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对农户兼业行为及其离农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整体视角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浩 毕永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9,共10页
农户兼业行为演化的实质是由家庭成员个体就业行为决策和家庭集体劳动分工决策共同决定的,而人力资本通过影响非农就业对农户兼业决策具有内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既包括农民个体层面,更涉及农户整体层面。基于家庭整体视角分析了农户... 农户兼业行为演化的实质是由家庭成员个体就业行为决策和家庭集体劳动分工决策共同决定的,而人力资本通过影响非农就业对农户兼业决策具有内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既包括农民个体层面,更涉及农户整体层面。基于家庭整体视角分析了农户人力资本的理论特性,提出了农户人力资本对家庭兼业行为及其离农决策存在双重影响效应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1036户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劳动成员平均人力资本数量水平提升和成员间人力资本结构差距缩小,对提升农户非农化兼业程度以及增强其主动离农意愿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农户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对农户离农决策更为显著;进一步比较发现,教育和迁移人力资本对长三角兼业农户的非农化发展和离农意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受不同因素影响,健康和以非农工龄为衡量的技能人力资本的作用效应总体却并不明显。文章认为,要把促进兼业农户人力资本发展作为推动其非农兼业升级与离农决策的立足之本,在当前农地征用补偿政策思路上,要从单纯重视对失地农户短期"经济补偿",向扶持家庭成员人力资本投资以增强其长期非农就业发展之"能力补偿"转变,进而构筑可持续生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人力资本 兼业行为 离农决策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家庭农户的兼业行为 被引量:4
2
作者 康艺之 韩建民 王生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通过对贫困家庭产生兼业行为的理论阐述,和对甘肃省会宁县农户兼业行为的实证分析,指出了促使贫困家庭产生兼业行为的原因和阻碍部分贫困家庭进行兼业的障碍性因素,最后得出兼业有利于农户资本的积累,兼业的发展正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迁移... 通过对贫困家庭产生兼业行为的理论阐述,和对甘肃省会宁县农户兼业行为的实证分析,指出了促使贫困家庭产生兼业行为的原因和阻碍部分贫困家庭进行兼业的障碍性因素,最后得出兼业有利于农户资本的积累,兼业的发展正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迁移的一个必经过程,贫困家庭进行兼业是现阶段脱贫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家庭 农户 兼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兼业行为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明芬 王磊 李南田 《调研世界》 2000年第6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劳动力 兼业行为 LOGIT模型 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分析--基于重庆市1096户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74,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各类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共同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素质、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农户农业技术培训、... 研究目的:探讨各类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共同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素质、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农户低保覆盖;(2)共同影响Ⅱ兼农户与非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非农就业地点;(3)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选择不同耕地流转方式的农户兼业行为特征,显然多于Ⅱ兼农户与非农户。研究结论:提高纯农户与Ⅰ兼农户文化素质,强化耕地流转认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以及提高农户的低保覆盖率,对于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Ⅱ兼农户与非农户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户兼业行为 耕地流转方式 影响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调查分析——基于毕节试验区的实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群利 游泳 胡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1015-21018,共4页
以毕节试验区典型村域的150户农户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动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具有农户的兼业收入与家庭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兼业农户的年... 以毕节试验区典型村域的150户农户2009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喀斯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兼业行为的动因、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具有农户的兼业收入与家庭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兼业农户的年轻化明显、农户兼业行业的相对集中性、文化程度对农户的兼业收入影响显著、农户兼业意愿强烈等特征;信息、资金、技能、市场意识是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农户兼业行为的优化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库,为农户兼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渠道;加强对农户市场意识的培育,提升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种植结构调整 农户兼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麦主产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奇台县东湾镇样本农户数据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霞 康文泽 《新疆财经》 2018年第2期54-61,共8页
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户兼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新疆农业发展较内地落后,农户兼业现象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疆农户兼业现象开始普遍,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具有较高... 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户兼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新疆农业发展较内地落后,农户兼业现象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疆农户兼业现象开始普遍,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具有较高的兼业积极性。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新疆小麦主产区奇台县东湾镇200个农户为样本,分析了农户兼业行为,并构建Logit模型对农户兼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农户劳动力数量、农户劳动力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就业机会多少、自然灾害是影响奇台县东湾镇农户兼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促进农户兼业发展,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及提供就业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小麦主产区 兼业行为 影响因素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户兼业行为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句芳 白立影 安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基于内蒙古农牧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从劳动力人力资本、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禀赋、获取信息、社会环境、地理区域特征六个维度对农牧户兼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最高学历、从事非农工作平... 基于内蒙古农牧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从劳动力人力资本、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禀赋、获取信息、社会环境、地理区域特征六个维度对农牧户兼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最高学历、从事非农工作平均年数及总人数占比、接受过非农培训人数、总人口数、15岁以下孩子数、土地类型及灌溉方便度、是否转出土地、通讯费支出均对农牧户兼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65岁以上老人数、是否转入土地则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农牧户认为亲戚朋友中"有本事"的人数变量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户 兼业行为 二分类Logistic模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广西边疆少数民族农户兼业行为论析
