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种玉米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内生拮抗菌筛选
1
作者 甫文疆 赵芸晨 曹建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104,共10页
【目的】明确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并筛选对其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为玉米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患玉米根腐病的病株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按柯赫氏法则检测其致病性;从玉米健株内分离内生菌... 【目的】明确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并筛选对其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为玉米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患玉米根腐病的病株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按柯赫氏法则检测其致病性;从玉米健株内分离内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分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FW8和5株内生拮抗菌Z8,Z42,Z142,Z51和Z46进行鉴定;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验证5株内生拮抗菌对玉米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玉米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患玉米根腐病病株中共分离得到9株病原菌,其中FW8菌株对玉米具有较强致病力,鉴定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从玉米健株内分离获得56株内生细菌,其中5株内生菌(Z8、Z42、Z142、Z51、Z46)高效拮抗,平均抑菌率均大于65.05%。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菌株Z8和Z42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Z46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Z142和Z5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5株内生拮抗菌对玉米根腐病均有较好防治效果,最佳防效高达66.05%;此外,5株内生拮抗菌对玉米植株均有显著促生效果(P<0.05)。【结论】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可导致制种玉米根腐病发生,多粘类芽孢杆菌P.polymyxa Z8、P.polymyxa Z42,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 Z142、B.velezensis Z51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Z46均对制种玉米根腐病具有明显防治作用,同时对玉米植株有良好的促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根腐病 禾谷镰刀 内生拮抗菌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桑树内生拮抗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洁 夏天 +2 位作者 林立鹏 左伟东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从经过严格表面消毒的桑树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7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指示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其中5个分离株具有抑菌活性,复筛选出抑菌活性及热稳定性最强的G21菌株。进一步研究表明G21菌株对家... 从经过严格表面消毒的桑树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7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指示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其中5个分离株具有抑菌活性,复筛选出抑菌活性及热稳定性最强的G21菌株。进一步研究表明G21菌株对家蚕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该菌株的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阳性,杆状,产芽孢,接触酶阳性,好氧。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芽孢杆菌(Bacillus)的同源性达到99.8%。综合以上鉴定结果确定G21菌株为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内生拮抗菌 分离 形态观察 16S rDNA测序 芽孢杆 G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内生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程海丽 潘虹 +1 位作者 陈磊 乐超银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4,88,共5页
为了从魔芋组织中筛选得到有效抑制魔芋软腐病菌的内生拮抗菌,采用组织块法从魔芋块茎中分离到15株内生细菌,通过菌株发酵上清液抑菌试验筛选拮抗菌株,发现其中5株对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作用,占所筛内生菌的33%,BS-4、5、8的抑菌... 为了从魔芋组织中筛选得到有效抑制魔芋软腐病菌的内生拮抗菌,采用组织块法从魔芋块茎中分离到15株内生细菌,通过菌株发酵上清液抑菌试验筛选拮抗菌株,发现其中5株对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作用,占所筛内生菌的33%,BS-4、5、8的抑菌圈较大,直径在14~16mm。魔芋块茎感病试验发现,抑菌活性较高的BS-8菌株发酵上清液能在-定程度上抑制魔芋块茎感病,经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证实BS-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8菌株对魔芋软腐病菌具有很好的拮抗性,可作为-种新的植物生防制剂或工程菌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内生拮抗菌 筛选 鉴定 枯草芽孢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菌内生拮抗菌株HN3的鉴定与高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舒翠华 彭可为 +1 位作者 戴林建 陈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感染青枯病的烟草K326侧根内分离到大量内生菌。以烟草青枯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13株。根据抑菌活性试验,从中选取1株抑菌效果最好的内生拮抗细菌HN3分别进行16SrDNA序列鉴定、BI...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感染青枯病的烟草K326侧根内分离到大量内生菌。以烟草青枯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13株。根据抑菌活性试验,从中选取1株抑菌效果最好的内生拮抗细菌HN3分别进行16SrDNA序列鉴定、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HN3属于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试验还初步确定了有利于增强HN3抑菌活性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上述3种营养成分的用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12g、尿素0.32g、磷酸氢二钾3g,优化后菌株HN3的抑菌活性增加了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内生拮抗菌 筛选 鉴定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青枯病内生拮抗菌株HE-1的初步鉴定及培养优化条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敏 许丽君 +1 位作者 吴斌娟 陈金丹 《科技通报》 2008年第4期489-493,共5页
