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硫化氢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3 位作者 石琳 张春雨 闫辉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 /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ygnase ,NOS)体系和硫化氢 (hydrogensul fide,H2 S) /胱硫醚γ 裂解酶 (cystathionine γ lyase,CSE)体系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将 2 ...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 /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ygnase ,NOS)体系和硫化氢 (hydrogensul fide,H2 S) /胱硫醚γ 裂解酶 (cystathionine γ lyase,CSE)体系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将 2 5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低氧组 (7只 )、低氧 +L NAME组 (给与NOS抑制剂Nω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处理的低氧组 ,6只 )、低氧 +PPG组 (给与CSE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处理的低氧组 ,6只 )和对照组 (6只 )。低氧 2 1d后 ,测定肺动脉平均压、血浆NO及H2 S含量 ,分别测定低氧组、低氧 +L NAME组及对照组CSE活性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低氧组、低氧 +PPG组及对照组的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结果 :低氧 2 1d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明显增高 ,同时血浆中NO和H2 S含量、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及肺组织CSE活性亦明显下降 ;而低氧 +L NAME组 ,伴随着NO含量的下降 ,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上升 ,同时 ,血浆中的H2 S含量及肺组织CSE活性较低氧组显著上升 ;在低氧 +PPG组 ,伴随血浆H2 S含量的降低 ,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 ,同时血浆中的NO含量及肺血管内皮细胞eNOS表达也较低氧组显著上升。结论 :内源性NO/NOS体系与H2 S/CSE体系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呈现相互的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一氧化 硫化氢 大鼠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内源性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姚素芬 高军 +4 位作者 宋广斗 王长轩 刘薇 冯霞 陆景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康复与血压、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51)和对照组(n=11)。训练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6次,每次1小时的轻、中度运动训练。结果:训练组患者运动后... 目的: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康复与血压、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51)和对照组(n=11)。训练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6次,每次1小时的轻、中度运动训练。结果:训练组患者运动后血压、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均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康复中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高血压患者 血压 内源性一氧化 内皮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对内源性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柯 方才 +2 位作者 崔中璐 周至中 陈昆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内源性一氧化氮 (NO)代谢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42例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 ,据术中丙泊酚用量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A组 ) ,不用丙泊酚 ;亚临床剂量组 (B组 ) ,丙泊酚 1mg·kg-1·h...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内源性一氧化氮 (NO)代谢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42例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 ,据术中丙泊酚用量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A组 ) ,不用丙泊酚 ;亚临床剂量组 (B组 ) ,丙泊酚 1mg·kg-1·h-1;临床剂量组 (C组 ) ,丙泊酚 3mg·kg-1·h-1。分别于二氧化碳 (CO2 )气腹前、气腹后 10、30、6 0分钟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同期测定静脉血浆NO-2 /NO-3 水平。结果 三组气腹后 30、6 0分钟 ,A组PaCO2 、TCO2 、NO-2 /NO-3 水平均明显高于气腹前(P <0 0 5 ) ,C组明显低于A或B组 (P <0 0 1)。结论 临床剂量丙泊酚可以明显减少内源性NO的氧化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腹腔镜手术 抗氧化 内源性一氧化 静脉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万铁 徐正祄 +3 位作者 林丽娜 王卫 李东 王宗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内源性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中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熊燕 雷闽湘 +2 位作者 谢妮 付云峰 付四海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内源性一氧化合酶抑制物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胃电节律失常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龙庆林 王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与胃电节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36只大鼠分为 :①正常对照组 ( 12只 ) ;②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组 ( 8只 ) ;③白芍组 ( 8只 )和④药物作用组 ( 8只 )。①②③组喂养 4周后 ,先记录胃电、再行胃窦肌间神经丛氮能神...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与胃电节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36只大鼠分为 :①正常对照组 ( 12只 ) ;②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组 ( 8只 ) ;③白芍组 ( 8只 )和④药物作用组 ( 8只 )。①②③组喂养 4周后 ,先记录胃电、再行胃窦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染色 ,药物组观察注射不同剂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型精氨酸甲酯 (L NAME)后的胃电变化。结果 药物组大鼠注射大剂量L NAME后出现了明显的胃电节律失常 ,异常节律指数 (ARI)明显增加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胃电节律失常和胃窦肌间神经丛的氮能神经含量明显增加 ,异常节律指数 (ARI)和慢波频率变异系数 (CV)显著增加 ;白芍组胃电节律失常和胃窦肌间神经丛的氮能神经含量与正常组相似 ,异常节律指数 (ARI)和慢波频率变异系数 (CV)变化不明显。