8
作者 侯宣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00-1602,共3页
在商业力量渗透、人地矛盾尖锐、租佃关系紧张所形成的巨大生活压力之下,清代广西边疆少数民族农户自发从事雇工与商贩等兼业行为。兼业化的发展对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强化小农经济、扩展民族经济交往有重要意义,但客观上也造成了清代... 在商业力量渗透、人地矛盾尖锐、租佃关系紧张所形成的巨大生活压力之下,清代广西边疆少数民族农户自发从事雇工与商贩等兼业行为。兼业化的发展对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强化小农经济、扩展民族经济交往有重要意义,但客观上也造成了清代广西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不利于小农经济的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广西边疆 少数民族农户 兼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兼业行为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户兼业行为 经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兼业行为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朱柏烽 《农业展望》 2023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探究农户兼业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促进农村地区消费市场、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3778条中国农户家庭问卷调查数据(CFPS),建立基准回归实证分析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通过改变... 探究农户兼业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促进农村地区消费市场、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3778条中国农户家庭问卷调查数据(CFPS),建立基准回归实证分析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通过改变变量及进一步验证模型实证结果,分析了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消费水平提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旧成立,且家庭消费水平在不同分位点上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呈“U”型分布。(2)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消费结构转变,生存型消费占比升高,享受型消费占比降低;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收入显著提高,提高了劳动力闲暇成本,降低了享受型消费的占比。(3)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显著性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且不显著。基于此,政府应更加重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引导农户兼业向科学化发展,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兼业行为 消费结构 家庭消费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农户兼业行为特征分析——以六盘水市水城区为例
11
作者 刘新梅 杨琴 +2 位作者 刘冬梅 何丽 杨仕桃 《区域治理》 2021年第16期32-34,共3页
文章以喀斯特集中连片分布区六盘水市水城区为研究对象,从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元农户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分析农户兼业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喀斯特山区农户兼业发生率高,兼业信息的通达度是农户兼业行为... 文章以喀斯特集中连片分布区六盘水市水城区为研究对象,从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元农户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分析农户兼业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喀斯特山区农户兼业发生率高,兼业信息的通达度是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2)农户兼业类型多但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手工业?、餐饮业等,农户兼业类型主要由兼业者自身素质决定;(3)农户“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的兼业特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兼业行为 农村经济 六盘水市水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居民点用地形态——基于重庆市云阳县568户农户调查 被引量:67
12
作者 周婧 杨庆媛 +2 位作者 信桂新 冯应斌 戴佩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7-1779,共13页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对相关的土地利用活动影响深刻。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云阳县568户农户兼业行为与居民点用地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居民点用地...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对相关的土地利用活动影响深刻。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云阳县568户农户兼业行为与居民点用地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居民点用地整理挖潜提供认识依据。结果表明:(1)云阳县农户兼业现象普遍,依据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差、非农劳动投入比重,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工兼具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兼业类型;(2)老龄和女性人口少、且平均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兼业水平最高,人口数量多、分工多元化的农户兼业水平居中;(3)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活动的纯农业型与农业主导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较小,约为180m2,土地利用粗放且多样化程度高,其中,纯农业户圈养与堆棚用地比重较高,农业主导型院坝用地比重较高;(4)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大,约为190m2,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且多样性下降,堆棚用地弱化,住房用地占主导;(5)逐渐退出农业生产的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约为160~130m2,土地集约度较高,多样性下降,居民点中生产性用地比重下降、居住性用地比重上升。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必须与农户的兼业需求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兼业行为 居民点用地形态 贫困山区
原文传递
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4
13
作者 陈晓红 汪朝霞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31,共7页
