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房式仓甲基嘧啶磷和内环流综合运用试验
1
作者 刘章洪 辛培防 +3 位作者 李灿峰 张爱民 李书营 毕燕 《粮食加工》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研究了按照不同比例分时段使用甲基嘧啶磷及冬季蓄冷夏季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综合运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仓在高温季储藏周期内,结合内环流控温和分阶段合理使用适量甲基嘧啶磷防虫处理,有效控制了粮堆空间温度及仓内空间湿度,抑制了... 研究了按照不同比例分时段使用甲基嘧啶磷及冬季蓄冷夏季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综合运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仓在高温季储藏周期内,结合内环流控温和分阶段合理使用适量甲基嘧啶磷防虫处理,有效控制了粮堆空间温度及仓内空间湿度,抑制了粮堆玉米象、麦蛾、扁谷盗等虫害发生,粮堆达到基本无虫粮标准;降低了储粮成本,实现了高温季免熏蒸绿色低温储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内环流控温 甲基嘧啶磷 绿色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内环流通风储粮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范占鹏 付鹏程 +4 位作者 叶真洪 刘胜强 黄亚伟 曾凌沛 姜祖新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56,共8页
内环流储粮技术不与外界空气产生湿热交换,充分利用粮堆自身冷源,在控温、控湿、保质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可以实现低温(准低温)的绿色安全储粮技术。综述了内环流储粮技术的原理、组成及分类,内环流通风对储粮的影响(温湿度、有... 内环流储粮技术不与外界空气产生湿热交换,充分利用粮堆自身冷源,在控温、控湿、保质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可以实现低温(准低温)的绿色安全储粮技术。综述了内环流储粮技术的原理、组成及分类,内环流通风对储粮的影响(温湿度、有害生物及储粮品质)。概述了内环流通风储粮技术新进展(通风保水、数值模拟的应用、智能控制与技术集成的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内环流储粮技术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为内环流储粮技术更好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储粮技术 控温控湿 保质减损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多级内环流反应器气泡分布研究
3
作者 潘庆鹏 王伟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8期11-14,共4页
环流反应器因其独特的循环特性和高效的传质效率,在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对其的研究聚焦于宏观流体力学行为上,针对气泡直径分布的研究对于反应器的设计优化与规模化放大具有深远意义。借助计算... 环流反应器因其独特的循环特性和高效的传质效率,在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对其的研究聚焦于宏观流体力学行为上,针对气泡直径分布的研究对于反应器的设计优化与规模化放大具有深远意义。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与群体平衡模型(PBM),深入探究交错多级内环流反应器内气泡直径分布。研究发现:上升区和下降区存在明显的气含率差异;各级上升区气含率沿轴向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下降区,气含率沿着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器内大气泡(直径11.56~14.98 mm)主要集中在第二级和第三级上升区,较小尺寸的气泡(直径0.67~1.13 mm)主要存在于第一级和第三级下降区的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 多级 内环流反应器 气泡分布 气含率 气泡直径 流体动力学 群体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流控温技术在不同仓房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建光 许文博 +3 位作者 陈更 李东冬 杨齐昌 付凌宇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20-22,25,共4页
针对不同的仓型,采用仓内环流的方式,开展粮食冬季蓄冷和夏季控温试验,探索该技术的均温、保水、保质和节能效果,进而对粮食储藏全周期的内环流参数进行设定,降低北方地区储粮成本。同时,在保管期间可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便于管理。
关键词 浅圆仓 平房仓 内环流控温 绿色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膜下表层内环流通风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展雄 杨富东 +5 位作者 农世康 黄伟雄 唐斌 欧兴宇 黄安昭 黄浙文 《粮食储藏》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广西地处高温高湿第七储粮生态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内环流技术应用普遍性和成熟性与北方存在一定差距。结合本区储粮特性及公司多年来的大豆储藏情况,通过对充氮气调情况下膜下粮堆表层内环流通风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大豆生霉及快速杀虫问... 广西地处高温高湿第七储粮生态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内环流技术应用普遍性和成熟性与北方存在一定差距。结合本区储粮特性及公司多年来的大豆储藏情况,通过对充氮气调情况下膜下粮堆表层内环流通风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大豆生霉及快速杀虫问题,确保储粮安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粮堆表面墙壁及四周空间气体湿度,减少水分增加及快速均匀粮堆内氮气浓度,从而达到减少发霉等异常粮情、快速有效杀虫、减少储粮安全隐患和降低储粮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膜下 内环流 生霉 杀虫 第七储粮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流控湿通风对低水分玉米籽粒保质储藏的影响
6
作者 高峰 曹铁柱 +2 位作者 王军 常乐 郭彦均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88-91,共4页