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确定了HE-1菌株的分类地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体为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各项试验均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标准菌株结果一致。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HE-1菌... 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确定了HE-1菌株的分类地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体为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各项试验均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标准菌株结果一致。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HE-1菌株的培养基添加成分最优组合为:(NH4)2SO44g/L,K2HPO4+KH2PO4(28+12)g/L,柠檬酸三钠0.5g/L。添加成分最优组合的细菌培养与基础培养基比较,产量增加约68.8%,能极显著地促进HE-1菌株的生长。研究了温度等主要理化因素对HE-1菌株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初始pH7的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36h时,HE-1菌株的生长量和抑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青枯病 内生拮抗菌 优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内生拮抗菌的定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海丽 陈磊 乐超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3-616,共4页
采用抗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软腐病的内生芽孢杆菌BS-8发酵液灌根魔芋植株,定期测定该内生拮抗菌在魔芋叶片中的定殖情况。根据该内生菌16S rRNA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定期4次采样,提取魔芋叶片DNA,通过SYBR Green I... 采用抗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软腐病的内生芽孢杆菌BS-8发酵液灌根魔芋植株,定期测定该内生拮抗菌在魔芋叶片中的定殖情况。根据该内生菌16S rRNA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定期4次采样,提取魔芋叶片DNA,通过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该内生拮抗菌在魔芋叶片中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经内生拮抗菌灌根培养的魔芋叶片中芽孢杆菌数量均明显大于对照,该内生芽孢杆菌能大量定殖在魔芋叶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软腐病 内生拮抗菌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青枯病内生拮抗菌株的分离及ARDR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敏 方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4-987,共4页
在黄瓜生长的不同阶段从根系分离内生细菌共469株。通过青枯菌平板拮抗试验,从中筛选到具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59株。将内生拮抗菌纯培养物扩增近全长的16Sr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对PCR产物进行ARDRA(amplifiedrDNArestrictionanalysis... 在黄瓜生长的不同阶段从根系分离内生细菌共469株。通过青枯菌平板拮抗试验,从中筛选到具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59株。将内生拮抗菌纯培养物扩增近全长的16Sr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对PCR产物进行ARDRA(amplifiedrDNArestrictionanalysis)多态性分析,共得到5种不同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TaxonomicUnit,OTU)。其中属于OTU1共有39株分离物,占内生拮抗菌总数的66%,为优势种群。进一步通过ERIC-PCR指纹图的方法在菌株水平上分析OTU1类群。结果表明,OTU1可分为12种不同的菌株,其中菌株HE-1和HE-2在黄瓜生长的5个不同阶段均可分离到。通过标记天然不具有利福平抗性的HE-1和HE-2菌株,获得抗利福平突变体菌株,回收检测结果表明,在栽培的不同时期,黄瓜植株根内均有HE-1和HE-2菌株的定殖。经防病效果的盆栽试验,发现HE-1和HE-2的浸种处理能有效降低黄瓜青枯病的病发率,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因此确定HE-1和HE-2为黄瓜青枯病生物防治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青枯病 内生拮抗菌 ARDRA ERIC-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内生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姜微 刘效辰 +4 位作者 邱荣群 吴晓菲 温锦涛 罗娜 罗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25-1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湖南长沙地区油茶内生拮抗菌的筛选,为油茶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及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研磨法从健康油茶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出内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油茶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及软腐... [目的]通过对湖南长沙地区油茶内生拮抗菌的筛选,为油茶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及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研磨法从健康油茶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出内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油茶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及软腐病都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菌,并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不同组织内生细菌数量不同,根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多,其次为茎,叶中最少。