结论 内源性一氧化氮增多或过少均可导致明显的胃电节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节律失常 内源性一氧化 大鼠 NA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LDL所致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晟 邓盘月 +4 位作者 江俊麟 叶峰 黄志壮 邓汉武 李元建 《中南药学》 CAS 2004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在乙醚麻醉下,舌下静脉注射人血清LDL(4 mg·kg-1)诱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检测血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在乙醚麻醉下,舌下静脉注射人血清LDL(4 mg·kg-1)诱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检测血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及二甲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并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 单次静脉注射LDL(4 mg·kg-1)显著抑制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增加血液中ADMA、MDA和TNF-α水平,降低DDAH活性。两个剂量阿司匹林(30或100 mg·kg-1)均能显著减轻LDL所致ACh诱导内皮依赖性舒张的损伤,但较大剂量阿司匹林作用较小剂量阿司匹林组作用为弱;两个剂量阿司匹林也能抑制LDL所致MDA和TNF-α浓度升高;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抑制ADMA浓度升高和增加DDAH活性,但较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对ADMA浓度和DDAH活性无影响。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增加DDAH活性和降低ADMA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阿司匹林 LDL 内皮损伤 保护作用 内源性一氧化合酶抑制物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食道静脉曲张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剑华 马晓军 顾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食道静脉曲张 内源性一氧化 高动力循环 肝硬化患者 内毒素 LPS 关系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源性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大男 吴立荣 +3 位作者 方颖 刘兴德 李屏 何作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730-2732,共3页
目的研究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主动脉内源性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碳(CO)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对AS进程的影响。方法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胆固醇组,n=8),同时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血红素组,n=8)或锌原卟啉-9(卟啉锌组,n=8)... 目的研究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主动脉内源性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碳(CO)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对AS进程的影响。方法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胆固醇组,n=8),同时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血红素组,n=8)或锌原卟啉-9(卟啉锌组,n=8),或经饮水给予L-精氨酸(精氨酸组,n=8)或亚硝基-L-甲酯(亚硝基组,n=8),共12w。结果高胆固醇饮食显著升高血清脂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氧化型LDL(ox-LD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NO生成量及NO合成酶(cNOS)活性明显降低,CO生成量及HO活性明显增加(均P<0.01),主动脉斑块面积为(54.00±4.16)%。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显著增加HO活性及C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仅(17.88±3.01)%(均P<0.01);卟啉锌显著降低HO活性及C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高达(61.13±3.50)%(均P<0.01);L-精氨酸显著增加cNOS活性及N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仅(18.57±3.49)%(均P<0.01);亚硝基-L-精氨酸甲酯显著降低cNOS活性及NO生成量,主动脉斑块面积高达(56.72±3.66)%(均P<0.01)。结论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AS使主动脉NOS/NO系统显著受损,HO/CO与NOS/NO两系统显示互补及代偿性调节作用,HO/CO系统通过对NOS及NO的调节和代偿从而抑制A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源性一氧化 内源性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合酶 一氧化合酶(脱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ADMA——新发现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靓 许豪文 黄叔怀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89,共4页
关键词 内源性一氧化合酶抑制物 ADMA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子 细胞粘附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肝硬变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剑华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6-160,共5页
本文综述了内源性一氧化氮(NO)与肝硬变的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对与肝硬变有关的NO合成部位及NO合成酶的分布,内源性NO在肝硬变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内源性NO对肝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肝硬变时与肾功能衰竭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肝硬变 内源性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元建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5期385-389,共5页
关键词 一氧化 内源性一氧化合酶抑制物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琦 郭立新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08-110,114,共4页
一氧化氮(NO)是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舒血管因子,具有许多良性心血管生理效应。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种内源性NO合酶抑制剂,能与NO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竞争NO合酶,使NO合成减少。近年研究发现,ADMA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有... 一氧化氮(NO)是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舒血管因子,具有许多良性心血管生理效应。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种内源性NO合酶抑制剂,能与NO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竞争NO合酶,使NO合成减少。近年研究发现,ADMA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有关,为进一步明确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一氧化合酶抑制剂 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 糖尿病 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相互调节 被引量:4
