85.94±7.09)%、EdU阳性细胞率(20.27±2.01)%、小管形成数目(204.15±16.71)个及细胞中HIF-1α(1.15±0.12)、VEGF(0.96±0.10)、Notch1(0.87±0.10)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7.40±0.65)%、细胞中IL-1β(10.32±0.87)pg/mL、IL-6(12.81±1.03)pg/mL、TNF-α(10.31±0.89)pg/mL水平明显降低(P<0.0001);和丁苯酞组相比,丁苯酞+sh-HIF-1α组细胞存活率(54.18±5.06)%、EdU阳性细胞率(15.46±0.83)%、小管形成数目(129.26±11.64)个及细胞中HIF-1α(0.53±0.06)、VEGF(0.60±0.06)、Notch1(0.36±0.0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12.87±1.01)%、细胞中IL-1β(28.59±2.39)pg/mL、IL-6(32.87±2.31)pg/mL、TNF-α(22.01±1.87)pg/mL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丁苯酞可促进氧糖剥夺/复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从而对损伤的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促进HIF-1α/VEGF/Notch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剥夺/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HIF-1α/VEGF/Notch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5p通过靶向TRAF3抑制糖氧剥夺再灌注介导的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
10
作者 赵莉 赵磊 +3 位作者 谢艾伶 王亚梅 吴雨娟 唐爽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讨miR-126-5p通过靶向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3,TRAF3)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介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 目的探讨miR-126-5p通过靶向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3,TRAF3)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介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在体外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细胞模型,分析miR-126-5p与TRAF3靶向关系及对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中miR-126-5p下调而TRAF3 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水平降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与OGD/R+mimic-NC组比较,OGD/R+miR-mimic组、OGD+miR-mimic+pcDNA组TRAF3蛋白水平、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水平升高,而OGD+miR-mimic+pcDNA-TRAF3组各指标升高,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miR-126-5p通过靶向TRAF3,抑制OGD/R介导的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对神经元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26-5p 剥夺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 细胞凋亡 炎症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的畲药地稔抗糖氧剥夺再灌注活性成分研究
11
作者 刘爽 占剑虎 +3 位作者 邱伟文 雷后兴 毛佳乐 张晓芹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1期30-38,共9页
目的:采用谱效方法研究地稔抗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的药效物质。方法:应用SH-SY5Y的OGD/R模型,对地稔12个不同提取物活性进行筛选;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指纹图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及灰色关联(GRA)联合分析色谱峰与抑制LDH释放及... 目的:采用谱效方法研究地稔抗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的药效物质。方法:应用SH-SY5Y的OGD/R模型,对地稔12个不同提取物活性进行筛选;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指纹图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及灰色关联(GRA)联合分析色谱峰与抑制LDH释放及促进细胞增殖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给药浓度为10、100、300 mg/L地稔提取物,12种提取物均具有显著抑制LDH释放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为水煎液300 mg/L;50%乙醇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物可使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建立了24个色谱峰的地稔不同提取物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谱效关系研究发现,地稔提取物中峰3、1(没食子酸)、18、2(原儿茶酸)、15(芦丁)具有潜在的抗OGD/R的活性,细胞实验验证芦丁、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抑制OGD/RSH-SY5Y细胞的LDH释放能力,增强细胞活力。结论:通过谱效从地稔中得到5个抗OGD/R的药效物质,包括芦丁、原儿茶酸、没食子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稔 剥夺灌注 谱效关系 SH-SY5Y细胞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halin激活PI3K/Akt通路减轻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12
作者 陈玲 张锦佳 +2 位作者 黄宇钧 陆媛 闵加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357-364,共8页
为了探究biphalin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将神经元细胞分5组处理:对照组常规培养;OGD/R组仅构建OGD/R损伤模型;OGD/R+biphalin组细胞于造模过程... 为了探究biphalin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将神经元细胞分5组处理:对照组常规培养;OGD/R组仅构建OGD/R损伤模型;OGD/R+biphalin组细胞于造模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biphalin(0.01、0.1、1、10 nmol/L);OGD/R+biphalin+纳洛酮组细胞在造模过程中用0.1 nmol/L biphalin和0.1 mmol/L纳洛酮处理;OGD/R+biphalin+LY294002组细胞在造模过程中用0.1 nmol/L biphalin和20μmol/L LY294002处理.采用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碘化丙啶(PI)染色法测定biphalin对神经元细胞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p-PI3K、PI3K、p-Akt和Akt的蛋白表达情况.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选定0.1 nmol/L biphalin为最佳给药剂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和LDH释放量增加,cleaved-caspase-3和Bax表达量升高.Biphalin处理组细胞较模型组存活率显著提高,LDH释放量减少,cleaved-caspase-3和Bax表达量减少,Bcl-2水平和p-PI3K/PI3K、p-Akt/Akt比值升高.而阿片拮抗剂纳洛酮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可以显著逆转biphalin的上述作用效果.这表明biphalin通过阿片受体激活PI3K/Akt通路从而减轻了OGD/R介导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halin肽 新生儿缺缺血性脑损伤 剥夺/(OGD/R) PI3K/AKT通路 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与丹参酮ⅡA配伍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损伤促进血管新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蕾 蔺琳 +1 位作者 武继彪 李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9-1289,共11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药对黄芪、丹参的有效活性成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与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配伍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效应,探索其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药对黄芪、丹参的有效活性成分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与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配伍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效应,探索其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建立OGD损伤模型,实验设置对照组、模型组、AS-Ⅳ组、TanⅡA组和配伍组。