菌株J-3-1对油茶根腐病菌、叶枯病菌、炭疽病菌及软腐病菌均有拮抗活性,其抑菌圈半径分别为12.5、16.8、13.5、13.4 mm。16S r DNA相似性为99%。[结论]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内生拮抗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石榴干腐病的发生及内生拮抗菌的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永庆 成玉良 陈学君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石榴干腐病是一种对石榴危害较大的病害,它的有效防治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对济南地区多株石榴内生细菌的筛选得到对干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这对生物防治在农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济南 石榴 干腐病 内生拮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植物内生拮抗菌对连作土盆栽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丽英 许超 +7 位作者 刘珂欣 迟晓丽 朱浩 张潇 金晓 刘维维 孙中涛 毛志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8-1248,共11页
为研发对苹果连作障碍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以6种常见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以连作苹果园中健康苹果树根部为材料,采用对峙法对内生拮抗菌进行筛选,获得了两株对病原菌有明显拮抗效果的内生拮抗细菌SRB-1和SRB-11。鉴定发现,SRB-1和SRB... 为研发对苹果连作障碍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以6种常见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以连作苹果园中健康苹果树根部为材料,采用对峙法对内生拮抗菌进行筛选,获得了两株对病原菌有明显拮抗效果的内生拮抗细菌SRB-1和SRB-11。鉴定发现,SRB-1和SRB-11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漠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通过苹果连作土盆栽平邑甜茶试验对菌株SRB-1和SRB-11菌肥防治连作障碍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连作土中施加菌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有明显促生作用。与对照相比,株高、地径、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显著增加,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增加了65%、51%和230%;同时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32%、57%、82%和146%。表明本研究中筛选的内生拮抗菌SRB-1和SRB-11所制成的微生物菌剂对苹果连作障碍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连作障碍 内生拮抗菌 促生作用 土壤酶活性 根系酶活性
原文传递
五味子内生拮抗菌JYg07的定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岩 高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42-3247,共6页
目的检测内生拮抗菌JYg07在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植株内的定殖情况。方法利用抗生素标记法获得JYg07菌株的抗链霉素和利福平的双抗突变体菌株,采用灌根、喷雾、注射和刺伤叶片等方法接种,测定JYg07菌株在五味子植株内的定殖情况... 目的检测内生拮抗菌JYg07在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植株内的定殖情况。方法利用抗生素标记法获得JYg07菌株的抗链霉素和利福平的双抗突变体菌株,采用灌根、喷雾、注射和刺伤叶片等方法接种,测定JYg07菌株在五味子植株内的定殖情况。结果 JYg07菌株可以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进入五味子体内,并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菌液浓度主要影响定殖高峰到来的时间;4种接种方式均可以使JYg07菌株在五味子体内稳定的定殖并传导,并且在根中的定殖能力要高于茎和叶。高浓度接种培养液、灌根接种的方式可以保证JYg07菌株在五味子植株中达到最佳定殖状态。结论JYg07菌株可以在五味子体内稳定定殖并传导,能够作为新的生防菌资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内生拮抗菌 生素标记 JYg07 定殖
原文传递
苹果内生细菌动态分布及其对斑点落叶病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青 苏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9,共4页
采用常规分离法对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内生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内生细菌的分离几率和数量不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在所分离的118个菌株中,筛选出7株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 采用常规分离法对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内生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内生细菌的分离几率和数量不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在所分离的118个菌株中,筛选出7株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B86和B91的发酵滤液在活体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分别为73.72%和75.32%.两菌株培养滤液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并造成芽管畸形膨大,呈泡囊状,泡囊消解破裂;两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表明B86和B91菌株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苹果 内生拮抗菌 斑点落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拮抗细菌菌株Thyy1和Jcxy8的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美琴 田永强 +1 位作者 薛丽 贺运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为了明确从健康番茄植株中分离筛选的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Thhy1和Jcxy8的分类地位,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根据两菌株的大小、形状和芽孢等形态学特征及其固体和液体培养性状观察,两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通过... 为了明确从健康番茄植株中分离筛选的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Thhy1和Jcxy8的分类地位,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根据两菌株的大小、形状和芽孢等形态学特征及其固体和液体培养性状观察,两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通过革兰氏染色、接触酶反应、好氧和厌氧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柠檬酸盐和丙二酸盐的利用,硝酸盐还原和葡萄糖产酸等20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hhy1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菌株Jcxy8属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 Jo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拮抗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拮抗内生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娴 李咏梅 +2 位作者 曾艳 伍善东 刘冬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63-66,共4页