从微观上看,兼业是农户在一定条件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从宏观上分析,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则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调查发现,苏州地区农户兼业现象相当普遍,决定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 从微观上看,兼业是农户在一定条件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从宏观上分析,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则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调查发现,苏州地区农户兼业现象相当普遍,决定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经营农业用地面积、家庭劳动力结构、当地非农产业发展情况等。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兼业行为的干预,引导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尽快离农,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兼业行为 因素分析 农户分化 苏州
原文传递
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研究——来自CFPS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进 赵思诚 许庆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57,共13页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 随着非农工资性收入占中国农民收入比重的逐年增加,为了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采取兼业行为。那么,农民兼业行为对非农工资性收入究竟有何影响?文章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收入分解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兼业行为对农民非农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兼业农民的非农工资性收入和小时工资水平均显著低于纯非农就业农民。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兼业行为引起的歧视效应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应瞄准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惠农富农政策,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既要着力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约束,鼓励部分兼业农民向非农部门彻底转移,提高其工资性收入;又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业行为 非农工资性收入 收入分解
原文传递
论我国农户兼业行为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涛 蔡昉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43-50,共8页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就大多数文献来说,都侧重于研究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若干宏观经济指标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深化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必要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作一微观经济学的分析...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就大多数文献来说,都侧重于研究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若干宏观经济指标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深化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必要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作一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本文便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 农户兼业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农户兼业化行为的土地适度规模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院霞 渠美 林颖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3-661,共9页
基于甘肃省岷县425户当归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首先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对不同兼业化行为下农户当归最优种植规模进行测算,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当归种植规模的因素。结果显示,纯农户、农兼型、兼农型和非农户家庭当归最优种植... 基于甘肃省岷县425户当归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首先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对不同兼业化行为下农户当归最优种植规模进行测算,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当归种植规模的因素。结果显示,纯农户、农兼型、兼农型和非农户家庭当归最优种植规模分别为0.92、1.33、1.23、0.74 hm 2,其中纯农户和非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农兼型和兼农型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土地流转经历、电商平台、加入合作社和地形因素对农户当归种植规模有促进作用;离当归交易市场的距离和在银行贷款的困难程度对农户当归种植规模有制约作用。农户现有种植规模与适度规模存在一定差距,提出应该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促进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适度规模 影响因素 生产函数 当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兼业农户形成的原因及其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韦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65-68,共4页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要改革农业小规模分散兼业经营方式,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本文对我国小规模兼业经营方式的成因和利弊作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并由此指...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要改革农业小规模分散兼业经营方式,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本文对我国小规模兼业经营方式的成因和利弊作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并由此指出,推动小规模分散兼业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全业型经营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经营 兼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农户兼业经营与增收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子宜 赵龙群 +2 位作者 李强 王以祥 彭云龙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2003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农户经营行为 山东 农民收入 小城镇建设 土地经营政策 农民专生产组织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兼业经营也可以增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龙群 刘子宜 李强 《农村工作通讯》 2004年第9期48-48,共1页
农户兼业经营行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对农户兼业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户来说,兼业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农业经营活动和非农业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未来20... 农户兼业经营行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对农户兼业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户来说,兼业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农业经营活动和非农业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未来20年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户兼业经营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经营行为 中国 农民收入 生产组织 小城镇建设 土地经营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农村劳动力农外就业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国扬 《统计与预测》 CSSCI 1999年第4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广东 农村劳动力 非农劳动力 非农产 分布 劳动力转移 兼业行为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