14
作者 喻陆 何作云 《中国微循环》 2000年第1期61-63,共3页
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和产生内源性一氧化氮系统在生物活性及功能上具有许多类似之处 ,并且它们的调节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 内源性一氧化碳 内源性一氧化 相互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川宁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结构简单、高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作为重要的细胞信使和效应分子,并介导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起着重要作用.一氧化氮的合成过多或不足或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NOS)异常与许... 结构简单、高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作为重要的细胞信使和效应分子,并介导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起着重要作用.一氧化氮的合成过多或不足或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NOS)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关.本文就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多种功能及与某些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一氧化 免疫系统 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肝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衰竭时内源性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动态观察
16
作者 谢桂芬 邵肖梅 +1 位作者 孙波 曾纪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呼吸衰竭时内源性一氧化氮(NO) 和内皮素(ET) 的动态变化及其在新生儿呼衰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测定了38 例新生儿呼衰患儿的尿NO代谢产物亚硝酸和硝酸根离子(NO2 - + NO3 - = NOx) ... 目的 了解新生儿呼吸衰竭时内源性一氧化氮(NO) 和内皮素(ET) 的动态变化及其在新生儿呼衰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测定了38 例新生儿呼衰患儿的尿NO代谢产物亚硝酸和硝酸根离子(NO2 - + NO3 - = NOx) 和血浆ET 水平,同时监测患儿的动态肺顺应性和计算氧合指数(OI) 。结果 呼吸衰竭的患儿尿NOx (264.98±218.32 μmol/mg Cr) 水平明显降低,血浆ET(73 .01 ±10.06 ng/L)水平明显升高,其中的RDS组(208 .64 ±88.53 μmol/mg Cr,82.36 ±17 .83 ng/L) 变化最为明显。对照组尿NOx 和血浆ET 水平分别为397 .26 ±206 .61 μmol/mg Cr,40 .66 ±16.86 ng/L。随着疾病的恢复,存活者尿NOx 水平上升,而血ET水平下降,逐渐恢复正常。相关性分析显示尿NOx 与OI呈负相关,与肺顺应性呈正相关,而血ET与OI呈正相关,与肺顺应性呈负相关。结论 肺部疾病越重,尿NOx 水平越低,血ET水平越高;严重缺氧所致的内源性NO合成不足和ET 合成增加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ET 新生儿呼吸衰竭 OI 肺顺应性 内源性一氧化 动态观察 内皮素 负相关 水平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菊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0-232,共3页
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是机体自身产生的一氧化氮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的类似物 ,能够竞争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 ,使一氧化氮合成减少 ,被称为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 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是机体自身产生的一氧化氮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的类似物 ,能够竞争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 ,使一氧化氮合成减少 ,被称为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 心血管疾病 内源性一氧化合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琛华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一氧化氮(NO)是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舒血管因子,具有许多心血管生理效应,NO不足以及过多对心血管系统都有显著不良作用。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机体自身产生的一种能与NO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竞争NO合酶,使NO合成减少的物质,被... 一氧化氮(NO)是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舒血管因子,具有许多心血管生理效应,NO不足以及过多对心血管系统都有显著不良作用。非对称型左旋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机体自身产生的一种能与NO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竞争NO合酶,使NO合成减少的物质,被称为内源性NO合酶(NOS)抑制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 内源性一氧化合酶抑制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肝脏疾病
19
作者 谢青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50-52,共3页
1987年Palmer和Ignarro分别发现内皮细胞释放的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用极为相似,以后的一系列研究进一步阐明EDRF的本质即是NO。NO作为传递和调节介质,能传递神经... 1987年Palmer和Ignarro分别发现内皮细胞释放的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用极为相似,以后的一系列研究进一步阐明EDRF的本质即是NO。NO作为传递和调节介质,能传递神经信息、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参与炎症与组织细胞损伤和增殖,对机体的病理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最近有许多文献报道内源性NO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内源性一氧化 肝损伤 高动力循环 内源性NO 内皮细胞 肝细胞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 L一精氨酸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20
作者 吴振英 《郧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吴振英(同济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武汉430030)近年来发现哺乳动物体内许多组织都可以合成NO(nitricoxide),特别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从传统概念来看,结构简单的高毒性的...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吴振英(同济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武汉430030)近年来发现哺乳动物体内许多组织都可以合成NO(nitricoxide),特别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从传统概念来看,结构简单的高毒性的分子化合物NO,似乎不可能成为哺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使 内源性NO 体内 内源性一氧化 心血管系统 突触 神经信息 生物 物体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