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观察AS-Ⅳ与TanⅡA配伍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利用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VE-cadherin、TGF-β1、VEGFA、eNOS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eNOS的蛋白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氧剥夺使HUVECs增殖、迁移与成管功能受损,诱导细胞凋亡,降低VEcadherin、TGF-β1、VEGFA、CD31、eNOS的蛋白表达以及NO含量(P<0.01)。药物配伍组与模型组相比能修复损伤的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和成管,抑制糖氧剥夺诱导的细胞凋亡,提高VE-cadherin、TGF-β1、VEGFA、CD31、eNOS的蛋白表达以及NO含量(P<0.05)。结论AS-Ⅳ与TanⅡA配伍具有拮抗内皮细胞糖氧剥夺损伤、激活血管新生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激活eNOS,促进内皮细胞NO的生成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夺损伤 黄芪甲苷 丹参酮ⅡA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 内皮型一化氮合酶 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再灌注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圣鑫 贺颖颖 +3 位作者 林依璇 谢碧香 谢凯 王利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7-483,共7页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再灌注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BV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μg·mL^(-1))、毛蕊异黄酮高剂量组(20μg·mL^(-1))、毛蕊异黄酮中剂量组(10μg·mL^(-...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再灌注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BV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μg·mL^(-1))、毛蕊异黄酮高剂量组(20μg·mL^(-1))、毛蕊异黄酮中剂量组(10μg·mL^(-1))、毛蕊异黄酮低剂量组(5μg·mL^(-1))。氧糖剥夺3 h后,各给药组换成含药的完全培养基,复氧6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含量;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BV2细胞极化;WesternBlot法检测BV2细胞的iNOS、CD20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BV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NO、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双染检测中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iN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M2型细胞标志物CD206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毛蕊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的BV2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NO、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双染检测中毛蕊异黄酮(10μg·mL^(-1))组BV2细胞的iNOS表达显著减弱(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毛蕊异黄酮(10μg·mL^(-1))组BV2细胞的iNOS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CD206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毛蕊异黄酮能促进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抑制其向M1型极化,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降低氧化损伤,对缺血后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 缺血性脑中风 BV2小胶质细胞 剥夺灌注 M1型极化 M2型极化 炎性介质 化损伤
原文传递
丹参-三七药对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吴桂月 李蕊臣 +2 位作者 雷震 侯瑞英 焦伟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8期1981-198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丹参-三七(SM-PN)药对抗BV2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V2细胞OGD/R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不同配比SM-PN+OGD/R组,采用CCK-8法筛选出细胞活力最好的SM-PN配比...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丹参-三七(SM-PN)药对抗BV2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V2细胞OGD/R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不同配比SM-PN+OGD/R组,采用CCK-8法筛选出细胞活力最好的SM-PN配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NF-κB p-p65)的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200 mg·L^(-1)的SM-PN 5∶3组BV2细胞生存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M-PN组能显著下调IκBα和p65蛋白磷酸化水平;SM-PN组iNOS、TNF-α、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GF-β、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SM-PN能减轻OGD/R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损伤,这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促进小胶质细胞从M1向M2型转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三七药对 小胶质细胞 剥夺/灌注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途径减轻氧糖剥夺/复供后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兴航 丁佳媛 +2 位作者 李放 包翠芬 阎丽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供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6组:无处理组(Con),氧糖剥夺/复供组(OGD/R),人参皂苷Rg1低、中...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供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6组:无处理组(Con),氧糖剥夺/复供组(OGD/R),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0.2、0.4 mmol/L,简称Rg1L、Rg1M、Rg1H),MCC950对照组(0.05 mmol/L,MCC950)。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作用48 h后,BV-2小胶质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经缺氧缺糖/复供处理的BV-2小胶质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Iba-1绿色荧光表达;OGD/R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 h后,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培养48 h后,细胞增殖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OGD/R组呈现明显的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阳性表达。Rg1L、Rg1M、Rg1H 3组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表达越低。结果表明,与OGD/R组相比,人参皂苷Rg1和MCC950可抑制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表达NLRP3(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抑制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干扰NLRP3炎症小体合成,进一步抑制相关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剥夺/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孔圣枕中丹含药血清调控SIRT1/PGC-1α通路改善氧糖剥夺再灌注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俏兰 欧春雪 +3 位作者 武筱林 高祖 王嘉昀 于华芸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5-992,共8页
