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孔子,也是一位养生学家
- 1
-
-
作者
许家和
-
机构
广东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54-55,共2页
-
文摘
2500多年前,中国出了一位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世界历史名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孔子名丘,字仲尼,古时被奉为“圣人”、“至圣先师”,俗称“孔老夫子”。孔子为当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一生坎坷,饱经政治与生活纷扰。
-
关键词
孔子
养生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教育家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孔子,也是一位养生学家
- 2
-
-
作者
许家和
-
出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0年第8期50-52,共3页
-
文摘
2560多年前,中国出了一位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世界历史名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古时奉为“圣人”、“至圣先师”,俗称“孔老夫子”。孔子为当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一生坎坷,饱经政治与生活纷扰。
-
关键词
孔子
养生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教育家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明代著名养生学家——高濂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周辉
-
出处
《养生月刊》
2007年第11期1030-1031,共2页
-
文摘
高濂(1573—1620),字深甫,号瑞南道人。钱塘人。曾在北京任职鸿胪寺,后隐居西湖。他约生于嘉靖初年,创作活动主要在万历前期。他是著名的养生学家,其重要著作《遵生八笺》,计列“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燕闲清赏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遐举笺”八目.对养生延年的论述,从身心修养、起居饮食、吐纳导引、灵方妙药到琴棋书画、花草鱼鸟,无所不及,并切于实用。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高濂
起居安乐笺
明代
《遵生八笺》
四时调摄
身心修养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生命的支柱就是健康——著名养生学家朱鹤亭的养生经
- 4
-
-
作者
秦文军
-
出处
《养生月刊》
2010年第4期341-343,共3页
-
文摘
著名养生学家、食疗学家、香港中西医研究院院长朱鹤亭(道号玄鹤子)今年已是97岁的高龄,但依然鹤发童颜,步态轻盈,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头顶上的发髻轻轻挽起,一派仙风道骨风范。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朱鹤亭
养生经
健康
生命
中西医研究
食疗学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彭祖: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
- 5
-
-
作者
巴全东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2年第2期63-63,共1页
-
文摘
“福如瑶母三千岁,寿比彭祖八百春”,追求健康长寿一直是国人的梦想,本栏特刊发《彭祖养生经》系列,希望有助各位从彭祖的养生文化遗产中借鉴其健康养生智慧。
-
关键词
彭祖
养生文化
健康长寿
养生智慧
第一位
养生学家
养生经
-
分类号
R21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孔子的养生经:“仁者寿”
- 6
-
-
作者
张国玺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员
-
出处
《保健医苑》
2008年第7期44-45,共2页
-
文摘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健康长寿就成了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国历代养生学家所追寻的目标。“寿”在人们的心日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我国许多名胜古迹中都有“寿”字的石刻、碑匾,并且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长寿的故事和传说。在老年人过生日时,人们也常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来表达祝福。
-
关键词
仁者寿
养生经
健康长寿
孔子
养生学家
老年人
-
分类号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孔老夫子的养生经(二) 人生三寿之仁者寿
- 7
-
-
作者
张国玺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出处
《药物与人》
2007年第2期50-51,共2页
-
文摘
长寿也要分三等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健康长寿就成了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国历代养生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寿”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我国许多名胜古迹中都有“寿”字的石刻、碑匾、并且有不少有关长寿的故事和传说。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仁者寿
健康长寿
人生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孔子的养生经:人生三戒
- 8
-
-
作者
张国玺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员
-
出处
《保健医苑》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实,孔子除了上述这些头衔之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养生学家,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平均寿命还不足30岁。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孔子
人生
战国时期
平均寿命
思想家
教育家
创始人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保生要录》:宋代皇帝的养生参考书
- 9
-
-
作者
周贻谋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5期35-35,共1页
-
文摘
蒲虔贯,宋代著名养生学家.他认为前人所著的一些养生书“拘忌太多,节目繁多,行者难之”,便编写了一本“其术简易,乘闲可行”的养生书《保生要录》.由于其所述内容切于实用,便被当时的皇帝作为了摄生颐养的参考书.该书分作八门类:养神气门、调肢体门、论衣服门、论居处门、论药食门、果类、谷菜类、肉类.现摘取其中的精华,供读者参考——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参考书
宋代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孔老夫子的养生经——人生三戒
- 10
-
-
作者
张国玺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出处
《药物与人》
2007年第1期50-50,共1页
-
文摘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创始人.被后人尊崇为圣人。其实.孔老夫子除了上述这些头衔之外.还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养生学家,而且有不少关于养生方面的论述。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
思想家
创始人
教育家