基于水雾化系统构建内环流控湿通风工艺,对初始水分含量为9.34%的玉米籽粒进行80 d的通风处理。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内环流控湿通风工艺可以显著提升储藏过程中玉米的水分含量,并能实现1.5%水分含量的提升,且对应的脂肪酸值上升仅为2.0 mg... 基于水雾化系统构建内环流控湿通风工艺,对初始水分含量为9.34%的玉米籽粒进行80 d的通风处理。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内环流控湿通风工艺可以显著提升储藏过程中玉米的水分含量,并能实现1.5%水分含量的提升,且对应的脂肪酸值上升仅为2.0 mg KOH/100 g。此外,通风处理后的玉米籽粒表面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至2.50 lg(CFU/g)。成本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可在日均耗水200 t和用电180 kW·h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控湿通风,产生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低水分玉米的储藏、加工及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通风 玉米 储藏 控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高湿储粮区高大平房仓粮面中心薄膜压盖内环流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林斌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4年第8期210-212,共3页
在中温高湿储粮区高大平房仓常规储藏作业条件下,应用单管风机内环流技术,在粮面特定中心位置进行薄膜压盖,可以提高内环流效率,节约成本。系统阐述粮面中心薄膜压盖内环流技术的原理、优势和要点,并设计实验验证其效果,结果表明:在中... 在中温高湿储粮区高大平房仓常规储藏作业条件下,应用单管风机内环流技术,在粮面特定中心位置进行薄膜压盖,可以提高内环流效率,节约成本。系统阐述粮面中心薄膜压盖内环流技术的原理、优势和要点,并设计实验验证其效果,结果表明:在中温高湿储粮区,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粮温,提高粮食保水率和内环流作业效率,能为中温高湿储粮区高大平房仓粮食储存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 薄膜压盖 高大平房仓 中温高湿储粮区 粮食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大平房仓内环流和“五面封”综合储粮技术应用初探
8
作者 李杰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34-36,共3页
对高大平房仓采用内环流和“五面封”综合储粮技术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内环流控温技术能有效控制仓温、表层粮温,实现低温储粮,但采用内环流和“五面封”综合储粮技术,既达到了控温目的,又保水减损,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内环流控温 五面封 保水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内环流空调降温均温在南方高大平房仓进口大豆夏季控温中的运用
9
作者 莫代亮 李岩峰 +3 位作者 江党生 谢拥华 李世杰 刘加林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通过在水平式横向通风系统中安装内环流风网,将横向通风技术、内环流技术和空调控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粮面薄膜中间开缝,利用空调控温系统控制仓温,并将空调冷气从粮面薄膜中间开缝处引入粮堆,视粮堆降温均温情况调节粮面薄膜开缝宽度... 通过在水平式横向通风系统中安装内环流风网,将横向通风技术、内环流技术和空调控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粮面薄膜中间开缝,利用空调控温系统控制仓温,并将空调冷气从粮面薄膜中间开缝处引入粮堆,视粮堆降温均温情况调节粮面薄膜开缝宽度,减少粮层阻力,有效解决了横向通风在常规运用中存在的通风路径长、粮层阻力大、通风时间长、能耗高的问题,大大减少了通风时间,提高了降温均温效果,为横向通风在南方高大平房仓中推广运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 空调降温 横向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流热交换技术的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改造
10
作者 刘晓亮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24期152-155,共4页
通过引进高压静止同步无功补偿装置,解决配电系统无功补偿采用电容器投切模式造成的功率因数波动、谐波损害等问题,使系统电流更加纯净稳定,消除了设备发热、附加应力等问题,大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取装作业线的稳定性。
关键词 变电室 内环流热交换 SV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稻谷储藏稻壳压盖技术与内环流技术应用效果对比
11
作者 叶晓华 吕亚楠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36-37,共2页
选取同一储粮生态区的两个仓房,试验仓应用稻壳压盖隔热控温技术,对照仓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通过2021年和2022年两年储藏期间的仓温、最高粮温和平均粮温对比,得出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稻谷仓房的最高粮温,从而抑制虫害的生长... 选取同一储粮生态区的两个仓房,试验仓应用稻壳压盖隔热控温技术,对照仓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通过2021年和2022年两年储藏期间的仓温、最高粮温和平均粮温对比,得出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稻谷仓房的最高粮温,从而抑制虫害的生长,达到了绿色储粮免熏蒸的目标。稻壳压盖技术在仓房隔热条件不好的仓房应用能起到良好的隔热保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压盖 内环流控温 准低温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放型导流筒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谢波 韦朝海 +2 位作者 吴超飞 肖宏亮 谭盈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从气相含率、液体循环速度和体积氧传质系数方面研究缩放型导流筒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圆柱形导流筒相比较,缩放型导流筒气相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分别提高8%和10%以上.气相含率... 从气相含率、液体循环速度和体积氧传质系数方面研究缩放型导流筒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圆柱形导流筒相比较,缩放型导流筒气相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分别提高8%和10%以上.