目的基于SIRT1/PGC-1α通路探讨加味孔圣枕中丹含药血清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PC12细胞构建体外OGD/R细胞模型。细胞分组:正常组(10%FBS)、模型组(10%FBS)、10%含药血清组、5... 目的基于SIRT1/PGC-1α通路探讨加味孔圣枕中丹含药血清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PC12细胞构建体外OGD/R细胞模型。细胞分组:正常组(10%FBS)、模型组(10%FBS)、10%含药血清组、5%含药血清组(5%含药血清+5%空白血清)、10%空白血清组(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合适的氧糖剥夺时间(2、4、6、8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线粒体压力测试(MST)法检测细胞氧气消耗速率(OCR);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E/7-AAD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C12细胞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氧糖剥夺2、4、6、8 h后的PC12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选择氧糖剥夺6 h作为后续实验造模时间。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细胞基础呼吸值、最大呼吸值、质子漏、ATP产生、备用呼吸能力的OCR值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孔圣枕中丹10%、5%含药血清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提高(P<0.05);细胞基础呼吸值、最大呼吸值、质子漏、ATP产生、备用呼吸能力的OCR值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加味孔圣枕中丹含药血清能改善OGD/R损伤PC1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元存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孔圣枕中丹 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灌注损伤 大鼠含药血清 PC12细胞 剥夺灌注 线粒体功能 SIRT1/PGC-1α通路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时Fis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刘锦浩 冷萍 +4 位作者 李红 王明山 张高峰 袁阳 孙雪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65-468,483,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时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1,Fis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2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OGD/R组和OGD/R+亚低温组(OGD/...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时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sion 1,Fis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2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OGD/R组和OGD/R+亚低温组(OGD/R+HT组)。通过检测细胞活性、LDH释放率、细胞凋亡染色、caspase-3活性以及胞内Fis1表达,研究亚低温对N2a细胞OGD/R处理时Fis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脑保护机制。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2组细胞活性减低,LDH释放率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caspase-3活性增加,Fis1表达增加(P<0.05);与ODG/R组比较,OGD/R+HT组细胞活性增高,LDH释放率降低,细胞凋亡率下降,caspase-3活性降低,Fis1表达下降(P<0.05)。结论亚低温减轻N2a细胞OGD/R损伤可能与抑制Fis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N2A细胞 剥夺/ 线粒体分裂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成薇 沈长波 +2 位作者 王莉 余萍萍 杨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预处理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分离纯化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第3代贴壁培养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150 min后,复氧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乙醇...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预处理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分离纯化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第3代贴壁培养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150 min后,复氧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乙醇组和不同浓度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周期及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悬浮及贴壁培养细胞均高表达巢蛋白(nestin)。与对照组和乙醇组相比,不同浓度白藜芦醇预处理组(1、5、20μmol·L-1)均能明显增强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其中以5μmol·L-1白藜芦醇组作用最强(P<0.05)。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能减轻氧糖剥夺/再复氧对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并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不同浓度 预处理 神经干细胞 剥夺 损伤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飞飞 陈伯艳 李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67-273,共7页
目的:探究茯苓酸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诱导建立细胞OGD/R模型后以0... 目的:探究茯苓酸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诱导建立细胞OGD/R模型后以0、1.0、2.5、5.0、10.0、20.0μmol/L茯苓酸处理24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活力后筛选出合适的茯苓酸作用浓度。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茯苓酸组、ML385组(Nrf2抑制剂组)、茯苓酸+ML38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细胞OGD/R模型后以茯苓酸、ML385分组处理,采用CCK-8法与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9c2细胞活力、凋亡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H9c2细胞培养基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促炎因子[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及细胞抗氧化因子[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铁死亡相关指标[铁含量、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H9c2细胞凋亡及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茯苓酸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升高(P<0.05);ML385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茯苓酸组比较,茯苓酸+ML385组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细胞培养基上清中PGE2及TNF-α水平、细胞铁含量、MDA水平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细胞活力、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0水平、细胞CAT及GSH水平、Bcl-2及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茯苓酸可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而抑制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炎症、脂质过氧化与铁死亡,增强其抗氧化活性及细胞活力,最终减轻其细胞凋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夺/ 心肌细胞 茯苓酸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化物酶4 铁死亡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