养生方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十二时辰养生法
- 11
-
-
作者
王莒生
贾雪莹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出处
《中老年保健》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
文摘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天人合一”和“辨证论治”是其基础。而说到“天人合一”,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规律作息结合,
-
关键词
十二时辰养生法
天人合一
中华民族
辨证论治
规律作息
生活方式
养生学家
中医学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黄帝内经》谈养生
- 12
-
-
作者
张国玺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出处
《保健医苑》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
文摘
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学习、总结和积累有益于健康的养生经验,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养生学家
中医学典籍
春秋战国时期
中医药学家
传统医学
养生经验
中华民族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按时辰养生
- 13
-
-
作者
何丽娜
-
机构
杭州市红会医院
-
出处
《健康博览》
2014年第7期56-57,共2页
-
文摘
时辰是"老底子"的说法,按照现在的计时习惯,每两个小时就是一个时辰。古人说:遵时而养则生生不息,从季而动故延年益寿。意思是:以一天来讲,24小时有不同的养生要点,以每个季节而言,也有不一样的养生方法。古代中医养生学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认为如能顺应这些经脉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方法就能"天人合一",起到良好的养生效果。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妨从中加以借鉴。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胆经当令。从传统医学来说,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对行动的决心是从胆经发出来的。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如果胆不清,头脑自然一片混乱,头脑不清自然无法做决断,胆清了,头脑也清醒,决断也就容易做出来了。
-
关键词
养生方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昼夜阴阳
养生学家
古代中医
天人合一
传统医学
胆经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养生精华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周述玉
-
机构
湖北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09年第9期54-55,共2页
-
文摘
中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周易》《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就有不少关于摄生保养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收有养生专篇;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4种医书中,有关养生的就占了7种之多。自秦汉以来,直到清朝,曾流传过一大批养生学专著。此外,在我国医学史上,还产生过华佗、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许多著名的养生学家。他们的养生理论和实践,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养生学内容,值得我们认真发掘。
-
关键词
养生精
传统医学
《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
养生学家
传统养生学
养生文化
《论语》
-
分类号
R259.89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增寿秘诀——清代养生学佳作赏析
- 15
-
-
作者
静之
小徐
-
出处
《中老年保健》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
文摘
石成金(公元1644—1722年).清初杰出的养生学家,号醒庵愚人.世居扬州。他一生著作甚丰.《养生镜》《长生秘诀》《石成金医书六种》.笑话集《笑得好》.佛学著作《雨花香》等,均有刻本刊行于世。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清代
增寿
长生秘诀
石成金
著作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明代寿星冷谦的养生祛病法
- 16
-
-
作者
张敏
-
机构
江苏
-
出处
《求医问药》
2010年第3期48-49,共2页
-
文摘
冷谦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他十分善于养生,所倡导的养生健身法以简单实用而著称.据明史记载,冷谦活了一百五十多岁,而且在年过百岁时依然身体强健、颜如孩童.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冷谦
明代
祛病
寿星
医学家
健身法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曹慈山的养生智慧
- 17
-
-
作者
黄根柱
-
机构
河北邢台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6年第23期47-47,共1页
-
文摘
曹慈山,字廷栋,号六圃,浙江嘉善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位颇负盛名的文苑俊秀,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养生学家。他幼年体弱多病,但他一生博览群书,留心养生之道,步入晚年后更重视细节养生,寿至90余岁。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养生重视,珍惜生命,将养得法,调理有术,即可健康长寿。
-
关键词
养生学家
曹慈山
智慧
养生之道
健康长寿
-
分类号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冷谦的养生之道
- 18
-
-
作者
刘之慧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年第5期48-49,共2页
-
文摘
提起冷谦(字启敬)这个名字,很多人不太熟悉。他是明代著名的养生学家,自幼聪明过人,琴棋书画皆出手不凡,且精通《易经》。中年时,他在淮扬遇一道家高人指点.遂人道教之门,为不出家的正一派。
-
关键词
养生之道
冷谦
养生学家
《易经》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冷谦在《修龄要旨》中的养生诀
- 19
-
-
作者
许家和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
文摘
冷谦,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明代著名养生学家。他自幼聪明过人,琴棋书画等皆出手不凡,且精通《易经》。中年时,在淮扬遇一道家高人指点,授予道教正一派(此教派道士多不出家)悟真法旨,
-
关键词
冷谦
养生诀
养生学家
《易经》
-
分类号
R214
[医药卫生—中医学]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李渔的饮食养生之道
- 20
-
-
作者
琪东
-
机构
重庆
-
出处
《家庭中医药》
2005年第12期36-36,共1页
-
文摘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笠道人,浙江兰溪人,清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其著作至今仍具有影响。李渔同时还是一位养生学家,他撰写的《闲情偶记》,饶有趣味,其中所述饮食部分,不乏可资今人借鉴之处。李渔的饮食养生之道,可归纳为以下二十四字诀。
-
关键词
养生之道
李渔
饮食
《闲情偶记》
养生学家
理论家
-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