为了筛选对油菜菌核病生防效果优良的菌株,从油菜植株中分离得到72株内生菌,并对其中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及盆栽防效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到6株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其中菌株1-4抑菌能力优良,培养5 d后的菌液在牛津杯中... 为了筛选对油菜菌核病生防效果优良的菌株,从油菜植株中分离得到72株内生菌,并对其中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及盆栽防效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到6株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其中菌株1-4抑菌能力优良,培养5 d后的菌液在牛津杯中对核盘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5.28 mm。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1-4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4的菌悬液和无菌发酵液均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菌悬液处理的效果优于无菌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核病 内生拮抗菌 地衣芽孢杆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Variovorax sp.R1对南果梨糖代谢的影响
15
作者 杨碧莹 王璐 +1 位作者 叶淑红 王悦潞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机械损伤会导致南果梨果实的呼吸速率大幅增加,加速果实的衰老腐败。本实验使用拮抗菌Variovorax sp. R1处理南果梨,研究了拮抗菌对机械损伤胁迫下南果梨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R1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处理组果实的蔗糖含量都增加了,5 d... 机械损伤会导致南果梨果实的呼吸速率大幅增加,加速果实的衰老腐败。本实验使用拮抗菌Variovorax sp. R1处理南果梨,研究了拮抗菌对机械损伤胁迫下南果梨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R1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处理组果实的蔗糖含量都增加了,5 d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71倍和1.12倍。两个R1处理组的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都提高了。R1发酵上清液处理组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含量和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也提高了,7 d时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06%、18.52%、4.2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蔗糖含量与SS、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葡萄糖、果糖含量与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显示,拮抗菌R1通过调节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可以提高南果梨的可溶性糖含量,有助于维持机械损伤胁迫下南果梨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 南果梨 机械损伤 蔗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正辉 向晶晶 +2 位作者 陈婧鸿 葛翠风 葛绍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为寻找小麦赤霉病的强拮抗菌,探索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对四川地区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川麦107的内生拮抗菌进行了研究。利用直接堆砌法培养6 d的结果表明,4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L16菌株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分离的其他... 为寻找小麦赤霉病的强拮抗菌,探索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对四川地区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川麦107的内生拮抗菌进行了研究。利用直接堆砌法培养6 d的结果表明,4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L16菌株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分离的其他3个菌株,其平均抑菌圈达到2.2 cm。L16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炭疽病菌等都有拮抗作用,其发酵液在室外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抑菌活性。根据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L16菌株为链霉菌属的金色类群(Series Aureus)。因此,L16菌株作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材料,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内生拮抗菌 分类鉴定 链霉 金色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枯萎病拮抗内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鹏飞 刘青娥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105,共10页