气相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随固含率的增加而提高,液体循环速度随固合率的增加而减小;;同一内管反应器随介质粘度的增加,体积氧传质系数减小,此外还在Higbie穿透理论和Kolomogoroff各向同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体积氧传质系数与操作条件及管结构参数之间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气升式 生物反应器 内环流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气升式内环流硝化反应器氧传递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金仁村 郑平 +1 位作者 王向东 谢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在废水处理领域,气升式内环流硝化反应器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氧传递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通过调整导流简直径以及导流简内静态混合元件的个数,试验了反应器结构对氧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导流简直径取5.5cm,并在导流简... 在废水处理领域,气升式内环流硝化反应器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氧传递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通过调整导流简直径以及导流简内静态混合元件的个数,试验了反应器结构对氧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导流简直径取5.5cm,并在导流简内安装13个静态混合元件时,这种改进型硝化反应器的氧传递能力显著提高。在表观气速为5.05~23.80cm·s^-1。的条件下,测得氧传递系数为0.151~0.778min^-1,充氧能力为7.84~42.80g O2·h^-1,容积供氧能力为2.00-10.93kg O2·m^-3·d^-1,氧转移效率为39.2%~48.1%,氧转移动力效率为3.2~4.0kg O2·(kW·h)^-1,相对于普通气升式内环流硝化反应器,改进型内环流硝化反应器的氧传递系数、充氧能力、氧转移效率和氧转移动力效率都提高72.5%。根据Higbie渗透模型和Kolmogoroff各向同性理论,建立了氧传递系数与相关参数的关联式,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相吻合,两者的相对误差为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环流硝化反应器 氧传递系数 氧转移效率 静态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越男 金栋 +1 位作者 吕效平 韩萍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8-1812,共5页
采用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对某印染厂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流量、超声声强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增大,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脱色率及COD... 采用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对某印染厂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流量、超声声强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增大,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脱色率及COD去除率随着臭氧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流量为200L/h;超声声强最佳值为0.5 W/cm2,此时脱色率及COD去除率分别为74.8%、35.6%。实验证明,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及COD去除率,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处理效果大于超声与臭氧单独作用简单之和,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3.0%和6.5%。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结合了超声波的声化学作用及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供气效率高的特点,发挥了超声波与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超声 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 臭氧 脱色率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超声波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合成ε-己内酯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萍 杨梅 吕效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新型超声波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研究了ε-己内酯的合成。考察了反应时间、苯甲醛用量、氧气流速以及超声波强度对环己酮Baeyer-V illiger氧化合成ε-己内酯反应的影响。超声波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结合了超声波的声化学作用及气升式内... 在新型超声波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研究了ε-己内酯的合成。考察了反应时间、苯甲醛用量、氧气流速以及超声波强度对环己酮Baeyer-V illiger氧化合成ε-己内酯反应的影响。超声波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结合了超声波的声化学作用及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供气效率高的特点,发挥了超声波与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反应器不仅加速了反应,而且比同样条件下的单一使用超声波或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提高了收率。得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h、苯甲醛与环己酮的摩尔比2、氧气流速1.15cm/s、超声波强度0.026W/cm2。在此条件下,环己酮的转化率达到95.4%,ε-己内酯的选择性达到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 环己酮 Ε-己内酯 氧化 苯甲醛 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卢刚 郑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是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主要流体力学特征,也是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状态参数。本文分析了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决定两者的... 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是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主要流体力学特征,也是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状态参数。本文分析了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决定两者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 流体力学特征 气含率 液体循环速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气液内环流反应器内气含率和循环液速 被引量:8