为分离筛选拮抗内生菌用于杨梅枯萎病的防治,以健康的杨梅、鱼腥草、凤尾草和金银花为材料,从中筛选出拮抗优势内生菌株,并通过测定经优势菌株作用后菌体细胞膜、细胞壁、呼吸代谢、RNA含量和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变化,研究其抑菌机制。... 为分离筛选拮抗内生菌用于杨梅枯萎病的防治,以健康的杨梅、鱼腥草、凤尾草和金银花为材料,从中筛选出拮抗优势内生菌株,并通过测定经优势菌株作用后菌体细胞膜、细胞壁、呼吸代谢、RNA含量和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变化,研究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从4种植物中共分离筛选出杨梅枯萎病拮抗内生菌14株,其中FWB1J和YMB1J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好,经鉴定FWB1J为木霉属(Trichoderma)、YMB1J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2株菌株的MIC均为0.4000 g/mL,EC50分别为0.0347、0.0290 g/mL,EC90分别为0.3155、0.2546 g/mL。经2株优势内生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处理后,病原菌的N-乙酰葡萄糖胺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处理36 h时达到最大,其中YMB1J菌株EC90组的N-乙酰葡萄糖胺含量比对照高176.700μg/g;胞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渗漏量逐渐增加,在处理10 h时渗漏量达最大值;麦角甾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FWB1J菌株EC90组比对照降低了82.460μg/g;病原菌RN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处理至60 h时FWB1J菌株EC90组RNA含量最低,较对照低16.450μg/g;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处理至72 h时,FWB1J菌株质量浓度EC90处理组2种酶活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750、318.330 U/mg。综上,FWB1J和YMB1J菌株可破坏杨梅枯萎病病原菌细胞壁完整性,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抑制核酸合成和呼吸代谢,进而抑制病原菌生长,甚至促进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枯萎病 内生 活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御酶活性分析准噶尔乌头拮抗内生菌对玉米斑点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阿依乃再.孜亚克 吾甫尔.米吉提 +1 位作者 阿布都卡地尔.阿布力孜 赵国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5-1042,共8页
【目的】活体水平验证新疆准噶尔乌头(Aconitum soongaricum Stapf)拮抗内生细菌XJAS-ZB-14代谢物对两种玉米斑点病菌的抑制活性。【方法】做活体实验,制备玉米叶片酶粗提物,测定叶片总蛋白含量,对比分析来自不同处理组酶粗提液的超氧... 【目的】活体水平验证新疆准噶尔乌头(Aconitum soongaricum Stapf)拮抗内生细菌XJAS-ZB-14代谢物对两种玉米斑点病菌的抑制活性。【方法】做活体实验,制备玉米叶片酶粗提物,测定叶片总蛋白含量,对比分析来自不同处理组酶粗提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抗病相关防卫酶系活性变化。用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在α=0.01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处理组玉米叶片总蛋白含量和各防御酶活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XJAS-ZB-14代谢物对玉米大斑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防效率分别达32.48%和65.16%。【结论】该菌株发酵液有对玉米大、小斑点病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在玉米大、小斑点病菌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 防御酶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艾蒿内生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活性菌的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冀玉良 肖一桐 王明迪 《商洛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8-25,共8页
中35株细菌,19株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靶标菌,采用纸片法对分离的艾蒿内生细菌进行了拮抗活性的筛选,以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茄病镰孢霉为植物病原菌,用对峙法对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进行了筛选... 中35株细菌,19株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靶标菌,采用纸片法对分离的艾蒿内生细菌进行了拮抗活性的筛选,以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茄病镰孢霉为植物病原菌,用对峙法对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和真菌在野生艾蒿中的数量分布均表现为在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从内生细菌中筛选出了4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BS-6和BR-6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BR-9和BS-12菌株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从内生真菌中筛选到2株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FS-8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FR-4菌株对茄病镰孢霉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由此可见,野生艾蒿组织中内生菌含量较为丰富,而且其中存在对细菌和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内生菌资源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艾蒿 内生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可培养内生细菌与寄主品种抗溃疡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冰 李冬植 +1 位作者 胡长志 查顺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9-323,418,共6页
试验以温州蜜柑和赣南纽荷尔脐橙(分别为抗、感溃疡病品种)为材料,分离内生细菌并测定其抑菌防病活性,初步分析这些菌株与寄主品种抗溃疡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蜜柑中分离到的主要可培养细菌的有10种(菌落数为7.12×104cfu/g鲜组... 试验以温州蜜柑和赣南纽荷尔脐橙(分别为抗、感溃疡病品种)为材料,分离内生细菌并测定其抑菌防病活性,初步分析这些菌株与寄主品种抗溃疡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蜜柑中分离到的主要可培养细菌的有10种(菌落数为7.12×104cfu/g鲜组织),最强拮抗菌株WZ131占菌落数的47%,抑菌圈直径为2.5 cm;脐橙中的有18种(菌落数为1.27×104cfu/g鲜组织),最强拮抗菌株GN231占菌落数的48%,抑菌圈直径为0.9 cm。离体防效试验表明,所有拮抗菌株对脐橙溃疡病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来自于赣南脐橙叶片的菌株GN222防效最好,达到89.4%。初步得出,柑橘可培养内生细菌与寄主抗溃疡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抗病品种中的内生细菌较感病品种中的种类少但数量多,尤其是拮抗菌株抑菌能力强;感病品种中的拮抗菌株防病效果更好,可能是其能更好适应寄主的缘故。试验结果对进一步揭示柑橘溃疡病的发生本质及指导该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 柑橘品种 相关性 作用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