17
作者 于伟 王铁峰 汪展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7-1113,共7页
基于多釜串联可以有效减小返混的原理,通过引入特殊设计的级间构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两级内环流反应器。实验研究了级间构件形式、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和气液分离器对每一级内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气速对反应器二级... 基于多釜串联可以有效减小返混的原理,通过引入特殊设计的级间构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两级内环流反应器。实验研究了级间构件形式、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和气液分离器对每一级内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气速对反应器二级(上一级)中上升管与下降管气含率之差和循环液速影响较大,而对一级(下一级)的影响较小;各级内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气含率均随表观液速的增大而减小,但影响程度较小。基于推动力和阻力平衡建立了预测反应器中每一级的气含率和循环液速的流体力学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内环流反应器 级间构件 气含率 循环液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FD研究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下降管中的流体力学性质 被引量:8
18
作者 洪厚胜 张庆文 欧阳平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9,共5页
在对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内部流动分析基础上,全面考虑反应器下降管中气泡的并聚破碎、气液两相间相互作用和滑移等,建立了能描述反应器下降管中复杂流动的CFD数学模型。运用CFX-4.4对模型方程进行求解,通过求解得到了包括气液两相... 在对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内部流动分析基础上,全面考虑反应器下降管中气泡的并聚破碎、气液两相间相互作用和滑移等,建立了能描述反应器下降管中复杂流动的CFD数学模型。运用CFX-4.4对模型方程进行求解,通过求解得到了包括气液两相速度场、局部气含率分布等详尽信息,并就液相流动速度与相应条件下的PIV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主体流动速度的偏差在20%以下,且两者总的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反应器下降管内的复杂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两相流动 粒子成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去除水中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孔黎明 谷和平 吕效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用于去除水中苯酚的效果与性能。探讨了反应器的表观气速、介质温度对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两种体系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优于超声-H2O2体系,且更... 研究了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用于去除水中苯酚的效果与性能。探讨了反应器的表观气速、介质温度对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两种体系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优于超声-H2O2体系,且更能发挥超声与气升式反应器具有流化效果的协同作用。在处理液体积为1000 mL、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5 mg/L、CuO加量为1 mg/mL、H2O2加量为300 mg/L、声强为4.97 W/cm2的条件下,两种体系苯酚的去除率均随反应器的表观气速减小而增大;介质温度从20℃上升到50℃时,超声-H2O2体系苯酚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超声-H2O2-CuO体系苯酚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器中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 苯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液体外循环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家琪 王莉 +1 位作者 卢春喜 张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77-1684,共8页
在有机玻璃制成的主体反应器(0.286m×3.0m)内,采用空气-水的气液两相体系考察了不同表观气速下带有中心下料管和环管式气体分布器的环流反应器内局部气含率和内环气泡上升速度的流体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 在有机玻璃制成的主体反应器(0.286m×3.0m)内,采用空气-水的气液两相体系考察了不同表观气速下带有中心下料管和环管式气体分布器的环流反应器内局部气含率和内环气泡上升速度的流体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从外环流入内环的气泡数量比较少;在相同条件下外环的气含率远远低于内环的气含率;新型气体分布器的采用和液体外循环的引入可以增大床层气含率并使其分布趋于均匀,从而增大了内环中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和湍动强度,使传递过程得到强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10.0对该反应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说明了基于实验验证的Euler-Euler法可以用于该反应器开发和放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 液体外循环 流体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